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常山县千年古村(百千桑梓地亿万老家人)

常山县风景名胜[贰]

浙江省常山县千年古村(百千桑梓地亿万老家人)(1)

常山风光

“风帆沙际落,岚翠碧丛丛。一县江声里,四山云气中。迎人幽鸟语,随意野花红。回首乡心远,沿流直向东”

《常山县》(宋)郑江

(一)风景区

(A)黄冈山

位于何家乡黄冈村的黄冈山,海拔713米,与三清山同属怀玉山脉,有“三清山的母亲山”之称。黄冈山生态环境优美,空气清新宜人,物种丰富。黄冈山的地层是志留纪和泥盆纪的巨厚砂岩,谷深林密,山上植物、野生动物、中药材种类繁多,四季景色各异、风光迷人。因山上有一座千年古刹—万寿寺(又名永年寺)而远近闻名。远处望去,整座山就像一尊气势雄伟的佛像,所以山的最高峰被称为如来峰,万寿寺就坐落在黄冈山半山腰。黄冈山素来以人杰地灵著称,传说典故颇多。如“四贤壁(“常山四贤”)传说”和“尼僧会面”传说等。山内有谷名“华佗坞”,相传三国时期名医华佗在东吴行医时曾在此采过草药。入山口的乌鹰坞水库,有“高峡出平湖”之妙境。

浙江省常山县千年古村(百千桑梓地亿万老家人)(2)

万寿寺

千年古刹万寿寺,又名永年寺,为浙江省内海拔最高的寺庙,是杭州灵隐寺宋朝第一代主持的大师祖(罗汉桂琛禅师)剃度受戒之地,故有“灵隐寺的祖宗寺”之称。寺庙始建于唐大中十年(公元856年)原名容车寺。宋雍熙改元(公元984年)更名为万寿罗汉寺。

(B)桃花源景区

景区位于新桥乡坞石坑村,背靠县内最高峰白菊花尖,与杭州市淳安县一山之隔。2016年12月30日,经衢州市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评定,桃花源景区被评定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桃花源景区被群山包围,形似一个宝葫芦,素有“天然氧吧”之称。宽敞的农家庭院、优美的生态环境、丰富的物产资源、浓厚的乡土气息,吸引周边游客纷至沓来。

浙江省常山县千年古村(百千桑梓地亿万老家人)(3)

桃花源景区

(C)黄塘景区

黄塘景区山清水秀,常年空气清新,因盛产“东方橄榄油”—山茶油而闻名,景区内的万亩油茶林更是具有“浙江最美森林”的美誉。景区内拥有八面山漂流、“草上飞”滑草、稻草文化村、油茶主题公园、油茶博览园等景点。游客在景区内可以体验“常山第一漂”,入住依山傍水的农家小屋,重温当地古老的民俗农事活动,感受丰富的民间稻草艺术文化和农耕文化,尝新鲜美味的农家野菜,品浓郁香醇的农家土茶,还可欣赏钢叉舞、花灯舞、洗马舞等特色“非遗”文化。目前被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

(D)常山文峰塔

古塔始建于宋代,明代修葺,清代重建。座落在天马镇南部的文笔峰(塔山)之巅。1982年,常山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清光绪《常山县志》载“文峰塔在县东南山巅,南宋乾道四年(1168年)知县苏王比建,明代万历年间知县唐三屏修,清嘉庆十二年(1807年)五月十九日圮(音癖),十八年(1813年)知县陈生集绅耆等重建”。以关“一邑文风也”,且建筑位置选择在山峰上,故取名为“文峰塔”。古塔系六角七层楼阁式砖塔,高29.5米,石筑弥须座塔基坚实牢固,由四层青石板构成,各层塔身三面开拱券门,另三面设假窗,每层菱角叠涩出檐并作发戗,翼角起翘,转角垂柱饰花篮,塔刹相轮均保存完好。文峰塔秀丽挺拨,造型优美,第二层的假窗上嵌有清嘉庆重建文峰塔碑记,塔旁原有集真观、半闲亭及魁星阁等建筑,其中半闲亭现已改作它用,集真观等古建筑已不存。

