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澳交易(美国防部其他交易协议的成功之道)

美澳交易(美国防部其他交易协议的成功之道)(1)

美国防部其他交易协议是一种灵活且创新的合同签订方式,经《美国法典》授权,允许国防部组织把其他交易协议应用于国防研究、装备原型样机和后续生产项目。7月1日,美国防采办大学高级采办专家发文《成功应用其他交易协议的“4C”》,总结了近年来美军应用其他交易协议的经验教训,以帮助采办团队和专业人员更好地应用其他交易协议。

一、文化变革(Culture Change)

信息就是力量,缺乏普遍的理解会阻碍其他交易协议高效的开展。涉及合同签订、项目管理领域的采办人员,应利用专业能力推动其他交易协议规划、执行和管理所需的相关信息及时优化与更新。随着国会和国防部完善其他交易协议的相关法律和政策,对应的文化变革及培训是必要的,且美军与工业合作伙伴的文化互通也很重要。对于习惯《联邦采办条例》的传统国防承包商而言,在采用其他交易协议时更需要文化变革与培训才能取得成功。

总结经验教训,采办团队要成为文化变革的推动者,加强与各部门信息沟通,以更好开展其他交易协议。一是采办团队需定期与上层领导接触,从战略上确定采办团队如何通过其他交易协议完成使命,并获得高级领导支持。二是提供专业发展机会和资源,供采办人员熟悉其他交易协议。三是针对特定职能领域,为采办团队开展多项专业化文化变革培训。四是开发资源,例如指南、经验教训或最佳实践的记录以及常见问题,简化其他交易协议流程和操作。如果条件允许,可指派合同签订和采办专业人员为采办团队提供其他交易协议指导。

二、协作(Collaboration)

其他交易(OT)的成功取决于有效的协作。例如在项目协议签订和执行阶段,政府与工业合作伙伴之间定期开展有效协作,对于实现预期的技术、进度和成本结果至关重要。协作还可能涉及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 (DARPA)等国防部机构,以及其他政府机构,如NASA 和国立卫生研究院。主动协作可以帮助经验不足的采办团队规避常见错误和陷阱。

总结经验教训,在采办项目启动时,尤其在初始规划、战略制定和执行期间,必须加强国防部内外协作。一是采办团队将根据以往协作经验,深入了解职能领域相关情况。二是向国防部相关机构,如DARPA 和国防创新小组寻求帮助。与国防部相关机构和非国防部机构协作,确定互利项目合作的潜在机会。三是采办团队加强与其他交易联盟和创新型合作伙伴的合作。四是为对采办项目感兴趣的目标群体保持开放的沟通渠道,在利益相关者之间建立信任度,以帮助工业合作伙伴实现技术、成本和性能目标。

三、创造性(Creativity)

采办团队必须发挥最大创造力来确保其他交易协议的成功应用。政府可以与工业合作伙伴制定特定的商业协议或根据项目情况通过多种方式授予其他交易协议。与传统合同签订工具相比,其他交易协议有更大自由度和灵活性。采办团队可以自由选择潜在解决方案提供商,并应根据需求选择相应的采办途径。

美澳交易(美国防部其他交易协议的成功之道)(2)

总结经验教训:创造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采办团队的文化和具有其他交易协议经验的采办人员,他们应在适当的时候抵制传统合同签订工具的诱惑。一是在任何潜在其他交易协议工作的初期,采办团队应灵活评估他们的需求或能力差距。二是采办团队应该保持开放心态,认识到原型样机项目可以是物理、虚拟或概念的形式,包括多个单元或系统,以及可部署或一次性的最终项目。三是提倡创造力的同时必须遵守相关法规,如《虚假申报法》《采购诚信法》《反缺陷法》《国际武器贸易条例》和《国防部财务管理条例》。

四、竞争性(Competition)

竞争性的价值在于有助于国防部节省经费并促进对项目结果的问责。其他交易协议用于扩大工业基础并获得最先进的技术解决方案。如果不提供最大的竞争机制,政府就有可能失去与最佳合作者合作的机会。竞争方式和竞争程度会因项目而异。虽然采办团队可以自行决定和构建竞争程序,但他们必须运用创造力、公平性和透明度。竞争机制有助于提高采办绩效,降低风险,使政府在其他交易原型样机项目中获得成功。

总结经验教训:采办团队必须在每个其他交易协议项目早期采用竞争机制。对于每个其他交易(OT)原型样机的应用,采办团队必须确定其在征集招标书和协议的同时,确保后续生产也采用其他交易协议,无需重新竞争。这将缩短后续工作进度,避免重复性工作。

五、结束语

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的“从不犯错的人永远不会尝试任何新事物。”文化变革、协作、创造性与竞争性,是支持公平、透明、有效和成功的其他交易协议采办项目的基本特征。其他交易协议是当前和未来实现国防目标和国防现代化举措的变革性工具。国防部采办团队必须在适当的时间最大限度地将其他交易协议工具应用于研究、原型样机和后续生产,以帮助国家保持领先地位与竞争优势。

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国防科技要闻”(ID:CDSTIC)

来源 | 综合网站

图片 | 互联网

作者 | 杨亚超 张代平

编辑 | 施法

注:原文来源网络,文中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相关建议仅供参考。

更多精彩内容,请回复关键词查看:

综合分析

战略与规划

科技管理

国防创新

军事理论

人工智能

陆军

海军

空军

航天

网络空间

电子信息

核武器

高超声速

无人系统

精确打击

防空反导

新概念武器

生物与医学

战例与演习

先进材料

制造

基础科学

技术

先进动力

与能源

作战实验

军事科学院军事科学信息研究中心微信平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