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和姜子牙谁的地位高(成王)

  《史记》:

周公和姜子牙谁的地位高(成王)(1)

  成王少,周初定天下,周公恐诸侯畔(pàn)周,公乃摄行政当国。管叔、蔡叔群弟疑周公,与武庚作乱,畔周。周公奉成王命,伐诛武庚、管叔,放蔡叔。以微子开代殷后,国于宋。颇收殷余民,以封武王少弟封为卫康叔。晋唐叔得嘉穀(gǔ),献之成王,成王以归周公于兵所。周公受禾东土,鲁天子之命。初,管、蔡畔周,周公讨之,三年而毕定,故初作大诰,次作微子之命,次归禾,次嘉禾,次康诰、酒诰、梓材,其事在周公之篇。周公行政七年,成王长,周公反政成王,北面就群臣之位。

  成王在丰,使召公复营洛邑,如武王之意。周公复卜申视,卒营筑,居九鼎焉。曰:“此天下之中,四方入贡道里均。”作召诰、洛诰。成王既迁殷遗民,周公以王命告,作多士、无佚。召公为保,周公为师,东伐淮夷,残奄,迁其君薄姑。成王自奄归,在宗周,作多方。既绌殷命,袭淮夷,归在丰,作周官。兴正礼乐,度制于是改,而民和睦,颂声兴。成王既伐东夷,息慎来贺,王赐荣伯作贿息慎之命。

  成王将崩,惧太子钊之不任,乃命召公、毕公率诸侯以相太子而立之。成王既崩,二公率诸侯,以太子钊见于先王庙,申告以文王、武王之所以为王业之不易,务在节俭,毋多欲,以笃信临之,作顾命。太子钊遂立,是为康王。

  《纲鉴易知录》:

  纲:丙戌,周成王元年,周公旦相王,践阼而治。

  纪:成王幼,不能涖阼,周公摄政,践阼而治,南面负扆,以朝诸侯。

  抗世子法于伯禽,欲令成王之知父子、君臣、长幼之道也。成王有过,则挞伯禽,所以示成王世子之道也。

  纲:周公旦作诰以告召公奭。

  纪:时召公为三公,自陕以西召公主之,自陕以东周公主之。成王既幼,周公摄政,当国。召公疑之,周公作君奭(shì),于是召公乃说。

  纲:夏六月,葬武王于毕。

  纲:王冠。

  纪:既葬武王,冠成王,而朝于祖以见诸侯。周公命祝雍作颂,曰:“祝王辞达而已,勿多也。”祝雍辞曰:“使王近于民,远于佞,啬于时,惠于财,亲贤而任能。”其颂曰:“令月吉日,王始加元服,去王幼志服衮职。钦若昊天,六合是式,率尔祖考,永永无极!”

  纲:命周公元子伯禽代就封于鲁。

  纪:伯禽就封于鲁,周公谓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今王之叔父,吾于天下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

  纲:管叔及蔡叔、霍叔流言,周公居东。

  纪:管叔及其群弟流言于国曰:“公将不利于孺子!”王疑周公,周公乃避位居东,取易之三百八十四爻,各系以辞。

  纲:丁亥,二年,王听政。周公居东,罪人斯得。

  纲:戊子,三年,周公居东,作诗以贻王,名之曰鸱鸮。

  纲:秋,大雷风。王迎周公于东,出郊,雨,反风。

  纪:秋,大熟,未获,天大雷电以风,禾尽偃,大木斯拔。王大恐,与大夫尽弁,以启金縢之匮,见周公请代武王之事,执书以泣。乃出郊迎周公,天乃雨,反风,禾尽起,岁则大熟。

  纲:管叔及蔡叔、霍叔与武庚叛,奄、淮夷、徐戎皆叛。

  纪:成王既迎周公归,三叔惧,遂与武庚及淮夷等叛。

  纲:命周公东征,周公作大诰于天下。

  纲:鲁侯伯禽帅师伐淮夷、徐戎。

  纲:讨武庚诛之,封微子启于宋,以绍殷后。

  纲:致辟管叔于商,囚蔡叔于郭邻,降霍叔于庶人。遂定奄及淮夷,东土以宁。

  纲:周公东征凯还,作诗以劳士卒。

  纪:己丑,四年,王免丧,朝先王庙,延访于群臣。

  周公归政于王,王中立听政,而四圣维之。周公常立于前,导天子以道;太公常立于左,辅天子之意;召公常立于右,拂天子之过;史佚常立于后,承天子之遗忘:是以虑无失计而举无过事。

  纲:辛卯,六年,董正百官,制礼乐。

  纪:周公相成王,六卿制礼、作乐、颁量,天下大治。

  纲:越裳氏来朝。

  纪:交趾南有越裳氏,重三译而来献白雉。周公曰:“德泽不加,君子不飨其贽。政令不施,君子不臣其人。”译曰:“吾国之黄耇(gǒu)曰:‘天无烈风淫雨,海不扬波,三年矣,意中国有圣人乎?’于是来朝。”周公致荐于宗庙。使者迷其归路,周公锡以车五乘,皆为指南之制,使者载之,由扶南、林邑海际,期年而至其国,故指南车常为先导,示服远人以正四方。

  纲:壬辰,七年,春二月,王命太保召公相宅。三月,周公至洛,兴工营筑。王至新邑,命周公留后治洛。

  纪:初,武王作邑于镐京,谓之宗周,是为西都。将营成周,居于洛邑,而未果。至是王欲如武王之志,定鼎于郏(jiá)鄏(rǔ),卜曰:“传世三十,历年七百。”二月,使召公先相宅。三月,周公至洛,兴工营筑,谓之王城,是为东都。曰:“此天下之中,四方入贡道里均也。”周公又营成周。王至洛邑,迁殷顽民于成周,留周公治洛,王复还归西都。

  纲:设南郊,建明堂,立大社。

  纲:癸巳,八年,周公分正东都。

  纲:王命蔡仲复封之蔡。

  纪:蔡仲,蔡叔之子也。叔没,周公以仲贤,命诸成王,复封之蔡。

  纲:甲午,九年,封弟叔虞为唐侯。

  纪:王与叔虞戏,削桐叶为珪以与叔虞曰:“以此封若。”史佚因请择日立叔虞。王曰:“吾与之戏耳。”史佚曰:“天子无戏言,言则史书之,礼成之,乐歌之。”于是遂封叔虞于唐,故曰唐叔虞。

  纲:丙申,十有一年,周公在丰,作无逸以戒王。

  纲:周公薨(hōng)于丰,葬周文公于毕。

  纪:周公在丰,病将殁(mò),曰:“必葬我成周,以明吾不敢离王。”周公既卒,成王亦让,葬周公于毕,从文王,以明其不敢臣周公也。

  成王以周公有勋劳于天下,赐鲁公世世祀周公以天子之礼乐。是以季夏六月,以禘(dì)礼祀周公于太庙,以文王为所出之帝,而周公配之。

  纲:命君陈分正东郊成周。

  纪:周公既没,命君陈分正东郊成周。

  纲:丁酉,十有二年,巡狩,朝诸侯于方岳,因行黜陟(zhì)之典。

  纲:戊戌,十有三年,作九府圜(huán)法。

  纪:初,唐、虞、夏、商之世,币金有三品,至是太公望乃立九府圜法。钱圆函方,轻重以铢,通九府之用。布帛广二尺二寸为幅,长四丈为匹。

  纲:壬戌,三十有七年,夏四月,王命太保奭及群臣受顾命。

  纲:王崩,太子钊即位。

周公和姜子牙谁的地位高(成王)(2)

