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美龄与宋庆龄至死不见 宋美龄与宋庆龄至死不见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宋美龄与宋庆龄至死不见 宋美龄与宋庆龄至死不见(1)

宋庆龄,早年就开始追随孙中山先生,投身革命,后来二人结为革命伴侣。

即使在孙中山先生身故后,依然坚持三民主义,投身中国革命。在中国近代史中,做出了非常重大的贡献,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宋美龄与宋庆龄至死不见 宋美龄与宋庆龄至死不见(2)

宋美龄,后与蒋介石结为夫妻。在1943年,以中国战区最高统帅夫人的身份,亮相美国国会。

那么二人为什么至死都没有相见呢?二人在人生的最后阶段,又有什么共同遗愿呢?

今天我们一起来,通过二人的故事,重温那段历史。

飘摇乱世,儒商爱国

故事源于1840年的鸦片战争,西方列强凭借着自己的坚船利炮,轻易地撕碎旧中国的大门。但是全社会各界人士,从来没有停止过反抗。

宋美龄与宋庆龄至死不见 宋美龄与宋庆龄至死不见(3)

其中就包括,一位叫宋嘉树的商人。这位,就是孙中山革命的重要财务支持者,也就是宋庆龄和宋美龄两个人的父亲。

宋庆龄,宋美龄二人,之所以有后来的成就,跟从小受家庭环境的熏陶有着很大的关系。

1872年,8岁的宋嘉树,因为家境贫寒到南洋当学徒,后来辗转到古巴、美国。1886年,回到国内从事机械进口和印刷生意,开始发家。

宋美龄与宋庆龄至死不见 宋美龄与宋庆龄至死不见(4)

与当时的很多买办商人不同,宋嘉树多数的财产,没有用来自己享乐挥霍,而是都捐给了孙中山,资助其进行革命事业斗争,拯救当时积贫积弱的旧中国。

宋庆龄也正是在这个时间和这样的契机下,认识了当时的孙中山。那会的孙中山,还不是现在受人尊敬的国父。

1913年,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二次革命失败,孙中山被迫流亡东京。也就是这一年,刚刚二十岁的宋庆龄,追随孙中山,前往日本。

更是在第二年,她与依然还在流亡的孙中山,不顾周围人的反对结婚,二人的新婚礼物是一把毛瑟手枪。

世乱志坚,奋勇直前

1922年,回国后的孙中山准备北伐的时候,遭遇陈炯明叛变。当时陈炯明调集部队,准备炮轰大帅府。危急关头,宋庆龄坚定地说:

“中国可以没有我宋庆龄,但是可不能没有你孙中山……”

宋美龄与宋庆龄至死不见 宋美龄与宋庆龄至死不见(5)

宋庆龄毅然选择掩护孙中山撤离,后来几经辗转,自己才得以脱身。这件事情,宋庆龄表现出来的果敢坚毅,即使男儿也无几人能匹敌。

1925年3月,北伐刚刚进行到北京,孙中山突然病危,宋庆龄日夜守护,寸步不留。

即便后来孙中山不幸病逝,宋庆龄依然没有忘却他的志向,坚持“联合,联共,扶助工农”的三大基本政策,对中国的革命事业,后来接踵而至的抗日战争,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1925年,震惊经中外的“五卅惨案”发生。宋庆龄义愤难平,愤慨呼吁国人“凡是中国国民,皆当负此救国重任,奋勇前行”,积极推动继续北伐。

1927年,正当大革命如火如荼地进行的时候,忘记初心的国民党右派,突然背刺革命,大肆搜捕、屠杀共产党人。其他工人组织、进步人士也难逃厄运。

面对突然袭来的变故,宋庆龄义愤难忍,得到消息后,立刻发表了《为抗议违反孙中山革命原则和政策的声明》,毅然宣布,绝然与国民党的右派反动势力决裂划清关系。

宁肯隐退,也不背叛革命。

又逢多事之秋,国内革命尚未胜利,帝国主义日本在1931年,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然而当时的三军统帅蒋介石,却不抵抗,采取“攘外必先安内”的不抵抗政策。

宋庆龄通过各渠道予以了坚决的批判,并且呼吁国民党进步人士,跟广大人民站在一起、为人民群众革命。

宋美龄与宋庆龄至死不见 宋美龄与宋庆龄至死不见(6)

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加剧,全面抗战爆发。宋庆龄毫不退缩,利用自己在国内国外的影响力,在国内、国外多方积极筹措抗战物资。

