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老百姓喝什么汤 在西汉80岁以上老人

导读:上一篇文章我们讲了西汉的薄命天子汉惠帝刘盈,今天我们来聊一聊西汉的汉文帝刘恒,他是继汉高祖刘邦之后的西汉第五位皇帝。他是一位仁厚之君,在位期间,特别重视农业,厚爱老人,还为此制定了很多福利政策。

西汉老百姓喝什么汤 在西汉80岁以上老人(1)

汉文帝刘恒是西汉时期的第五位皇帝;

第一位皇帝:汉高祖 刘邦 开国之君

第二位皇帝:汉惠帝 刘盈 刘邦与吕后嫡子

第三位皇帝:前少帝 刘恭 汉惠帝刘盈与宫女所生之子

第四位皇帝:后少帝 刘弘 汉惠帝刘盈之子,并非亲生

第五位皇帝:汉文帝 刘恒 汉高祖刘邦的第四子

姓名:刘恒 生年:前203年 卒年:前157年 籍贯:今陕西省西安市人

父亲:刘邦 母亲:薄妃 在位时间:23年 民族:汉族

刘恒这一生,可谓是勤勤恳恳,体恤百姓。在位执政时间长达23年,其中有十年多的时间亲自种地,带领老百姓一起开垦土地,亲力亲为的解决老百姓的温饱问题。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真实的汉文帝,是个什么样性格之人?

西汉老百姓喝什么汤 在西汉80岁以上老人(2)

《汉书》记载:臣谨请阴安侯、顷王后、琅邪王、列侯、吏二千石议,大王高皇帝子,宜为嗣,愿大王即天子位。”代王曰:“奉高帝宗庙,重事也。寡人不佞,不足以称。愿请楚王计宜者,寡人弗敢当。”群臣皆伏,固请。代王西乡让者三,南乡让者再。

吕氏专权得到诛灭后,众大臣们都建议刘恒继承皇位,好说歹说的劝刘恒,但是刘恒就是不接受,一直推辞再三。由此可见,可以说明两点;

第一种情况;要么就是刘恒比较的聪慧,以退为进,表面上百般推辞,心里肯定乐意接受。

第二种情况;刘恒这个人确实并没有太大的野心,是一个喜欢安于现状的人。

 十二月,立赵幽王之子刘遂为赵王,迁调琅王 牙王刘泽为燕王。吕氏所夺齐、楚地都归还原主,废除秦法 “一人有罪,株连全家” 的律令。

汉文帝继位第一年,就下令废除了秦朝“一人有罪,株连全家”的残酷刑法,通过这个政策来看汉文帝,确实是一位仁厚之君。

西汉老百姓喝什么汤 在西汉80岁以上老人(3)

《汉书》上记载:诏曰:“方春和时,草木群生之物皆有以自乐,而吾百姓鳏、寡、孤、独、穷困之人或阽于死亡,而莫之省忧。为悯父母将何如?其议所以振贷之。”又曰:“老者非帛不暖,非肉不饱。今岁首,不时使人存问长老,又无布帛酒肉之赐,将何以佐天下子孙孝养其亲?今闻吏禀当受鬻者,或以陈粟,岂称养老之意哉!具为令。”有司请令县道,年八十已上,赐米人月一石,肉二十斤,酒五斗。其九十已上,又赐帛人二匹,絮三斤。赐物及当禀鬻米者,长吏阅视,丞若尉致。不满九十,啬夫、令史致。二千石遣都吏循行,不称者督之。

接下来,我们看一下,汉文帝刘恒时期,制定的一些老人福利政策!

西汉老百姓喝什么汤 在西汉80岁以上老人(4)

刘恒继位期间,还下诏书说:“现在虽是春暖花开的时机,草木复苏的时期,但是,还有很多老百姓、老人、病人生活的非常穷困潦倒,甚至接近死亡,我们作为老百姓的衣食父母,一定要反省如何去帮助他们。一些老人没有后的衣服穿,没有粮食吃。官员应该经常派人去慰问老人和穷人。让他们吃得上肉,穿得上暖和的衣服。并且,应该多抓教育工作,让老百姓的子孙们都能多孝顺父母和长辈。

刘恒还具体制定了一些关于老人的福利政策。凡是年龄在80以上的人,每个人每月能领一石米, 二十斤肉,五斗酒的福利。凡是年龄在90以上人,每个人每月能领到一石米,二十斤肉,五斗酒,再加二匹帛,三斤絮。

刘恒还特别的强调,官府给90岁以上老人发放福利的时候,县令级别的官员要亲自督促检查,县丞或县尉要亲自送交给老人。对于不满90的福利,由农政官员、 令史分发给他们。高层官员要派有德行的官吏巡回检查,对那些不执行诏令的官员要给予处罚。

通过这一人性化的政策来看汉文帝刘恒,确实是一位好皇帝,仁义之君。

《汉书》上记载:诏曰:“道民之路,在于务本。朕亲率天下农,十年于今,而野不加辟。岁一不登,民有饥色,是从事焉尚寡,而吏未加务也。

这是汉书里面对于刘恒的描述,刘恒下诏说: “能够帮助老百姓的途径就是解决农业。我作为皇帝,亲自耕作来鼓励大家,现在已经十年之久了,然而,到现在为止,开垦的面积还是不够大,遇到收成不好的日子,老百姓还是解决不了温饱问题。

由此可见,汉文帝刘恒确实是一位兢兢业业、务实的好皇帝,自己亲力亲为的种地,带老百姓致富。和其他的糜烂帝王相比,他们只知道贪图享乐,爱慕虚荣,把老百姓的生死置之度外。汉文帝属实算得上是一代开明的君主。

结语:纵观汉文帝刘恒这一生,有很多的地方,确实值得我们去学习。那种不辞辛劳精神,那种亲力亲为干劲。那种务实进取的态度,确实能给我们很多正能量。虽贵为一代君王,仍然亲自下地耕种来帮助老百姓解决温饱、带动老百姓致富。

对于汉文帝刘恒制定的这一政策,发给80岁以上的老人福利,一石米、二十斤肉、五斗酒。你这么看待?

欢迎交流评论!

参考文献:《汉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