  《今本竹书纪年》:

  成王,名诵。

  元年丁酉春正月,王即位,命冢宰周文公总百官。

  庚午,周公诰诸侯于皇门。

  夏六月,葬武王于毕。

  秋,王加元服。

  武庚以殷叛。

  周文公出居于东。

  二年,奄人、徐人及淮夷入于邶以叛。

  秋,大雷电以风。王逆周文公于郊。遂伐殷。

  三年,王师灭殷,杀武庚禄父。

  迁殷民于卫。

  遂伐奄。

  灭蒲姑。

  四年春正月,初朝于庙。

  夏四月,初尝麦。

  王师伐淮夷,遂入奄。

  五年春正月,王在奄,迁其君于蒲姑。

  夏五月,王至自奄。

  迁殷民于洛邑,遂营成周。

  六年,大蒐(sōu)于岐阳。

  七年,周公复政于王。

  春二月,王如丰。

  三月,召康公如洛度邑。

  甲子,周文公诰多士于成周,遂城东都。

  王如东都,诸侯来朝。

  冬,王归自东都。

  立高圉庙。

  八年春正月,王初莅阼亲政。

  命鲁侯禽父、齐侯伋迁庶殷于鲁。

  作《象舞》。

  冬十月,王师灭唐,迁其民于杜。

  九年春正月,有事于太庙,初用《勺》。

  肃慎氏来朝,王使荣伯锡肃慎氏命。

  十年,王命唐叔虞为侯。

  越裳(cháng)氏来朝。

  周文公出居于丰。

  十一年春正月,王如丰。

  唐叔献嘉禾,王命唐叔归禾于周文公。

  王命周平公治东都。

  十二年,王师、燕师城韩。

  王锡韩侯命。

  十三年,王师会齐侯、鲁侯伐戎。

  夏六月,鲁大褅于周公庙。

  十四年,秦师围曲城,克之。

  冬,洛邑告成。

  十八年春正月,王如洛邑定鼎。

  凤凰见,遂有事于河。

  武王没,成王少,周公旦摄政七年,制礼作乐,神鸟凤凰见,蓂(míng)荚(jiá)生。乃与成王观于河、洛,沈璧。礼毕,王退俟,至于日昃,荣光并出幕河,青云浮至,青龙临坛,衔玄甲之图,坐之而去。礼于洛,亦如之。玄龟青龙苍兕止于坛,背甲刻书,赤文成字。周公援笔以世文写之,书成文消,龟堕甲而去。其言自周公讫于秦、汉盛衰之符。麒麟游苑,凤凰翔庭,成王援琴而歌曰:“凤凰翔兮于紫庭,余何德兮以感灵,赖先王兮恩泽臻,于胥乐兮民以宁。”

  十九年,王巡狩侯、甸、方岳,召康公从。

  归于宗周,遂正百官,黜丰侯。

  二十一年,除治象。

  周文公薨于丰。

  二十二年,葬周文公于毕。

  二十四年,于越来宾。

  二十五年,王大会诸侯于东都,四夷来宾。

  冬十月,归自东都,大事于太庙。

  三十年,离戎来宾。

  三十三年,王游于卷阿,召康公从。

  归于宗周。

  命王世子钊(zhāo)如房逆女,房伯祈归于宗周。

  三十四年,雨金于咸阳。

  三十七年夏四月乙丑,王陟(zhì)。

周公和姜子牙谁的地位高(成王)(3)

  《帝王世纪》曰:周公居冢宰摄政。成王年少,未能治事,故号曰“孺子”。八年,王始躬亲王事,以周公为太师,封伯禽于鲁。父子并命,周公拜于前,鲁公拜于后。王以周公有勋劳于天下,故加鲁以四等之上,兼二十四附庸,地方七百里,革车千乘。王既营都洛邑,复居丰镐。淮夷、徐戎及商奄又叛,又乃大蒐于岐阳,东伐淮夷。七年,王崩,年十六矣。太子钊代立。

  《淮南子》曰:成王问政于尹逸曰:“吾何德之行,而民亲其上?”对曰:“使之时而敬顺之。”王曰:“其度安至?”曰:“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王曰:“惧哉,王人乎!”尹逸曰:“天地之间,四海之内,善之则吾蓄也,不善则吾仇也。”

  《吕氏春秋》曰:旦所朝穷巷之中,瓮牖之士者七十人,文王造之而未遂,武王遂而未成。周公旦抱少主而成之,故曰:“成王”。

  《贾谊书》曰:周成王问鬻子曰:“寡人闻圣王在上位,使民富且寿。夫富则可为也。寿则不在天乎。”鬻(yù)子对曰:“圣王在上位,则天下无军兵之事,故诸侯不相攻,而民不私斗、不相杀也,则民免于一死而得一生矣。圣王在上,君积于道,而吏积于德,民积于用,故妇人为其所依,丈夫为其所食,民免二死而得二生矣。圣王在上则君积于仁,而吏积于爱,而民积于顺,则刑罚废,无夭遏之诛,则民免于三死得三生矣。圣王在上则使民以时,而用之有节,则民无厉疾矣,则民免于四死,得四生矣。”

  《琴操》曰:周金滕者,周公作《金滕》书也。武王薨,太子诵袭武王之业,年七岁,不能统理海内,周公为摄政。是时,周公囚诛管、蔡之后,有谤公于王者,言公专国之权,诈策谋,将危社稷,不可置之。成王闻之,勃然大怒,欲囚周公,周公乃奔于鲁而死。成王闻公死,且怒之,且伤之,以公礼葬之。天乃大暴风疾雨,禾稼皆偃,木折伤。成王惧,发《金滕》之书,见周公所为武王祷,命以身赎之书。成王执书而泣曰:“谁言周公欲危社稷者!”取所谗公者而诛之,戮于国。天乃反风霁雨,禾稼复起。成王作思慕之歌。

  《尚书·大诰》:

  武王崩,三监及淮夷叛,周公相成王,将黜殷,作《大诰》。

  王若曰:“猷大诰尔多邦越尔御事,弗吊天降割于我家,不少延。洪惟我幼冲人,嗣无疆大历服。弗造哲,迪民康,矧曰其有能格知天命!

