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藜蒿的成本和利润(服装厂老板回乡种藜蒿带富村民)

极目新闻记者 陈勇

通讯员 江来 徐凯 李铮

近日,农业农村部公布了第十二批396个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名单,大悟县河口镇金墩村(抹茶)、云梦县下辛店镇白水湖村(藜蒿)入选。至此,孝感市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达到14个。

近年来,孝感市积极探索产业发展带动乡村振兴的新路径,由优质农产品辐射向外,以“一村一品”为抓手,推动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业产业发展“阔步走”。

种植藜蒿的成本和利润(服装厂老板回乡种藜蒿带富村民)(1)

云梦马铃薯

一棵藜蒿,成了致富产业

初冬时节,气温骤降,在云梦县下辛店镇白水湖村的藜蒿基地,却一派热火朝天的丰收景象。一眼望不到边的翠绿,村民们正在忙着采摘、打捆、装运……

种植藜蒿的成本和利润(服装厂老板回乡种藜蒿带富村民)(2)

白水湖藜蒿

白水湖村位于云梦县南部,下辛店镇西南方2公里处,紧邻府河和汉北河,347省道、汉丹铁路穿村而过,区位优越、交通便利,现有耕地面积4485亩,主要从事水稻等农产品生产,是云梦县的粮仓。

2000年起,白水湖村就有人试种藜蒿,并取得了不错的效益。

1990年出生的刘近星就是下辛店人,初中毕业后,他只身到武汉从事服装加工销售行业。凭着吃苦耐劳,他拥有3家服装销售门店、一家服装加工厂,年销售收入过500万元。

事业发展顺风顺水,不料父亲病重,加之母亲行动不便,身为长子的刘近星果断放弃武汉创业,回到家乡为父母尽孝。他一边侍候双亲,一边在农村寻找商机。

看到村里有人种植藜蒿,且效益不错,机灵的刘近星瞄准行情,开始在自家的四五亩地里种植藜蒿,畅销武汉、应城等周边城市,当年就获利5万多元。

初次尝试,一举成功,这给刘近星增添了信心。后来,他不但自己种植,还给村民们提供藜蒿种植技术,帮助销售。在刘近星的示范带动下,种植藜蒿的农户越来越多,白水湖藜蒿核心示范区发展到3000亩,年产量稳定在1800万斤以上,年获利过5000万元。

种植藜蒿的成本和利润(服装厂老板回乡种藜蒿带富村民)(3)

白水湖村的藜蒿

白水湖村的种植户们积极推广绿色种植模式,减少化肥农药用量,使得下辛店镇种植的藜蒿茎壮叶绿,鲜嫩可口,成为武汉及周边地区市民餐桌上的“最爱”。

在地方党委政府的积极推动下,白水湖村成立了白水湖藜蒿种植专业合作社,培育众多精于种植、冷藏、运输、销售的农业经纪人。种植农户达 389 户,从事藜蒿销售的农户达 24 户,从业户数占全村农户总数的 66%。农民从藜蒿产业中获得收入达 5580 万元,占农业经济总收入的 86%。

白水湖藜蒿基地先后被列为全国万亩优质藜蒿高产创建示范基地、全国首批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和全省农业“三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区。

如今,白水湖村实现了全村藜蒿种植全覆盖,同时带动周边近20个村种植藜蒿,面积1万多亩,成为云梦县乃至孝感市最大的藜蒿种植基地。

种植藜蒿的成本和利润(服装厂老板回乡种藜蒿带富村民)(4)

白水湖村的藜蒿

依靠传承,更靠精心培育

2021年第十一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名单中,孝感市大悟县三里城镇望山村稻鸭米上榜。

虽然望山村素来都是好米的产地,但稻鸭米在望山村的历史,其实并不长。望山村最初产的好米,名为“娘娘米”。相传,王母娘娘随玉皇大帝南巡,下榻三里城娘娘顶,当地的老百姓把自己种的稻米送给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品尝,向来饭量很小的王母娘娘看到这颗粒饱满、色泽晶莹、清醇可口的米饭连吃了两大碗,故为“娘娘米”。

正因为当地有出好米的美誉,二十年前,望山村复员军人钟修平,和他返乡创业的儿子,决定发挥当地这一优势种植“娘娘米”。通过摸索,结合当地历史上就有出优质稻米的天然条件,培育种植稻鸭香米。

