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粒再见理想(陈粒我要的不多)

“我看过沙漠下暴雨,看过大海亲吻鲨鱼,看过黄昏追逐黎明”。

陈粒再见理想(陈粒我要的不多)(1)

第一眼,很难把这样老练达观的歌词和一个“90后”女孩联系起来,但是陈粒打破魔障,让所有人刮目相看。《历历万乡》,《奇妙能力歌》,《如也》,《性空山》。一匹野马征服了我们。

任何人都能听出那股空灵之气,比歌词更加奇妙的嗓音。我们都成了陈粒的歌迷。

喜欢一个人,就要有不断从她身上发现优点的能力,而几年来,陈粒老师从未忘记给我们惊喜。她的灵气渐渐弥散,任性的自我却丝毫不减。

她的每一首歌都有我们自己的倒影

2014年一首《奇妙能力歌》横空出世,陈粒凭借一个人一把琴,单枪匹马地杀进了音乐圈,最后还上了豆瓣的音乐榜。陈粒就这样火了,如江湖一阵风,肆意潇洒,纵横西东。此后,她的名字不断出现在各大音乐网站上。

可以说,2014年对陈粒来说是一个分水岭。在乐队如日中天的时候,陈粒却突然宣布单飞。退团的那天,她发了一条长微博:“我要更自由,更极致。我要好的状态,好的状态就是:市场讨厌,我就脱离市场,约束讨厌,我就脱离约束。乐团的歌没能打动我,因为空想家的写歌习惯是先出乐器再出人声,所以会这样不好那样不好,每次都要一遍遍地修改,限制太大了。”

如她所言,这个勇敢的女孩在2015年推出首张个人音乐专辑《如也》。新作品上线云音乐平台24小时后,达到百万级的试听量。自称一百八十线野歌手的陈粒,一次又一次刷新着中国独立音乐圈的纪录。歌迷说,陈粒的歌有种江湖气,鬼魅、妖冶,好似一杯飘着香气的毒酒,让人沉醉。

不签经济约,不签唱片约,不参加选秀节目, 陈粒剑走偏锋,把自己置身于主流的边缘。用陈粒自己的话说,她把一个“敢”字扛在肩上走得落花流水,潇洒无边。“我就是不想被安排,跟唱片公司签个三年五年,要演多少场?出多少歌给他们选?我一听到这个就觉得很吃力。”陈粒说,有知名选秀节目邀请她参加,但当她知道上场时要遮起文身、穿长裙戴草帽后,还是拒绝了:“我没有办法接受那个形象匆匆忙忙地代表我。”

她绝对不是你一下就能记住的那种歌手,但她总会有某首歌某句词戳中你的内心。有人说她是大陆张悬,小清新的格调满槽,也有人说,张悬是张悬,陈粒是陈粒,陈粒是浓烈的江湖味道,是那种义气,是一种飘渺自由的,和别人不一样的倔强。

陈粒的歌有一种奇妙的特质:不论第一次听时你觉得有多怪异,多听几遍你就一定会喜欢上了,特别是当你细品歌词的时候。

她的很多作品,一开腔就有一股大口喝酒大口吃肉的江湖气,歌声能钻进每个渴望自由的人心里。

她的每一首歌,都流淌在听者的心上,跟回忆密密交织,难分难解。细细品来,这些歌里,有我们自己的倒影。

陈粒再见理想(陈粒我要的不多)(2)

悲喜合欢,不过大梦一场

陈粒说,自然,是一个万岁的东西。好像飞跃山川河流,悲喜合欢,不过大梦一场。

网易云音乐里,陈粒的每一首歌下都有各种“掐架”的评论,有人说陈粒的歌声令人惊艳,也有人不屑一顾地说“什么玩意儿,翻唱都比她唱的好听”;有人说陈粒是“火和光”,也有人说这姑娘不是个好姑娘,她太放肆太张狂。

但我相信,她一定活在自己想要的样子里。她不是任何人,只是她自己。

陈粒再见理想(陈粒我要的不多)(3)

大家都说,陈粒的歌有一种江湖气,的确,在她的江湖里,听懂已是知心人,那些歌词里的爱与恨,不安与迷惘,通通无情而又精准地击中大家无处安放的情绪。

“在坦荡中富含一种暗黑气质,在不羁中只遵循自我规律,不用媚俗就赢得了粉丝。”这是乐评人内陆飞鱼对陈粒的评价。

也有乐评人说:“她的歌声里掺杂了巫气、鬼魅、冥想,像一杯明晃晃的妖艳毒酒,明知有毒你也会一口气喝下去解渴。”

陈粒再见理想(陈粒我要的不多)(4)

她是一个天才般的歌手,她的唱腔灵活而多变,她的嗓音迷离随意、漫不经心,却字字入耳,字字敲在心上。好像一个黑洞,听到这声音,开始意识清醒地跟着她在白天梦游,不知来处,不见尽头。

一直很喜欢陈粒,不管外界给了她一些什么不好的评价。因为我就是喜欢她骨子里的那股率性和做自己的真实感。没有隐藏,没有掩饰,因为你所看到的我,就是我。

许多人把她的歌定义为民谣。陈粒却不喜欢以民谣歌手自居,在音乐网站的音乐类别中,她自己填上了“Anti-folk(反民谣)”。是的,她特立独行,她自由随性,她放肆怪诞。任何标签于她而言皆是束缚。她自己在微博中写道“不赶什么潮流,也不搭什么船,我自己有海”。