  已!予惟小子,若涉渊水,予惟往求朕攸济。敷贲敷前人受命,兹不忘大功。予不敢于闭。

  天降威,用宁王遗我大宝龟,绍天明。即命曰:‘有大艰于西土,西土人亦不静,越兹蠢。殷小腆诞敢纪其叙。天降威,知我国有疵,民不康,曰:予复!反鄙我周邦,今蠢今翼。日,民献有十夫予翼,以于敉(mì)宁、武图功。我有大事,休?’朕卜并吉。”

  肆予告我友邦君越尹氏、庶士、御事、曰:‘予得吉卜,予惟以尔庶邦于伐殷逋(bū)播臣。’尔庶邦君越庶士、御事罔不反曰:‘艰大,民不静,亦惟在王宫邦君室。越予小子考,翼不可征,王害不违卜?’

  肆予冲人永思艰,曰:于戲(xì)!允蠢,鳏寡哀哉!予造天役,遗大投艰于朕身,越予冲人,不卬自恤。义尔邦君越尔多士、尹氏、御事绥予曰:‘无毖于恤,不可不成乃宁考图功!’

  已!予惟小子,不敢替上帝命。天休于宁王,兴我小邦周,宁王惟卜用,克绥受兹命。今天其相民,矧亦惟卜用。呜呼!天明畏,弼我丕丕基!”

  王曰:“尔惟旧人,尔丕克远省,尔知宁王若勤哉!天閟(bì)毖我成功所,予不敢不极卒宁王图事。肆予大化诱我友邦君,天棐忱辞,其考我民,予曷其不于前宁人图功攸终?天亦惟用勤毖我民,若有疾,予曷敢不于前宁人攸受休毕!”

  王曰:“若昔朕其逝,朕言艰日思。若考作室,既底法,厥子乃弗肯堂,矧肯构?厥父菑,厥子乃弗肯播,矧肯获?厥考翼其肯曰:予有后弗弃基?肆予曷敢不越卬(áng)敉宁王大命?若兄考,乃有友伐厥子,民养其劝弗救?”

  王曰:“呜呼!肆哉尔庶邦君越尔御事。爽邦由哲,亦惟十人迪知上帝命越天棐忱,尔时罔敢易法,矧今天降戾于周邦?惟大艰人诞邻胥伐于厥室,尔亦不知天命不易?

  予永念曰:天惟丧殷,若穑夫,予曷敢不终朕亩?天亦惟休于前宁人,予曷其极卜?敢弗于从率宁人有指疆土?矧今卜并吉?肆朕诞以尔东征。天命不僭,卜陈惟若兹。”

  《尚书·微子之命》:

  成王既黜殷命,杀武庚,命微子启代殷后,作《微子之命》。

  王若曰:“猷!殷王元子。惟稽古,崇德象贤。统承先王,修其礼物,作宾于王家,与国咸休,永世无穷。呜呼!乃祖成汤克齐圣广渊,皇天眷佑,诞受厥命。抚民以宽,除其邪虐,功加于时,德垂后裔。尔惟践修厥猷,旧有令闻,恪慎克孝,肃恭神人。予嘉乃德,曰笃不忘。上帝时歆,下民祗协,庸建尔于上公,尹兹东夏。钦哉,往敷乃训,慎乃服命,率由典常,以蕃王室。弘乃烈祖,律乃有民,永绥厥位,毗予一人。世世享德,万邦作式,俾我有周无斁。呜呼!往哉惟休,无替朕命。”

  《尚书·康诰》:

  成王既伐管叔、蔡叔,以殷余民封康叔,作《康诰》、《酒诰》、《梓材》。

  惟三月哉生魄,周公初基作新大邑于东国洛,四方民大和会。侯、甸、男邦、采、卫百工、播民,和见士于周。周公咸勤,乃洪大诰治。

  王若曰:“孟侯,朕其弟,小子封。惟乃丕显考文王,克明德慎罚;不敢侮鳏寡,庸庸,祗祗,威威,显民,用肇造我区夏,越我一、二邦以修我西土。惟时怙冒,闻于上帝,帝休,天乃大命文王。殪戎殷,诞受厥命越厥邦民,惟时叙,乃寡兄勖。肆汝小子封在兹东土。

  王曰:“呜呼!封,汝念哉!今民将在祗遹乃文考,绍闻衣德言。往敷求于殷先哲王用保乂民,汝丕远惟商者成人宅心知训。别求闻由古先哲王用康保民。宏于天,若德,裕乃身不废在王命!”

  王曰:“呜呼!小子封,恫瘝乃身,敬哉!天畏棐忱;民情大可见,小人难保。往尽乃心,无康好逸,乃其乂民。我闻曰:‘怨不在大,亦不在小;惠不惠,懋不懋。’

  已!汝惟小子,乃服惟弘王应保殷民,亦惟助王宅天命,作新民。”

  王曰:“呜呼!封,敬明乃罚。人有小罪,非眚,乃惟终自作不典;式尔,有厥罪小,乃不可不杀。乃有大罪,非终,乃惟眚灾:适尔,既道极厥辜,时乃不可杀。”

  王曰:“呜呼!封,有叙时,乃大明服,惟民其敕懋和。若有疾,惟民其毕弃咎。若保赤子,惟民其康乂(yì)。非汝封刑人杀人,无或刑人杀人。非汝封又曰劓(yì)刵(èr)人,无或劓刵人。”

  王曰:“外事,汝陈时臬(niè)司师,兹殷罚有伦。”又曰:“要囚,服念五、六日至于旬时,丕蔽要囚。”

  王曰:“汝陈时臬事罚。蔽殷彝,用其义刑义杀,勿庸以次汝封。乃汝尽逊曰时叙,惟曰未有逊事。

  已!汝惟小子,未其有若汝封之心。朕心朕德,惟乃知。

  凡民自得罪:寇攘奸宄(guǐ),杀越人于货,暋(mǐn)不畏死,罔弗憝。

  王曰:“封,元恶大憝,矧惟不孝不友。子弗祗服厥父事,大伤厥考心;于父不能字厥子,乃疾厥子。于弟弗念天显,乃弗克恭厥兄;兄亦不念鞠子哀,大不友于弟。惟吊兹,不于我政人得罪,天惟与我民彝大泯乱,曰:乃其速由文王作罚,刑兹无赦。

  不率大戛,矧惟外庶子、训人惟厥正人越小臣、诸节。乃别播敷,造民大誉,弗念弗庸,瘝厥君,时乃引恶,惟朕憝。已!汝乃其速由兹义率杀。亦惟君惟长,不能厥家人越厥小臣、外正;惟威惟虐,大放王命;乃非德用乂。汝亦罔不克敬典,乃由裕民,惟文王之敬忌;乃裕民曰:‘我惟有及。’则予一人以怿。”

  王曰:“封,爽惟民迪吉康,我时其惟殷先哲王德,用康乂民作求。矧今民罔迪,不适;不迪,则罔政在厥邦。”

  王曰:“封,予惟不可不监,告汝德之说于罚之行。今惟民不静,未戾厥心,迪屡未同,爽惟天其罚殛(jí)我,我其不怨。惟厥罪无在大,亦无在多,矧(shěn)曰其尚显闻于天。”

  王曰:“呜呼!封,敬哉!无作怨,勿用非谋非彝蔽时忱(chén)。丕则敏德,用康乃心,顾乃德,远乃猷,裕乃以;民宁,不汝瑕殄。”

