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岛津成名之战(岛津家百年战记)

上一篇说到,岛津家久率领第二次岛原派遣众五千人登陆岛原半岛,支援有马家,龙造寺隆信闻讯后出动主力部队二万五千人,南下岛原半岛,大有一口吞灭岛津、有马联军之势。

岛津家和龙造寺家终于迎来决战之刻。在岛原战场上,龙造寺家占据着五倍于岛津家的兵力优势。两军对决,究竟鹿死谁手呢?

日本岛津成名之战(岛津家百年战记)(1)

龙造寺大军南下

一、岛津家久的战前准备

说到这里,可能会有读者朋友要问,在此之前的日向平定战中,岛津家曾多次动员超过三万人以上的兵力,为什么这次只派这么少的援兵来到岛原半岛呢?

答案主要有两个:

一是岛津家没有自己的水军。天文八年(1539年)紫原之战,萨州家主力部队从北萨赶赴南萨,用的是遣明贸易的商船,元龟二年(1571年)伊东家水军进入锦江湾偷袭鹿儿岛,岛津义久只能在岸上被动防御,这些都暴露了岛津家没有水军、只能望洋兴叹的事实。在攻略肥后时,岛津家数次渡海作战,用的都是天草五人众和有马家的船只,其中不少仍然是商船。因此,岛津家跨海进行的兵力运输能力和后勤保障能力都十分有限,无法把大量兵力投放到岛原半岛。

日本岛津成名之战(岛津家百年战记)(2)

这样的水军,岛津家并没有

第二个原因,是岛津家此时处于两线作战的状态。前文曾提到,由于伊集院忠栋奇袭坚志田城,岛津家与阿苏家战端已开,岛津义久命令平田光宗在花之山修建五座“阵砦”对坚志田城实施围攻。平田光宗调往岛原半岛后,由再度出山的岛津义弘接手,主持对坚志田城的包围战。在此之前,岛津家曾两度与阿苏家交手,均以失利告终,此次再战,岛津家投入的兵力不会太少,否则,要是再次失手,必将有损岛津家的威信,使那些忠诚度不高的肥后国众产生动摇。对于岛津家来说,攻打阿苏家的部队是“正兵”,而岛原派遣众只是“奇兵”,“奇兵”能够出奇制胜固然不错,万一输了,也不影响大局。因此,岛津义久不会把主力部队拿到岛原半岛去冒险。

话说回来,岛津家久率领的以日向众为主的岛原派遣众,虽然人数不多,但绝对是岛津家的精锐,而且士气很高。尤其是新纳忠元、赤星统家两员大将,都与龙造寺隆信有杀子之仇,他们的部下都是同仇敌忾、立志为少主报仇的家臣,杀气腾腾,战意极高。

天正十二年(1584年)三月初,岛津家久登陆岛原半岛,没几天就展示了岛津军团的威力,接连攻下深江城、安德城、岛原城、森岳城等龙造寺家控制的城池。

三月十六日,在攻克森岳城的当晚,有马家的密探带来了龙造寺隆信亲率二万五千大军南下岛原半岛的情报。按照岛津家的惯常做法,大事必经“谈合”才能付诸实施,岛津家久在森岳城中连夜召开商议应对龙造寺大军之策的紧急谈合。参加此次谈合的有川上久隅、平田光宗、镰田政年、新纳忠元、猿渡信光等重要将领,以及有马晴信、赤星统家等臣服国众。谈合的详细过程不得而知,但众人对应战的基本策略达成一致,那就是利用地形优势,使龙造寺大军无法充分展开,用铁炮集中射击,尽量多地消灭龙造寺军的有生力量。

岛津家众将之所以能够迅速达成一致,是因为敌众我寡的形势明显,硬碰硬肯定是不行的,恰好森岳城北面的地理环境对防守一方非常有利,现成就有一片当地人称为“冲田”的沼泽地,沼泽地中有两条类似于田垄的小路可以通行,这两条小路称为“冲田畷”(“畷”即田间小道的意思)。要通过冲田沼泽,只有两个办法,一是走沼泽中的两条“冲田畷”,这两条小路非常狭窄,通行不便,但距离是最近的;二是绕行沼泽西面的山林或东面的海滩,这两条绕行路线相对好走一些,但也只是相对,而且距离比较远。总之,不管怎么走,都可以肯定,从军事角度来说,这个地理环境十分不利于大量兵力展开,大规模军团常用的列阵、冲锋、突击等战术在这里都通通没有用武之地。

