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个单位的公务员和事业编待遇(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升迁)

编制真的那么好?让那么多同学一年又一年地考,一年又一年地名落孙山,依旧不放弃;为的就是可以上岸,拥有编制。答案是肯定的,编制还真的是一个好东西,拥有编制,你就等于拥有铁饭碗啦,特别是公务员编制。因为工作的缘故吧,我听到另外一种声音,“都是有编制的职工,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待遇差别有点离谱吧”。这又是怎么一回事?

在机关单位工作的人应该都了解,机关单位工作人员的身份大体上分为:公务员、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编、全额拨款事业编、差额拨款事业编、自收自支事业编、工勤编,还有少数临时工和政府雇员等等八个类型。

编制差别

公务员属于行政编制,国家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就有点不同,有参公事业单位,福利待遇向公务员看齐,全额拨款;自收自支事业编制变数就更大,好和坏,简直就是一个天一个地;差额拨款事业单位则介于中间。

升迁差别

公务员除了熬年头,干多少年,工龄和薪级工资会涨一些,除非是升职。 而事业单位在编教师,除了熬年头,还可以通过职称来涨工资,比如中级职称相当于正科工资。 但是相对来说公务员升迁机会大,教师升迁机会少。

待遇差别

事业单位工资也不一定比公务员低,具体还要看是什么单位。像国土资源局这些热门单位,报考人数与招聘人数比例上千都是挺平常的;如此热门,想必待遇不赖,不然也不有那么多人报考。比较不管是公务员还是事业单位,好的单位,争抢的人多。说回公务员,基层公务员一辈子能混到副处的极少,省市和国家的除外,那么他们的工资待遇如何?

事业单位与公务员工资差别在哪里,你真的知道?

事业单位工资构成怎么样?工资制度可分成5种类型:

①教育、科研、卫生等 事业单位,根据其专业技术人员比较集中,工作人员的水平、能力、 责任和贡献主要通过其专业技术职务来体现的特点,实行专业技术职务等级工资制。

②地质、测绘和交通、海洋、水产等事业单位, 由于从事野外或水上作业,具有条件艰苦、流动性大和岗位责任明 确的特点,实行专业技术职务岗位工资制。

③文化艺术表演团体, 根据艺术表演人员成才早、舞台青春期短、新陈代谢快的特点一,实 行艺术结构工资制。

④体育运动员,根据其技术要求高、竞争性强、 成才早、交替快的特点,实行体育津贴和奖金制。

⑤金融单位,根 据其担负着贯彻执行国家金融政策和参予调控国民经济的特殊任 务的特点,实行行员等级工资制。

考虑到事业单位的特点,为了更好地发挥工资的保障和激励作用,事业单位的工资构成分为固定部分和灵活部分。

1、固定部分:主要体现工作人员的水平高低、责任和贡献大小。

2、灵活部分:主要体现工作人员的实际工作量的多少。

3、单位资金来源不同,其工资构成中的固定部分和灵活部分所占比例也不同。

①全额拨款单位固定 无灵活部分

②差额拨款单位的比例为6:4,

③自收自支实行企业化管理的单位,灵活部分比例还可以扩大一些,国家不作统一规定。

事业单位了解完啦,那么公务员的情况又是如何?他们的工资构成又是这么样的?公务员实行国家统一的职务与级别相结合的工资制度。

职级工资制由职务工资、级别工资、基础工资和工龄工资四个部分组成,分别体现工资的不同职能,其中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是工资构成的主体。

(1)职务工资,按公务员的职务高低、责任轻重和工作难易程度确定,是职级工资制中体现按劳分配的主要内容。我国公务员的12个职务层次,对应12个职务工资档次,每个档次又划分为不同层次的。

(2)级别工资,按照公务员的资历和能力确定,每个级别对应1个级别工资标准。15个级别共对应15个级别工资标准。

(3)基础工资,按大体维持公务员本人的基本生活费用确定,各职务层次、各级别的公务员均执行相同的基础工资。

(4)工龄工资,按公务员的工作年限确定,随着工作年限的增加逐年增长,一直到离退休当年为止。

你有什么想要说的?自己现在准备考公务员还是事业单位?我觉得在自己做决定的初始,要明确自己想要什么,切记说考上,往后再换,最后耽误自己。做自己觉得对的事,加油!