  王曰:“呜呼!肆汝小子封。惟命不于常,汝念哉!无我殄享,明乃服命,高乃听,用康乂民。”

  王若曰:“往哉!封,勿替敬,典听朕告,汝乃以殷民世享。”

  《尚书·酒诰》:

  王若曰:“明大命于妹邦。乃穆考文王肇国在西土。厥诰毖庶邦庶士越少正御事,朝夕曰:‘祀兹酒。惟天降命,肇我民,惟元祀。天降威,我民用大乱丧德,亦罔非酒惟行;越小大邦用丧,亦罔非酒惟辜。’

  文王诰教小子有正有事:无彝酒。越庶国:饮惟祀,德将无醉。惟曰我民迪小子惟土物爱,厥心臧。聪听祖考之遗训,越小大德。

  小子惟一妹土,嗣尔股肱,纯其艺黍稷,奔走事厥考厥长。肇牵车牛,远服贾用,孝养厥父母,厥父母庆,自洗腆,致用酒。

  庶士有正越庶伯君子,其尔典听朕教!尔大克羞耇(gǒu)惟君,尔乃饮食醉饱。丕惟曰尔克永观省,作稽中德,尔尚克羞馈祀。尔乃自介用逸,兹乃允惟王正事之臣。兹亦惟天若元德,永不忘在王家。”

  王曰:“封,我西土棐(fěi)徂,邦君御事小子尚克用文王教,不腆于酒,故我至于今,克受殷之命。”

  王曰:“封,我闻惟曰:‘在昔殷先哲王迪畏天显小民,经德秉哲。自成汤咸至于帝乙,成王畏相惟御事,厥棐有恭,不敢自暇自逸,矧曰其敢崇饮?越在外服,侯甸男卫邦伯,越在内服,百僚庶尹惟亚惟服宗工越百姓里居,罔敢湎于酒。不惟不敢,亦不暇,惟助成王德显越,尹人祗辟。’

  我闻亦惟曰:‘在今后嗣王,酣,身厥命,罔显于民祗,保越怨不易。诞惟厥纵,淫泆于非彝,用燕丧威仪,民罔不衋伤心。惟荒腆于酒,不惟自息乃逸,厥心疾很,不克畏死。辜在商邑,越殷国灭,无罹。弗惟德馨香祀,登闻于天;诞惟民怨,庶群自酒,腥闻在上。故天降丧于殷,罔爱于殷,惟逸。天非虐,惟民自速辜。’”

  王:“封,予不惟若兹多诰。古人有言曰:‘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今惟殷坠厥命,我其可不大监抚于时!

  予惟曰:“汝劼毖殷献臣、侯、甸、男、卫,矧太史友、内史友、越献臣百宗工,矧惟尔事服休,服采,矧惟若畴,圻父薄违,农夫若保,宏父定辟,矧汝,刚制于酒。’

  厥或诰曰:‘群饮。’汝勿佚。尽执拘以归于周,予其杀。又惟殷之迪诸臣惟工,乃湎于酒,勿庸杀之,姑惟教之。有斯明享,乃不用我教辞,惟我一人弗恤弗蠲(juān),乃事时同于杀。”

  王曰:“封,汝典听朕毖,勿辩乃司民湎于酒。”

  《尚书·梓材》:

  王曰:“封,以厥庶民暨厥臣达大家,以厥臣达王惟邦君,汝若恒越曰:我有师师、司徒、司马、司空、尹、旅。”曰:‘予罔厉杀人。’亦厥君先敬劳,肆徂厥敬劳。肆往,奸宄、杀人、历人,宥;肆亦见厥君事、戕(qiāng)败人,宥。

  王启监,厥乱为民。曰:‘无胥戕,无胥虐,至于敬寡,至于属妇,合由以容。’王其效邦君越御事,厥命曷以?‘引养引恬。’自古王若兹,监罔攸辟!惟曰:若稽田,既勤敷菑(zī),惟其陈修,为厥疆畎(quǎn)。若作室家,既勤垣墉,惟其涂塈茨。若作梓材,既勤朴斫,惟其涂丹雘(huò)。

  今王惟曰:先王既勤用明德,怀为夹,庶邦享作,兄弟方来。亦既用明德,后式典集,庶邦丕享。皇天既付中国民越厥疆土于先王,肆王惟德用,和怿先后为迷民,用怿先王受命。已!若兹监,惟曰欲至于万年,惟王子子孙孙永保民。”

  《尚书·召诰》:

  成王在丰,欲宅洛邑,使召公先相宅,作《召诰》。

  惟二月既望,越六日乙未,王朝步自周,则至于丰。

  惟太保先周公相宅,越若来三月,惟丙午朏。越三日戊申,太保朝至于洛,卜宅。厥既得卜,则经营。越三日庚戌,太保乃以庶殷攻位于洛汭。越五日甲寅,位成。

  若翼日乙卯,周公朝至于洛,则达观于新邑营。越三日丁巳,用牲于郊,牛二。越翼日戊午,乃社于新邑,牛一,羊一,豕一。

  越七日甲子,周公乃朝用书命庶殷侯甸男邦伯。厥既命殷庶,庶殷丕作。

  太保乃以庶邦冢君出取币,乃复入锡周公。曰:“拜手稽首,旅王若公诰告庶殷越自乃御事:呜呼!皇天上帝,改厥元子兹大国殷之命。惟王受命,无疆惟休,亦无疆惟恤。呜呼!曷其奈何弗敬?

  天既遐终大邦殷之命,兹殷多先哲王在天,越厥后王后民,兹服厥命。厥终,智藏瘝(guān)在。夫知保抱携持厥妇子,以哀吁天,徂厥亡,出执。呜呼!天亦哀于四方民,其眷命用懋。王其疾敬德!

  相古先民有夏,天迪从子保,面稽天若;今时既坠厥命。今相有殷,天迪格保,面稽天若;今时既坠厥命。今冲子嗣,则无遗寿耇,曰其稽我古人之德,矧曰其有能稽谋自天?

