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身wifi行业与市场分析(商业WIFI创业掀风潮)

随身wifi行业与市场分析(商业WIFI创业掀风潮)(1)

在移动终端普及的今天,通过WiFi上网已经成为大多数人的习惯,大多酒店、景点、餐厅、咖啡馆几乎都可以随时免费上网,由此,一系列围绕WiFi的创业公司应运而生,整个商业生态正在酝酿之中。回望2013年到2015年的商业WiFi市场,用“疯狂”来形容一点不为过,商业WiFi已成为“创客”蜂拥而至的一大浪潮。

随身wifi行业与市场分析(商业WIFI创业掀风潮)(2)

百亿级市场想象空间巨大

O2O浪潮的兴起,直接推动了商业WiFi的发展,作为线上线下的连接点,商业WiFi拥有太多想象空间。中国商户的数量为千万级,假设每个商户在商业WiFi的花费为几百至上千元,按此计算,称国内商业WiFi市场规模逾百亿级并不为过。

WiFi技术在发展和应用中不断得到优化,成熟度正在提高。基于WiFi网络技术在连接稳定性、信号强度、覆盖度等方面的更新突破,2015年火车、公交等系统也突破旧有问题、完成规模化WiFi铺设和投入使用。

在此时代浪潮下,国内商业WiFi正处于备受瞩目的成长期,商业WiFi的涉及人群包括开发者、商户、用户三类,每类人群对于商业WiFi的价值点与使用方向均有所区别。如何将三者利益捆绑,在最大限度保障用户体验、网络安全、市场盈利的同时,做好商业WiFi是目前众多涉及此领域创业企业都在思考的问题。

一次用户体验获得灵感来源

作为天津本土商业WiFi创业企业,李书鹏在这一领域钻研了5年多。他告诉记者,最早有做商业的WiFi想法还是在2011年,当时天津几乎没有做这方面的优秀企业。“灵感来源于一次简单的用户体验。有一次去一个西餐厅吃东西,在那里连接店面WiFi的时候弹出来一个认证页面,当时的那个功能非常简单,不是某个公司单独开发出来,而是一种高级网络设备中附带的一个小功能,虽然不完善,但是这一次小小的体验让我有了灵感,认定了这种方式的商业价值。”

认定之后想要做,也是基于李书鹏十多年的从业经验。他毕业后一直在天津本土的软件公司工作,从做技术到做项目管理,基础很扎实,所以才会有想法自己完成一套商业WiFi的软件开发。

面对开发者和终端使用者

从2013年7月开始,李书鹏自己研发实现技术和方式方法,尝试着做出来一个软件版本。他告诉记者,他做的是一个云平台,通过WiFi可以实现更大的增值价值,可以将网络连接入口化,而且实现了不依赖于专业设备,即便是家里的路由器也可以连接到他们的平台。

对于这个项目,李书鹏所开发的云平台有一个最大的特色,就是提供开放式云服务。就是说,这个平台不是简单的提供功能,它面向开发者非常友好地,以技术方案的方式向技术从业者去推荐,所以最终吸引来的客户不仅包括经营实体商店的终端用户,更多的是那些科技公司的软件研发人员,他们会用李书鹏的产品去做解决方案,去做公司想要的个性定制。

“开发者个性定制,一方面是说对于用户连接WiFi所弹出的认证页面可以修改成自己的内容,我们的平台有诸多模板,开发者可以修改内容,也可以修改认证规则,如果都不能满足的话,可以用我们提供的开发接口自己定制;另一方面,在用户上网过程中可以植入广告、推送信息等。”李书鹏解释。

三大商业价值前景可期

商业WiFi之所以被业内看好,主要源于其所带来的极大商业价值,李书鹏在创业之初就对于商业WiFi的商业价值有着极为明确的认知。他表示,一是WiFi是人们上网的“必经之路”,在入口处拦截,首先就有一个入口价值,在这里可以投放广告、引流用户;二是避免使用者恶意蹭网,有的商户虽然有WiFi,但只是简单设置密码或纯开放,这样会造成真正想用的人连不上,高峰时网络容易瘫痪,而且用户的上网时间、流量都不可控,造成商户翻台率下降,不利于商家经营。“而用商业WiFi系统,就可以自己设置使用规则,精准控制每个用户的上网时长。”;三是实现二次营销,商户可以将网络连接方式设置成需要手机短信认证,类似星巴克的上网模式,目的是留下用户手机号码,之后短信发送优惠信息,利用二次消费规则拉回头客,现在更多是先关注微信号,吸纳更多粉丝,之后通过微信实现互动。

积极寻求多方盈利模式

随身wifi行业与市场分析(商业WIFI创业掀风潮)(3)

李书鹏(图左)与团队探讨项目

对于李书鹏而言,做商业WiFi的问题不在于技术开发,更多在于模式的探索,特别是盈利模式的探索。

他认为,目前商业WiFi的盈利模式针对不同人群有不同细分,譬如针对像他们这样的技术提供方,盈利模式包括云平台的服务、软硬件销售、整体工程建设、定制开发服务费、少量广告收入以及收费热点的建设分成等。

针对使用企业的盈利模式,一是来自认证页面、插播形式的广告,二是大数据的变现。“收集用户数据,做大数据的分析加工,实现一定利润的方式很被看好,但却没有人做得很好,主要是因为没有摸清盈利方式,未来这块也是会继续探索的一方面。”

李书鹏表示,目前国内的商业WIFI是一个资源整合、优胜劣汰的阶段,整体市场很看好,但是仍旧存在用户体验不好、安全性差等问题,然而当把产品做到极致的时候,人们依然更愿意使用WiFi。

未来探索面向C端消费者

从2011年有想法,到2013年注册公司,再到近两年迅速发展崛起,李书鹏的创业经历可以说顺风顺水。他介绍,目前他们累计的热点总数有8000多个,而且由于平台上线时就做了中英双版本,因此国外也有很多客户,像澳大利亚、加拿大、西班牙等。涉及的领域包括餐饮、电影院、4S店、商场、学校、医院、银行,还包括一些大客户的技术支持,如联通、电信等。

“现在我依旧认为商业WiFi市场很大,虽然有各种竞争,但是我们从不惧怕,不仅因为我们有坚实的技术基础,也因为我们的起步时间优势,以及对市场认知程度更深。”李书鹏表示,未来的探索形式除了toB企业端,也会转向toC消费者端,让WiFi的辐射范围更大。

渤海早报记者 赵濛 摄影 史淞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