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角膜炎有什么症状(细菌性和病毒性角膜炎的区别)

#湖南医聊超能团##健康科普挑战赛##健康科普排位赛#

细菌性角膜炎

一、什么是细菌性角膜炎?

由细菌引起的角膜炎症的总称,是常见的角膜炎之一。通常起病急,发展迅速,如未及时控制感染,可发生角膜溃疡、穿孔,甚至眼内炎。

二、发病原因:

常由于角膜外伤后被感染所致。眼局部因素和全身抵抗力低下也可诱发感染。眼局部因素有慢性泪囊炎、倒睫、带角膜接触镜等;全身因素有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营养不良、糖尿病等。

细菌性角膜炎有什么症状(细菌性和病毒性角膜炎的区别)(1)

三、有什么表现?

急性细菌性角膜炎发病急,常在角膜外伤后24-48小时内发病。有明显的眼痛、怕光、流泪、异物感、视力下降等症状,还伴有较多的脓性分泌物。可见眼睑肿胀,眼睛发红,角膜上可见浸润灶,很快形成溃疡等。

四、怎么治疗?

药物治疗:积极控制感染,减轻炎症反应,促进溃疡愈合,减少瘢痕形成。治疗前行角膜溃疡刮片,查找致病菌,做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进一步明确病因和指导用药。

手术治疗:如果经药物治疗无明显疗效,应及早进行角膜病灶切除联合板层角膜移植。

支持疗法:选用维生素B2、C、A、D等药物,促进角膜溃疡的愈合。

细菌性角膜炎有什么症状(细菌性和病毒性角膜炎的区别)(2)

五、得了细菌性角膜炎要注意些什么?

1、配合医生进行药物治疗,积极进行抗炎治疗,遵照医嘱按时准确滴抗生素等眼药水。白天滴眼液,睡觉前涂眼膏。

2、 严格注意保持个人卫生,尤其是眼部,洗脸用具单独分开,不要用不洁之物擦拭眼睛,防止交叉感染,如果眼分泌物较多时,可用无菌棉签擦拭,但不得重复使用。

3、饮食清淡宜消化,补充高蛋白(鱼肉禽蛋奶)、高维生素尤其富含维生素A(水果蔬菜如胡萝卜、猪肝)、C、B2的食物,不能用力排便。

4、保证充分休息、睡眠,保持环境安静、舒适,病房适当遮光,避免强光刺激,外出戴有色眼镜或眼垫遮盖,以减少刺激。

5、注意安全,避免撞伤或跌倒,不便时要寻求帮助。

6、 掌握怎样预防角膜穿孔的知识:

1.滴眼药水动作要轻柔,不要用力压迫眼球。

2.多吃易消化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避免便秘,以防增加腹压。

3.不能用力咳嗽和打喷嚏。

4.不能用手擦眼球。

5.必要时可以用眼罩保护眼睛,避免外物撞击。

细菌性角膜炎有什么症状(细菌性和病毒性角膜炎的区别)(3)

真菌性角膜炎

一、什么是真菌性角膜炎?

由致病真菌引起的感染性角膜病,是致盲率极高的角膜病。

二、发病原因:

常发生于植物引起的角膜外伤后,如农民在温热潮湿环境收割农作物时外伤;有的则发生于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和机体抵抗力下降者。

三、有什么表现?

本病进程相对缓慢,自觉症状较轻,有轻度畏光、流泪,伴视力下降。可见眼睛很红,角膜病灶呈灰白色或黄白色。由于真菌穿透力强,易发生真菌性眼内炎。

四、怎么治疗?

药物治疗:治疗前角膜刮片可发现真菌菌丝,为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本病以药物治疗为主,主张抗真菌药物联合使用,有协同作用,可减少药量和降低毒副作用。

手术治疗:

①穿透性角膜移植:适用于有角膜溃疡穿孔危险或已穿孔者。

②板层角膜移植:通过角膜板层切除,可以清除病灶。

③结膜瓣遮盖术:清除角膜病灶,利用结膜瓣的丰富血供,提高角膜局部的药物浓度,但遗留角膜瘢痕。

细菌性角膜炎有什么症状(细菌性和病毒性角膜炎的区别)(4)

五、得了真菌性角膜炎要注意些什么?

1、按医嘱选用抗真菌药物:白天用眼药水滴眼,每1/2~1小时滴眼一次,睡前涂眼膏。临床治愈后还要坚持用药1~2周,以防复发。

2、由于本病病程相对较长,疗效缓慢,患者一定要保持情绪稳定,有足够的信心和耐心配合治疗。

3、严格注意保持个人卫生,尤其是眼部,洗脸用具单独分开,不要用不洁之物擦拭眼睛,防止交叉感染,如果眼分泌物较多时,可用无菌棉签擦拭,但不得重复使用

4、饮食清淡宜消化,忌食刺激性食物,补充高蛋白(鱼肉禽蛋奶)、高维生素尤其富含维生素A(水果蔬菜如胡萝卜、猪肝)、C、B2的食物,不能用力排便。

5、保证充分休息、睡眠,保持环境安静、舒适,病房适当遮光,避免强光刺激,外出戴有色眼镜或眼垫遮盖,以减少刺激。

6、注意安全,避免撞伤或跌倒,不便时要寻求帮助。

7、 掌握角膜穿孔的知识:同前。

(编辑ZS。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来源:湘南学院附属医院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点击“了解更多”,速挂【湘南学院附属医院】专家号!,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