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师的教育学硕士考试难度 20川师教育考研必考知识点之

川师的教育学硕士考试难度 20川师教育考研必考知识点之(1)

文 彦 考 研

让丨梦想丨有迹可循

川师的教育学硕士考试难度 20川师教育考研必考知识点之(2)

十三学长 2018年考入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考试总分373分,位列专业第一名。其中专业课成绩为236分。其授课思路流畅清晰,语言活泼生动,授课内容能准确贴合考试大纲。帮助学生建立系统的知识结构,掌握所考的各门学科的知识点和答题方法。主讲专业课:311、614。

这是20川师教育 第 6 篇文章

中国教育史专题一.儒家教育思想发展的几个阶段

儒家教育思想是中国古代教育的指导思想,并且对中国教育的发展以致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儒家教育思想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一.儒家教育思想的产生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促使思想战线空前活跃,私学兴起,养士之风盛行,直接推动了各学派的发展,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学术文化空前繁荣。其中影响最大的并与教育关系最为密切的是儒、墨、道、法四家。儒家以孔子、孟子和荀子为代表。

1. 教育作用

儒家教育思想充分肯定教育的社会作用和对个体的发展作用。“建国军民,教学为先”的思想最先来源于孔子。孟子提出教育的作用在于“得民心”和“求放心”。荀子提出教育在人的发展过程中起着“化性起伪”的作用,并强调教育有富国强兵的作用。

2. 教育目的

在教育目的方面,儒家强调培养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各种人才。孔子提出“学而优则仕”的主张。孟子确定教育目的是“明人伦”,其实质就是要培养各级官吏和各类治术人才。

3. 教育内容

儒家教育思想强调以“六艺”为教育内容,即以《诗》、《书》、《礼》、《易》、《乐》、《春秋》为内容。儒家特别重视道德教育,在教育内容中一般文化知识的学习要服从道德的需要。

二.儒家教育思想确立的时期

汉代的董仲舒对儒家学说做了进一步的发展,并最终确立了儒家思想在中国古代教育中的统治地位。

董仲舒根据当时的政治需要,把原始儒学改造成夹杂大量迷信成分的神学化的学问,他对《春秋》中的“大一统”思想进行发挥,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汉武帝接受了他的建议。自此,国家政策和文化教育皆以儒学为本,儒学成为统一的指导思想,并根据这个指导思想培养人才、选拔人才、对人民进行思想教化。

在这一政策的指导下,儒经收到了极大推崇,并有了广泛的传播,经学的昌盛有力的推动了学校教育的发展,教学目的、内容以及教材空前的统一了起来,学校教育基本上成了经学的教育,这对后世封建社会的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川师的教育学硕士考试难度 20川师教育考研必考知识点之(3)

三.儒家思想发展完善时期

宋明时期,儒家教育思想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完善,不同的儒学家根据对“格物致知”的不同理解,分成了不同的学派,主要有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两大学派。程朱主张格万物,知天理,陆王主张格吾心,知心性,由此产生了教育上的两大派别,一派强调读经书,道问学;一派强调静省思,尊德性。两派主张对教育的发展影响极大,这成为研究宋明以后教育思想的一个关键问题。

1. 程朱理学的教育思想

程朱理学以“理”一元论客观唯心主义体系为基础。认为教育目的、作用就在于“明人伦”。朱熹指出教育也就是“存天理,灭人欲”的过程,他认为人分为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天命之性是善的,是第一性的;气质之性有善有恶,有清有浊。教育的作用就在于变换气质之性中不利于天理的部分,使得气质之性无限接近于天命之性。故教育在人的培养上起着重要的作用。

2. 陆王心学的教育思想

陆王心学以主观唯心主义为基础。其思想核心是“致良知”,“心即理”。其强调万物都是靠心的认识存在的,万事万物不存在与心外,而在于内心之中。

王守仁认为,良知是与生俱来,人人具有的。在与外界的接触中良知容易受到物欲的引诱从而被遮蔽,故教育的作用就在于去除物欲对良知的遮蔽,从而达到良知的境界。为了实现其教育目的,陆王学派强调凡是有助于“求其心”的都可以作为教育内容,如读经、写字。弹琴、歌诗等都可以作为教育内容,都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四.儒家思想的新发展时期

17世纪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大动荡时期,这一时期思想和学术领域出现了进步思潮,代表人物有黄宗羲、王夫之、颜元等人他们对官方传统理学进行了深刻的批判,提出了新的主张。

1. 批判了理学教育理论。启蒙思想家批判了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教育哲学,主张理欲不可分离,天理寓于人欲之中,强调教育应顺应人的本能要求,促进人的个性发展。

2. 主张培养经世致用的实用人才。在教育目的上,启蒙思想家强调培养具有挽救民族危机意识和治理社会能力的治术人才,反对空谈心性的所谓的“学术圣人”。

3. 在教学内容上,提倡实学,重视自然科学和技艺的学习。

4. 在教学方法上,提倡主动、习行的教学方法,主张讲练结合,学用结合。

儒家教育思想在中国教育史上从第二章到第六章,一直贯穿了整个中国古代教育史,我们首先要对儒家教育思想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其次对于不同历史时期的儒家思想的发展和它的代表人物的思想观点一定要把握透彻,对于在各个时期根据儒家思想所采取的文教政策也要细致的把握。

今天的知识点就分享到这里,同学们还有疑惑的话可以进入下方公布的群聊,一起交流。或添加老师微信,一对一解疑噢~

川师的教育学硕士考试难度 20川师教育考研必考知识点之(4)

1.来文彦,考上研!报名方式:淘宝搜“文彦考研” 2.川师教育学考研群号:594168362 3.我是文彦考研,wyky66666,加小彦微信 获取更多考研干货~ 4.文彦川师考研sicnuwykycom

公众号更多阅读:

20届川师教育 | 614教育学全年规划!

20川师教育学 | 必看书及目题型分析

20川师教育学 | 中教史全方位解读

20届川师教育学 | 几大“网红”提分神器!速去get~

20川师教育考研 | 从真题中你能看出什么?(以17年川师教育学真题为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