  呜呼!有王虽小,元子哉。其丕能諴(xián)于小民。今休:王不敢后,用顾畏于民碞(yán);王来绍上帝,自服于土中。旦曰:‘其作大邑,其自时配皇天,毖(bì)祀于上下,其自时中乂;王厥有成命治民。’今休。

  王先服殷御事,比介于我有周御事,节性惟日其迈。王敬作所,不可不敬德。

  我不可不监于有夏,亦不可不监于有殷。我不敢知曰,有夏服天命,惟有历年;我不敢知曰,不其延。惟不敬厥德,乃早坠厥命。我不敢知曰,有殷受天命,惟有历年;我不敢知曰,不其延。惟不敬厥德,乃早坠厥命。今王嗣受厥命,我亦惟兹二国命,嗣若功。

  王乃初服。呜呼!若生子,罔不在厥初生,自贻哲命。今天其命哲,命吉凶,命历年;知今我初服,宅新邑。肆惟王其疾敬德?王其德之用,祈天永命。

  其惟王勿以小民淫用非彝,亦敢殄戮用乂民,若有功。其惟王位在德元,小民乃惟刑用于天下,越王显。上下勤恤,其曰我受天命,丕若有夏历年,式勿替有殷历年。欲王以小民受天永命。”

  拜手稽首,曰:“予小臣敢以王之仇民百君子越友民,保受王威命明德。王末有成命,王亦显。我非敢勤,惟恭奉币,用供王能祈天永命。”

  《尚书·洛诰》:

  召公既相宅,周公往营成周,使来告卜,作《洛诰》。

  周公拜手稽首曰:“朕复子明辟。王如弗敢及天基命定命,予乃胤保大相东土,其基作民明辟。予惟乙卯,朝至于洛师。我卜河朔黎水,我乃卜涧水东,瀍(chán)水西,惟洛食;我又卜瀍水东,亦惟洛食。伻(bēng)来以图及献卜。”

  王拜手稽首曰:“公不敢不敬天之休,来相宅,其作周配,休!公既定宅,伻来,来,视予卜,休恒吉。我二人共贞。公其以予万亿年敬天之休。拜手稽首诲言。”

  周公曰:“王,肇称殷礼,祀于新邑,咸秩无文。予齐百工,伻从王于周,予惟曰:‘庶有事。’今王即命曰:‘记功,宗以功作元祀。’惟命曰:‘汝受命笃弼,丕视功载,乃汝其悉自教工。’

  孺子其朋,孺子其朋,其往!无若火始焰焰;厥攸灼叙,弗其绝。厥若彝及抚事如予,惟以在周工往新邑。伻向即有僚,明作有功,惇大成裕,汝永有辞。”

  公曰:“已!汝惟冲子,惟终。汝其敬识百辟享,亦识其有不享。享多仪,仪不及物,惟曰不享。惟不役志于享,凡民惟曰不享,惟事其爽侮。乃惟孺子颁,朕不暇听。

  朕教汝于棐民,彝汝乃是不蘉(máng),乃时惟不永哉!笃叙乃正父罔不若予,不敢废乃命。汝往敬哉!兹予其明农哉!被裕我民,无远用戾。”

  王若曰:“公!明保予冲子。公称丕显德,以予小子扬文武烈,奉答天命,和恒四方民,居师;惇宗将礼,称秩元祀,咸秩无文。惟公德明光于上下,勤施于四方,旁作穆穆,迓衡不迷。文武勤教,予冲子夙夜毖祀。”王曰:“公功棐迪,笃罔不若时。”

  王曰:“公!予小子其退,即辟于周,命公后。四方迪乱未定,于宗礼亦未克敉,公功迪将,其后监我士师工,诞保文武受民,乱为四辅。”王曰:“公定,予往已。以功肃将祗欢,公无困哉!我惟无斁(dù)其康事,公勿替刑,四方其世享。”

  周公拜手稽首曰:“王命予来承保乃文祖受命民,越乃光烈考武王弘朕恭。孺子来相宅,其大惇典殷献民,乱为四方新辟,作周恭先。曰其自时中乂,万邦咸休,惟王有成绩。予旦以多子越御事笃前人成烈,答其师,作周孚先。’考朕昭子刑,乃单文祖德。

  伻来毖殷,乃命宁予以秬鬯二卣。曰明禋,拜手稽首休享。予不敢宿,则禋于文王、武王。惠笃叙,无有遘自疾,万年厌于乃德,殷乃引考。王伻殷乃承叙万年,其永观朕子怀德。”

  戊辰,王在新邑烝,祭岁,文王骍(xīng)牛一,武王骍牛一。王命作册逸祝册,惟告周公其后。

  王宾杀禋咸格,王入太室,祼(guàn)。王命周公后,作册逸诰,在十二月。惟周公诞保文武受命,惟七年。

  《尚书·多士》:

  惟三月,周公初于新邑洛,用告商王士。

  王若曰:“尔殷遗多士弗吊,旻天大降丧于殷,我有周佑命,将天明威,致王罚,敕殷命终于帝。肆尔多士!非我小国敢弋殷命。惟天不畀允罔固乱,弼我,我其敢求位?惟帝不畀,惟我下民秉为,惟天明畏。

  我闻曰:上帝引逸,有夏不适逸;则惟帝降格,向于时夏。弗克庸帝,大淫泆有辞。惟时天罔念闻,厥惟废元命,降致罚;乃命尔先祖成汤革夏,俊民甸四方。

  自成汤至于帝乙,罔不明德恤祀。亦惟天丕建,保乂有殷,殷王亦罔敢失帝,罔不配天其泽。

  在今后嗣王,诞罔显于天,矧曰其有听念于先王勤家?诞淫厥泆,罔顾于天显民祗,惟时上帝不保,降若兹大丧。惟天不畀不明厥德,凡四方小大邦丧,罔非有辞于罚。”

  王若曰:“尔殷多士,今惟我周王丕灵承帝事,有命曰:‘割殷’告敕于帝。惟我事不贰适,惟尔王家我适。予其曰惟尔洪无度,我不尔动,自乃邑。予亦念天,即于殷大戾,肆不正。”

  王曰:“猷!告尔多士,予惟时其迁居西尔,非我一人奉德不康宁,时惟天命。无违,朕不敢有后,无我怨。

  惟尔知,惟殷先人有册有典,殷革夏命。今尔又曰:‘夏迪简在王庭,有服在百僚。’予一人惟听用德,肆予敢求于天邑商,予惟率肆矜尔。非予罪,时惟天命。”

  王曰:“多士,昔朕来自奄,予大降尔四国民命。我乃明致天罚,移尔遐逖,比事臣我宗多逊。”

  王曰:“告尔殷多士,今予惟不尔杀,予惟时命有申。今朕作大邑于兹洛,予惟四方罔攸宾,亦惟尔多士攸服奔走臣我多逊。尔乃尚有尔土,尔用尚宁干止,尔克敬,天惟畀矜尔;尔不克敬,尔不啻不有尔土,予亦致天之罚于尔躬!今尔惟时宅尔邑,继尔居;尔厥有干有年于兹洛。尔小子乃兴,从尔迁。”

  王曰:“又曰时予,乃或言尔攸居。”

  《尚书·无逸》:

  周公作《无逸》。

  周公曰:“呜呼!君子,所其无逸。先知稼穑之艰难,乃逸,则知小人之依。相小人,厥父母勤劳稼穑,厥子乃不知稼穑之艰难,乃逸乃谚。既诞,否则侮厥父母曰:‘昔之人无闻知。’”

  周公曰:“呜呼!我闻曰:昔在殷王中宗,严恭寅畏天命,自度治民,治民祗惧,弗敢荒宁。肆中宗之享国七十有五年。其在高宗,时旧劳于外,爰暨小人。作其即位,乃或亮阴,三年不言。其惟不言,言乃雍。不敢荒宁,嘉靖殷邦。至于小大,无时或怨。肆高宗之享国五十年有九年。其在祖甲,不义惟王,旧为小人。作其即位,爰知小人之依,能保惠于庶民,不敢侮鳏寡。肆祖甲之享国三十有三年。自时厥后,立王生则逸。生则逸,不知稼穑之艰难,不闻小人之劳,惟耽乐之从。自时厥后,亦罔或克寿。或十年,或七八年,或五六年,或四三年。”

  周公曰:“呜呼!厥亦惟我周太王、王季,克自抑畏。文王卑服,即康功田功。徽柔懿恭,怀保小民,惠鲜鳏寡。自朝至于日中昃,不遑暇食,用咸和万民。文王不敢盘于游田,以庶邦惟正之共。文王受命惟中身,厥享国五十年。”

  周公曰:“呜呼!继自今嗣王,则其无淫于观、于逸、于游、于田,以万民惟正之共。无皇曰:‘今日耽乐。’乃非民攸训,非天攸若,时人丕则有愆。无若殷王受之迷乱,酗于酒德哉!”

