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真实死因(完全是赵光义为了实现自己的阴谋)

七夕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现在叫做七夕,或者中国的情人节,这天在中国古代一般叫做乞巧节,是一个仅次于春节的重大节日。

巧合的是,乞巧节这天是中国古代一位名人的生日。公元978年的七夕节,这天晚上,他举办了一场盛大的生日宴会,庆祝41岁生日,庆祝晚会结束后,他喝下了皇帝赏赐的美酒,不料想这是一杯毒酒,很快毒性发作,疼的他跌倒在地,上下翻滚,经过两个小时的挣扎后,他蜷缩起身体,渐渐的平静了下来,他眼中充满了幽怨,眼帘上海挂着两滴泪水,然后死去了,结束了他短暂的一生,这个人就是南唐后主李煜。

李煜,南唐国的第三任皇帝,历史对他的评价很简单——无能的皇帝,天才的词人。论从政功绩平平,毫无建树,在历朝历代的皇帝中也仅能留个名。但他的知名度却不输给历朝历代的任何一位皇帝。他的知名度只要来自亮点——他的词和他的话题性。

李煜的词不用多说,对古代文学稍有点喜好的都能够吟诵两首。李煜的话题性也和他的词一样精彩,有味道。

他逃避皇位却又不得不集成皇位;

说了一句不该说的话

976年,李煜押解到北宋都城汴京,赵匡胤赏赐他带有侮辱性质的违命侯,告诫李煜自己不主动投降。几个月后,赵光义通过阴谋夺取了皇位,取代了还算仁慈的赵匡胤。

赵光义上台后,想摸摸李煜的底细,是不是心甘情愿的做北宋的俘虏。于是派南唐的旧臣徐铉去试探李煜。

徐铉领了命令来看望李煜软,李煜好久没见到旧人,竟然拉着徐铉的手引进了屋子,然后高兴的拉着徐铉聊起了家常。毫无戒心的李煜,当聊到国破家亡时,竟然说了句“当时悔杀了潘佑、李平”。潘佑、李平是当初力主抗宋的将领,为了不惹怒北宋,一心求和的君臣就杀了他俩。

当徐铉把这句话汇报给赵光义的时候,可想而知赵光义作何感想,李煜并心中没有彻底忘记他的国和他的皇位。

说了一句不该说的话,这是李煜的死因之一。

痴情一个不该痴情的女子

李煜一生中有两位皇后,大周后和小周后。964年大周后病逝,968年李煜又娶了大周后的妹妹小周后未皇后。

小周后生的容貌美丽,神彩端静,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也是一位才女佳人。976年小周后跟随李煜一起来到北宋当了俘虏。

问题就出在这里,小周后这样的美女,赵光义早就有所耳闻,垂涎三尺。当赵光义见到小周后以后,更是喜欢的不能自拔。当赵光义当上皇帝之后,他便经常假皇后的名义唤下周后进宫小住,有时候是一两天,有时候是一周。

李煜也不是傻子,当然知道自己的老婆做了什么。所以当小周后回来的时候,免不了与她大吵大闹。小周后也委屈啊,大骂李煜无能,说还不是你失去了国家,丢掉了皇位,才让我遭受如此的屈辱。

对于赵光义来说,喜欢小周后在历史上是没有争议的,他也不想自己一直做第三者,传出去对皇帝的名声也不好。所以除掉李煜,扫清与小周后之间的障碍,也构成了他要处死李煜的原因。好在小周后还算是个痴情的女子,李煜被杀之后不久,也自杀身亡,留遗书求与李煜合葬。

与赵光义争风吃醋,这是李煜的死因之二。

李煜真实死因(完全是赵光义为了实现自己的阴谋)(1)

小周后

举办了一场不该举办的生日宴会,唱了一首不该唱的词

978年7月7日,是李煜41岁的生日,按照习惯,他举办了一场盛大的生日晚会。

参加的人当然是故国带来的宫女乐工,旧臣,以及汴京结识的文人雅士。这场生日宴会,虽然远远不如之前在金陵时候那样宏大,但节目却一样不少。初为《霓裳羽衣舞》,又为大周后创作的《邀醉舞破》。

当然更多的是李煜创作的歌,其中有一首《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首词道尽了李煜对故国的思念。悠悠的乐声,绵绵的思乡之情从院子里传到街上,很快也传到了赵光义的耳朵里。赵光义听人汇报后勃然大怒,对旁人说:“朕如何亏待了他,让他如此思乡。”

这当然是说辞,你抢了人家的老婆,还不算亏待吗?

