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6章激斗三王殿(第三十三章比武入甲卫)

等了两日,毫无消息二人在传舍内焦急等待,不知道这次觐见始皇帝,自己的人生会有什么改变,同时又七上八下、百无聊赖闷得慌,想出去透透气喝点酒,又怕错过始皇召唤,真是度日如年,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第1296章激斗三王殿?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第1296章激斗三王殿(第三十三章比武入甲卫)

第1296章激斗三王殿

等了两日,毫无消息。

二人在传舍内焦急等待,不知道这次觐见始皇帝,自己的人生会有什么改变,同时又七上八下、百无聊赖闷得慌,想出去透透气喝点酒,又怕错过始皇召唤,真是度日如年。

这一日,传舍又来了数人,几个看穿着就是随从的人簇拥着一位身着黑色花边大袖袍服,腰系革带的官员。

只听啬夫讨好道:“长史大人远道而来,定是劳累了,待小人去安排传食,不知大人喜欢吃什么?”

那位长史道:“不劳麻烦,我自去外面解决。”

吴俊实在无聊,便拉着赵佗上前抱拳施礼道:“大人,下官有礼了。”

长史立刻回礼道:“二位是?”

吴俊答道:“在下是上将军王贲属下兴军司马吴俊,这位是赵佗,我们刚从临淄郡过来。”

长史惊讶回礼道:“哎哟,二位是和上将军一起攻灭齐国,让大秦最终一统天下的壮士啊!失敬失敬!”

“不敢当,不敢当,不知大人如何称呼?”吴俊问道,听他的口音像南方人。

“哦,我是长沙郡的长史何隆。”

“长沙郡?”赵佗心里咯噔一下道。

“怎么了?”吴俊问道。

“没啥,我觉得那里是边郡,好远。”赵佗敷衍道。

“很快就不是了,等征服广大的百越之地,长沙郡就不再是边郡了。”何隆兴奋道。

“开始进攻了吗?”赵佗急问道。

“那倒没有,对付西瓯国那种贫闭之地,我认为物资、兵员已经足够了,可是郡尉大人却认为不够,我这次就是来汇报的,请陛下定夺。”何隆道。

吴俊有些奇怪,问道:“你为何对征伐西瓯国如此上心?”

赵佗也觉得自己有些失态,便道:“正如长史大人所说,那百越之地乃贫闭之地,我感觉无需大动兵戈。”

何隆接着问道:“二位来咸阳城所为何事呀?”

吴俊道:“我们也在等待觐见始皇陛下。”

何隆眼睛一亮,惊喜道:“我闻齐王建之所以投降,是被四位猛士夺魂摄魄所致,难道二位就在其中?”

吴俊笑道:“夺魂摄魄,好词,确切的说是这位赵佗兄弟夺了齐王之魂,摄了齐王之魄。”

赵佗赶紧回道:“还是得靠司马妙计,我不过是出了些蛮力。”

何隆大喜道:“唉呀!想不到今日能与二位大英雄相会,真是三生有幸,我想请二位喝顿大酒,不知可否赏光?”

吴俊抱歉道:“感谢长史大人抬爱,不过我们现在可不能喝酒,万一刚喝完,始皇陛下召见,那可就糟了。”

何隆忙道:“是、是,我唐突了,还是以觐见始皇陛下为重,等觐见结束再说。”

三人又说了会话,吴俊见赵佗心不在焉,便向何隆告退,各自散去。

赵佗心里有些乱,不知道自己参与逼降齐王建到底对不对,虽然这减少了杀戮,但是齐国投降后,下一个目标肯定就是包括西瓯国在内的百越之地了,那样妲菲又危险了。

吴俊以为他对觐见始皇有些紧张,便劝慰道:“你在齐国朝堂和演武场,那种生死旦夕之间的场合都镇定自若,如今觐见始皇是去领赏呢,你紧张个啥?”

