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艾滋病日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世界艾滋病日生命至上)

为增进人们对艾滋病的认识,世界卫生组织于1988年将每年的12月1日定为世界艾滋病日,号召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在这一天举办相关活动,宣传和普及预防艾滋病的知识 。

世界艾滋病日的标志是红丝带,象征着大众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关心与支持

世界艾滋病日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世界艾滋病日生命至上)(1)

一、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的医学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英文缩写为Aids),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这种病毒又称艾滋病病毒(英文缩写为HIV),侵入人体后引起的一种病死率极高的严重传染病,目前还没有有效的疫苗和治愈的药物,但已有较好的治疗方法,能有效地延长病人的生命,提高其生活质量。是人类因为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后导致免疫缺陷,并发一系列机会性感染及肿瘤,严重者可导致死亡的综合征。目前,艾滋病已成为严重威胁世界人民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1983年,人类首次发现HIV。目前,艾滋病已经从一种致死性疾病变为一种可控的慢性病。艾滋病的防治关键在于预防。

世界艾滋病日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世界艾滋病日生命至上)(2)

感染艾滋病病毒后,一般经过7-10年的潜伏期,可发展成为艾滋病病人。处于潜伏期的感染者,外表上和正常人没有什么区别,可以没有任何症状的生活和工作,但具有传染性。感染艾滋病病毒2-12周后才能从血液中检测出艾滋病病毒抗体,因此首次检测阴性后还可在3个月后做第二次检测,以减少误诊的可能性。

历届主题

1988年“全球共讨,征服有期”

主题目的是要求世界各国广泛开展预防艾滋病的教育活动,使人人都了解艾滋病的严重危害和掌握预防艾滋病的知识。最大限度地动员社会公众参与预防艾滋病活动,以争取最后终止艾滋病流行。

1989年 “我们的生活,我们的世界——让我们相互关照” (Our Lives,Our World----Let's Take Care of Each Other)。

世界艾滋病日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世界艾滋病日生命至上)(3)

1990年“妇女和艾滋病”

这个主题要求从国家这个高度,引起全世界对妇女这些特殊问题的重视,同时也突出了妇女参与全球与艾滋病作斗活动的必要性。

1991年“共同迎接艾滋病的挑战”

这个主题的目的在于呼吁各国政府都要行动起来承担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的责任。

1992年“预防艾滋病,是全社会的责任”

这个主题要求以社区为中心做好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的工作,人人都要参与预防艾滋病的活动,而不应将此看作仅仅是卫生部门和医务人员的任务。

1993年“时不我待,行动起”

1989年以后,全世界艾滋病蔓延在加速。人类再不能麻痹大意,掉以轻心了。特别是那些艾滋病疫情还不是很严重的国家更要分秒必争,立即行动起来投入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的工作。

1994年“家庭与艾滋病”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要是每个家庭都能做好预防工作,就可以最大限度地限制艾滋病的流行。

1995年“共享权益,同担责任”

在防治艾滋病的斗争中,提出这个口号是为了要使每一个国家和每一个人都能分享防治艾滋病的物质和信息资源,有权获取防治艾滋病的知识,有权得到物质帮助;同时,也有责任承担相关的义务,把本国的、本机构的物资和信息资源提供给其它国家和机构分享。

1996年“同一世界,同一希望”

这一主题的意思是共同努力防止艾滋病的传播,建立一个全球性的、向所有其生命受到艾滋病流行侵害的人提供关怀和支持的社会。 为了更深入、更持久地在全球开展与艾滋病的斗争,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决定从1997年开始,将每年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改为世界艾滋病运动。此举的目的在于,在推广和规划两个方面取得更实际的成果,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资源,确保成本的效益,并扩大在全世界动员工作的范围和影响。

1997年“艾滋病与儿童”

此主题的中心是,年龄在18岁以下的人正生活在一个有艾滋病存在的世界中,他们正在对付的不仅是一些长期存在的问题和正在暴露于艾滋病流行的问题,他们还要对付由这次流行所导致的问题和直到现在还是成人所面临的问题。

1998年“青少年——迎战艾滋病的生力军”

这次运动的目的是动员青少年努力减少艾滋病的传播,并加强对那些受到艾滋病传染和影响的青少年的支持,促进和保护他们的人权。

1999年“倾听、学习、尊重”

在艾滋病预防与控制活动中,应倾听儿童和青少年的心声并尊重他们的想法,共同讨论涉及他们的各种问题,包括性与艾滋病。提倡相互学习,开展成人与儿童/青少年、青少年之间、成人之间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与非感染者之间的相互学习和交流。通过相互学习和交流,消除对艾滋病病人和感染者的歧视,并懂得如何避免感染艾滋病毒和珍爱生命,动员青少年参与到支持艾滋病预防和控制的活动中去。

2000年“男士责无旁贷”

旨在动员男性在艾滋病防治运动中承担更大的责任和发挥更大的作用,目的是提高男性的警醒意识和突出他们在控制艾滋病传播中的作用,鼓励男性与艾滋病作斗争将成为最可靠的控制艾滋病流行的方法之一.

