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法战争对德意志的影响(从都德最后一课看普法战争爆发的原因及后果)

前言:

法国作家都德创作的短篇小说《最后一课》曾作为必修课文入选中学语文教材,2016年修订过的人教版语文课本再度将其收入,有更多的孩子会读到这篇文章,可谓历久弥新。作为普法战争的亲历者和参与者,作者没有正面描写战场的惨烈,百姓的疾苦,而是采用以小见大的艺术方法,选择日常生活中的一个场景-小学里的一节课,来表现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对生活的冲击和法国人民的悲愤情感,尤其在结尾,韩麦尔先生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下“法兰西万岁”几个字,然后无力的告诉大家“放学了,你们走吧”,两种截然相反的精神状态对比,将法国人对国家的情感推向高潮,小时候读到这一段,感动的热泪盈眶,仿佛自己就是生在阿尔萨斯、坐在课堂上的法国人。

普法战争对德意志的影响(从都德最后一课看普法战争爆发的原因及后果)(1)

▲ 《最后一课》影响了中国几代人,是爱国主义的范本!

但日慕乡关想要告诉大家,别被小说家带感情的笔给骗了,当时的阿尔萨斯没有那么悲伤,法国也没有那么无辜!

一、普法战争的前奏

同属日耳曼人建立的国家,法国和德国自法兰克王国时代,就是战争不断的仇敌,算下来,平均每十年就要打一架。拿破仑当政后,法国一跃成为世界头号军事强国,大半个欧洲都败在法国脚下,德国也不例外(这里说的德国包括普鲁士奥地利以及德意志其他邦国),这种情况一直到拿破仑第三帝国覆灭才有所改变,1861年威廉一世成为普鲁士国王,并于次年任命俾斯麦出任首相和外交大臣,德国走上了统一之路。

普法战争对德意志的影响(从都德最后一课看普法战争爆发的原因及后果)(2)

▲ 德皇威廉一世,在他任上统一了德国

俾斯麦上台前,欧洲大国如英国、法国、俄国都已经开始或者完成工业革命,并形成了统一的现代民族国家,而散落在德国领土上的却是300个邦国和1700多个领地,相互之间经济军事冲突不断,严重阻碍了国家发展。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极大刺激了古老的德意志民族,让他们逐渐意识到国家统一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作为德意志地区最强大的邦国,普鲁士理所当然的被寄予统一国家的厚望。1862年俾斯麦发表了著名的“铁血演说”,放言:我们德国人除了上帝之外,不畏惧世界上任何人!德国统一大幕正式拉开。

德国统一分为三部分,前两部分是普丹战争和普奥战争,通过这两次战争的胜利,德国将归属于丹麦的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两个公国夺了回来,并将最大的竞争对手奥地利排除出德意志,进而统一了北德意志联邦,但由于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的阻挠,南部四邦仍处于独立状态。对法国的战争就变的迫在眉睫。

普法战争对德意志的影响(从都德最后一课看普法战争爆发的原因及后果)(3)

▲ 志大才疏的拿破仑三世,没有老叔的才华,却有着同样的野心

视线转向法国一边,拿破仑三世虽没有叔父的雄才伟略,却有着同样的勃勃野心,妄图恢复法兰西第一帝国的欧陆霸权。凭借克里米亚战争的胜利,他收获了不少民心,但崛起的普鲁士让法国上上下下都不舒服,普奥战争结束后,法国向普鲁士提出领土要求,希望把莱茵河西岸的巴伐利亚和黑森-达姆施塔特的部分领土交给法国作为战争中立的补偿。

法国的无理做法遭到了德国的拒绝,不仅如此,国王威廉一世还要求就阿尔萨斯的归属问题做进一步商讨,让狂妄的拿破仑三世勃然大怒。1870年两国开战。

普法战争对德意志的影响(从都德最后一课看普法战争爆发的原因及后果)(4)

▲ 铁血宰相俾斯麦,德国统一的主导者

二、普法战争的缘起

战争是由一封电报引发的。1868年西班牙发生了资产阶级革命,女王伊莎贝拉逃亡到法国避难,西班牙新政府选择了德意志霍亨索伦家族的利奥波德亲王作为王位继承人。考虑到哈布斯堡王室联姻带来的影响,德国上上下下深表忧虑,威廉一世担心引起欧洲其他国家的猜忌,给德国带来麻烦,犹豫不决,但俾斯麦、毛奇等鹰派却十分热情,认为这是扩大德国影响力的好机会,极力鼓动利奥波德亲王担此大任,为德国增加盟友。

拿破仑三世当然不愿西班牙脱离掌控,让法国陷入东西交困的境地,当年7月法国驻德国大使培内德提伯爵接到法国外长训令,要求他马上面见普鲁士国王并转达拿破仑三世的意见:法国不同意德国人出任西班牙国王。培内德提伯爵是个老外交官,他清楚的明白此事对两国关系的意义,为了避免冲突,他用一种委婉的语气向普鲁士国王传达了法国意见,威廉一世虽然心中不快,但他年事已高,不愿与法国爆发冲突,也就答应下来,并将意见转达给利奥波德亲王。压力之下,利奥波德亲王同意放弃王位,一场危机到此结束。

普法战争对德意志的影响(从都德最后一课看普法战争爆发的原因及后果)(5)