稻田采用独特的稻鸭共育模式,利用鸭子在稻田里除草、除虫、中耕施肥。稻田里不施用任何化肥、农药,而鸭子也不用喂饲料,吃草和虫子,天然长成。种出的纯生态无污染的稻鸭香米,吃着软糯,口感好。

产业有了发展的势头,父子俩又成立了中旺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按照“全程机械化” “综合农事”种田模式,实现了从水稻、小麦、油菜等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生产、农产品深加工、农业机械维修、新机具新技术推广和技术咨询等“一条龙服务”,种养加产业链全面发展。

经过五年发展,合作社拥有各种农业机械装备100多台套,固定资产达800万元,流转耕地3000多亩,累计投资2000万元,税收达26万元。钟修平带动周边60多名在家劳动力,14户脱贫户,人均年收入超达2万余元,农户土地流转费用达90余万元,中旺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模式入选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推介第三批全国“全程机械化 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典型案例,全县“合作经营,绿色发展”的示范合作社,钟修平把田种到互联网上,成为新时代的新农人、乡村振兴“领头雁”。

同样位于大悟县的河口镇金墩村抹茶,也在2022年入选“一村一品”。据了解,金墩村按照“党建强村、产业兴村、文化育村”发展思路,探索出“党支部 公司 合作社 农户”模式,引进中日合资企业—湖北半兵卫茶业有限公司,对3000亩茶园进行高标准改造,利用日本独特工艺生产抹茶,建立“生产 加工 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有效填补了大悟县抹茶产业的空缺。

该村先后获评“基地建设先进单位”“全县先进村”“湖北省先进党支部”等称号。

地理特产,种成富民引擎

2020年12月1日入选第十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名单的汉川市杨林沟镇芋头,在当地一直都是知名特产。

杨林沟镇地处汉江南岸,人杰地灵,物产丰富。传统的杨林三宝中,第一宝便是杨林芋头,粉糯味香,煲汤粉蒸,老少皆宜,被国务院授予“中国地理标识”绿色食品。以镇名命名的“杨林沟芋头”,2009年开始申报无公害绿色品种;2010年申报杨林沟商标;2018年,成功获得地理标志认证;2019年,实施杨林沟芋头地标保护工程项目,建设杨林沟芋头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区8500亩,建设500亩核心示范基地、100亩种质资源保护提纯复壮繁育区。通过基地建设,进一步夯实了杨林沟芋头做优做强的基础,让小小的芋头风声鹊起,打入了盒马鲜生,成为更多消费者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种植藜蒿的成本和利润(服装厂老板回乡种藜蒿带富村民)(5)

杨林沟的芋荷梗

而安陆白花菜,则更是名声响亮。这种开着白色小花的植物,在外地更多的是作为观赏。而在安陆却是独特的蔬菜品种,成了安陆人魂牵梦萦的乡愁味道。

安陆栽培白花菜的历史悠久。早在康熙年间,《安陆县志》就有记载:“白花菜,夏月开小白花,可为齑,香味绝胜,有红梗白梗两种,红梗尤美,他处皆不及亦土性异也。”白花菜在安陆各地均产,以府河、漳水两岸味道最为纯正。

在安陆市巡店镇,几乎家家户户都会种植白花菜。在这里,白花菜不择地势,不择环境,只需要一颗种子,施一点农家肥,把土地翻耕一下,也不需要多深,白花菜就可以茁壮成长。

2001年,唐宋食品有限公司定向收购农户种的白花菜,还给了保底价1元/斤,给种植白花菜的农户吃上了“定心丸”。

2012年,元畈食品落户安陆巡店镇,作为安陆白花菜加工行业的后起之秀,打破了这一产业僵局。2019年,元畈食品开发出新产品——白花菜梅干菜,一下子成功打通白花菜食品在湖北以外的市场,在广东和湖南等地畅销。

从鲜到腌,由腌到干。目前,安陆市专门生产加工白花菜的企业有4家,产值3亿元左右。在巡店,种菜大户有1400多户,就业2600多人,露天种植白花菜达6800多亩,一茬可摘鲜菜1万吨,直接订单销往唐宋食品、袁畈辣业两大加工企业。

“巡店白花菜正成为特色兴镇的助推器、产业强村的孵化器,就业富民的新引擎。”巡店镇党委主要负责人说。

(图片由通讯员提供)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