2001年“你我同参与”

2002年“相互关爱,共享生命”

2003年“相互关爱,共享生命”

2004年“关注妇女,抗击艾滋病”

2005 年“遏制艾滋 履行承诺”

2006年“遏制艾滋,履行承诺”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确定2006年世界艾滋病的宣传主题仍然是“遏制艾滋,履行承诺”。主题强调了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承诺、共同参与,号召社会的各个方面都要行动起来,恪尽职守、履行承诺。

2007年“遏制艾滋,履行承诺”

宣传主题仍然是遏制艾滋病,履行承诺。艾滋病的英文全称是A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即“获得性免疫系统缺乏综合征”,简写就是人们所熟悉的“Aids”。这个简称的字面意义就是“援助”的意思。

2008年“全民动员”

这一主题将继续通过世界艾滋病日运动的口号“遏制艾滋病,履行承诺”加以推广。  

2009年“普遍可及和人权”

2010年 “正视艾滋,点亮反歧视之光”

2011年“行动起来,向‘零’艾滋迈进”

2012年 “行动起来,向‘零’艾滋迈进”

与2011年相同,仍为“行动起来,向‘零’艾滋迈进”(英文主题Getting to Zero),副标题是“全民参与,全力投入,全面预防”。中国确定的副题是:全民参与,全力投入,全面预防。

2015年“行动起来,向‘零’艾滋迈进”

2017年“共担防艾责任,共享健康权利,共建健康中国”

2018年“主动检测,知艾防艾,共享健康”

2019年“社区动员同防艾,健康中国我行动”

2021年“生命至上,终结艾滋病,健康平等”

二、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三大途径

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途径主要有三条 :血液途径传播,兴奋途径传播,母婴途径传播

世界艾滋病日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世界艾滋病日生命至上)(4)

(1)血液传播:血液传播是感染的最直接的途径。输入被病毒污染的血液,使用了被血液污染而又未经严格消毒的注射器、针灸针、拔牙工具,都是十分危险的。

(2)性途径传播:无论是同性,还是异性之间的性接触都会导致艾滋病病毒传播。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精液或阴道分泌物中有大量的病毒,在性活动时,由于性交部位的摩擦,很容易造成生殖器黏膜的细微破损,这时病毒就会乘虚而入,进入未感染者的血液中。

(3)母婴途径传播:如果母亲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那么她很有可能会在怀孕、分娩过程或是通过母乳喂养使她的孩子受到感染。

三、艾滋病的症状

艾滋病的症状多种多样,一般初期的开始症状象伤风、流感、全身疲劳无力、食欲减退、发热、体重减轻、随着病情的加重,症状日见增多,如皮肤、黏膜出现白色念球菌感染单纯疱疹、带状疱疹、紫斑、血肿、血疱、滞血斑、皮肤容易损伤,伤后出血不止等;以后渐渐侵犯内脏器官,不断出现原因不明的持续性发热,可长达34个月,还可出现咳嗽、气短、持续性泻便血、肝牌肿大、并发恶性肿瘤、呼吸困难等。

四、如何预防艾滋病病毒感染?

艾滋病虽然是一种极其危险的传染病,但对个人来讲是可以预防。主要的预防措施是:

(一)预防经血液传播

1、不以任何方式吸毒,远离毒品;

2、不轻易接受输血和血制品(如必须使用,要求医院提供经艾滋病病毒检测合格的血液和血制品);

3、不与他人共用针头、针管、纱布、药棉等用具;

4、患者需要接受打针(注射)和治疗时,一定要使用合格的一次性无菌注射器和经过严格消毒的医疗器械,绝对不能共用注射器;

5、不去消毒不严格的医疗机构或其他场所打针、拔牙、穿耳眼、纹眉、针灸或手术;

6、避免用手直接接触他人的血液和伤口。在清理他人血液或为他人处理伤口时,应该戴乳胶手套或用遮盖物品(如干净的手绢、一厚叠纸巾)来保护自己的皮肤,以避免艾滋病病毒的入侵;

(二)预防经性途径传播

1、洁身自爱、遵守性道德是预防经性途径传染艾病毒的根本措施。

2、患有性病后应及时、积极进行治疗,否则已存的病灶会增加艾滋病感染的危险。

世界艾滋病日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世界艾滋病日生命至上)(5)

五、哪些行为是不传播艾滋病毒的?

1、食物、饮水、空气

2、公共场所的一般接触,如:同在一个教室上课,各种公共交通工具的座位、扶手,办公室的办公用品,工厂车间的工具,在影剧院、商场、游冰池等场所的一般活动。

3、礼节性、拥抱、握手。

4、公用马桶、浴缸。

5、蚊虫叮咬。

6、纸币、硬币、身份证。

病原学

HIV在外界环境中的生存能力较弱,对物理因素和化学因素的抵抗力较低。对热敏感,56℃处理30分钟、100℃20分钟可将HIV完全灭活。巴氏消毒及多数化学消毒剂的常用浓度均可灭活HIV。如75%的酒精、0.2%次氯酸钠、1%戊二醛、20%的乙醛及丙酮、乙醚及漂白粉等均可灭活HIV。但紫外线或γ射线不能灭活HIV。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