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具秦腔要账(看装台聊秦腔)

文/杨鹰

近期,电视剧《装台》正在央视一套热播,剧情中说,秦腔已经不像前些年那么火热了,用该剧中秦腔团瞿团长的话说,就是:“秦腔这现状,难呢!”喜欢秦腔的人也在逐年减少,尤其是现在年轻一代的“娃娃们”,更是觉得秦腔太老土,很不时髦,不感兴趣,避而远之。

面具秦腔要账(看装台聊秦腔)(1)

秦腔似乎是走到了穷途末路了,就连那些个正规的地方秦剧团也都是有戏没处去演,没有人请唱戏了。为了维持剧团的日常开销,不得已,秦剧团也只能找一些老百姓家的红白喜事去演演戏,助助兴,凑凑热闹艰难度日了。

面具秦腔要账(看装台聊秦腔)(2)

想当年,曾经红遍西北五省,乃至京城以及各大省城的秦腔剧种,如今却走到了如此不堪的境地,凄凉,低迷,没落,不被人叫好,怎能不叫人感慨万千,不由得发出一声叹息呢?!

面具秦腔要账(看装台聊秦腔)(3)

秦腔,是中国汉族最古老的戏剧之一,起于西周今陕西省宝鸡市的岐山与凤翔,成熟于秦。 古时候陕西、甘肃一带均属于秦国,所以称之为“秦腔”。

面具秦腔要账(看装台聊秦腔)(4)

秦腔的表演技艺朴实、粗犷、豪放,富有夸张性,生活气息浓厚,技巧丰富。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面具秦腔要账(看装台聊秦腔)(5)

秦腔历史悠久,明代万历年间就已经传播到了江南等地。乾隆年间是秦腔发展的鼎盛时期,全国很多地方都有秦腔班社,仅西安就拥有三十六个秦腔班社,如保符班、江东班、双寨班、锦绣班等。秦腔演员魏长生曾经三次到北京演出,使京腔六大班几乎无人过问,不少昆曲、京腔艺人也开始改习秦腔。此后半个多世纪,秦腔一直是北京舞台上的一个重要戏曲剧种,同时也是流行全国许多地区的剧种。

面具秦腔要账(看装台聊秦腔)(6)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秦腔艺术工作者,为了戏曲能够更好地表现革命的现实生活,塑造工农兵英雄形象,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创作排演了一大批新秦腔剧目,如《血泪仇》等。彭德怀同志在给《血泪仇》作者马健翎的信中说:秦腔受到了广大贫苦劳动人民、革命战士的热烈欢迎!

面具秦腔要账(看装台聊秦腔)(7)

秦腔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活化石,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支奇葩,是华夏民族文化的瑰宝,是戏曲音乐文化发展的根基,它深刻诠释了汉文化的发展,它为研究汉族文化、追踪古老艺术形式提供了重要线索,成为了中华民族精神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

面具秦腔要账(看装台聊秦腔)(8)

就是这样一个深受广大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艺术剧种——秦腔,却没能凭借改革开放之春风重现昨日之辉煌魅力,得以重振旗鼓,发扬光大,再创新高!反而一步步地走向了今日没落之境况。从大舞台辗转到了小舞台,甚至到了如今的红白喜事助兴演出的地步!这到底是为了什么呢?原因又何在呢?

面具秦腔要账(看装台聊秦腔)(9)

归根结底问题还是出在文化传承上,没有做好文化的有序传承,接力棒没能很好地传下去,新生力量有限,后继无人了。

面具秦腔要账(看装台聊秦腔)(10)

《装台》剧中说,娃娃们不爱听秦腔,嫌太土!就剩下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喜欢了,连我都不爱听么,没人看了,演给谁呢嘛!没人看,秦腔团要想活下去,就只能放低姿态去村里的红白喜事上助兴演出了,为了生存也没办法。

面具秦腔要账(看装台聊秦腔)(11)

试想一下,随着丰富多彩的外来文化的不断侵入和渗透,改革开放之后的大人们早就紧跟时代步伐向前看了,连大人们自己都不看好秦腔这个古老的文化艺术了,文化瑰宝在心中已不见了昔日之风采和魅力。又如何教育自己的下一代接受秦腔,爱好秦腔,热爱秦腔呢?

面具秦腔要账(看装台聊秦腔)(12)

况且,娃娃们从小就是吃着各种各样奇形怪状的零食、西式快餐,看着皮卡丘、柯南道尔,听着流行歌曲长大的。秦腔在他们看来,那只是属于老爷爷们坐在摇椅上才能轻哼上两句的“怪调调”,听不懂也不感兴趣,更不会去关注和热爱!

面具秦腔要账(看装台聊秦腔)(13)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活化石,中华民族文化宝库的一支奇葩,凝聚着老祖宗们汗水和心血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秦腔剧种,就这样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大浪淘沙被无情地搁置到了一边,坐了冷板凳?!

面具秦腔要账(看装台聊秦腔)(14)

就像汉服和汉字一样,大部分国内销售的国产车的仪表按键上,赫然标注的都是英文而不是中文汉字,因为在这些中国制造商的眼里,他们觉得标注了中文汉字按键的汽车太“老土”,“土得掉渣”,不洋气,不好卖!秦腔也一样,在很多人看来就剩下“土”了!只是不知道,那些外国人会不会也愿意在自己生产的自用的物品上都标上中文汉字呢?!可能他们更愿意使用自己国家的文字进行标注,因为他们更懂得尊重自己的文化和文字!不是吗?

面具秦腔要账(看装台聊秦腔)(15)

一个人,如果不去爱护和珍惜自家的东西,反而老是惦记着别人家的物件不放,视自己的所有为糟粕,仰望他人的“敝帚”为珍宝。那么,他丢掉的不仅仅是东西和物件,应该还有人格和尊严!

面具秦腔要账(看装台聊秦腔)(16)

秦腔,希望这个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古老剧种能够传承有序、后继有人!祝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瑰宝的秦腔能够重振旗鼓、再现辉煌、发扬光大!

2020年12月19日于苏州

图片来自网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