浙江省常山县千年古村(百千桑梓地亿万老家人)(4)

常山文峰塔

(D)常山奇石馆

又名常山县慢城文化艺术博物馆,位于金川街道。馆址依山傍水,环境清幽,以收藏、展示各类奇石为主要内容。馆藏奇石千余件,分为奇石、古石、矿物结晶体、砚台、盆景五大展厅。

浙江省常山县千年古村(百千桑梓地亿万老家人)(5)

常山奇石馆展品

(二)常山县古村落

(A)金源古村

村落位于常山县东北部东案乡,距县城21.8千米,村域总面积十平方千米。兴起于北宋宣和年间的金源村一直保持着古村特有的质朴气息。具有一千多年历史的古村落群,由四个紧紧挨着的村庄所组成。源远流长的人文、凝练精深的古韵,为金源村绘出了一幅古色古香的画卷。古村居民多为王姓,是王氏家族“一门九进士”王介的故里。据说,村中格局设计便有王介的参与。北宋进士王介,早年与王安石交好。生有四子:沇(音演)之、沔(音免)之、汉之、涣之;其弟王悆(音玉)及侄王沩(音唯)之,皆登进士第。加其父、祖父均为进士,为常山望族。时有“一门九进士,历朝笏满床”之誉。一些古老住宅或散落在山麓下,或隐身于丛林之间,兼有祠堂、牌坊错落其间,浓绿与黑白交相辉映,整座古村散发出浓郁的文化气息和园林情趣。2019年6月6日,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2020年4月19日,入选“第六批浙江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街区名单”。

浙江省常山县千年古村(百千桑梓地亿万老家人)(6)

金源古村

(B)江家古村

位于常山江北岸的古村落,隶属青石镇。古村中,村道蜿蜒曲折,古朴幽静,白墙青瓦的建筑成群连片。这里有格外古朴、厚重、端庄的传统民居。古村由于地处常山古道要冲,现存的传统民居大都为清晚期至民国时期所建,建筑风格接近徽派,多数传统民居布局规整,有白墙黛瓦、木雕较精细等特点。目前村内尚存有二十余幢晚清时期的建筑,富有独特魅力。历史上的江家村原名栟楮(音兵楚),据《傅岩程氏宗谱》记载,北宋时就有程氏先祖迁居到江家。时任常山教谕的程华,自开化蔗溪迁居常山沂渚(后称栟楮,即今江家村)。明初,江氏先祖打猎由石梁两头塘迁居栟楮,江姓逐渐繁衍发展为一大族。故自清中期地名栟楮逐渐更名为江家,并一直沿用至今。后杨、胡、黄、王、蒋等诸多姓氏先祖也陆续迁居江家,与江氏族人世代和睦相处,共同发展。村中的江氏祠堂,是村落的核心历史建筑。其风格以徽派为主,黛瓦、粉壁、马头墙朴素淡雅,砖雕、牛腿、雀替等雕刻精美,集古雅、简洁、富丽于一体。古村入围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浙江省常山县千年古村(百千桑梓地亿万老家人)(7)

江家古村

(C)球川古村

位于球川镇,历史悠久、留有众多古迹,村内民风淳朴,是浙西边陲的一座千年古村。据传,宋代大儒朱熹在江西白鹿书院讲学,回家过年路过七都(今球川),忆起此地有学友汪焱鼎,欲访,闻汪母逝,碍于礼节,未去。镇上人闻朱熹至,慕名求字,朱熹为众民写下一百余幅对联,其中一幅即“山列锦屏秀,水流翰墨香”,赞美此地山水清秀、人才辈出。同时,朱熹也为七都村吟出另一文句“山环成球,水汇成川”。从此,七都改名为球川。古村落高处俯瞰,形如大口袋,四周大山环绕,只有南面一个口子可入,一处天然宁静的人居之地。口袋中的古村落有三条古道通向外面,一条越篾岭到达璞石,一条过碧石坞到达江西玉山,一条穿里岭到华埠。历史上的璞信古道,一路经江西玉山到的信州(今上饶),是两省通衢重要古道,因此古道球川日益兴起,成为浙赣闽皖边界的商贸重地。当年玉山的纸砚、浮梁茶叶、景德镇瓷器,都在这里流通。球川的各种商号兴起,饭馆、烟馆、客馆也非常热闹。村中古民居、宗祠、桥井、古巷等众多文物古迹和历史环境要素,保存至今完好的,基本为清中晚期的历史原物。村落规模宏大,有着典型的常山居民建筑之风。

