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节是爱情节日(七夕本是女儿节)

你有没有发现?

在郑州,越来越多的年轻姑娘穿着汉服,

她们走在大街上。衣袂飘飘,环佩叮当。

旁若无人而又充满自信。

大城市里,大街上穿汉服的年轻人越来越多,

汉服消费正在迅速从小众圈层走向大众化。

尤其是在一些中国的传统节日里,

汉服的出现频率更高。

元宵节、中秋节、七夕节、端午节……

处处都有身着汉服的女孩子。

暂且不论,

这是一种传统文化的复兴之举,

还是年轻人张扬个性,

我们都看到了这个时代,

对于不同思想的包容性,

和事物的多元性。

文化自信也好,张扬个性也罢,

自由的灵魂,群星璀璨。

这个七夕节,映象网编辑部的姑娘们,

便穿起了美丽的汉服,刺绣、插花……

而今,三月三情人节的风俗在中国文化中渐渐衰微。三月三里浪漫的情爱、美好的愿景,以及曲水流觞的雅趣,至今荡然无存。

只剩一个本是女儿该过的“女儿节”变成了商业味道十足的情人节。

有谁还记得七夕本就是女儿家乞巧的节日呀?

七夕,本是“女儿节”

七夕节是爱情节日(七夕本是女儿节)(1)

《孔雀东南飞》中云:“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

初七,是古代女子相聚嬉戏的日子。

为什么?因为按照阴阳术数之说,单数属阳,七月初七是阳月阳日相重的日子,这被古人认为是阳气大盛的,需要有阴气来调和补充。

于是,便给了女子们在七月七参与游乐、祭祀、社交等各种社会活动的契机。

在七夕节的节俗活动中,织女是核心形象;而短暂脱离出日常生活、享受着同性小团体私密空间的女子们,自然就是节日里的绝对主角了。

所以,我们把七夕称作为“女儿节”,是毫不过分的。

七夕节是爱情节日(七夕本是女儿节)(2)

而另一真相,七夕不仅是女儿节,在秦初时,更是个“婚嫁禁忌日”!

因为在古人的观念中,七夕对于婚嫁,并非一个吉利的日子,牛郎织女的坎坷爱情,也并没有花好月圆的意味。

秦代占卜简书《日书甲种》里就有关于“牛郎织女”为占的条目,“丁丑、己丑取妻,不吉。戊申、己酉,牵牛以取织女,不果,三弃。”

所以在古人心中,七夕这一天,对于爱情和婚嫁而言,是凶多吉少的“下下签”,是抽不得的。

七夕,到底干啥好呢?

其实吧,七夕节的确挺古老的,也挺热闹的,算是个不小的节日,但是一直都没有演化出“情人节”的内涵来过。

七夕节是爱情节日(七夕本是女儿节)(3)

那么古人都在“七夕”这天干什么呢?

成书于宋代《梦粱录》里专门有一条介绍“七夕”的内容▼

“七月七日,谓之"七夕节"。其日晚晡时,倾城儿童女子,不论贫富,皆着新衣。富贵之家,于高楼危榭,安排筵会,以赏节序,又于广庭中设香案及酒果,遂令女郎望月,瞻斗列拜,次乞巧于女、牛。或取小蜘蛛,以金银小盒儿盛之,次早观其网丝圆正,名曰"得巧"。内庭与贵宅皆塑卖"磨喝乐",又名"摩罗",孩儿悉以土木雕,更以造彩装座,用碧纱罩笼之,下以桌面架之,用青绿销金桌衣围护,或以金玉珠翠装饰尤佳。又于数日前,以红鸡、果食、时新果品互相馈送。禁中意思蜜煎局亦以"鹊桥仙"故事,先以水蜜木瓜进入。市井儿童,手执新荷叶,效"摩罗"之状。此东都流传,至今不改,不知出何文记也。

七夕节是爱情节日(七夕本是女儿节)(4)

从中可以看出七夕节的主角是儿童与女子。儿童自不必说,很难有什么节日他们不出来闹腾的。而女性则是望月、乞巧。所以七夕节又名“乞巧节”。

可见宋代七夕节颇为盛大,“不论贫富,皆着新衣”显示了对这一节庆的重视程度。

并且会售卖“磨喝乐”,这种东西大约可以想成公仔玩偶之类,颇有点今天日本女儿那种人偶的意思。

所以用现在的话说就是:

七夕这天辣妈或者小姑娘会聚在一起轰趴,带着孩子聊聊天,吃吃瓜,玩些投针、看蜘蛛结网的小游戏,在一起刺绣编织,玩玩布娃娃,到晚上了,一起赏月喝酒,对月许许愿。真是快乐的一天啊!

