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诞现在还笑得出来吗(从笑场到冷场的三个李诞)

暂且不说“滞销书作家”的自谑与当年郭德纲的“非著名相声演员”名头有无异曲同工之妙。

作为一个把写字当成自己部分职业的人,李诞还是很敬业的,他一上场就拿出了一本自己的新书,《冷场》。

我这时候倚在手机屏幕前面,正捧着他两年前写的《笑场》,连目录都没读完,感觉自己活像个过时的lowB。

脱口秀李诞

不出所料,《吐槽大会》第三季第一期,说得最好的又是李诞。

他身上有一股与生俱来的魔力,这种搞笑存在于他的语调,他的肢体,以及他那张充满了佛教祥态的脸上。

即便是同样的稿子,拿给别人,也说不出他那样的幽默效果。

李诞现在还笑得出来吗(从笑场到冷场的三个李诞)(1)

▲这句话让热狗亲自来讲都不一定会好笑

一开始许多观众还适应不了这种“指鼻子骂人”式的所谓吐槽。

把人请到现场揭短,得多尴尬多跌份儿呐。

李诞也曾经因为“吐槽”而招惹上当红艺人的粉丝。

但节目播到第三季,大家都看懂了这节目的本质,反倒是能体现出被吐槽艺人的“大度”“幽默”。

因此也都不惧怕被吐槽了。

李诞现在还笑得出来吗(从笑场到冷场的三个李诞)(2)

▲第三季一上来就是陶喆、王力宏

可以说,李诞的性格,与《吐槽大会》是很相似的——吐槽是门手艺,笑对需要勇气。

李诞现在还笑得出来吗(从笑场到冷场的三个李诞)(3)

▲这勇气在李诞看来也叫“没皮没脸”

2013年,《今晚80后脱口秀》因为李诞发在网络上的文字找到他,请他去做写手。

之后,王自健靠着一嘴吐槽本事火了,李诞作为他口中的嘲讽对象,也顺便成为了观众心中一位不知庐山真面目的红人。

李诞现在还笑得出来吗(从笑场到冷场的三个李诞)(4)

▲为了金钱,李诞开始了他的脱口秀事业

2012年到2016年的四年里,现在整日与李诞相爱相杀的张绍刚,还与脱口秀没啥关系。

他在各地方卫视之间不断兜转,是观众心中毒舌界的一枝独秀。

而2013年的池子,也不过刚刚成年,2015年才首次在北京一家脱口秀俱乐部登上舞台。

直到2016年,在王自健离开《吐槽大会》之后,三人逐渐成为固定班底,真正地把脱口秀在中国做成了一种现象。

李诞现在还笑得出来吗(从笑场到冷场的三个李诞)(5)

▲李诞也在这过程中成为了偶像级艺人

李诞没有像池子一样,经历过地下脱口秀的洗礼。

写了两三年脱口秀,自己却从来没演过,但一拿起话筒,就没再放下。

对于脱口秀,他只有一个简单的标准,就是“好笑”。

这个标准像他的人一样,简单,没什么天下忧乐的大抱负,看起来宽泛荒谬,但偏偏他就是好笑。

作家李诞

但凡国内名人,以说话闻名的,著书立传教授说话之道者比比皆是。

然而作为当今中国公认最能说会道的人之一,李诞的书却没有一点说教,也没有一点架子。

只不过就是三两故事,在荧幕之外继续发散发散幽默,和独特的价值观。

李诞现在还笑得出来吗(从笑场到冷场的三个李诞)(6)

▲上节目还不忘宣传书

第一次知道李诞还是个作家,是VICE的一部名为[年轻人们]的纪录短片。

片中的他留着一头粉毛,正写《宇宙超度指南》。

在演艺界,他还是新新人类般的存在,上一本书《笑场》算是很对得起滞销书的称谓。

不过随着吐槽热的兴起,同郭德纲这全国最有名的“非著名相声演员”一样,李诞这“滞销书作家”的书也早就成了畅销货。

李诞现在还笑得出来吗(从笑场到冷场的三个李诞)(7)

▲李诞拿着自己的《笑场》

《宇宙超度指南》的类别是本科幻小说,两僧人开着奈何船穿越宇宙,为亡灵超度。

李诞在后记里说:

“过去一年人生发生一些转变,可能很多买这本书的人,都是这一年才认识我的”

“可能也从来没读过我写的故事,非常好,替你们高兴。”

看似是消极避世,但连同他家中那幅“宇宙开怀”的毛笔字一起看,你就会发现这其实是一种积极的释然。

李诞现在还笑得出来吗(从笑场到冷场的三个李诞)(8)

▲宇宙开怀

“一开始写都是无意识地写,就是喜欢写,后来就逼自己,定时地写一些东西。”

李诞在靠说话出名之前,首先是个作家。

是笔下的文字让他被发掘,直至今天被捧上脱口秀舞台,成为中国脱口秀的代表人物。

懒人李诞

李诞早就在《脱口秀大会》上表现出了自己与众不同的处世观。

用“深圳缺人”的梗来稀释他对逃离北上广的反抗。

不像池子又直又快,李诞的说辞更有修饰性。

在他的吐槽当中,随着坚决的态度而来的,往往是更坚决的幽默,来化解掉语言脱口之后的尖锐力量。

这也许都与他“懒散”自在,不愿招惹麻烦的性格有关。

李诞现在还笑得出来吗(从笑场到冷场的三个李诞)(9)

▲只想一直躺着,还有酒

在一期《向往的生活》过后,李诞的懒成为了一种“反潮流”、“反文化”的象征。

李连杰与马云推广太极禅,想让现代中国人的生活慢下来。

但普通群众始终感觉自己与李连杰、马云之间隔有重重距离。

他们口中的慢,始终像路边大厦楼顶拉的slogan灯条一样,无法让普通人受到直接的感染。

李诞就不会,这种慢的态度通过他来传播是最合适不过。

李诞现在还笑得出来吗(从笑场到冷场的三个李诞)(10)

▲《向往的生活》里的李诞

在他与池子的纪录短片里,镜头刚刚从B-BOX的池子身上挪开,随即切进来的,就是一个躺在窗台上大口打哈欠的李诞。

像猫一样的生活状态,也像猫这种动物本身一样,激发了大多数人的向往。

李诞现在还笑得出来吗(从笑场到冷场的三个李诞)(11)

▲打哈欠的李诞

一边躺着一边看书。

看完书之后,就进入了自己写东西的欢乐时光。

尽管他在各种节目里表现出“懒散”的状态,但一个真正懒散的人,还真做不到“定时”写东西。

所以我更愿意相信,李诞的“懒”,其实是“悠”。

可能是只有古人才有的那种隐于世的闲适情绪吧。

没准儿陶渊明孟浩然当年,也是这么个状态呢。

李诞现在还笑得出来吗(从笑场到冷场的三个李诞)(12)

▲李诞,一个在节目上公开推销作品却完全不会让人讨厌的作家

李诞的新书,从名字上就有些让人费gǎi:

两年前未曾开言就先笑场的他,这回怎么会《冷场》了?

很好奇。

也许到12月份我也要买回一本来同《笑场》一块看看,希望不要再止步于目录了。

李诞现在还笑得出来吗(从笑场到冷场的三个李诞)(1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