岛津家众将如川上久隅、平田光宗、镰田政年、新纳忠元等人,无一不是沙场经验丰富的百战之将,他们一听说龙造寺大军前来,心中便已认定森岳城外的冲田就是与龙造寺军决战的最佳战场。因此,在谈合中,众将意见空前一致,可谓英雄所见略同。

日本岛津成名之战(岛津家百年战记)(3)

岛津家久作出部署

次日,岛津家久与众将出城实地查看冲田畷的地形,当场作出了一系列部署。岛津家久把冲田畷一带分为三条战线:

西线是云仙岳山脉的山麓和松树林,由猿渡信光、川上忠智率五百骑埋伏其中。

东线是依山傍海而建的森岳城,由有马晴信率两千人镇守。

中线是冲田沼泽,由岛津家久、平田光宗、新纳忠元率岛津军主力在沼泽南边的平地布阵,并修建了一道“大城户”(“大城户”的字面意思是城门,其实是一道栅栏,作用类似于长篠之战中织田军的拦马栅),使龙造寺军不能轻易突破沼泽地,只能受困于沼泽地中,沦为俎上鱼肉。

除此之外,岛津家还派出三百名铁炮足轻,由老将镰田政年、有马家家老安留越中守指挥,乘坐十三艘有马家兵船,船上还搭载有马晴信从葡萄牙商人手里购买的两门青铜炮,从海上配合攻击龙造寺军。

日本岛津成名之战(岛津家百年战记)(4)

冲田畷之战双方兵力配置示意图

二、冲田畷之战

岛津军在冲田畷忙着排兵布阵的时候,龙造寺隆信亲自率领的大军经海路到达了冲田畷以北距离约10公里的神代城。龙造寺隆信到达神代城后,才知道岛津军仅有五千人,顿生轻敌之心。据《肥阳军记》《直茂公谱》等史料记载,锅岛直茂曾向龙造寺隆信进谏:“萨摩兵少,杀鸡何用牛刀?请主公安居本阵,吾自领五千骑,可破岛津。”但龙造寺隆信不听。龙造寺隆信的算计,正是要利用这个兵力占优的机会,营造一种碾压岛津家的效果,从而在各地的国众中立威,使他们臣服于龙造寺家而不是倒向岛津家。

日本岛津成名之战(岛津家百年战记)(5)

龙造寺隆信

三月二十四日,龙造寺隆信大军也到达冲田畷附近。根据冲田畷的地形,龙造寺军也很自然地分成了三条战线。

西线,龙造寺隆信长子、已经继任家督的龙造寺政家,与锅岛直茂、神代贵茂一同,从山坡和松树林发起进攻。

东线,龙造寺隆信次子后藤家信、第四子江上家种,沿着海岸攻打森岳城。

中线,则是“龙造寺四天王”等中坚将领率领的龙造寺军主力部队,以及小川信敏、仓町信俊等为首的旗本众,也是家中的精锐。龙造寺隆信本人则跟在旗本众的后方,坐镇指挥全局。由于两军众寡悬殊,龙造寺隆信胜券在握,干脆连马也不骑,盔甲也不穿,而是坐在“驾笼”(一种轿子)之中,身边只有几名轿夫和近侍,一副悠哉闲哉的样子。

龙造寺军逐渐逼近冲田畷,岛津军面对人数众多的龙造寺军,也不免感到沉重的压力。据岛津家史料《新纳忠元勋功记》记载,在看到龙造寺军人马喧嚣、旌旗蔽日的盛况时,岛津军众将士“失色相觑,唇髭皆震,汗流不止”。

日本岛津成名之战(岛津家百年战记)(6)

