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砭时弊一语成谶(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说起孔融,他有两件事儿家喻户晓。一是,孔融让梨;二是,陈韪的一句“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三字经中“融四岁,能让梨”记述了孔融小时的一件趣事儿。那时,他只有四岁,与几个哥哥一起吃梨,孔融拿了一个小的吃。大人们就问:“你怎么吃小的啊”孔融朗声答道:“我是小的啊,就该取小的吃。”于是,宗族中的人都感到很惊奇。

从这件事,可以看出孔融小时聪明伶俐、与众不同,深受人们的喜爱。四岁看小,恰如其分啊。

针砭时弊一语成谶(小时了了大未必佳)(1)

孔融让梨

可是,到了孔融十岁的年纪,在他身上发生的一件事儿,却让人们对他重新加以认识。

话说十岁的孔融,跟着爸爸来到洛阳。当时,李膺名气很大,官拜司隶校尉,许多人都以拜访李膺为荣。为不胜其扰,李膺规定只有闻达才俊和本家亲戚才能通报接见。孔融来到李膺家门前,对看门儿的说:“我是李膺的亲戚。”看门儿的不敢怠慢,赶紧往里通报。坐下后,李膺见是一个小孩儿,就逗他,问:“您和我是什么亲戚呢?”孔融大大方方地说:“从前我的祖先孔子曾经拜您的祖先老子为师,所以我们两家是世代通好啊!”一席话,让李膺和其他宾客都大为惊讶,对小孔融刮目相看。随后,太中大夫陈韪来了,大家就把刚才李膺、孔融的对话说给陈韪听,陈韪顺口说了一句:“小时候很聪明,长大后未必就很好。”孔融随即跟上一句:“我猜您小时候一定很聪明吧!”众人哄堂大笑,陈韪则被弄了一个大红脸。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成人之后,孔融踏入仕途,曾经北海为相,他自负于才气秉性,立志平定国家危难,可是才器粗略,思想空乏,建安元年(196年),袁谭攻打北海,城陷之后,孔融逃奔山东(太行山以东),妻儿成了袁谭的俘虏。

后来,孔融参议朝政,多有建树。只是孔融不改以前的老毛病,数次触忤曹操,惹下大祸。其中很有代表性的,有三件。一次是,讽刺曹操之子曹丕强占袁熙的妻子甄氏;一次是,讽刺曹操北讨乌桓;一次是,讽刺曹操禁酒。并且,言语中多有侮慢之意,让曹操恨得牙根儿痒痒。

终于,曹操暴脾气发作了。建安十三年八月二十九日(208年9月26日),曹操以孔融“招合徒众”,“欲图不轨”、“谤讪朝廷”、“不遵超仪”等罪名,将孔融处死,并株连全家,孔融时年五十六岁。

针砭时弊一语成谶(小时了了大未必佳)(2)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孔融被捕的时候,儿子大的九岁,小的八岁,俩孩子正在玩耍。孔融对曹操的使者说:“罪全在我一人身上,孩子无罪。” 这时他的一个儿子说了一句著名的话:“大人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父亲您见过倾覆的鸟巢下面还有完整不碎的鸟蛋吗?,很快,来抓他们的也到了。

孔融,在朝议政是有一些成绩的,可是他虽然看清了曹操的面目,却仍出言讥讽,不仅自己殒命,还连带一家老小跟着受株连,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在治世,孔融做一个诤臣是绰绰有余的。只可惜,他生逢乱世,个性所累多言取祸,让世人为之叹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