赵佗笑笑没有说话,他可不能告诉其他人自己在西瓯国的事。

到了晚上,刚吃过传食的赵佗正想着见了始皇该如何说话,突然听到吴俊在下面叫他,声音颇为急切,他开门往下望去,只见吴俊、何隆身边还站着两人,感觉像宫里的人。

他赶紧下去与吴俊会合。

一人开口道:“我乃宫中谒者,陛下召见,三位,快随我入宫吧。”

赵佗与吴俊都觉得奇怪,这大晚上的,陛下还不休息?

何隆倒是见怪不怪,小声道:“陛下可勤勉了,时常晚上办公,郡尉大人上次来也是晚上觐见的。”

来到门口,谒者自己上了前面一辆马车,三人上了后面一辆,内心都是又激动又有些担心,那高高在上的人的一句话,自己的命运就会截然不同。

摇晃的马车,清脆的马蹄声,赴宫之路是如此漫长,三人沉默无语,心里都各自盘算见到始皇该如何应答。

不知过了多久,马车终于停了,三人下车后,借着道路旁的火光,抬头看到高大的宫楼上有三个雄浑大字:章台宫。

谒者拿出令牌与守护宫殿的卫士令耳语几句后,卫士令命人仔细地搜查了三人。

三人身上不允许携带任何物件,包括赵佗的绣球都被留在卫士令处,尽管赵佗千般不愿,也没办法。

谒者随后带着他们走进幽深的宫中。

静,寂静,令人压抑的寂静,除了沙沙的脚步声,再无其它声响。

三人跟在谒者的后面,各有所思。

走了好一会,来到一个大殿之下,谒者简单地介绍了一下觐见之礼,然后高声叫道:“长史何隆,司马吴俊,什长赵佗到。”

过了一会,里面才传出一声呼应:“陛下有旨,长史何隆觐见。”

何隆稍微整理了一下衣冠,深吸一口气,对吴俊何赵佗二人点了点头,走上高高的台阶,当他到大殿门前,脱掉鞋子,门口的卫士打开殿门放他入内,随后殿门又再次关闭,里面悄无声息。

吴俊和赵佗两人在外面等了约莫半个时辰,见殿门再次打开,何隆背对着大门退了出来,出大门后才转过身下台阶。

此时的何隆满身大汗,吴俊正想问点什么,殿内有声传来:“司马吴俊觐见。”

吴俊只能赶紧前往。

赵佗道:“长史大人,里面很热吗?你怎么满头都是汗?”

何隆叹口气道:“里面倒不热,只是陛下问得非常详细,有些我答不出,心里急的。”

“噢,那征西瓯国之事…?”赵佗试探问道。

“陛下和郡尉大人一个意思,还得等等,唉,这回陛下对我印象肯定不好了。”何隆有些沮丧道。

赵佗闻言一喜,安慰道:“长史大人宽心,是人都不可能事事都知道,陛下定不会怪罪大人的。”

何隆又叹了口气,抱拳道:“借赵兄弟吉言,我还有要事,需赶回传舍,就不等二位了,告辞。”说完扭头走了。

赵佗看着何隆走远,心里有些纠结,到底要不要直接求始皇让自己当甲卫,万一惹得陛下不高兴,别说领赏了,脑袋留不留得住都是问题。

赵佗眉头紧锁,又开始抚摸起玄鸟石来,他现在已经养成了一个习惯,只要心里有事,就会摩挲妲菲给他的玄鸟石,仿佛玄鸟石可以给他无限的力量和智慧。

没过多久,吴俊就出来了,赵佗见他面色有些阴沉,刚想问点问题,大殿内的宣召声又再响起:“什长赵佗觐见。”

吴俊从他身旁经过时低声道:“别紧张,我在这等你。”

赵佗点点头,快步走上台阶,也学着何隆脱掉鞋子,在大殿门前深吸一口气,稳稳地踏入殿中。

殿门关闭后,借着昏暗的烛火,赵佗见深幽的大殿尽头端坐着一人,他一抱拳,刚想说话,站在门边的内官低声道:“抱拳、弯腰、低头、小跑前行。”

赵佗照做,当他离大殿尽头的高台还有三十步时,旁边一个尖锐的声音响起:“停。”

赵佗停住脚步,行跪拜礼后大声道:“陛下万年!赵佗拜见始皇帝!”

