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未来5年发展意味着什么(打开眼界看世界)

作为东南亚地区的一个新兴工业化发展中经济体,从1990年到2020年,越南基本保持着5%以上的较高增长速度。工业化发展带动的商品贸易增长,也使得越南的商品出口占全球商品出口贸易额的比重达到了1.5%。

作为一个中低收入的发展中国家,越南人口占全球的比重约为1.3%,人均GDP仅为全球平均水平的1/4。较低的收入和消费能力,使得越南的经济发展越来越依赖对外商品贸易发展带动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凭借着劳动力成本的优势,越南的对外商品出口贸易主要集中在以纺织品为主的低技术附加值商品和电子电气产业链末端商品领域。而随着工业化发展带来的需求增长,越南对工业化生产所需的中技术附加值和高技术附加值商品,以及原材料和资源型商品的进口需求也在逐渐增大。

随着美中关系的逐渐恶化,凭借着劳动力成本较低的优势,在美国的商品进口贸易中,越南对中国大陆形成了一定的进口替代,这也使得网络媒体中的“越南威胁论”甚嚣尘上。

从自身的角度看,在外向型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下,越南的GDP规模仅为全球的0.4%,远低于其商品贸易额的全球占比。而在全球经贸环境开始出现动荡的情况,越南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也会面临巨大的挑战。2021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尽管越南的商品贸易额依然保持增长,越南GDP的增长速度却出现了大幅度的下降。2022年,俄乌军事行动,美联储加息等一系列国际局势变化,都有可能会对越南的商品贸易和经济发展产生进一步不利的影响。

从技术的角度看,越南需要市场空间和时间去提升其制造业的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从而可以在更高技术附加值的商品贸易领域获得更多的生产收益和自主生产能力。自身市场空间的限制和国际局势的动荡,无疑也会对越南提升技术水平产生不利的影响。

作为新兴的工业化经济体,越南的商品贸易集中度较高,这也使得越南的商品贸易发展更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如何在提升技术能力的同时,拓展商品贸易的市场空间,也是作为工业化后来者的越南所面临的挑战。

美国和中国是全球两大经济体,美国是越南最大的商品出口贸易伙伴,中国大陆是越南最大的商品贸易伙伴和商品进口贸易伙伴。越南与美国是不平衡的商品贸易关系,而与中国则是协同发展的贸易关系。在美中关系逐渐恶化的情况,选边站对于越南来说显然不是一个最好的选择。如何平衡好与美国和中国的政治与贸易关系,对越南未来的发展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本文以世界银行和联合国贸易及发展会议(UNCTAD)的数据为基础,以可视化图表的形式,从经济发展与商品贸易关系、主要商品贸易伙伴关系、按技术附加值分类商品贸易发展、与美国和中国的商品贸易关系,美国视角下的越、中商品进口变化对比、全球视角下的中、越商品出口对比,以及越南与亚洲主要贸易伙伴的进口贸易和贸易平衡关系等多个视角简单呈现了越南过去20多年经济发展与商品贸易的变化趋势。希望通过这八张图表,能够帮助读者对越南的经济及商品贸易发展有一个相对客观的量化认知。

越南未来5年发展意味着什么(打开眼界看世界)(1)

图 1 越南经济与商品贸易(1990-2021)

从1990年到2020年,作为东南亚地区的一个新兴工业化经济体,越南的GDP增速都保持在5%以上的较高增速水平。随着GDP相对快速的增长,越南占全球GDP的比重也呈现较快的增长趋势。2020年,越南的GDP全球占比达到了0.4%。

作为一个后工业化时代相对快速发展的经济体,越南的人口增速已经低于全球的平均增长水平,从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越南人口占全球人口比重已经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作为一个中低收入的经济体,尽管随着经济相对快速发展,人均GDP也呈现较快的增长趋势,但是截止到2021年,越南的人均GDP水平也仅为全球平均水平的25%。

在较低的人均GDP水平给越南带来劳动力成本优势的同时,也决定越南的国内消费水平较低,依靠出口带动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是越南目前主要依赖的经济发展模式。越南的商品出口和进口贸易与GDP的比例均超过了90%,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随着全球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带来的劳动力抚养比上升,全球经济也逐渐进入的人口存量增长的发展模式。受此影响,全球商品贸易与GDP的比例从2008年开始已经呈现逐步下降的趋势。逆全球化发展已经成为近10多年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早期资本主义高收入工业化经济体的战略转变。

在逆全球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凭借着劳动力成本优势和外向型经济的发展,越南仍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在商品贸易额的增长带动下,越南的商品出口和进口贸易额全球占比都超过了1.5%。与GDP规模相比,越南在全球商品贸易中获得了更为重要的地位。

作为一个依靠外向型经济发展驱动的新兴经济体,越南经济和商品贸易增长也对外部环境有着较大的依赖程度。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1年,尽管越南的商品出口贸易额依然保持增长,但是出口贸易额全球占比却有所下降,而越南的GDP增速更是大幅度降低。

