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500个经典语句(申论范文科技必将具备人性)

申论500个经典语句(申论范文科技必将具备人性)(1)

(申论风雨谈,高品质学习)


【2015年国考副省级】“给定资料6”中画线句子写道:“‘科技的生命化’”,已成为现实世界无法根除的特征。科技将具备人性。”请结合你对这句话的思考,联系社会实际,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要求:(1)自选角度,见解明确、深刻。(2)参考“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3)思路明晰,语言流畅;(4)总字数1000~1200字。


丨思路提纲丨

中心论点:科技将具备人性。

分论点一:技术是进化的延伸,科技也是一种生命。

分论点二:技术操纵物质,但将为其注入感知能力和情感。

分论点三:科技还不具备感情,但今后我们会赋予科技感情。


科技必将具备人性

成公申论 边策

科技犹如高悬在人类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若合理发展,自然会造福人类;若背道而驰,则很有可能会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发展。就如塑料的发明与使用,既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也造成了严重的“白色污染”;信息技术的进步发展,既让人们开阔了视野,也造就了“信息孤岛”“信息茧房”……那么,科技到底于人有利还是有害?在我看来,利大于弊。因为,科技必须具备人性,也必将具备人性。

技术是进化的延伸,科技也是一种生命。人们总担心,技术会变成对生命的挑战,《终结者》里未来机器人的造反,《银翼杀手》里复制人的觉醒,《西部世界》里“接待员”的复仇,表达的都是这种担忧。其实,科技并非一成不变,它具备生命的普遍特征,具有生物一样的进化历程。从最早的用了18000个电子管、占地170平方米、重达30吨、耗电功率约150千瓦、每秒钟可进行5000次运算的通用计算机“ENIAC”,到现如今体积小巧、功能丰富、设计美观的掌上电脑,科技一直在飞速进化,越来越通人性。有理由相信,技术会像生命一样沿着有利于人类乃至宇宙的方向进化。

技术操纵物质,但将为其注入感知能力和情感。人们始终担忧,科技会操纵物质、操纵人,“异化”自然、“异化”人。这种观点也是似是而非,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诚然,技术元素正在逐步操纵物质世界,但是科技作为一种生命,也正在为并将继续为物质世界注入“非工具性”的东西,也即感知能力和情感。这体现在通讯技术带来的沟通便利中,也体现在交通提速节省的往返时间中,更体现在电影、电游等新艺术掀起的文化思潮中。从固定电话到手机,再到如今的微信之类,技术的升级,带来的不只是交际手段的丰富,也让表达的情感越来越立体、丰盈。诚然,手机也引发了“低头族”问题,但其间没有必然联系;相反,“一部手机走天下”的说法说明,借助手机,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人与世界的联系都更紧密了。科技让物质包括人感知能力更强大,情感更丰富。简而言之,科技让物更智能,让人更有人性。

科技还不具备感情,但今后我们会赋予科技感情。这种情感与前文所说科技赋予物质或者人类的情感不同,是科技自身所应具备的。就拿众所周知的AI技术而言,一项用以区分“人”与“机器”的重要标准就是能否通过“图灵测试”,如果能够通过,则意味着“机器”已经具备了自主意识,与“人”无二异;反之,则不具备“思想”,仍属于“机器”的范畴。这也给了我们一个启示,科技发展之路,无论是曲线前进也好,还是指数递增也罢,亦或是平稳推进,最终都将指向一个结果——突破目前的“自主意识”瓶颈,培养出自身的“思想”,在此同时也会衍生出“感情”之类的思想要素。小到手机交互的人性化,大到人工智能的智能化,“科技的生命化”,已成为现实世界无法根除的特征。假以时日,科技必将具备感情,具备人性。

正如凯文·凯利在《科技想要什么》一书中所言:“科技想要的,就是人类想要的。”科技与人性从不是背道而驰的关系,而是相互补充的关系。科技改变生活,让物质闪耀出人性的光辉;人性渗透科技,为科技可持续发展指明方向。在技术大爆炸的21世纪,我们要做的,或者说人类要做的,就是要将人性注入科技发展之中,让科技走人性化之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