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在互联网行业如何取得成功的(揭秘马云等互联网大佬的童年)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六一”儿童节,我们不聊科技,也不聊经济,聊聊马云、马化腾、周鸿祎等互联网大佬的童年。看看他们是不是从小就跟我们不一样。#当代大孩子如何花式过六一##愿未来的你心中有光#

依旧先抛个问题,大家可以猜一猜:这些大佬,是不是从小就是大家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

答案是未必。

“学霸”马斯克:差点在校园霸凌中被打死

有着“钢铁侠”美誉的马斯克是当下最具话题的人物,只要有他的地方,就有无数人的崇拜目光。但他的童年,却是一地鸡毛。#马斯克#

马云在互联网行业如何取得成功的(揭秘马云等互联网大佬的童年)(1)

1971年,马斯克出生在南非的一个白人富豪家庭。年少时,他的家庭便拥有豪宅、赛马、游艇、飞机,小马斯克也如同电影里的“钢铁侠”,鲜衣怒马,羡煞旁人。

但马斯克的童年并不幸福,因为他有个喜欢家暴的老爸。在他9岁那年,母亲便不堪忍受家暴和老马离婚了。此时缺少父母庇护的小马斯克,也如同丧家之犬,成为被同龄人奚落的对象,甚至还差点在校园霸凌中被打死。#校园霸凌#

庆幸的是,聪明且早熟的马斯克从小就有学霸的基因。他对读书充满了欲望,如饥似渴。小学时每天阅读时间便超过十个小时,三四年级就能熟读《大英百科全书》,10岁开始自学软件编程,12岁便成为电脑奇才,成功设计出射击游戏炸弹(Blaster),并以500美元的价格出售,赚取了第一桶金。

“问题少年”马云:打架被开除,自学英语打开世界之门

我们再来看看跟马斯克有着某种特别联系的互联网大佬——马云。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开幕式上,马云与马斯克“双马对话”就成为当日人们茶余饭后的最大谈资。耐人寻味的是,“双马对话”也是马云职业生涯的分水岭。从那以后,马云的形象开始在负面漩涡里愈陷愈深。#马云#

言归正传。

1964年,一个叫马云的少年出生在杭州,差不多在他40岁的时候,他开始被很多人熟知。在他隐退前,他被广大男女青年亲切地称为“马爸爸”。再后来,“马爸爸”变成了“马老师”。

马云在互联网行业如何取得成功的(揭秘马云等互联网大佬的童年)(2)

如果按照“马老师”小时候的表现,估计打死也不会有人相信他以后能够走上讲台。因为他当时的所作所为,如果成为了一名老师,那简直是误人子弟。

相传,马云小时候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问题学生,成绩不好,还尤其喜欢打架,并且三次闹出大事

第一次打架,马老师就被学校开除了,被迫转学。以我的经验来看,能在70年代因打架被学校开除,那估计是他把别人揍得非常惨,是不是把别人打残了都不好说。不过看马老师的小身板,如果能把别人打残,那还是挺不容易的。结合他长大了喜欢练武的爱好来看,也有可能当年得到了某“气动大师”的真传。

感觉马老师属于又菜又爱打架的那类人。他第二次打架,就被人打破了头,头上缝了13针,又一次充分印证了“人在江湖飘,哪能不挨刀”的真理。

马老师第三次打架,终于成功激怒了他家老爷子,被胖揍一顿。马老师急了,不敢用大白话顶嘴,就用英语泄愤。那个年代,俄语还是主流外语,能说英语的多少还算个人才。老爷子一听,觉得小子还行,居然自学英语,便也不生气了,连声夸到:“用英语骂人,还算有点本事,不错不错!”

这个举动,也改变了马老师的人生轨迹。从此以后,他就对英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每天骑车到西湖边上与外国人聊天,当他们导游。

俗话说,兴趣是成功的第一任老师。马老师也因此在西湖边结识了澳洲游客Ken Morley。Ken Morley也从心底喜欢上这个其貌不扬的中国小男孩,两人也因此成为了笔友,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成就了一段佳话。后来Ken Morley帮助马云打开了世界之窗,让年少的马云见识了到了很多国外的新鲜事,极大的满足了自己的好奇心。后来,一个叫“阿里巴巴”的商业帝国蓝图慢慢因此擘画成形。

“学渣”周鸿祎:老师一度想将他开除出少年队

与马斯克经常在网络上对话的周鸿祎,于1970年出生在郑州。这位“白帽黑客”的教父、360公司的创始人,从小却是一个调皮好动、经常捅娄子的问题小孩,给父母招惹了很多麻烦,也是让老师又爱又恨的学生。

用他自己的话来形容,自己就是一个非主流儿童,“听话”这个好评,从来没有人给过他。他还承认,搁在今天,自己可能会被定义成一个标准的熊孩子。

马云在互联网行业如何取得成功的(揭秘马云等互联网大佬的童年)(3)

从结果来看,周鸿祎从小成绩始终很好,从小就是妥妥的学霸,小学还跳过级。但从过程来看,如果以好学生的标准来衡量的话,他却远远不及格:上课说话、做小动作不在话下;被老师点名字、叫到教室前面罚站成了家常便饭

有时候,周鸿祎被拎起来罚站,这不但没有让他变得安分,他反而站在教室前面,面对全班同学做鬼脸。教室不但没有安静下来,同学们还被他逗得哈哈大笑,彻底扰乱了课堂秩序。老师的课上不下去了,只好把他叫到办公室,惩罚他做练习册。

有一次,他还利用自己的绘画天赋,在作业本上把老师画成了栩栩如生猪头样。他一高兴,便他将自己的得意之作拿给全班同学传阅,以至于教室里顿时前仰后合、笑声不止。第二天,老师知道这件事后,直接对他怒吼:“周鸿祎,我要把你赶出少先队!”

调皮归调皮,客观来说,周鸿祎小时候还是有很多可圈可点之处的。

因为学校的功课只花去他三分之一的精力,因此他有时间海量阅读,无意中练就了速读的功底。这让他在后来成为理工男时,避免了缺乏基本的人文素养。这为他成为一名伟大产品经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由于出生在物质生活匮乏的70年代,也让周鸿祎从小养成了很强的动手能力。他从自制玩具开始,到后面的各种无线电设备,再到组装电脑,这也为他在科技领域的成功奠定了基础,尤其是在软硬件结合的研发领域,练就了牢固的基本功,也就有了后来360的各种传奇故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