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所成立六周年(法律意识是公民权利的基本保障)

律所成立六周年(法律意识是公民权利的基本保障)(1)

谈及生活中比较神秘的高精行业,法律行业应该是一个比较高频率出现的词汇。小编和大多数人一样,因为日常很少与法律相关事宜接触所以对法律常识涉猎甚少,更没有事前做法律咨询的习惯,当我接到采访康达律所的徐东先生的通知后,在沟通时便将自己这种日常习惯对徐先生做了相关采访,徐东先生淡然一笑,即使是自己生活中的认识的人很多也有这样的习惯。认为这是目前法制推行需要改变的一个日常观念。徐东先生从事法律行业多年,现任北京康达(天津)律师事务所律师、合伙人,并擅长处理招投标法律业务、银行、保险法律业务、企业改制、重组、法律尽职调查、企业法律顾问、劳动合同法律业务、企业股权架构设计等法律业务。面对着这样一位法律行业资深人士,短短几十分钟的交谈让我所谓的“主流常识”发生了彻底变化。

“工匠精神” 理清常识与事实的关系

群众对于律师行业的普遍印象是比较神秘的高精行业,而徐先生形容自己为“工匠”,他说:律师可以说是法律行业的工匠,现如今很多人倡导工匠精神,这种精神的核心就是严谨。基于法律行业的特殊性,每一个案件都会产生相应的社会影响,每一个判决出来完成的是对善恶的评判,关注这件案件的人会以这个案件的取舍衡量自己的行为,公平、公正的法制决断将引导社会良性发展。

由于性格严谨逻辑性强,徐先生当初毅然选择了律师行业作为自己的奋斗方向,直接接触社会,接触社会中会运用到法律的这些人,徐先生表示:在经手过这么多案件之后,体会深刻的事情,总结起来就是因为缺乏证据的维权困难案件,即使当事人所说的话都是客观事实,但是苦于没有证据,维权困难重重:法律的裁判基于证据。如何分清常识与法规、直觉与证据是当事人维权的首要难题。

律所成立六周年(法律意识是公民权利的基本保障)(2)

直面理性 法治社会的到来是必然

对于社会自身发展来说,徐先生认为随着各行业法律需求越来越细化,法律程序越来越健全,方方面面必须要有专业的法律轨迹可寻,这样在实际付诸行动的时候才能少走弯路、有的放矢。

徐先生特别提到,对单位、个人而言,不一定要求具备专业的法律知识,但一定要具备法律常规意识。法律意识的重要性在于:社会个体参与社会活动运行过程中的每一个关键点,需要有足够的法律敏感度,保留必要的法律证据材料,为可能发生的争议进入相关司法程序时提供有利的素材。很多人做生意会将交易建立在信任之上,并没有规范、有效的合同或相关材料,最终导致维权困难重重。伴随着商业越来越开放,工作环境越来越复杂,法治商业终将到来。一家企业从建立之初就能有完备的相关规范计划,是企业顺利发展的坚实基础。

律所成立六周年(法律意识是公民权利的基本保障)(3)

以人为本 积极面对未来之路

在徐东先生的办公室摆放着一台跑步机,徐先生表示自己在工作之余一定会坚持跑步,用一种充沛的状态面对工作与未来。无论是对于康达律所,还是律师行业,都需要不断拓宽法律服务专业精细程度,永远不固化自己的发展,所有的法律法规都有其专业性在里面,需要用经验的积累去梳理与解读,挑战不会停止,改变更不会停步。因为这个行业永远是以人为本,无论是拥有独特性的提供服务的我们,还是充满复杂性的受服务方的公司。

最后,徐东先生为我们阐述了律师工作的社会价值:法治社会的意义在于一切人都拥有辩护的权利,最基本的,当人在深处案件漩涡的时候,至少会拥有一个发声的机会,让案件判决有一个量尺,罚当其所,不轻纵,不过度,而不是以人们的“认为”为依据。让公民提高法律意识,是他努力的方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