东皇太一神话记载(华夏上古神话至高天神-东皇太一)

吉日兮辰良, 穆将愉兮上皇

抚长剑兮玉珥,璆锵鸣兮琳琅

东皇太一神话记载(华夏上古神话至高天神-东皇太一)(1)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东皇太一,简称太一,又称太乙,有些文献中写作泰一。先秦楚国神话中的最高位大神。屈原所著《东皇太一》被编入《楚辞·九歌》中。一说东皇太一即为太阳神东君,亦有称东皇太一为天君、天帝、昊天上帝,东皇太一为北极星神之说。是《九歌》文学体系中所祭祀的天帝、至高神。“东皇太一”与汉武帝祭祀的至高神“太一神”、古楚神话的至高神“蚀太”有关。汉代之后的文献里记载的“泰一”、“泰皇”、“泰壹氏”等,均与东皇太一有关。

东皇太一中的东皇是尊称。传闻太一与其兄长帝俊都为三足金乌,诞生于盘古左眼所化的太阳星中。又相传为洪荒时代妖族首领。

最高天神东皇太一是《九歌》中最高的天帝,而《东皇太一》是屈原对“东皇太一”的颂歌,由于道家认为太一无形,楚人难以赋予其形象。神仙既然可称仙人,当为人形

图片来源于网络

据《史记·天官书》记载:“前列直斗口三星,随北端兑,若见若不,曰阴德,或曰天一。”《晋书·天文志上》:“天一星在紫宫门右。”《星经》说太一星在紫宫门外天一星南。紫宫是北极星所在的天区,天一、太一都很暗。

太一是神名,也写作“泰一”。《史记·封禅书》:“天神贵者太一”索隐:“……天一、太一,北极神之别名。”

《天官书》说:“中宫天极星,其一明者,太一常居也。”正义:“泰一,天帝之别名也,……泰一,天神之最尊贵者也。”作为北极神,天一、太一相同。

《天官书》中保存的黄帝时代观念很明显,但在神中,黄帝并不如太一地位高。

注:有学者认为东皇太一属于第二代昊天上帝,第一代昊天上帝是诗经里的,第三代是玉帝,,昊天只是一个称呼,并非是特指一人!

东皇太一神话记载(华夏上古神话至高天神-东皇太一)(2)

图片来源于网络

《盘古王表》载有“泰壹氏”。其事迹不可考。《史记·秦始皇本纪》:“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索隐:“按:天皇,地皇之下即云泰皇,当人皇也。

而《封禅书》云‘昔者太帝使素女鼓瑟而悲’,盖三皇已前称泰皇。一云泰皇,太昊也。”泰皇最贵,与天神中北极神太一最尊贵相应。参照轩辕氏与轩辕星座的对应关系来看,泰皇的地位和天文学实践决定了北极神太一的地位。太一或为太昊,或与之有关。

东皇太一神系发源于春秋战国时楚地,兴于西汉,直至宋朝走向衰弱。

东皇的东,在此并非指的是地域方向,而是尊贵程度。东,为五方之首,在中国,帝王受封禅于东岳泰山,日月出升东方,华耀大千。玉帝的玉,也是表示尊贵程度的意思。中国传统,金者为重,大坤载物,玉者为贵,乾净无暇。

根据宋玉《高唐赋》:“醮诸神,礼太一”。《东皇太一》一开始,写供神的铺设,“吉日兮辰良,穆将愉兮上皇。抚长剑兮玉珥,璆锵鸣兮琳琅”。 “瑶席兮玉瑱,盍将把兮琼芳。”显示其典雅、高贵。“蕙肴蒸兮兰藉,奠桂酒兮椒浆”

说到东皇太一,不得不提及上元节(元宵节)。在如今的现在社会中,元宵节的意义是什么?有什么文化内涵吗?估计都会回答,天上明月高悬,地上彩灯万盏,人们观灯、猜谜、吃元宵,合家团聚、其乐融融。(其实小编在未了解之前,也是其中之一。)

东皇太一神话记载(华夏上古神话至高天神-东皇太一)(3)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关于元宵节,民间有多种说法,大多认为起源于汉朝。相传,汉文帝(前179—前157年)为庆祝周勃于正月十五勘平诸吕之乱,每逢此夜,必出宫游玩,与民同乐。

而到汉武帝时,正月十五成为汉族民间敬拜太一神(汉人尊崇的最高神)太一神的传统祭祀节日。司马迁在“太初历”中就把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

到了隋、唐、宋等朝代时,这个节日更是盛极一时。后来在道教和佛教的影响下,元宵节又加入了燃灯的活动,再后来又衍生出灯盏、猜谜等文化活动,而元宵节的美食元宵最早是在宋代开始流行。回过头来会发现元宵节其实是起源于祭祀与敬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