  周公曰:“呜呼!我闻曰:‘古之人犹胥训告,胥保惠,胥教诲,民无或胥譸(zhōu)张为幻。’此厥不听,人乃训之,乃变乱先王之正刑,至于小大。民否则厥心违怨,否则厥口诅祝。”

  周公曰:“呜呼!自殷王中宗及高宗及祖甲及我周文王,兹四人迪哲。厥或告之曰:‘小人怨汝詈汝。’则皇自敬德。厥愆,曰:‘朕之愆。’允若时,不啻不敢含怒。此厥不听,人乃或譸张为幻,曰小人怨汝詈汝,则信之,则若时,不永念厥辟,不宽绰厥心,乱罚无罪,杀无辜。怨有同,是丛于厥身。”

  周公曰:“呜呼!嗣王其监于兹。”

  《尚书·君奭》:

  召公为保,周公为师,相成王为左右。召公不说,周公作《君奭》。

  周公若曰:“君奭!弗吊天降丧于殷,殷既坠厥命,我有周既受。我不敢知曰:厥基永孚于休。若天棐忱,我亦不敢知曰:其终出于不祥。呜呼!君已曰‘时我’,我亦不敢宁于上帝命,弗永远念天威越我民;罔尤违,惟人。在我后嗣子孙,大弗克恭上下,遏佚前人光在家,不知天命不易,天难谌,乃其坠命,弗克经历。嗣前人,恭明德,在今。予小子旦非克有正,迪惟前人光施于我冲子。又曰:‘天不可信’,我道惟宁王德延,天不庸释于文王受命。”

  公曰:“君奭!我闻在昔成汤既受命,时则有若伊尹,格于皇天。在太甲,时则有若保衡。在太戊,时则有若伊陟(zhì)、臣扈,格于上帝;巫咸乂王家。在祖乙,时则有若巫贤。在武丁,时则有若甘盘。率惟兹有陈,保乂有殷,故殷礼陟配天,多历年所。天维纯佑命,则商实百姓王人,罔不秉德明恤,小臣屏侯甸,矧咸奔走。惟兹惟德称,用乂厥辟,故一人有事于四方,若卜筮罔不是孚。”

  公曰:“君奭!天寿平格,保乂有殷,有殷嗣,天灭威。今汝永念,则有固命,厥乱明我新造邦。”

  公曰:“君奭!在昔上帝割申劝宁王之德,其集大命于厥躬。惟文王尚克修和我有夏;亦惟有若虢叔,有若闳夭,有若散宜生,有若泰颠,有若南宫括。”又曰:“无能往来,兹迪彝教,文王蔑德降于国人。亦惟纯佑秉德,迪知天威,乃惟时昭文王,迪见冒闻于上帝,惟时受有殷命哉!武王惟兹四人,尚迪有禄。后暨武王,诞将天威,咸刘厥敌。惟兹四人昭武王,惟冒丕单称德。今在予小子旦,若游大川,予往暨汝奭其济。小子同未在位,诞无我责,收罔勖不及。耇造德不降,我则鸣鸟不闻,矧曰其有能格?”

  公曰:“呜呼!君肆其监于兹!我受命于疆惟休,亦大惟艰。告君,乃猷裕我,不以后人迷。”

  公曰:“前人敷乃心,乃悉命汝,作汝民极。曰:‘汝明勖偶王,在亶。乘兹大命,惟文王德丕承,无疆之恤。’”

  公曰:“君!告汝,朕允保奭。其汝克敬,以予监于殷丧大否,肆念我天威。予不允,惟若兹诰,予惟曰:‘襄我二人,汝有合哉?’言曰:‘在时二人。天休兹至,惟时二人弗戡。’其汝克敬德,明我俊民,在让后人于丕时。呜呼!笃棐时二人,我式克至于今日休?我咸成文王功于不怠,丕冒海隅出日,罔不率俾。”

  公曰:“君!予不惠若兹多诰,予惟用闵于天越民。”

  公曰:“呜呼!君!惟乃知民德亦罔不能厥初,惟其终。祗若兹,往敬用治!”

  《尚书·蔡仲之命》:

  蔡叔既没,王命蔡仲,践诸侯位,作《蔡仲之命》。

  惟周公位冢宰,正百工,群叔流言。乃致辟管叔于商;囚蔡叔于郭邻,以车七乘;降霍叔于庶人,三年不齿。蔡仲克庸只德,周公以为卿士。叔卒,乃命诸王邦之蔡。王若曰:“小子胡,惟尔率德改行,克慎厥猷,肆予命尔侯于东土。往即乃封,敬哉!尔尚盖前人之愆,惟忠惟孝;尔乃迈迹自身,克勤无怠,以垂宪乃后;率乃祖文王之遗训,无若尔考之违王命。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民心无常,惟惠之怀。为善不同,同归于治;为恶不同,同归于乱。尔其戒哉!慎厥初,惟厥终,终以不困;不惟厥终,终以困穷。懋乃攸绩,睦乃四邻,以蕃王室,以和兄弟,康济小民。率自中,无作聪明乱旧章。详乃视听,罔以侧言改厥度。则予一人汝嘉。”王曰:“呜呼!小子胡,汝往哉!无荒弃朕命!”

  《尚书·多方》:

  成王归自奄,在宗周,诰庶邦,作《多方》。

  惟五月丁亥,王来自奄,至于宗周。

  周公曰:“王若曰:猷告尔四国多方惟尔殷侯尹民。我惟大降尔命,尔罔不知。洪维图天之命,弗永寅念于祀,惟帝降格于夏。有夏诞厥逸,不肯慼言于民,乃大淫昏,不克终日劝于帝之迪,乃尔攸闻。厥图帝之命,不克开于民之丽,乃大降罚,崇乱有夏。因甲于内乱,不克灵承于旅。罔丕惟进之恭,洪舒于民。亦惟有夏之民叨懫日钦,劓割夏邑。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休命于成汤,刑殄有夏。惟天不畀纯,乃惟以尔多方之义民不克永于多享;惟夏之恭多士大不克明保享于民,乃胥惟虐于民,至于百为,大不克开。乃惟成汤克以尔多方简,代夏作民主。慎厥丽,乃劝;厥民刑,用劝;以至于帝乙,罔不明德慎罚,亦克用劝;要囚殄戮多罪,亦克用劝;开释无辜,亦克用劝。今至于尔辟,弗克以尔多方享天之命,呜呼!”