陈粒再见理想(陈粒我要的不多)(5)

她不是任何人,只是她自己

陈粒的经历,本就背离了传统的设定。高中毕业,她考上了一所还不错的大学,读和音乐完全无关的专业。按照一般人的人生轨迹,,她应该在学校老老实实的待上四年,毕业后找一个还算体面的工作,过朝九晚五的生活。可是,她是陈粒啊。凭着对音乐一腔孤勇的热爱,她组了乐队,写歌,演出。不太纠结当下,也不太忧虑未来,去他的人言可畏,我偏要做自己喜欢的事。

就是这样一个离经叛道的人,不声不响的走进了许多人的歌单。

《奇妙能力歌》里,她的声音澄澈干净,唱尽委婉曲折的心情与隐隐约约的甜蜜。

《性空山》里,她的声音沧桑寂寞,唱尽少年子弟的一腔冷热和万般唏嘘。

《走马》里,她的声音缥缈空灵,唱尽单恋时幽微敏感的情绪与不可言说的心酸。

《易燃易爆炸》里,她的声音魔幻冷艳,唱尽对世俗的反抗与不愿屈服的高贵。

她的歌,她的声音,她,都有着太多的可能。

陈粒再见理想(陈粒我要的不多)(6)

陈粒再见理想(陈粒我要的不多)(7)

陈粒再见理想(陈粒我要的不多)(8)

陈粒再见理想(陈粒我要的不多)(9)

“在坦荡中富含一种暗黑气质,在不羁中只遵循自我规律,不用媚俗就赢得了粉丝。”这是乐评人内陆飞鱼对陈粒的评价。

她是一个天才般的歌手,她的唱腔灵活而多变,她的嗓音迷离随意、漫不经心,却字字入耳,字字敲在心上。好像一个黑洞,听到这声音,开始意识清醒地跟着她在白天梦游,不知来处,不见尽头。

我们无法得知真实的陈粒是什么样子,只能从她和祝星的恋情和日常的动态分享中窥得一二。

认识祝星一个星期,陈粒为她写了一首同名歌《祝星》。巡演每场必《祝星》,《脱缰》也是写给祝星的。

2014年,陈粒正式向家里出柜,她说,有了祝星,我不仅能把现在的歌写了,我还能把未来的歌也写了。她说,我现在眼里只有祝星,她开阔,我这儿就亮敞;她低落,我眼前就暗阖。她是我,我不是我。

尽管后来她们因为种种原因,祝星出国,陈粒也找到了异性的另一半,终于没能走到最后。大约也颇有些鲜衣怒马,终不似、少年游的意味。

陈粒再见理想(陈粒我要的不多)(10)

但我相信,她一定活在自己想要的样子里。她不是任何人,只是她自己。

在跨界中追寻,突破自己

2016年7月26日,陈粒的生日,她的第二张专辑《小梦大半》面世。在专辑首页,陈粒写下这样一段话“一切的现实,都是激情的丈量。一切的梦境,都是方向的初回。肆无忌惮的在梦境中游走,明目张胆的在现实中上游”。

《小梦大半》整张专辑天马行空,魔幻丛生;诡秘的氛围之中仿佛存在一个旖旎的梦境。恢弘大气与细腻浪漫兼具,静谧平淡之下暗藏波涛汹涌,编曲混音也比《如也》精致了许多(可能是因为有钱了)。

她始终是一个有想法的歌手,不迎合大众对她的期盼,不囿于人们对她的印象。不断尝试新的风格与唱法。少了一些戾气和棱角,多了几分温润和沉稳,这是陈粒的成长,也应该是听众的成长。

陈粒再见理想(陈粒我要的不多)(11)

2017年7月26日,陈粒发表了新专辑《“在蓬莱”in Blue Note Beijing》。

她一直努力在摆脱着人们贴在她身上的标签,所以她在尝试不一样的风格。她从一个仗剑天涯的侠女,倏忽之间,变成了亦真亦幻的蓬莱仙人。

她的进步,太快了。摆脱了民谣的标签,又凌驾于流行之上;让人欣喜不已。

有乐评人说:“陈粒的作品里有一种“坚硬的诗性”。她的歌,带着棱角一般;甚至可以说有一种开阔的气象。让人想走进她的江湖,和她把酒言欢,谈天说地。可她的歌里又遍布晦涩的情绪与难以捉摸的心情,让我止步于门外,只想安静的听她唱完。

2018年3月,陈粒为留法艺术家常玉作品展“细看常玉”创作主题音乐,以独立音乐人身份推出首张纯音乐EP《在常玉的房间里》。专辑包含《餐桌上的日常》《看远方的阳台》《有屋檐的窗景》《未关的留声机》《木地板上的旅行》5首作品。

在经历了民谣、摇滚、流行、爵士、实验古风等多种曲风后,陈粒突破自己,从音乐中构建对美学的认知,创造了一种又一种独特的音乐形式。

陈粒,是大千世界里颜色不一样的那个烟火。就像她的歌《历历万乡》里唱的那样:“城市慷慨亮整夜光,如同少年不惧岁月长,她想要的不多,只是和别人的不一样。”愿我们都能活出自己想要的样子,这是平凡生活里的最后一点英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