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蔗糖的(贵溪人土法熬蔗糖)

初冬时节,在贵溪罗河镇陈家村一蔗糖加工作坊内,炊烟袅袅。只见作坊内脱叶洗净的茅蔗堆积如山,7、8名工人将机器压榨出的新鲜蔗汁沉淀后,倒入一字排开的八口大铁锅内熬制。搅拌、去沫、翻滚、搅沙、冷却,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每个制糖工序工人都认真把握火候,一丝不苟,作坊内飘出阵阵清香的甜味。

熬蔗糖的(贵溪人土法熬蔗糖)(1)

熬蔗糖的(贵溪人土法熬蔗糖)(2)

熬蔗糖的(贵溪人土法熬蔗糖)(3)

“我们采用的是传统古法熬糖,50千克甘蔗只能熬制3.5千克左右的红糖。”正在忙碌的作坊主人陈波恩说。截至目前,他们已生产出各种红糖近万斤。预计今年红糖产值可达近50万元。

熬蔗糖的(贵溪人土法熬蔗糖)(4)

熬蔗糖的(贵溪人土法熬蔗糖)(5)

陈波恩与人称“红糖大姐”的雷立群是夫妻俩,之前两人一直在罗河镇上做点小生意。2014年开始尝试种了2分田的水果甘蔗,没想到销路特别好,于是开始陆续扩大种植规模,并外出学习古法制作红糖。2017年开始采用古法制作红糖,所产的红糖品质很好,口感、香味俱佳,深受周边村民的好评。

熬蔗糖的(贵溪人土法熬蔗糖)(6)

▲陈波恩(左)和雷立群(右)

熬蔗糖的(贵溪人土法熬蔗糖)(7)

夫妻二人尝到了甜头,决定放开手脚,以“蔗”为媒,蹚出一条甜蜜致富路。今年在罗河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共种植20亩甘蔗,其中三分之一种水果甘蔗,三分之二种茅蔗用于熬制红糖,逐步开启了集甘蔗种植、古法蔗糖熬制、甘蔗渣综合利用为一体的“甜蜜事业”。

熬蔗糖的(贵溪人土法熬蔗糖)(8)

据陈波恩介绍,他们种植的茅蔗亩产近1万千克,水果甘蔗亩产近7500千克,制作的老姜红糖、红沙糖等可达7000千克。每斤红糖可卖到25元到30元,加上水果甘蔗的销售,今年产值可达百万元,净利润可达30万元。目前正准备申请注册自己的红糖商标。

熬蔗糖的(贵溪人土法熬蔗糖)(9)

熬蔗糖的(贵溪人土法熬蔗糖)(10)

陈波恩夫妻二人的这份甜蜜事业,成为了他们的“摇钱树”,不仅解决了附近百名村民的就业,同时还带动了许多村民开始种植甘蔗。甘蔗种植加工产业成为陈家村富民增收的特色农业产业。

熬蔗糖的(贵溪人土法熬蔗糖)(11)

生活越来越火的“红糖大姐”雷立群喜不自胜,在日常忙碌的间隙还开启抖音直播带货。她说:“今后我们还会扩大红糖加工产业,增加生产红糖麻花、红糖花生糕等,带动更多村民致富,让村民吃上家门口的产业饭,让市民们吃到最好的正宗红糖。”

记者:胡菊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