  王若曰:“诰告尔多方,非天庸释有夏,非天庸释有殷。乃惟尔辟以尔多方大淫,图天之命屑有辞。乃惟有夏图厥政,不集于享,天降时丧,有邦间之。乃惟尔商后王逸厥逸,图厥政不蠲烝,天惟降时丧。

  “惟圣罔念作狂,惟狂克念作圣。天惟五年须暇之子孙,诞作民主,罔可念听。天惟求尔多方,大动以威,开厥顾天。惟尔多方罔堪顾之。惟我周王灵承于旅,克堪用德,惟典神天。天惟式教我用休,简畀殷命,尹尔多方。

  “今我曷敢多诰。我惟大降尔四国民命。尔曷不忱裕之于尔多方?尔曷不夹介乂我周王享天之命?今尔尚宅尔宅,畋尔田,尔曷不惠王熙天之命?

  “尔乃迪屡不静,尔心未爱。尔乃不大宅天命,尔乃悄播天命,尔乃自作不典,图忱于正。我惟时其教告之,我惟时其战要囚之,至于再,至于三。乃有不用我降尔命,我乃其大罚殛之!非我有周秉德不康宁,乃惟尔自速辜!”

  王曰:“呜呼!猷告尔有方多士暨殷多士。今尔奔走臣我监五祀,越惟有胥伯小大多正,尔罔不克臬。自作不和,尔惟和哉!尔室不睦,尔惟和哉!尔邑克明,尔惟克勤乃事。尔尚不忌于凶德,亦则以穆穆在乃位,克阅于乃邑谋介。尔乃自时洛邑,尚永力畋尔田,天惟畀矜尔,我有周惟其大介赉尔,迪简在王庭。尚尔事,有服在大僚。”

  王曰:“呜呼!多士,尔不克劝忱我命,尔亦则惟不克享,凡民惟曰不享。尔乃惟逸惟颇,大远王命,则惟尔多方探天之威,我则致天之罚,离逖尔土。”

  王曰:“我不惟多诰,我惟祗告尔命。”又曰:“时惟尔初,不克敬于和,则无我怨。”

  《尚书·立政》:

  周公作《立政》。

  周公若曰:“拜手稽首,告嗣天子王矣。”用咸戒于王曰:“王左右常伯、常任、准人、缀衣、虎贲。”

  周公曰:“呜呼!休兹知恤,鲜哉!古之人迪惟有夏,乃有室大竞,吁俊尊上帝迪,知忱恂于九德之行。乃敢告教厥后曰:‘拜手稽首后矣!’曰:‘宅乃事,宅乃牧,宅乃准,兹惟后矣。谋面,用丕训德,则乃宅人,兹乃三宅无义民。’

  桀德,惟乃弗作往任,是惟暴德罔后。亦越成汤陟,丕厘上帝之耿命,乃用三有宅;克即宅,曰三有俊,克即俊。严惟丕式,克用三宅三俊,其在商邑,用协于厥邑;其在四方,用丕式见德。

  呜呼!其在受德,暋为羞刑暴德之人,同于厥邦;乃惟庶习逸德之人,同于厥政。帝钦罚之,乃伻我有夏,式商受命,奄甸万姓。

  亦越文王、武王,克知三有宅心,灼见三有俊心,以敬事上帝,立民长伯。立政:任人、准夫、牧、作三事。虎贲、缀衣、趣马、小尹、左右携仆、百司庶府。大都小伯、艺人、表臣百司、太史、尹伯,庶常吉士。司徒、司马、司空、亚、旅。夷、微、卢烝。三亳阪尹。

  文王惟克厥宅心,乃克立兹常事司牧人,以克俊有德。文王罔攸兼于庶言;庶狱庶慎,惟有司之牧夫是训用违;庶狱庶慎,文王罔敢知于兹。

  亦越武王,率惟敉功,不敢替厥义德,率惟谋从容德,以并受此丕丕基。”

  呜呼!孺子王矣!继自今我其立政。立事、准人、牧夫,我其克灼知厥若,丕乃俾乱;相我受民,和我庶狱庶慎。时则勿有间之,自一话一言。我则末惟成德之彦,以乂我受民。

  呜呼!予旦已受人之徽言咸告孺子王矣。继自今文子文孙,其勿误于庶狱庶慎,惟正是乂之。

  自古商人亦越我周文王立政,立事、牧夫、准人,则克宅之,克由绎之,兹乃俾乂,国则罔有。立政用憸人,不训于德,是罔显在厥世。继自今立政,其勿以憸人,其惟吉士,用励相我国家。

  今文子文孙,孺子王矣!其勿误于庶狱,惟有司之牧夫。其克诘尔戎兵以陟禹之迹,方行天下,至于海表,罔有不服。以觐文王之耿光,以扬武王之大烈。呜呼!继自今后王立政,其惟克用常人。”

  周公若曰:“太史!司寇苏公式敬尔由狱,以长我王国。兹式有慎,以列用中罚。”

  《尚书·周官》:

  成王既黜殷命,灭淮夷,还归在丰,作《周官》。

  惟周王抚万邦,巡侯、甸,四征弗庭,绥厥兆民。六服群辟,罔不承德。归于宗周,董正治官。

  王曰:“若昔大猷,制治于未乱,保邦于未危。”

  曰:“唐虞稽古,建官惟百。内有百揆四岳,外有州、牧、侯伯。庶政惟和,万国咸宁。夏商官倍,亦克用乂。明王立政,不惟其官,惟其人。

  今予小子,祗勤于德,夙夜不逮。仰惟前代时若,训迪厥官。立太师、太傅、太保,兹惟三公。论道经邦,燮理阴阳。官不必备,惟其人。少师、少傅、少保,曰三孤。贰公弘化,寅亮天地,弼予一人。冢宰掌邦治,统百官,均四海。司徒掌邦教,敷五典,扰兆民。宗伯掌邦礼,治神人,和上下。司马掌邦政,统六师,平邦国。司寇掌邦禁,诘奸慝,刑暴乱。司空掌邦土,居四民,时地利。六卿分职,各率其属,以倡九牧,阜成兆民。六年,五服一朝。又六年,王乃时巡,考制度于四岳。诸侯各朝于方岳,大明黜陟。”

  王曰:“呜呼!凡我有官君子,钦乃攸司,慎乃出令,令出惟行,弗惟反。以公灭私,民其允怀。学古入官。议事以制,政乃不迷。其尔典常作之师,无以利口乱厥官。蓄疑败谋,怠忽荒政,不学墙面,莅事惟烦。戒尔卿士,功崇惟志,业广惟勤,惟克果断,乃罔后艰。位不期骄,禄不期侈。恭俭惟德,无载尔伪。作德,心逸日休;作伪,心劳日拙。居宠思危,罔不惟畏,弗畏入畏。推贤让能,庶官乃和,不和政庞。举能其官,惟尔之能。称匪其人,惟尔不任。”