龙造寺大军逼近冲田畷

但岛津家久十分沉着,他面不改色,运筹帷幄,首先派出赤星统家率领赤星家的“赤星之备”,出到“大城户”之外挑衅龙造寺军,引诱龙造寺军进入冲田畷。赤星统家的“赤星之备”与武田家的“赤备”类似,盔甲上涂有加入朱砂的油漆,呈现出鲜艳的血红色,不同的是,“赤星之备”的胸甲上还印着北斗七星,辨识度极高。但赤星家毕竟只是一家小领主,财力有限,没法像家里有矿(而且还是金矿)的武田信玄那样装备数量众多的“赤备”,赤星家的“赤星之备”只有一百五十骑。艺高胆大的赤星统家,带着一百五十骑“赤星之备”,大开栅门,做出耀武扬威的样子,向龙造寺军挑衅。

日本岛津成名之战(岛津家百年战记)(7)

真田家“赤备”。大家可以自行脑补,把六文钱换成北斗七星。

小川信敏的旗本众是中线的先锋,他看到赤星家人少,决定先拿下这支“赤星之备”,一挫岛津家的威风。然而,当小川信敏的部队进入冲田畷之后,就感到不对劲了,因为这路实在太难走了,一不小心还会掉到两旁的沼泽中,这沼泽虽然不深,但是一陷进去,也是寸步难行。正在小川信敏手足无措之际,“大城户”之后的岛津军铁炮队枪声大作,腾起黑火药燃烧发出的团团烟雾,冲在前头的龙造寺军士兵毫无还手之力,纷纷倒下,小川信敏也中弹阵亡。

其实龙造寺军中也有铁炮队。据《直茂公谱》记载,此次出征的龙造寺大军中至少有五百挺铁炮。当时的冲田沼泽长度约800米,而铁炮的最大射程为500米左右,能够射穿铠甲的最大有效射程为400米左右。因此,龙造寺军的铁炮无法射中沼泽另一端的岛津军,但岛津军的铁炮却能射中行走在冲田畷上的龙造寺军。

日本岛津成名之战(岛津家百年战记)(8)

两军铁炮队作战半径示意图

龙造寺军中的圆城寺信胤等将领很快就意识到自军的不利处境,赶紧命令部队后退。但后面的仓町信俊是与小川信敏情同兄弟的旗本众同袍,他急于为小川信敏报仇,命令部队前进。仓町信俊的部队是直接听命于龙造寺隆信的旗本众,不受圆城寺信胤等人的指挥,圆城寺信胤管不了仓町信俊,这样一来,龙造寺军前军要退、后军要进,结果是进不能进、退不能退,只能挤在两条狭窄的冲田畷上,乱成一团,遭到岛津家枪林弹雨的暴击。

日本岛津成名之战(岛津家百年战记)(9)

冲田畷之战情景CG

坐镇后方的龙造寺隆信获悉了小川信敏战死的不利战况,但他远离前线,并不了解冲田畷的具体情况,他凭经验认为是部分士兵作战不力才导致开局失利,于是派出军监到前线大叫:“不准后退!违者立即处死!”龙造寺隆信为人刻薄寡恩,军法严酷,士兵们不敢违抗,唯有听命向前,继续给岛津家送人头。

这时,龙造寺隆信又获悉有岛津军埋伏在山麓的松树林中,由于岛津家的“钓野伏”战法威名在外,龙造寺隆信也很是忌惮,为此他作出了一个决定,命令龙造寺政家、锅岛直茂、神代贵茂等人不再从西线的松树林进攻,而是调到东线的海岸,和后藤家信、江上家种一起攻打森岳城。

事实证明,这是一个致命的决定。因为这样就等于在龙造寺军的右翼打开了一个巨大的缺口,给岛津军留下可趁之机。

西线岛津军的大将猿渡信光是智勇过人的骁将,他一看龙造寺军后撤,似是调往他处,便决定趁此机会,迂回到龙造寺军后方,实施突袭。川上忠智比较谨慎,他担心龙造寺军是用引蛇出洞之计诱出伏兵。猿渡信光慷慨道:“敌众我寡,我军非用奇计不能制胜。冒险一试,或有胜算,如果真的是圈套,我战死此地,亦无遗憾。”川上忠智被猿渡信光的话所感动,他和猿渡信光一起率领五百骑驰出松树林,直奔龙造寺军的后方而去。

川上忠智之子川上忠坚,在数天之前攻打深江城时被龙造寺军射中一箭,他对龙造寺军恨之入骨,恨不得多杀几个龙造寺的士兵以报一箭之仇。此番迂回包抄突袭,川上忠坚一马当先,带着本家家臣,一下子冲到了龙造寺军的最尾端。