这首词也只是其中的一个引子,因为李煜在汴京的两年多,写了太多的怀念故国的词,从词中的意思看,只不过李煜的一些文人的感伤而已,但对于赵光义来说,这就是李煜的不满。赵光义不满李煜不好好的待着做一个合格的俘虏,还经常唱反调,怀念故国。赵光义不满的是李煜对北宋皇帝权威的挑战。

所以,怀念故国的生日宴会和怀念故国的词,成为李煜被杀的原因之三。

李煜真实死因(完全是赵光义为了实现自己的阴谋)(2)

大周后

认识了一个不该认识的朋友

975年,金陵被攻破。976年2月,李煜被押解回京。负责押解李煜的是赵廷美,赵光义的弟弟。

赵廷美也是个爱好附庸风雅的人,早就知道李煜的词写得好,书法画画都不错。所以在押解回京的路上,与李煜谈天说地,竟然成了朋友。当李煜在汴京软禁的时候,赵廷美也经常去探望李煜,交情是越来越 深。

大家都知道,赵光义是靠‘金匮之盟’的约定当上皇帝的,所以他的皇位按照约定要传给赵廷美。976年赵光义即位后,就封赵廷美为开封尹和魏王,确定了皇位继承权。当然,这只是赵光义玩的把戏,他压根就么想过要传位给赵廷美。所以后面,赵光义就不断的寻找机会,要除掉赵廷美,而李煜就是赵光义的棋子之一。

978年7月7日,赵光义得知李煜在家中办生日宴会,自己的弟弟赵廷美也参加了,于是赵光义心生一计,叫回赵廷美,让他去毒死李煜。

赵光义说的很清楚,因为李煜怀念故国,没有真心的臣服,所以该死。

对于赵廷美来说,只能照办。带着毒酒,返回李煜的住所,对李煜说:“皇帝听说你过生日,特意赏赐了这壶美酒。”

这就出现了本文开头的一幕。当生日宴会结束后,李煜拿出这壶美酒,不得不喝下去。也许李煜完全没想到皇帝要以这种方式处死他,所以毫无戒心的喝下去了。

对于赵光义来说,赏赐的这壶毒酒,就没有只是想处死李煜这么简单了。赵光义想试探赵廷美,让赵廷美亲手杀死自己的好友李煜,看看赵廷美的反应。

这对于赵廷美来说,也是没得选择的事情,他只能照办,因为他心里也清楚赵光义一直盯着自己。

也就是单纯的李煜,稀里糊涂的死去了。

这是李煜的死因之四。

李煜真实死因(完全是赵光义为了实现自己的阴谋)(3)

小周后

总结

回头来看李煜的死因,如果李煜足够聪明的话,也许可以不死。

见了旧臣徐铉,应该想到是赵光义派来试探自己的,干嘛要伤感故国,谈些不能改变的旧事呢?为什么不说些感谢北宋,感谢皇帝的话?

小周后,李煜明知道赵光义喜欢,何不耍点手段,与小周后断了孽缘,大大方方的送给赵光义?

那次生日宴会,那些怀念故国的词,就不要写了,像蜀国刘禅那样做了“乐不思蜀”的俘虏不好?

对于赵廷美,李煜应该与赵廷美保持距离,远离北宋的权利争夺的战场,避免炮弹的误伤。

当然,这也只是我个人的一点看法。因为如果李煜这样做了,他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李煜,他也不会有今天这样的影响力和话题性,也不会有词坛上的地位。

李煜一生做了两个皇帝,南唐后主和词坛之帝。南唐的皇帝只做了14年,而诗坛的皇帝却做了1000多年,他赚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