在空旷寂静的大殿中,赵佗几乎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声,当今世上最强大的人就端坐于前,他的一句话将决定自己一生的轨迹。

“抬起头来。”赵佗感到秦始皇的声音也没有别人说的那么可怕。

赵佗抬起头看着高台上的始皇帝,宽大的桌子上堆满了竹简,烛光闪烁中,赵佗依旧能看清始皇帝的脸,威严英武却有些疲惫。

“你今年十七岁?”

“是的。”赵佗回到。

“你年纪轻轻,这一身武艺在哪里学的?”

“回禀陛下,我父亲是个猎户,有些武艺,我从小跟着父亲学了些基本功,后来得遇高人指导,加上时时勤练,便有些小成,不足道也。”赵佗镇定回答道。

“嗯,好个时时勤练,不错,不骄不躁。你为大秦灭齐立下大功,除了应有的军功,还有什么心愿?朕帮你实现。”

“多谢陛下,赵佗有一心愿,可不知当讲不当讲?”赵佗声音放低道。

“但说无妨。”

“我仰慕陛下之雄才大略,想成为陛下的甲卫,保卫陛下。”赵佗说完后心跳加速,趴在地上等待命运的降临。

始皇帝愣了一下,没想到他提这个要求,虽然这是他一句话的事,可作为自己的甲卫还是要小心。

“你是赵人?”始皇问道。

“回禀陛下,我是恒山郡真定人。”

“那你不恨我灭了赵国吗?”始皇声音有些变化。

“不恨,赵王宠信奸臣郭开,赶走廉颇,冤杀李牧,自取灭亡,秦灭赵是天命所归,上天都帮助陛下。”赵佗缓了缓继续道:“如今四海一统,再无诸侯争战,实乃天下之幸,我愿为陛下大业尽绵薄之力。”

始皇帝笑了笑,点头刚想说话,台下内臣道:“陛下,陛下安危可是天大的事,甲卫向来都是咱们秦国勋贵子弟,其他六国之人还是小心为妙。”

始皇回道:“无妨,赵高不也是赵国之人嘛,他的工作朕还是很满意的。”

“可是中车府令大人毕竟是在秦国出生的。”内臣还是担心。

始皇帝想了想道:“赵佗,虽听说你武艺超群,毕竟大家没见过,你可敢与朕的两名甲卫比试拳脚?若你能取胜,朕就让你当铜甲卫。”

“赵佗愿意一试。”

“好,加亮烛火,宣李超,岳林进殿。”秦皇对内臣说道。

内臣一边命令下人点亮更多的烛火,一边宣两位甲卫入殿。

两位身着沉重铜甲,高大魁梧的壮汉入得殿来,秦皇命二人与赵佗比试拳脚。

两人见赵佗年纪轻轻,身材也不算壮硕,有些鄙夷,秦皇看出他们的轻视,提醒道:“他叫赵佗,是一人击杀十个齐技击的灭齐功臣。”

两人一听,立刻变了脸色,面面相觑,秦皇又道:“你们点到为止,切莫伤人。”

赵佗道:“喏。”两人也跟着说道:“喏。”声音明显小了许多。

三人互相施礼后,两个铜甲卫立刻一左一右围着赵佗,随时准备攻击,心想若能打倒赵佗,那可真在皇帝面前露脸。

赵佗心道:“必须得赢,只有跟在始皇帝身边,才能到各宫,才有机会寻找母亲,但是也得给这两人留面子,否则日后不好做同袍,这可有些难办。”

正思考间,两人见赵佗不动,互相使了个眼色就攻了上来。

两人一前一后、一上一下出腿横扫赵佗,赵佗看得真切,一个后空翻便躲了过去。

两名铜甲卫也非浪得虚名,攻势颇为凌厉,赵佗在犹豫中与二人周旋。

双方你来我往一下过了十余招,两名铜甲卫一心想打倒赵佗,在皇帝面前露一手,而赵佗却有些顾忌。

秦皇看出赵佗有些束手束脚,便道:“赵佗,你若将他们二人打败,我让你做铜甲军侯。”