日本岛津成名之战(岛津家百年战记)(10)

岛津家的骑兵一马当先

龙造寺大军的最后面,便是龙造寺隆信本人所乘坐的“驾笼”。在战国时期,驾笼多为贵族公卿或女眷乘坐,武士一般是不坐驾笼的。川上忠坚是典型的钢铁直男型萨摩武士,他怎么也想不到居然会有武士坐着驾笼上战场。所以当他看到龙造寺军中的那顶略带违和感的驾笼时,还以为是随军的女眷。川上忠坚对此完全不屑一顾,此时此刻,他唯一的目标,是骑着高头大马、身穿华丽铠甲的总大将。

就在川上忠坚准备绕过驾笼继续往前冲的时候,龙造寺军作死的一幕出现了。由于川上忠坚原本是埋伏在树林中的伏兵,身上没有“旗指物”,龙造寺隆信身边的“近习”(贴身卫士)还以为川上忠坚是从前线溃退下来的逃兵,于是上前冲着川上忠坚大喊:“隆信公在此!你们要去哪里?”

这一下,就暴露了龙造寺隆信的身份了。踏破铁鞋无觅处,幸福来得太突然。川上忠坚与其手下猛将梁田兵右卫门一起跃马挺枪,分别冲到驾笼左右两边,两把长枪几乎同时刺入驾笼之中。驾笼内部空间狭窄,体型肥胖的龙造寺隆信根本来不及抵抗,被两把长枪刺翻。

这里需要说明一下,在冲田畷之战中,龙造寺隆信没有骑马,没有穿戴铠甲,这一事实可以见诸许多史料,基本可以确定是事实。那么,龙造寺隆信不骑马,他坐的是什么交通工具呢?在一些游戏、漫画中,龙造寺隆信坐的是一种类似大床的轿子,这叫做“小舆”。但这只是后世的想象,据《肥阳军记》《新纳忠元勋功记》记载,龙造寺隆信乘坐的不是宽敞的“小舆”,而是“驾笼”。“驾笼”的空间远比“小舆”狭窄,因此龙造寺隆信身坐驾笼之中,既不能反抗,也无处躲避,只能束手待毙。

日本岛津成名之战(岛津家百年战记)(11)

《信长之野望》的CG动画中,龙造寺隆信乘坐的是“小舆”。

日本岛津成名之战(岛津家百年战记)(12)

小舆和驾笼的区别。上图为小舆,下图为驾笼。

川上忠坚等人很快就驱散龙造寺家的轿夫和近习,抽刀割下龙造寺隆信的首级。堂堂二万五千大军的总大将,就这样被人草草了结了性命,龙造寺隆信死之前只念了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仿佛是接受了这突如其来的宿命。

梁田兵右卫门把龙造寺隆信的首级挂在一把十字枪上,骑马在龙造寺军后方来回奔驰,高声大叫:“隆信已死!首级在此!”

龙造寺隆信是个大胖子,头特别大,辨识度很高。龙造寺军的众将士回头一看,这首级不是隆信公还能是谁?总大将都死了,这仗还打个毛啊?个个吓得魂飞魄散,忙不迭地择路而逃。

龙造寺家首屈一指的头号猛将、“龙造寺四天王”的“笔头”(首席)江里口信常,心知败局已定,但他觉得不能让主公的首级这样任人羞辱,至少要把首级夺回来,再退不迟。他策马冲向梁田兵右卫门,可是正好遇到猿渡信光的骑马铁炮队,猿渡信光一声令下,骑铁部队枪声齐鸣,江里口信常在一片弹雨中人马俱翻,当场追随龙造寺隆信而去了。“龙造寺四天王”之一的百武贤兼也有类似的试图夺回首级的举动,但岛津军岂能轻易让他如愿?在岛津军的铁炮和弓矢面前,百武贤兼同样做了修罗场上的亡魂。

日本岛津成名之战(岛津家百年战记)(13)