越南未来5年发展意味着什么(打开眼界看世界)(2)

图 2 越南的主要商品贸易伙伴(1995-2021)

作为后工业化时代的一个新兴经济体,越南的商品贸易有着较大的贸易伙伴集中度,美国、中国大陆、日本、韩国是越南最主要的商品出口贸易额伙伴,对上述贸易伙伴的出口占越南商品出口贸易额的比例已经超过了50%。中国大陆、韩国、中国台湾、日本、美国是越南的主要商品进口贸易伙伴,越南从上述贸易伙伴的商品进口贸易额占比已经接近了70%,其中越南从美国的商品进口贸易额占比低于中国大陆、韩国、中国台湾、日本等东亚地区的贸易伙伴。

尽管与美国、英国、德国、法国等西方发达工业化国家是商品贸易额顺差关系,但是越南与中国大陆、韩国、中国台湾等东亚地区新兴工业化经济体都是商品贸易逆差关系。由此,也可以看出,受工业化起步较晚的影响,越南与上述东亚新兴工业化经济体在工业化发展水平上存在着不小的差距。

越南未来5年发展意味着什么(打开眼界看世界)(3)

图 3 按技术附加值分类越南商品贸易构成及发展(1995-2021)

从1995年到2021年,在商品贸易规模快速增长的同时,越南对外商品贸易构成,以及不同商品在全球商品贸易额的占比及贸易平衡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在工业化全球发展和信息产业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借助劳动力成本优势,越南在高技术附加值电子电气商品产业链的末端具备了一定的生产能力优势,从而也使得电子电气商品超过了低技术附加值的纺织品成为越南出口贸易额规模最大的商品领域。

在低技术附加值生产的纺织品领域,劳动力成本较低也是越南的一个竞争优势,随着出口贸易额的增长,越南纺织品出口贸易额全球占比已经超过了6%。纺织品也是越南商品出口贸易中,全球贸易额占比最高的一类商品。

随着出口贸易额的快速增长,电子电气、纺织品和其它低技术附加值商品也成为越南的贸易顺差商品。

随着越南工业化发展,对生产原材料、生产设备、过程性商品等商品进口需求也出现了大幅度的增长,作为越南曾经最主要的出口商品和贸易顺差商品,随着进口贸易额更快的增长,初级商品已经从贸易顺差商品变为了贸易逆差商品。在与工业生产紧密相关的非农业原材料、中技术附加值工程性商品(各种机械设备)、中技术附加值工艺性商品(化学品、金属制品)等商品领域,越南的商品贸易逆差也在不断增长。

越南未来5年发展意味着什么(打开眼界看世界)(4)

图 4 越南与美国商品贸易(1995-2021)

美国是越南最大的商品出口贸易伙伴,也是越南最主要的商品贸易顺差来源。越南与美国之间是商品出口贸易额主导的不平衡贸易关系。越南对美国的商品出口贸易额是从美国商品进口贸易额的5倍以上。

电子电气商品、纺织品和其它低技术附加值商品,是越南对美国出口的最主要商品,也是主要的商品贸易顺差来源。(有关越南与美国的商品贸易关系,详见以下链接文章,在此就不重复赘述了)

超越日韩,越南已经成为美国在亚太地区贸易逆差第二大的经济体

尽管越南对美国是商品贸易顺差,但由于越南对美国的出口商品大多是低技术附加值商品和电子电气商品产业链末端的商品,因此,在对美国的商品出口贸易中,越南缺乏足够的议价权去保障商品生产中所获得的收益。而受到美国金融优势的影响,从美国获得的商品贸易顺差也会使越南的商品生产净收益水平进一步下降。

越南未来5年发展意味着什么(打开眼界看世界)(5)

图 5 按技术附加值分类越南与中国大陆商品贸易(1995-2021)

相对于与美国的不均衡贸易关系而言,越南与中国大陆之间是一种更为紧密的贸易关系。中国大陆是越南的第二大商品出口贸易伙伴和第一大商品进口贸易伙伴。

电子电气商品是同属新兴工业化发展中经济体的越南和中国大陆之间贸易额规模最大的商品。与工业化全面发展的中国大陆相比,制造业水平落后的越南,在高技术附加值电子电气商品、中技术附加值工艺性商品和工程性商品以及纺织品以外的低技术附加值商品领域,与中国大陆都是商品贸易逆差。在上述商品贸易领域对中国大陆的进口依赖,不仅使得中国大陆成为越南贸易逆差规模最大的商品贸易伙伴,也使得从中国大陆的商品进口对越南的商品生产和出口贸易产生较大的影响作用。

越南未来5年发展意味着什么(打开眼界看世界)(6)

图 6 美国与中国大陆和越南商品贸易进口贸易关系(2009-2021)