  王曰:“呜呼!三事暨大无,敬尔有官,乱尔有政,以佑乃辟。永康兆民,万邦惟无斁。

  《尚书·君陈》:

  周公既沒,命君陈分正东郊成周,作《君陈》。

  王若曰:“君陈,惟尔令德孝恭。惟孝友于兄弟,克施有政。命汝尹茲东郊,敬哉!昔周公师保万民,民怀其德。往慎乃司,茲率厥常,懋昭周公之训,惟民其乂。我闻曰:‘至治馨香,感于神明。黍稷非馨,明德惟馨尔。’尚式时周公之猷训,惟日孜孜,无敢逸豫。凡人未见圣,若不克见;既见圣,亦不克由圣,尔其戒哉!尔惟风,下民惟草。图厥政,莫或不艰,有废有兴,出入自尔师虞,庶言同则绎。尔有嘉谋嘉猷,则入告尔后于內,尔乃顺之于外,曰:‘斯谋斯猷,惟我后之德。’呜呼!臣人咸若时,惟良显哉!”

  王曰:“君陈,尔惟弘周公丕训,无依势作威,无倚法以削,宽而有制,从容以和。殷民在辟,予曰辟,尔惟勿辟;予曰宥,尔惟勿宥,惟厥中。有弗若于汝政,弗化于汝训,辟以止辟,乃辟。狃于奸宄,败常乱俗,三细不宥。尔无忿疾于顽,无求备于一夫。必有忍,其乃有济;有容,德乃大。简厥修,亦简其或不修。进厥良,以率其或不良。惟民生厚,因物有迁。违上所命,从厥攸好。尔克敬典在德,时乃罔不变。允升于大猷,惟予一人膺受多福,其尔之休,终有辞于永世。”

  《尚书·顾命》:

  成王将崩,命召公、毕公率诸侯相康王,作《顾命》。

  惟四月,哉生魄,王不怿。甲子,王乃洮颒水。相被冕服,凭玉几。乃同,召太保奭、芮伯、彤伯、毕公、卫侯、毛公、师氏、虎臣、百尹、御事。王曰:“呜呼!疾大渐,惟几,病日臻。既弥留,恐不获誓言嗣,兹予审训命汝。昔君文王、武王宣重光,奠丽陈教,则肄肄不违,用克达殷集大命。在后之侗,敬迓天威,嗣守文、武大训,无敢昏逾。今天降疾,殆弗兴弗悟。尔尚明时朕言,用敬保元子钊弘济于艰难,柔远能迩,安劝小大庶邦。思夫人自乱于威仪。尔无以钊冒贡于非几。”

  兹既受命,还出缀衣于庭。越翼日乙丑,王崩。太保命仲桓、南宫毛俾爰齐侯吕伋,以二干戈、虎贲百人逆子钊于南门之外。延入翼室,恤宅宗。丁卯,命作册度。

  越七日癸酉,伯相命士须材。狄设黼(fǔ)扆(yì)、缀衣。牖(yǒu)间南向,敷重篾(miè)席,黼纯,华玉,仍几。西序东向,敷重厎席,缀纯,文贝,仍几。东序西向,敷重丰席,画纯,雕玉,仍几。西夹南向,敷重笋席,玄纷纯,漆,仍几。越玉五重,陈宝,赤刀、大训、弘璧、琬琰、在西序。大玉、夷玉、天球、河图,在东序。胤之舞衣、大贝、鼖(fén)鼓,在西房;兑之戈、和之弓、垂之竹矢,在东房。大辂在宾阶面,缀辂(lù)在阼阶面,先辂在左塾之前,次辂在右塾之前。

  二人雀弁,执惠,立于毕门之内。四人綦(qí)弁,执戈上刃,夹两阶戺(shì)。一人冕,执刘,立于东堂,一人冕,执钺,立于西堂。一人冕,执戣(kuí),立于东垂。一人冕,执瞿,立于西垂。一人冕,执锐,立于侧阶。

  王麻冕黼裳,由宾阶隮。卿士邦君麻冕蚁裳,入即位。太保、太史、太宗皆麻冕彤裳。太保承介圭,上宗奉同瑁,由阼阶隮(jī)。太史秉书,由宾阶隮,御王册命。曰:“皇后凭玉几,道扬末命,命汝嗣训,临君周邦,率循大卞,燮和天下,用答扬文、武之光训。”王再拜,兴,答曰:“眇眇予末小子,其能而乱四方以敬忌天威。”乃受同瑁,王三宿,三祭,三吒。上宗曰:“飨!”太保受同,降,盥,以异同秉璋以酢。授宗人同,拜。王答拜。太保受同,祭,哜,宅,授宗人同,拜。王答拜。太保降,收。诸侯出庙门俟。

周公和姜子牙谁的地位高(成王)(4)

  《皇王大纪》:

  《大雅》十七篇曰《泂(jiǒng)酌(zhuó)》,三章,章五句,召公戒王也。言皇天亲有德,飨有道也。

  泂酌彼行(háng)潦(lǎo),挹(yì)彼注兹,可以餴(fēn)饎(chì)。岂(kǎi)弟(tì)君子,民之父母。

  泂酌彼行潦,挹彼注兹,可以濯罍(léi)。岂弟君子,民之攸归。

  泂酌彼行潦,挹彼注兹,可以濯溉(xì)。岂弟君子,民之攸塈。

  《大雅》十八篇曰《卷(quán)阿(ē)》,十章,六章章五句四,章章六句,召公戒成王也。言求贤用吉士也。

  有卷者阿,飘风自南。岂(kǎi)弟(tì)君子,来游来歌,以矢其音。

  伴奂尔游矣,优游尔休矣。岂弟君子,俾(bǐ)尔弥尔性(shēng),似先公酋矣。

  尔土宇昄(bǎn)章,亦孔之厚矣。岂弟君子,俾尔弥尔性,百神尔主矣。

  尔受命长矣,茀(fú)禄尔康矣。岂弟君子,俾尔弥尔性,纯嘏(gǔ)尔常矣。

  有冯(píng,)有翼,有孝有德,以引以翼。岂弟君子,四方为则。

  颙(yōng)颙卬卬,如圭如璋,令闻令望。岂弟君子,四方为纲。

  凤凰于飞,翙(huì)翙其羽,亦集爰止。蔼蔼王多吉士,维君子使,媚于天子。

  凤凰于飞,翙翙其羽,亦傅于天。蔼蔼王多吉人,维君子命,媚于庶人。

  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菶(běng)菶萋萋,雝(yōng)雝喈(jiē)喈。

  君子之车,既庶且多。君子之马,既闲且驰。矢诗不(pī)多,维以遂歌。

  《周颂》四篇曰《烈文》,一章十三句,成王即政,诸侯助祭也。

  烈文辟(bì)公,锡兹祉福。惠我无疆,子孙保之。无封靡于尔邦,维王其崇之。

  念兹戎功,继序其皇之。无竞维人,四方其训之。不(pī)显维德,百辟其刑之。於(wū)乎,前王不忘!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