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实例(云鬟凝翠鬓黛遥妆)

四川行知教育网讯:研学旅行是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中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内容,也是天府七中的一门选择性必修课程。无论是选择研学地点、开发学习资源,还是确定研学任务、设计课程评价等,每一个环节都应经过认真思考,确保每一个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长。

崔峻铭同学和张婧怡同学结合在“峨眉山山地考察”中的研学经历,在天府七中第三届教育年会上给大家做了主题为“云鬟凝翠 鬓黛遥妆——论一篇好的报告是如何生成的”的分享。接下来看看他们经历过什么?又有哪些收获呢?

论一篇好的研学报告是怎样生成的

我们常说“研学天下,知行合一”,在以往的印象里,研学旅行无非就是听老师讲讲,自己记录,然后做个研学报告,最后在班上晚课分享一下。然而这不是研学最终目标,俗话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研学,就是让我们在野外考察中通过亲身实践锤炼自我、磨砺自我。而这一次峨眉之行给了我们这样一个观察、记录、分析的机会。

虽然初三没有地理课,会考也已过去久远,但学校为我们请来了成都理工大学的李教授为普及相关知识,并确定了基本的研究方向——地质景观及其成因。那在这三天的研学途中,我们究竟看到了什么,学到了什么呢?

研学实例(云鬟凝翠鬓黛遥妆)(1)

崔峻铭同学在教育年会上分享撰写研学报告的经验

一、研学的分工

研学实例(云鬟凝翠鬓黛遥妆)(2)

1.摄像

负责摄影的同学用专业的app拍摄,这样生成的照片中就会附有经纬度、海拔等专业信息,这样一来我们就能更好分析照片中的地貌及其成因。此外摄影内容必须是与我们研究内容相关的,绝不杂乱拍摄,以免耽误大量的时间在筛选照片上。

2.记录讲解

在途中我们多次遇到像一线天这样的典型地貌(地质景观),因此老师会多次停下来讲解相关的地理知识,我们小组内就有两个同学专门负责做记录。

3.采集样本

我们在途中还要采集典型岩石的样本,并分析其中的矿物成分。为了方便爬山,节省体力,样本的体积和质量最好偏小,因此我们专门安排了同学负责借助老师的工具采集小块的样本,并随身携带。晚课的时候,我们先汇总白天的信息,然后再归纳总结当天的收获,之后再完成研学报告。

研学回来以后,我们又进一步打磨研学报告,主要步骤如下:

1.独立整合

我们首先将研学过程中收集到的所有资源进行一个最终的汇总,把思路理清楚,确定它们在研学报告框架中的大致位置,以便之后的完善。

2.查阅资料

我们的知识储备毕竟还是有限的,因此对于一些复杂的地貌,我们还是不得不去寻求韩老师的帮助,或查阅《普通地质学(第二版)》等教科书或上网查询相关信息。

3.再次整合

将经过补充的资源再次进行整合,对其在报告中的位置再次进行调整,使整个报告显得更有条理,也让我们的思路更清晰。

4.提炼删减

我们尽量使报告精简,能够一目了然,将无用或多余的部分删去,只提炼出精华部分。

5.完成自我评价

本次研学可谓是人生中的一大挑战。这三日我们见过了峡谷,河流,悬崖;也见过了山寺,古亭和村庄。在秀美的峨眉山上,人与自然和谐共存,我们收获满满:以科学求真的态度探索自然,以乐观积极的心态向前迈步。研学之后,我们会更加敬畏自然,也将更加乐观地面对人生。

以上的整个过程耗时10小时以上,我们高效地完成了撰写研学报告的任务。尽管我们的研学报告并没有写得很好,但是我们在此过程中得到了非常有效的锻炼,这整个过程绝对是我们小组里每一个同学后续学习中的一笔巨大的财富。

二、研学的感受

崔峻铭同学在教育年会上分享撰写研学报告的经验

“我们不曾停下脚步,只因我们知道我们在向金顶奔跑”这就是峨眉之行的礼物。我们所说的金顶,不仅仅是那个能留下我们足迹的金顶,更是知识的顶峰,是意志磨练的极致,是精神上的一次令人震撼的洗礼。

爬山是本次研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峨眉山的研学价值就在于它的地质景观实在是太丰富了,峨眉的山路也无比丰富,你能想到的各种艰险的山路类型峨眉山里面统统有,我们爬山的时候感受也更“丰富”。说真的,你爬过山你就知道,爬山这种事情是身体上和精神上的双重考验,而且主要是对精神的淬炼。我们在爬山的过程中,还要在各式各样的山路上停下来听老师讲解,并且拍照取证,详细记录你能听到的所有讲解,还要花时间仔细思考理解——一只手夹着竹竿或者是登山杖之类的,一只手拿着手机拍照或者详细记录,背上背着个跟铁球一样重的包,还要想办法用双脚把自己固定在山路上,满头满身的汗,全神贯注地听老师讲解——那种滋味有多酸爽各位您自己品。。。但是就算是这样,我们整整50个人还不是就那么爬上去了?在我们踏上金顶的那一刻,回头一望,嚯,茫茫云海,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真的是甲秀九州,凌绝五岳,云鬟凝翠,鬓黛遥妆。我们的心情才真的是丰富。这不是我想堆砌辞藻去描绘峨眉,真的,只要你从山脚徒步到山顶,自己走完最后的台阶,这些感叹便油然而生。说实话,真的很感谢咱们学校的老师们花那么长的时间去踩点,为我们准备研学,这条线路实在是太震撼了。

其次再说说完成研学报告的过程给我们的感受和启发。首先说知识储备,来这条线咱们必须得有充足的地理(最好是地质学)知识储备,要不然全程你就只知道自己在爬山,根本不知道老师在讲些什么,笔记一个字都不会记,那还谈什么研学报告呢?其次是要有强大的总结归纳能力,刚刚我在细讲研学报告的时候提到过,我们会对每天收集的资源总结,你以为就是复制粘贴的事儿吗?怎么可能!你需要鉴别笔记里的东西属于研学报告框架当中的哪一个部分,笔记里面有没有多余冗杂的废话等等。如果没有强大的总结归纳能力,研学报告是不可能做成功的。最后就是要有序分工,高效合作,这个时代早就不是单打独斗一个人开天辟地的时代了,成功永远是属于一个团队的,因为一个人始终只有那么一点效率,如果能有高效的合作,做任何事情都能很轻松地完成。就像我们,如果让咱们组长一个人做完我们一个小组的工作,他一定做不完,但是好在咱们是一个小组,于是我们便取得了可观的成就。作为一个中学生,如果觉得写研究报告这种事情离我们很远,就要警惕了——到大学里面迟早要写,所以还不如抓住天七给咱们提供的那么好的平台,趁早磨练自己了。

同时,也让我意识到,目标或者说是信仰是一个人不可缺失的东西,我们所做的就是对目标的追寻,随时记住自己目标的方向,永不停息地奔跑,抬头仰望,等追到目标的那一刻,我们才知道沿途的风景都是最靓丽的存在。

编辑:伊佳

责编:付艺薇

来源: 天府七中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