并且还在1938年,前往方便与外界沟通的香港,创立了“保卫中国同盟”,致力于抗战时期,利用国外华侨华胞的力量,在国内进行医疗救济和儿童救助工作。

在她的努力下,源源不断的人力物力汇入中国。

除了大量的资金,药品等抗战物资,还给解放区带去了国际技术友人,包括大家熟知的“白求恩”。如果没有宋庆龄的安排,也无法进入解放区的。

即使在新中国成立后,她依然致力于中国的妇女儿童权力保障工作。

在1982年,宋庆龄逝世一周年的时候,新中国各界领导为了纪念宋庆龄,以宋庆龄的名义,成立了致力于妇女儿童权益保障的“宋庆龄基金会”。

宋美龄与宋庆龄至死不见 宋美龄与宋庆龄至死不见(7)

而早在抗战之时,宋庆龄宋美龄两姐妹的分歧,就逐渐显露出来了。

因为稍微年长几岁,宋庆龄从小见证了父亲创业的艰辛。加上跟孙中山先生的长期相处,心里装着劳苦大众,而宋美龄的成长略微有些不同。

出生即贵,高冷不弯

与宋庆龄不同,在家里排行第四的宋美龄成长的过程中,父亲宋嘉树的事业已经稳定。她可以说是含着金钥匙出生,也毫不为过。

宋美龄与宋庆龄至死不见 宋美龄与宋庆龄至死不见(8)

加上从美国留学回国后,一直活跃在当时的上流社会。而且有家里几位兄长、姐姐的宠爱,宋美龄一直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

包括跟蒋介石,也是在刚回国不久的1922年,在哥哥宋子文举办的一场“晚会中认识的。

宋美龄与宋庆龄至死不见 宋美龄与宋庆龄至死不见(9)

婚后宋美龄一直扮演者”贤内助“的身份,却与自己的二姐渐行渐远。尤其解放战争后,宋美龄跟随蒋介石败退台湾。

看似反目,殊途同归

了解以下两人的少年经历,就能很清楚地知道,两个人为什么小时候分开之后,到死都没再相见。

宋美龄与宋庆龄至死不见 宋美龄与宋庆龄至死不见(10)

小时候,在宋蔼龄、宋子文等几个宋家孩子当中,宋美龄和宋庆龄关系最好。两个人还曾经一起在大西洋沿岸的花园洲,新泽西州留学。

那是1907年,当时的宋庆龄只有14岁,宋美龄更是只有10岁,俩人跟着姨夫,当时的外交家温秉忠一同到美国。

两人当时被安排在同一所私立学校的预科班,这一年,也是两个人性格的分水岭。

虽然只差4岁,但是会有截然不同的思维活动。

10岁的宋美龄,并没有感觉到太多的变化,反而更自在,一样无忧无虑的生活,而且还没了大人的约束,身边反倒多了一堆同龄小伙伴。

那个年代的,在美旅居的华人已经很多了。当时班里的小伙伴,对这两个东方面孔也没有任何的排斥,所以宋美龄很快喜欢上了这里的新生活,跟身边的同龄人打成了一片。

但是当时的宋庆龄,作为一个14岁的女孩子,已经很难跟这些8、9岁的孩子们玩在一起。

加上她性格偏文静,所以在这段时间,喜欢去图书馆,爱上了书本中的历史故事、名人传记。

同时,这一年的时间里,宋庆龄为了不让宋美龄完全忘记中文,每天会强迫宋美龄练习一个小时。

了解了这段经历,就能理解很多事情了。

1981年宋庆龄病危,托人捎信给宋美龄说想见最后一面的时候,宋美龄不仅没有回国,而且只冷淡地回复了一句“信收到了”。

宋美龄与宋庆龄至死不见 宋美龄与宋庆龄至死不见(11)

或许是由于两个人的身份,常人再正常不过的一次相见,在她们身上很难不被赋予政治意义。

而经历过与蒋经国争权失败,又见证国民党在台湾失势的宋美龄,估计早已经对政治失望了。

看似冷漠的一句“信收到了”,蕴含着太多回忆,心酸和无耐。

不然也不会在2003年,浮沉一生的宋美龄,在即将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立下遗嘱,不回台湾跟蒋介石合葬,而是葬在大姐宋蔼龄旁边。

她不可能不知道宋庆龄临终最后的愿望是什么,就是不进中山陵跟孙中山合葬,而是跟家人葬在一起。

两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表示:生前不能尽孝,死后陪家人吧。

宋美龄与宋庆龄至死不见 宋美龄与宋庆龄至死不见(1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