▲ 普法战争,势均力敌打成一边倒

但德国的退让却没有换来法国的理解,反倒更加肆无忌惮。当月培内德提伯爵奉命再次觐见威廉一世,要求德国保证以后再不会发生类似情况,这种老子教训儿子的做法让威廉一世十分恼怒,他不仅当面拒绝了法国的提议,还把与法国大使的谈话内容用电报转交给俾斯麦,让他来决定是否向驻外使领馆和报社通报。

早就计划对法国发动战争的俾斯麦看到电报内容后欣喜若狂,他在与总参谋长毛奇商议后,修改了电报的措词,原本是商量和犹豫的语气,被他改的生硬而激烈,俨然一副最后通牒的口吻,电文在《北德意志报》发表后,德法两国民间一片沸腾,民族情绪高涨。电报公布次日法国议会就完成了战争拨款审议,并于四天后对德国宣战。

普法战争对德意志的影响(从都德最后一课看普法战争爆发的原因及后果)(6)

▲ 普法战争中的克虏伯大炮,当时最好的火炮

三、普法战争的过程

俾斯麦等的就是这个机会,经历了两次战争的普鲁士军队兵强马壮,兵力超过100万,武器装备也十分先进,克虏伯兵工厂出产的线膛炮,射程和威力都领先世界。反观法国,虽然常年经营海外殖民地,指挥员作战经验丰富,但由于不设常备军,军队都是临时拼凑起来的,协调能力差,战术素养低下,且总兵力只有德国的一半,战斗力远远低于对手。

战役打响后,法国接二连三犯下错误,色当一战,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做了德国人的俘虏,举国哗然!法国的资产阶级趁机发动政变,建立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妄图与德国苒和。但此时的德国已经杀红了眼,根本不想停战,反而继续向巴黎增兵,妄图彻底打垮法国。

普法战争对德意志的影响(从都德最后一课看普法战争爆发的原因及后果)(7)

▲ 德国统一路线图,可见阿尔萨斯夹在法德两国中间

关键时刻,法国的卖国贼和软骨头纷纷站了出来,先是莱茵集团军司令巴赞带着17万士兵不战而降,后是法国政府在镇压了巴黎公社后宣布停战赔款,最终法国以赔偿50亿法郎,割让阿尔萨斯和洛林为代价,结束了战争。

四、《最后一课》的时代背景

《最后一课》场景发生的地点,就在阿尔萨斯!那么为什么说读者被都德给骗了呢?因为这个地方的归属,很早就存在争议!

阿尔萨斯位于法国东北部,与德国隔河相望,17世纪以前一直归属于神圣罗马帝国(德国一直以神圣罗马帝国的继承者自居),以说德语为主,无论是人种,还是文化都与德国人同源,“三十年战争”后被法国吞并,但当地人一直对法国抱有敌意,并拒绝学习法语。据一份1910年的德国人口普查报告显示,阿尔萨斯和洛林共计有人口183万,讲德语的人数约为163万,而讲法语的人数仅有20万。在德国看来,割让阿尔萨斯本就是统一的一部分,德国只是拿回被侵占的领土,和今天俄罗斯收回克里米亚差不多。所以普法战争以后,当地讲德语的居民并不反感回归德国,哪里会有韩麦尔先生那般忧伤。

普法战争对德意志的影响(从都德最后一课看普法战争爆发的原因及后果)(8)

▲ 风景如画的阿尔萨斯,二战结束后归属法国

当然,阿尔萨斯自1690年正式并入法国,历经两百年的同化,部分人认同法国身份也是可以理解的。自路易十四时代开始,法国就是欧洲的中心,法语成为了欧洲的宫廷语言,俄国大作家托尔斯泰的著作《战争与和平》中就夹杂了大量法语,以表现当时俄国贵族的生活状态,一方面他们把法国看做竞争对手甚至敌人,另一方面他们又向往法国的文化,巴黎的繁华,这种矛盾的心态渗透到欧洲每一个国家。文化带来的优越感在都德的文中也有所体现,例如韩麦尔先生不无骄傲的说道: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

都德生于法国南部盛产薰衣草的普罗旺斯,自小聪明过人,并展露出在文学方面的天赋,17岁那年他去到了巴黎,开始文学创作。作为普法战争的亲历者和参与者,都德对法国的失败和屈辱痛心疾首,战争的残酷、民族的沉沦、外省人在巴黎的人情冷暖都激发了他的创作热情,并影响到了他的价值观导向,尤其是普法战争后期,德国军队侵入法国,普法战争变成了一场反侵略的民族战争,而法国社会却如同失去老师的课堂一般,喧闹不止。

普法战争对德意志的影响(从都德最后一课看普法战争爆发的原因及后果)(9)

▲ 来自普罗旺斯的都德,一等一的法国大帅哥

结语:

《最后一课》采用第一人称写法,以儿童的视角来审视时代的大事件,本来是无忧无虑的年纪,却因为战争失去了学习本国语言的机会。结合时代背景,孩子代表的是法国上层社会,正是他们的懈怠、无能让国家变得脆弱不堪,并最终影响到社会。而韩麦尔先生就是作者自己,他一直在用心改变民族的气质,希望能将对国家、民族的情怀传承下去,但最终却发现无能为力,只能卷起铺盖走人。全文下来,没有太多的情绪语言,也没有宏大的家国口号,就连孩子眼中出操的普鲁士军队,也是寥寥几笔,仿佛就是风景的一部分,但细腻的描写背后映衬的是淡淡的忧伤,就如同作者老家薰衣草的香气,渗透到每一个法国人的脑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