正如《乞巧歌》中所唱:“乞手巧,乞貌巧;乞心通,乞颜容;乞我爹娘千百岁,乞我姊妹千万年。”

这才是,七夕正确打开方式

那么,看到这里估计大家也都知道了,七夕就是一个十足的女孩子过的节日。

在郑州就有一群姑娘,她们穿上了美丽的汉服,在七夕节这天,在一个开满鲜花的地方,手执绣绷,穿针引线,素手纤纤,抚花弄草。

刺绣

七夕节是爱情节日(七夕本是女儿节)(5)

七夕节是爱情节日(七夕本是女儿节)(6)

插花

七夕节是爱情节日(七夕本是女儿节)(7)

过去的女儿家们,都希望自己心灵手巧。

所以每到七夕,姑娘们都要做各种奇巧小玩艺,向织女星乞求智巧。

七夕节是爱情节日(七夕本是女儿节)(8)

七夕节是爱情节日(七夕本是女儿节)(9)

七夕节是爱情节日(七夕本是女儿节)(10)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祈祷之后,姑娘们还会互相赠送小工艺品,送上美好祝福。

七夕节是爱情节日(七夕本是女儿节)(11)

七夕节是爱情节日(七夕本是女儿节)(12)

穿针乞巧 | 这是最早的乞巧方式,始于汉,流于后世。

七夕晚上对月穿针,针有双孔、五孔、七孔、九孔之分,最先穿过者“得巧”。

七夕节是爱情节日(七夕本是女儿节)(13)

七夕节是爱情节日(七夕本是女儿节)(14)

目前能见最早记述此事的文字是东晋葛洪所著《西京杂记》:“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

女人,最好的样子

美丽 & 生活 & 爱情……

七夕的内涵远远超越爱情,乞美,是对女性之美的热情向往,乞巧,是对生活态度的细致追求,乞情,是对爱情姻缘的美丽期许。

无论哪一种,无不是对美好明天的向往。女孩子们在一起相聚的时光,也成为今后一份美好的回忆。

尘世相逢,有缘相见。

七夕节是爱情节日(七夕本是女儿节)(15)

七夕节是爱情节日(七夕本是女儿节)(16)

七夕节是爱情节日(七夕本是女儿节)(17)

七夕节是爱情节日(七夕本是女儿节)(18)

我们,

有刚参加工作的单身小姑娘,

有平时会弹琴也会唱歌的小女孩,

有身怀六甲还自律控制体重的孕妈,

有孩子已经打酱油还玩娃娃的妈妈,

有可盐可甜衍纸手艺惊人的高手,

更有会刺绣、会水墨画、会缝纫的手工圈大大……

七夕节是爱情节日(七夕本是女儿节)(19)

七夕节是爱情节日(七夕本是女儿节)(20)

七夕节是爱情节日(七夕本是女儿节)(21)

七夕节是爱情节日(七夕本是女儿节)(22)

我们是平凡不过的人,这个世界有无数个“我们”。

而这群普通的“我们”,散发着巨大而美好的能量。

“你要活成一束光。

光够亮,就福泽四方。

光微弱,就惠及身旁。”

这星星点点,多姿多彩的“我们”,才构成了最美丽的星空,让黑夜烂漫璀璨。

我想,女孩子,不用多么扎眼,但要明亮,要欢畅,要蓬勃。要笑容温暖,拥抱有力。要历经人生曲折,而热情不改。

要让别人想起你就会笑,就踏实,就有力量,就觉得世界光明。如此一生,才是真的没白活。

——

本次场地由农科路花融 live house友情提供。

仲夏夜之梦,

盛开在这间藏在花海的餐厅里

鲜花装扮好心情美食抚慰你的胃

生活的仪式感,美酒与生活品质不可辜负

七夕节是爱情节日(七夕本是女儿节)(23)

从午餐到下午茶到晚餐酒市,这家餐厅里的颜值担当,承包七夕一整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