赵佗一听,知道这是铜甲卫二号人物,而且已经过了十几招,算给面子了,便不再保留。

岳林右脚一抬,赵佗知道他又想来一个扫腿,不退反而快速往前一冲,在岳林的腿还没扫到他时,一脚踢中岳林的支撑腿,将他踢倒在地。

此刻李超的蹬腿已到赵佗身后,赵佗一个侧身,同时如鹰爪般扣住李超脚踝,用力往身旁一甩,李超也顿时摔倒在地。

二人爬起来还想再战,秦皇道:“行了,赵佗一直在让你们呢,退下吧。”

二人只能抱拳告退。

秦皇道:“果然是能杀十名齐技击的高手,名不虚传,你就当我的铜甲军候吧,秩七百石,封爵左庶长,赏百金!”

赵佗内心狂喜,自己达成了第一个目标,表面却无波澜,镇定道:“谢陛下隆恩!”

赵佗还想问些问题,内臣却道:“退。”

赵佗只好叩谢皇帝后退了出来,他正愁何时去何地点卯的事。

内臣出来道:“恭喜赵大人,赵大人如此年轻就荣升左庶长,日后还请左庶长大人多多关照呀。”

赵佗赶紧道:“内官大人太抬举我了,日后还望内官大人关照我呢,对了,刚才陛下封我为铜甲军候,不知道我该何时去何地点卯?还望内官大人告知。”

内官却左顾而言他道:“今夜的月色真好呀。”

赵佗抬头看去,圆月高挂,确实很美,不过内官说这个有些莫名其妙。

他突然想起父亲说的话,立刻从内袋中拿出两片金叶,双手奉上道:“月色配上这叶子才叫好。”

内官嘻嘻一笑,将金叶收入袖带中,同时拿出一块令牌递给赵佗道:“都护大人明日来宫前,拿此令牌告诉羽林军,就说找铜甲尉张恩,羽林军的人自会带你去。”

赵佗拜别内官后走下台阶,见吴俊还在下面等他,便迎了上去。

赵佗刚想说些什么,吴俊制止了他,低声道:“出去再说。”

两人坐着宫里的车驾回到传舍后,见何隆已经歇息,来到吴俊房间,吴俊才开口问道:“看你的表情,看来你达成目标,得入甲卫了?”

赵佗自认自己情绪控制得很好,没想到还是被看了出来,叹道:“什么都逃不过司马大人的眼睛,始皇答应让我入铜甲卫了,还是军候,爵左庶长,你呢?以后不能叫你司马大人了吧?”

吴俊笑了笑道:“以后我得叫你大人了,始皇让我去黔中郡当郡丞,爵官大夫,看来始皇还是把我看作上将军之人。”

赵佗抱拳道:“吴兄说哪里话,没有吴兄,也没有我赵佗今日,我们是出生入死的同袍,切莫再说官场话。我听说黔中郡和长沙郡都是郡守兼郡尉职,那你过去就是黔中郡的副手,秩六百石,也相当厉害了。”

吴俊叹气道:“毕竟是副手,说了不算,况且我听说尉屠脽为人刚愎自用,不好相处,我过去恐怕没什么好日子。”

赵佗劝慰道:“吴兄也不必如此悲观,你切莫与他争执,反正凡事最后都是他负责,日后定有机会自领一郡。”

吴俊又道:“如今六国一统,我是不太想打仗了,可是这黔中郡在西瓯国旁,始皇迟早会发兵攻之,到时候又得…,唉!”

赵佗道:“你不是也想留在咸阳的?你开口问了吗?”

吴俊道:“我还没开口呢,始皇就说我善谋略,让我去黔中郡,陛下准备攻伐西瓯,让我去助郡尉一臂之力,我就不敢再问了,你是自己开口问的?”