浙江省常山县千年古村(百千桑梓地亿万老家人)(8)

球川古村

常山县著名人物(四)

樊莹,明代中期贤臣、教育家。字廷璧,号澄江。天顺八年(1464年)中进士,引疾归养。成化三年(1467年)应知县李溥之聘编纂《常山县志》。四年授行人,出使西川(今四川中部)不受地方馈赠,民建“却金亭”以彰其德。此后,历任山东道监察御史、云南巡按、松江知府、河南按察使、应天知府、南京工部右侍郎、都察院左副都御史等职。赈济灾民,不遗余力,为民爱戴。弘治八年(1495年)因病辞官,授徒讲学,长达七年。弘治十六年(1503年)云南景东卫地区地震,天灾频仍,贵州亦多灾异,又被推荐授都察院左佥(音千)都御史,巡按云贵,弹劾镇巡官之罪,罢撤不称职文武官员一千七百余人。还查清指挥吴勇侵吞府库钱财,图谋逃脱罪责,虚夸灾情一案,威名大震。前后三入云贵,虽年已古稀,犹跋涉于穷崖绝险瘴疠毒侵之地,查访政治利弊和民间疾苦,深得民心,升任南京刑部尚书。正德元年(1506年)辞官回乡。时奸宦刘瑾专权,樊莹在任时曾忤之,刘瑾以会勘隆平侯争袭事诬陷,又追究任松江知府时为苏民困而减征官布之事,削籍为民。晚年,常于农忙时,坐竹轿戴笠帽,子孙抬行田间,谓非徒视庄稼,而欲子孙习劳。病故后葬博望乡(今何家乡)大尖山。正德十四年(1519年)昭雪,追赠太子少保,谥“清简”。

苏明金(1931年—1951年)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招贤镇大溪沿村人。1950年5月参军入伍。后随部队赴朝作战,1951年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1951年11月在朝鲜顺川车站牺牲,时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后方勤务司令部某连副班长。

刘美鸿,生于1971年。优秀企业家。青石镇阁底村人。现任深圳亿思达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中国3D产业联盟副会长。带领亿思达团队创造了全球第一台“眼镜电视”、国内第一台“眼镜影院”、全球首款“个人数字全息手机”,成为国内新型显示行业的领航者。

浙江省常山县千年古村(百千桑梓地亿万老家人)(9)

刘美鸿先生

何永芳,明初名臣。字廷兰。永乐十九年(1421年)中进士。洪熙元年(1425年)修《两朝实录》,奉命赴江西采集史事。事竣,授湖南邵阳知县。持身廉谨,赋役公允,劝导农桑,兴办学校。荒年借富民米数万石以济饥民,存活甚众。时有朝廷内臣以公事至县,横科虐民,何永芳上疏揭发,使内臣依法治罪。召升御史,巡按山东、直隶及苏州、松江、常州、镇江四府,风纪严肃。山东按察使违法,立即弹劾,奏请就地法办。海岛盗匪,时常侵扰苏州,民不得安息。永芳令府县严加防范,海岛盗匪不敢再犯,因受朝廷奖谕。又巡按江西,执法严明,豪强敛迹。不久,由少保于谦推荐,升河南按察使,卒于官。

黄武章(1935年—1967年)烈士。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昭平籍。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某部衢州机场飞行员。1967年12月1日下午驾机执行任务,飞经常山白石上空时,因机械故障飞机失控,为避免伤及群众和建筑,于14时许坠毁在岭头大队中距弄而牺牲,无一人畜伤亡。