随着从越南商品进口贸易额的快速增长,越南已经超过了韩国和日本,成为美国在亚洲地区的第二大商品进口贸易伙伴。

随着美中关系的逐渐恶化,具备更低劳动力成本优势的越南在美国的纺织品及其它低附加值商品和电子电气商品进口贸易中,对中国大陆已经产生了较大的替代作用。美国从中国大陆的商品进口贸易额占比已经开始下降,而从越南的商品进口贸易额占比则保持着上升的趋势。

尽管如此,美国从中国大陆的商品进口贸易额规模仍在越南的4倍以上,即使在美国,越南制造的商品全面取代中国大陆制造的商品,也不是在短时间内能够实现的。

越南未来5年发展意味着什么(打开眼界看世界)(7)

图 7 越南与中国大陆全球商品出口(1995-2021)

从全球的角度看,尽管凭借劳动力成本优势,在纺织品商品出口贸易中,越南对中国大陆已经形成了一定程度的替代作用,但是,制造业体系更为丰富,贸易渠道覆盖范围更为广泛的中国大陆在全球范围内的商品出口贸易额规模仍是越南的10倍以上。相比于美国而言,中国大陆在全球范围内的商品出口竞争力和影响力更是远超越南。

越南未来5年发展意味着什么(打开眼界看世界)(8)

图8 越南与亚洲主要贸易伙伴商品进口及贸易平衡关系

作为东南亚地区的一个新兴工业化发展经济体,越南的商品进口贸易主要集中在中国大陆、韩国、日本、中国台湾,越南从上述4个贸易伙伴的商品进口贸易额占比已经超过了60%。依靠劳动力成本优势形成的外向型发展模式下的越南,在以纺织品为主低技术附加值商品和电子电气商品产业链低端商品贸易领域已经实现了贸易顺差,但是在决定工业化生产技术和能力水平的中、高技术附加值商品领域,越南仍处于贸易逆差状态。

工业化发展起步较晚的越南,在低技术附加值商品贸易领域,与中国大陆仍是贸易逆差;在非纺织品低技术附加值商品、中技术附加值工程性和工艺性商品以及电子电气商品领域,越南对日本、韩国、中国台湾有着更高的进口需求,也存在着较大的贸易逆差。

商品贸易额是商品制造能力的一种反映,而工业化的技术水平并不能通过商品贸易额的规模进行全部的体现。在工业化全球发展的大背景下,相对于欧美地区而言,亚洲地区作为工业化较为落后的地区,在中国大陆、韩国、中国台湾等东亚经济体的带领下,实现了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并逐步形成了以东亚地区为核心的全球商品制造中心。尽管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制造能力的提升,东亚地区的商品贸易规模快速增长,但是在高技术附加值商品领域,与欧美相比,东亚地区仍处于较为落后地位,这一点从越南从上述亚洲商品进口贸易伙伴在高技术附加值非电子电气类商品进口贸易额相对较低的进口贸易额占比中也能体现出来

从商品贸易关系上看,同为新兴发展中经济体的越南和中国大陆,是一种竞争与合作协同发展的贸易关系。与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等亚洲更早进入工业化的经济体相比,越南和中国大陆的制造业优势更多体现在低技术附加值商品领域,而在中、高技术附加值商品领域,越南处于比中国大陆更低的产业链位置。

按照工业化的发展轨迹,无论是越南还是中国大陆,乃至韩国、中国台湾等新兴工业化发展中经济体,通过技术能力提升实现产业升级和可持续化发展,都是必由之路。和谐稳定的商贸环境,对于所有新兴工业化经济体而言,都是一种必要的外部环境基础。RCEP协议的签署,对推动东亚和东南亚经济体的商品贸易关系和经济协同发展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而逆全球化浪潮、国际局势动荡、金融环境动荡也都会对新兴经济体的发展起到负面的影响。

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全球发展,将世界连接成了一个联系越发紧密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系统,不同的个体有着不同的特性和发展历程,也有着不同的竞争优势和面临的挑战,因而不同的个体也会在这个复杂的多样性系统中,努力寻找着符合自身发展的最优解。越南在过去20多年中形成的相对快速发展,也是其充分自身优势,顺应工业化发展潮流的一种体现。

作为一个相对落后的新兴工业化发展经济体,中国大陆在经济和工业化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和面对的挑战,同样是越南必须面对的。越南如何应对这些挑战,显然是越南需要认真思考和处理的问题,作为局外人,我们没有那个责任也没有那个能力去为越南做出任何选择。从上面八张图表的信息可以看出,保持竞争与合作的协同发展关系,在目前阶段既是中国大陆最好的选择,也是越南最好的选择。而我们能做的就是尽力做好我们自己的事情,解决好自身发展该解决的问题,自然也就不需要为“越南威胁论”而忧心忡忡、杞人忧天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