来自:广东中公事业单位 2017-07-11、广东中公事业单位 2017-06-14

更多公考资讯请查看:http://mudanjiang.offcn.com/

公众号请关注牡丹江中公教育(mdjoffcn)

同一个单位的公务员和事业编待遇(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升迁)(1)

巧解综合分析让实战更轻松

在事业单位申论的复习过程中,综合分析题目是让多数考生比较头疼的题型之一。对于综合分析题型的学习,其难度不仅在于考生日常生活中对于“概括对象-分析对象-得出结论”的思维方式不熟悉,还在于掌握的分析方法、具体类型比较少,并且对于第三步综合部分何时提出对策以及对策篇幅如何处理无从下手。针对于此,中公教育研究与辅导专家来与大家一起交流下综合分析题目的解题技巧,让大家在备考以及考试过程中更加得心应手。

首先,掌握分析方法是前提。

综合分析题目的分析方法分为宏观和微观两方面。

从宏观角度来讲,综合分析题目的分析方法有横向分析和纵向分析两方面。一方面,横向分析主要强调分析过程中要全面、辨证和多角度:全面指既要把握作答对象的字面含义也要把握其深层含义;辨证指事物的两面性,即有利有弊;多角度指针对作答对象要从原因、影响、现状等方面分析。另一方面,纵向分析主要强调分析过程中要注重深刻,即不仅要得出结论,个别时候还要涉及到解决问题的对策。

从微观角度来讲,作答过程中要注意从“概括对象-分析对象-得出结论”三方面展开,这正是对“综合-分析-综合”作答逻辑的具体体现。第一,“概括对象”方面,需要既要把握作答对象的字面含义也要把握其深层含义,个别时候需要表达观点,体现事物的两面性;第二,“分析对象”方面,需要分析与作答对象相关的原因、影响、现状;第三,“得出结论”方面,主要是得出结论,个别时候需要提出对策。其中,前两步骤是横向分析的体现,第三步是纵向分析的体现。

其次,熟悉具体类型是保证。

各位考生在复习过程中,不要把综合分析题目当做一个整体,简单根据宏观和微观分析方法去筛选材料,这样无法做到针对性,不能更好地把握答题思路。一般情况下,为了更好的把握答题思路,我们往往会把综合分析题目细分成具体类型,从而根据不同类型的具体思路进行作答。

如比较常见的一个类型是评价型综合分析。在作答过程中我们可以把微观逻辑具体细化为:

总——概括评论对象,表明观点

分——分析原因、影响、现状

总——得出结论或提出对策

在这个答题思路中需要注意以下三点:一是概括评论对象不是必然工作,如果题干中将作答对象概括清楚,则可以不用在答题时再概括。如:“根据‘给定资料1’,谈谈你对大学生卖猪肉这一现象的看法。”,本道题目只需要直接表达观点即可。二是对于分析的“原因、影响、现状”只是大家思考的维度,具体分析哪个要素取决于材料,一般以分析“原因、影响”居多。三是综合分析题目第三步主要是得出结论,写出对策情况比较少。

最后,正确处理对策是重点。

上文提到过,综合分析题目第三步主要是得出结论,个别时候写出对策。虽然写对策情况比较少,但是还是需要关注,我们需要把握住其写对策的情况以及具体对策篇幅。一般情况下,综合分析题目需要写对策的标准如下:

一是作答对象涉及到明显的问题。如:“请结合‘给定资料4’谈谈你对“精神缺钙”的理解。”本道题目中,作答对象“精神缺钙”指的是青年人缺乏理想信念,很明显涉及到问题,最后一步需要写对策。

二是即使需要写对策,需要注意对策往往是材料中的直接对策。综合分析题目从名称上即可发现,分析是本道题目重点,写对策主要是材料中直接对策。

三是即使需要由问题或原因转化对策要注意主要写措施,不用展开。很多时候,在综合分析题目中间分析部分,往往需要分析原因或是问题,此时最后一步的对策需要由这些内容转化时不用扩充,只需要写措施即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