潘速跃,生于1965年。知名医学专家。天马街道人。现任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神经内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是国内神经急危重症的领头人之一,发表SCI论文9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广东自然科学基金等十余项项目。潘速跃大夫十分关心家乡百姓健康状况,每次回乡探亲总是免费为周边群众提供医疗服务,受益群众达四百多人次。

王涣之,北宋名臣。字彦舟。贤臣王介第四子。元丰二年(1079年)中进士。因未及授官年龄,特补武胜军节度推官。不久,调杭州教授。元丰八年(1085年)任宣义郎,知颍上县(今隶属安徽省阜阳市),改越州教授。元祐中为太学博士,校对黄本秘书,后任卫州通判。元符元年(1098年)召入编修《两朝鲁卫信录》。徽宗即位,经大臣推荐应召入朝论国是。有“求言非难,听之难;听之非难,察而用之难”及“言无逆逊,唯是之从;事无今昔,唯当为贵;人无异同,唯正是用”等语,徽宗欲任以谏官御史,王涣之以“臣由大臣荐,不可以居是官”,坚辞不受,改任吏部员外郎,调左司员外郎、起居舍人,升中书舍人。崇宁元年(1102年)进给事中、吏部侍郎,以宝文阁待制知广州。因党争被解职,改知舒州,被蔡京列入“元祐党籍”。继而出守滁、潭、杭、扬诸州。大观四年(1110年)复任给事中、吏部侍郎。重和元年(1118年)知中山府,加宝文阁直学士。恬静寡欲,淡于仕进。常言“乘车常以颠坠处之,乘舟常以覆溺处之,仕宦常以不遇处之,则无事矣”。

樊润河,生于1931年。著名作曲家。二级作曲。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浙江省文化厅艺委会委员。1950年参加浙江省文工团。1952年整编后进浙江省越剧团,从事戏曲音乐工作。先为大提琴演奏员,后为作曲。1985年至1988年任浙江越剧团副团长、党支部副书记。曾为近百个越剧上演剧目作曲,其中《闪光的爱》、《明月何时圆》、《连升三级》、《巧凤》(与人合作)获省戏剧节作曲一等奖。代表作是由其创腔的越剧《五女拜寿》,此剧多次出国访问演出,拍成电影后获电影金鸡奖。与人合作的越剧电视剧《桃子风波》获全国优秀戏曲电视剧奖、《巧凤》获戏曲电视剧一等奖。创腔的越剧广播剧《傻姑娘出嫁记》获全国戏曲广播剧优秀剧目奖。现代戏唱段《姐弟情》、《觅知音》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举办的全国戏曲现代戏优秀唱段评选中获唱腔创作奖。还为越剧音带《白蛇传》、《珍珠塔》、《泪洒相思地》、《借红灯》等多部剧目谱曲,其中电声金曲《白蛇传》在全国通美杯评选中获金榜奖。是大型艺术丛书《中国越剧》撰稿人之一。由其执笔撰写的《推陈出新—谈流派唱腔在现代戏中的运用》作为全国戏曲现代戏研究会年会论文发表在《戏曲研究》增刊上。广播稿《陈佩卿唱腔分析》被中央台编入《明星集》中。主要生平事迹收入《中国音乐家名录》。

浙江省常山县千年古村(百千桑梓地亿万老家人)(10)

樊润河先生

潘彩金(1947年—1992年)烈士。青石镇溪口村人。1970年9月参加工作。1992年7月发生洪灾,学校校舍坍塌,为抢救学生在青石镇大塘后村牺牲,时任大塘后村完小教师。

汪应辰,两宋交替时期重臣。初名洋,字圣锡。出生于今江西省上饶市玉山。十八岁状元及第,为历史上最年轻状元。长期寓居常山,官至吏部尚书、端明殿学士。自幼天资聪颖,过目不忘,十岁便能吟诗作对。绍兴三年(1133年)政治家赵鼎(今山西省运城市闻喜籍)途经江西,汪慕名结识赵鼎,并成为其门生,在黄冈山万寿寺寓居八年。著有文集五十卷,有《宋史艺文志》传世。由于汪氏兄弟俩在外为官,房舍让与堂兄,母亲鲁氏在玉山无依无靠,便搬回常山球川娘家生活,汪应辰也因孝亲侍母,从此以常山为故乡,并以淳熙三年(1176年)二月卒于家,葬在常山球川白象山。