江里口信常

在冲田畷之战的东线战场上,龙造寺军倒是一直占据着优势。东线的龙造寺军大将是龙造寺隆信第二子后藤家信、第四子江上家种,江上家种也是龙造寺家的猛将,他身穿双层铠甲,手持两把二间长(“间”是日本古代计量单位,约等于1.8米)的长枪(日语中称为“鑓”),力大无穷,所向无敌。后来龙造寺隆信把龙造寺政家和锅岛直茂调往东线战场,江上家种更是如虎添翼。

东线战场的岛津军大将是有马晴信,他的主要任务是防守森岳城。面对江上家种、锅岛直茂等人的猛烈攻势,有马晴信尽管有镰田政年等人的海上火力支援,但只是惨淡经营,苦苦支撑,有马晴信的亲弟弟有马新七郎(天主教徒,有个教名“塞巴斯提安”)也被龙造寺军的铁炮子弹打穿头盔,战死城中。

在龙造寺隆信已死的消息传来后,战场形势逆转。龙造寺军就算攻占森岳城也没法改变战局,将士官兵都无心再战,龙造寺政家、后藤家信、江上家种、锅岛直茂等人纷纷退走。

龙造寺大军全线溃败,岛津家久下令追击,追至3公里以外的三会城才停止。据《直茂公谱》《新纳忠元勋功记》等记载,在冲田畷之战中,龙造寺军战死三千余人,负伤五千余人,当主龙造寺隆信以及“龙造寺四天王”(江里口信常、圆城寺信胤、成松信胜、百武贤兼)等重要将领阵亡,损失极为惨重,而岛津军战死者仅有二百五十人,将领级别的武士无一人战死。岛津军以寡敌众,尚有如此战绩,可谓完胜。

三、岛津家的战后处理

龙造寺隆信生前已将家督之位传给龙造寺政家,但实权仍掌握在龙造寺隆信手里。龙造寺隆信死后,龙造寺政家终于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一家之主。但是龙造寺政家才具平庸,完全不足以应对冲田畷战败之后的复杂局面,他的三个弟弟后藤家信、多久信镇、江上家种,更是有勇无谋的粗人,大字也不识几个,上战场打仗还略可称道,说到治国理政那是一窍不通。因此,龙造寺政家只能把一切事务托付给姑父锅岛直茂(锅岛直茂之妻为龙造寺隆信之堂妹)。这样一来,龙造寺家的军政大权,就落到了锅岛直茂手里。

日本岛津成名之战(岛津家百年战记)(14)

锅岛直茂

龙造寺隆信生前行事冷酷凶残,刻薄寡恩,一味地靠大兴杀伐来威吓部众,毫无仁德礼义可言,名声很差。锅岛直茂掌权后,一改龙造寺隆信的作风,多用恩信手段实施怀柔统治,并极力与龙造寺隆信本人切割关系,以示龙造寺隆信生前所作的恶行皆为其独断专行所致,与自己无关。

《直茂公谱》记载了一则逸话。岛津家久在进行“首实检”后,派川上助七郎为使者,将龙造寺隆信的首级装在木桶里,送还龙造寺家。但锅岛直茂却毫不犹豫地拒绝接受,他说:“此乃死于非命之首,留之不吉。汝等弃之何处,悉听尊便。”岛津家久又命川上助七郎将首级送至肥后佐敷城,交给岛津义久处置。但在走到肥后高濑的愿行寺时,装着龙造寺隆信首级的木桶突然变重,谁也拿不起来,只得就地掩埋。高濑即今熊本县玉名市,愿行寺至今尚存,寺内有龙造寺隆信首塚。这一点可以证明,锅岛直茂拒绝接受龙造寺隆信的首级一事,并非空穴来风。锅岛直茂的做法,就是在尽力与龙造寺隆信切割关系,改善龙造寺家的名声。

四月十四日,岛津义久下令,按照岛津家的“嘉例”,在冲田畷举行“大施饿鬼”仪式,专程请来萨摩福昌寺第十九世住持天海正昙,超度敌我双方战死者的怨灵。今长崎县岛原市的冲田畷古战场遗址,还留存有一座古石塔,据说就是当时举行“大施饿鬼”仪式时所造。

岛津家在冲田畷之战中大获全胜,下一步将如何对付龙造寺家?掌握龙造寺家实权的锅岛直茂,又将有何令人料想不到的举动?龙造寺家从此以后是走向中兴还是走向灭亡?

请继续关注《岛津家百年战记》下一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