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光中写的描写爱情的诗(原创长篙读诗)

(感谢好友安知女朗读)

余光中写的描写爱情的诗(原创长篙读诗)(1)

这首《等你,在雨中》,是台湾诗人余光中中早期的作品,余光中先生是福建人,曾多次到家乡参加诗会,我很早就很爱慕余光中,是因为一首《乡愁》的缘故,相信大家也一样。

因为余光中,我特别喜欢福建的诗人们,包括厦门月光岩的舒婷,还有福建的道辉、阳子夫妇创办的“新死亡派”诗社、巴客、顾北等组建的“反克诗派”,以及离开等诗人对“客家诗人”的汇编等,总有一种特殊的情感,也许还有因为女儿在厦门学习五年的缘故。

很早对余光中先生的追寻,是因为对台湾诗歌的喜爱。台湾诗人向明先生曾对我说,你很难在网上找到他,因为他很少用手机;那时纪弦还在,周梦蝶还在,余光中还在,洛夫还在,杨牧还在。向明老师知道我喜欢余光中,不仅仅寄来了8本他自己的诗文集,还给我邮来余光中的诗集《莲的联想》和余光中先生纪念品:铅笔、本子等,正因为《莲的联想》这本诗集,才让我接触到了《等你,在雨中》,如果曾以为《乡愁》是余光中唯一的代表作,那就错了,这首《等你,在雨中》很多人在网上诵读,说明喜欢这首诗的人很多,当然,余光中还有《白玉苦瓜》等名作。

余光中写的描写爱情的诗(原创长篙读诗)(2)

余光中写的描写爱情的诗(原创长篙读诗)(3)

余光中是一位双栖诗人,左手写散文,右手写诗歌,他自己说散文的成绩比诗歌大。余光中在台湾的影响很大,在当时知性与感性的矛盾中,也就是“横向移植”泊来品与传统之争,是传统与现代的矛盾。一方面是以涂静怡诗人清新为主的《秋水诗社》,另一派则是以《创世纪》为主的诗人们。而余光中是唯一在两派之间游走自如的诗人,并深受两派人喜欢。

为了寻找余光中先生,我曾发表一篇“致余光中先生一封信”,刊在美国风笛诗报上,当然,那时我也写了“致向明先生的一封信、致涂静怡诗人的一封信、致《创世纪》辛牧先生的一封信”等,除了余光中先生没收到,其他的都有了回音。

为了寻找余光中先生,我拜访了湖南诗评家李元洛先生,在李元洛先生家里,余光中为李元洛写的诗,手稿被李元洛挂在墙上,与洛夫的《湖南大雪》、臧克家的《致李元洛》的手稿分别挂在墙上。李元洛先生告诉我,余光中是台湾影响最大的诗人,他的成就远大于其他诗人,这得益于一首《乡愁》。是的,《乡愁》一诗反映了大陆与台湾之间的骨肉之情,影响致深远,亲切浓厚感人。

下面就这首《等你,在雨中》进行赏析。

这首诗读过许多遍,每次阅读都会有一种享受。如同品味一杯茶,或在细雨中,荷花池旁的欣赏?细读中,不知不觉感觉到诗人的脉跳。这难道不是一种共鸣。

这首细腻而娓娓的语言,有恋人般的味道,在一种和谐优雅的环境中,喃喃丝语。

这首诗出现在《莲的联想》诗集中,在这部诗集里,描摹莲的诗歌很多,这首应该是最具表现力和影响力的。《等你,在雨中》这首诗有许多诗人写过评,曾感动、感染过许多的诗人、文人,特别是年青诗人们的膜拜,纷纷效仿。有人说余光中的散文写的非常好,却不知散文和诗的结合,会产生出不同凡响的效果。

我们找一找其中的理由。

一、气息的运用

“等你,在雨中,在造虹的雨中”起调是缓慢的节奏进行抒情,为后续点燃了贯穿全局的引子。

有递进的味道?确实,等你,干什么?环境?在雨中,最后一句“造虹的雨中”。充满了诗情画意与浪漫,造虹,直接升华了的联想,没有悲观,失望。却又表现出豪气,大度。在首段的中二句,四字一句。连连二句“蝉声沉落,蛙声升起。”这如同诗中的小节奏,也同从弦乐的起,到小鼓点的敲击展开。蝉声与蛙声,不是吗?在安逸的环境中出现的声音。是不是诗人反映出内心的安祥,“心有所念,视有所见”,我们听到蝉声为噪声,而诗人却听出另一种和谐,这里,在首段的末句中表现出来“一池的红莲如红焰,在雨中”。出污泥而不染,闻浊音而不乱,这便是诗人的高贵了。