曾令兵,生于1965年。招贤镇人。国家级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常山喝彩歌谣”第六代传承人、中国收藏家协会理事、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浙江省优秀民间文艺人才、常山县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常山县喝彩协会主席。收藏连环画四万余册,创作了《常山民俗》、《三衢星火》、《樊莹的故事》等连环画三十余种,喝彩节目《上栋梁》获浙江省民间文艺“映山红”奖。

浙江省常山县千年古村(百千桑梓地亿万老家人)(11)

曾令兵先生

王野,南宋贤吏。字子文,宝章阁待制王介子。以父荫补官,登嘉定十三年(1220年)进士第。仕潭时,帅真德秀(今福建省南平市浦城籍)一见异之,延致幕下,遂执弟子礼。真德秀欲授以词学,并器重之。绍定初,汀、邵盗作,辟议幕参赞,摄邵武县,后复摄军事。盗起唐石,亲自勒兵讨之。后为枢密院编修兼检讨。襄、蜀事急,议遣使讲和,时相依违不决。史嵩之(今宁波市鄞州籍)帅武昌,首进和议。王野言“今日之事宜先定规模,并力攻守”。上疏言八事。继为副都承旨,奏请“出师,绝和使,命淮东、西夹攻。不然,利害将深”。理宗深然之,令枢密院下三阃(音捆)谕旨。嘉熙元年(1238年)轮对,采事系安危者四端,而专以司马光仁、明、武推说。复推广前所言八事,以孝宗讲军实激发帝意。淳祐年初,自江西赴阙,奏祈天永命十事。拜礼部尚书,奏十事。前后奏陈,皆明正剀(音楷)切,凿凿可行。其为两浙转运判官,以察访使出视江防,首嘉兴至京口增修官民兵船守险备具。为江西转运副使、知隆兴府,继有它命,时以米纲不便,就湖口造转般仓,请事毕受代。知镇江府,兼都大提举浙西兵船。江面几千里,调兵捍御,以守江尤重于淮,瓜洲一渡甚狭,请免镇江水军调发,专一守江,置游兵如吕蒙所言“蒋钦将万人巡江上”,增创水舰,就扬子江习水战,登金山指麾(音徽)之。是冬,扬子桥有警,急调汤孝信所领游兵救之而退。淳祐年末,迁沿江制置使、江东安抚使、节制和州无为军安庆府兼三郡屯田、行宫留守。巡江,引水军大阅,舳舻(音竹卢)相衔几三十里。凭高望远,考求山川险厄,谓要务莫如屯田。宝祐二年(1255年)拜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封吴郡侯。与宰相不合,言者攻之,以前职主管洞霄宫。逝赠七官,位特进。王野因真德秀知朱熹之学,凡朱熹门人高弟,必加敬礼。知建宁府,创建安书院,祠朱熹,以真德秀配。有奏议、文集若干卷。王野工于诗,书法祖唐代欧阳询,署书尤清劲。

钦韩芬,生于1966年。优秀女企业家。浙江艾佳果蔬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全球浙商总会新农业委员会执行主席兼秘书长。荣获2018年衢州市党建治理大花园“先锋战士”等荣誉称号。企业被评为国家级农业重点龙头企业。

无相禅师,唐末名僧。江南名刹常山永年寺(今黄冈山万寿寺)住持、江南佛教界领袖、著名高僧罗汉桂琛禅师、贯休禅师的师父。无相禅师是知名佛教律宗大师,对佛教律法的虔诚与执着为当世所称道,即使后来发生了“会昌法难”,仍领导弟子维持修道生涯。弟子罗汉桂琛禅师誉之为“解虎”。曾云游长安讲佛传经,受过宣宗“紫服之赐”。宣宗还赐永年寺名为“容车寺”,时万寿寺与无相禅师在佛教界具有崇高地位。