在后面的诗句中,我们都能找到这种气息。

如:“永恒、刹那、刹那、永恒”这种如伦巴的摇摆,节奏感很强,依然从重复,断章,与气短中找到乐趣。在这段的延展至尾句。“等你,在时间之外,”“在时间之内,等你,在刹那,在永恒”这两句与前段有着天生的联系。因为用词的左右,以及重复的运用,所产生的节奏,这便是内在的一种气息了,通过诗的语言,强烈地表现出诗人内心的感受,其实这种运用正是诗人创作的实力,一种技巧的运用而使人看不到外形,却又能体会到真心。

二、布景,实则是意境。

这首诗的画面很纯净,使读者不会产生二心,会全心全意地融入。

诗如画,幻境丛生,动感十足。

我们可以看到诗人在等待。通常在雨中等待的滋味是难受的,焦虑的。而诗人在雨中等待却充满了浪漫的幻想和幸福的期盼。这种期盼是诗人诗人借荷花、借雨来表达内心,是一种理想主义、浪漫情怀。

三、细节的处理,动态的描绘:

1、“清芬”,“在我的鼻中”这是一种伸入,细的伸入,由清芬而入,尔后是“小情人”的出现,动感十足。

2、在第五段中,画面更真实。采莲,诗人在天外去了。在“吴宫”,是不是飞天的感觉?而使用的是“桂浆”,是吴刚用的桂花树做的桂浆。在这段中,我们不能不佩服诗人的飞瀑手段,引入了现代诗派的象征手法,这种象征一发不可收拾,请看下段。。。。

3、在第六段中,我们看到的奇迹出现。仿佛与余光中的手法格格不入,在这段中我不能不怀疑这首诗的传统抒情性,介入了现代诗的蒙太手法。我甚至猜想这段是不是该取消,来完成读者的浪漫,延续那种回味。这段中好象一下脱离了传统,“一颗星悬在科学馆”,突然我联想到洛夫的飞来之手,突变。更离奇的是“瑞士表都说七点了”,时间过的太快?后来才回到“忽然你走来”这个画面幻境。现在想来,从传统到现代,无非是一种飞跃,跨度很大。

4、继续回到书本,那是一首小令,姜白石的词。这便是有韵的传统表现,你走来,原来一切仍在现实中。

三、其他一些技巧

在诗人的创作过程中,诗人仍然注重传统的表达方式,虽然我们看到了没有注重尾韵,却有着三句一段的规律性,有着某种格式,我们在诗人当初一系列创作中,均能发现诗人的传统抒情与某种规则,如《乡愁》也是标准的四言一段,而且尾韵十足。因此,诗人的三言一段实则是一种规则,据传统传化而来的。当然,这首诗仍然是有尾韵的,只是一系列的尾韵重复的太多。探讨便会发现,中、来、恒、宫等。这样的形成尾韵非常自然,而且没有丝毫的雕琢痕迹。

在此,我希望读者能读出自己有感觉的信息,进一步深入进出,而非我个人的浅表之言。

  附:《等你,在雨中》

  等你 在雨中 在造虹的雨中

  蝉声沉落 蛙声升起

  一池的红莲如红焰 在雨中

  你来不来都一样 竟感觉

  每朵莲都像你

  尤其隔着黄昏 隔着这样的细雨

  永恒 刹那 刹那 永恒

  等你 在时间之外

  在时间之内 等你 在刹那 在永恒

  如果你的手在我的手 此刻

  如果你的清芬

  在我的鼻孔 我会说 小情人

  诺 这只手应该采莲 在吴宫

  这只手应该

  摇一柄桂浆 在木兰舟中

  一颗星悬在科学馆的飞檐

  耳坠子一般的悬着

  瑞士表说都七点了 忽然你走来

  步雨后的红莲 翩翩 你走来

  像一首小令

  从一则爱情的典范 你走来

  从姜白石的词中 有韵地 你走来

2020年6月整理于湖南

作者简介:

本名:李智明 笔名:长篙。湖南安乡人。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湖南省作协会员,美国“风笛诗社”成员;署有诗集《小城雨季》,《空城》。

主张“诗无定法,随性自然”。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