邱娣兵,生于1977年。优秀企业家。招贤镇渔溪口村人。品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杭州常山商会会长,杭州市衢州商会新生代联合会主席。集团旗下拥有杭州迈道夫、赢天下等十余家子公司,“迈道夫”品牌连续三年荣获中国汽车美容养护十大品牌,正打造汽车后产业链服务O2O互联网平台。

浙江省常山县千年古村(百千桑梓地亿万老家人)(12)

邱娣兵先生

魏矼(音刚),两宋交替时期官吏。字邦达。唐代名相魏征之后。安徽沥阳(今马鞍山市和县一带)人,后移居常山,南宋“常山四贤”之一。坚定的主战派,累官至吏部侍郎。北宋宣和三年(1121年)进士及第。南宋建炎元年(1127年)任常山知县。建炎四年(1130年)奉调入京,历任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等言官。因敢于秉公执法,被升为侍御史,并赐五品服。绍兴四年(1134年)金兵进犯江南,时刘光世(今陕西省延安市志丹籍)、韩世忠(今陕西省榆林市绥德籍)、张浚(今四川省德阳市绵竹籍)三位大将各怀私隙、不肯协作,魏矼奉命从中调停,使各将领弃前嫌、共御敌,三军一心,屡战屡捷。魏矼强烈主张高宗下决心抗金,收复中原。时秦桧专政,魏矼无心仕途,朝廷改授其为太平兴国宫提举(道观总管),奉祠寓居常山寺庙,凡四任。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病故后葬于常山登丰乡宅山。南宋名相文天祥和江万里(今江西省九江市都昌籍)分别为之题词“魏氏家乘”、“世德名宋”。其后人分布于上埠(在今金川街道)、东鲁(在今辉埠镇)等地。

段月珍,生于1971年。优秀企业家。球川镇芙蓉村人。宁波欧雅道成汽配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宁波市衢州商会会长。其公司在国内同行业中处于领先位置,是奔驰(中国)、普利司通等国际著名OEM厂商的供应商。连续多年为村里的老人发“压岁钱”,并向常山县教育局捐资成立高考学子奖学金。

孔诏,元代初期官吏。字承叔,号鲁山。南渡孔氏族长孔传五世孙,孔子第五十二代裔孙。定居常山,为孔氏家族的常山始迁祖。元初以孔氏恩例授官,为建德路学正,后改任西安县达鲁花赤(元朝官职,为所在的地方最高长官)。然而孔诏性嗜山水,淡薄名位,不乐为官,就以疾辞官,隐居常山长源(今东案乡金源村)。有子四(清、源、汾、灏)。长子孔清不仕,居常山西郭孔家坞,旧志有云“宋隐士孔清植果园于此,故名”;次子孔源,任常山县教谕,并主衢州孔氏家庙祀事;三子孔汾,继任衢州孔氏族长;四子孔灏(音浩)“少孤奉母,笃志学问”,曾任西安县主簿,以功试江山县尹,有政声。孔诏年七十去世,葬长源宅之后山。明弘治十八年(1505年)衢州知府沈杰因“衢州圣庙自孔洙让爵之后,衣冠礼仪猥同氓庶”,查阅谱牒后,奏请皇上召居于常山的孔氏五十九代裔孙孔彦绳回衢,世袭五经博士,奉祠事。足见常山孔姓在南孔历史上的重要影响。

王建军,生于1965年。天马街道人。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所长助理。主要从事水稻遗传育种与水稻分子生物学研究,主持和参加国家、部委与省科技项目等五十余项,荣获2014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美域浙西垂,秀景山水边。人文渊薮地,思变舞翩跹”

“景观人物大事件,美食特产全荟萃”。下期咱们接着聊浙江省—衢州市—江山市。

谢谢朋友们的关注,下期再见!

(部分图片下载自网络,如原作者有异议,请联系本文作者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