“是呀,始皇问我有什么心愿,那我就说了我想当甲卫,始皇让我与两位铜甲卫比试了下拳脚,我赢了,就当了铜甲军候。”赵佗道。

“哟,铜甲军候,这可是秩七百石的高官了,啧啧啧,厉害,陛下还真是敢用人。”吴俊叹道。

“所以说,凡事要敢尝试,毕竟入甲卫看背景只是惯例,并没入法,说不定就能成,开口问了,成不成都没有遗憾。”赵佗道。

“那也得看上面是谁,始皇雄才大略,用人不拘一格才行,换了其他人,说不定怀疑你的动机,直接拉你去砍头。”吴俊调侃道。

“那也是,这就是始皇能一统天下的原因之一,换其他人真不行。”赵佗对秦皇也是越发敬佩。

“日后你在始皇身边,前途不可限量呀。”

“我现在只是始皇的外围侍卫,估计见始皇的机会也不多,当铁甲卫才行。”赵佗道。

吴俊道:“伴君如伴虎,虽说有被赏识的机会,但是风险太大,在外当个逍遥小官不是更好?”

赵佗笑道:“风险越大,收获越高。”

吴俊一边笑一边摇头,对赵佗的话不以为然,道:“风险大是肯定的,收获可不一定。”

两人又聊了一会,赵佗便告辞出来。

寂静的夜晚,赵佗抬头看着天空中繁星闪烁,很想向父亲报喜,自己成为了铜甲卫,离母亲又近了一步。

又想起离别时妲菲对自己说的话,和妲菲在一起的美好日子,赵佗对着月亮小声道:“菲儿在干啥呢?你过得好吗?菲儿,我已经当上军官了,等着我,我一定带大军去接你!”

赵佗那还稍显稚嫩的脸庞却有着坚毅的眼神。

第二天,赵佗还想去拜别吴俊,发现他已经走了,传舍的啬夫道:“吴大人天还没亮就走了,他让我给赵大人留话,说他先去岭南打前哨,日后岭南相见。”

赵佗笑了笑,暗叹这吴俊厉害,知道自己心中所想。

赵佗拿着内臣给的令牌来到宫门前,见李超和岳林已经在等他了,原来两人都是铜甲千牛,比赵佗低一级,因此对赵佗非常客气,搞得赵佗有些不好意思。

两人带着赵佗来到一个空旷的地方,见一众高大威猛的铜甲卫都在列队等候,一个首领模样、满脸胡须的彪形大汉快步向赵佗走来。

岳林小声介绍道:“他是铜甲校尉张恩张大人。”

原来张恩早已知道这个年轻的都护是始皇亲自指派,而且武艺超群又是灭齐英雄,爵位比自己还高许多,未来不可限量,因此对赵佗的到来格外上心,今日带着众手下一起迎接。

赵佗赶紧上前抱拳施礼道:“赵佗拜见张大人。”

张恩扶住赵佗道:“快快免礼,都护大人英雄了得,我与兄弟们都佩服得紧,今日特来迎接。”

赵佗有些感动道:“多谢张大人和众兄弟们,赵佗感激不尽。”

经过张恩的介绍,赵佗才知道原来始皇的护卫军由三层组成,最外围的是身穿棉甲的羽林军,约一万人,而铜甲卫在中层,约一千人,最里面的当然就是最厉害的铁甲卫,约一百人。

其中,羽林军由郎中令指挥,而甲卫则由陛下亲自指挥,因此,就算羽林军作乱,甲卫也能保证始皇安全。

了解了各种规矩后,赵佗开始了他的秦宫生活。

军候可以有自己的亲军,赵佗便托人将肥豕、张秀等人调了过来。

大家伙来到咸阳待遇一下提高不少,都非常高兴,感叹跟对了老大。

赵佗有一段时间忙着熟悉宫内规矩,没有时间管他们,众人就有些飘飘然,特别是肥豕,当年封龙山习性又开始了,居然带着孟吞等人喝酒后和街头地痞打架,甚至官差来了,还辱骂官差,被抓了起来。赵佗费了些功夫才将他们救出来,回去后,将以前的规矩又重申了一遍,并罚肥豕等人半年内不给喝酒,还要打扫半年宅院。

从此,赵佗对手下亲军严格管理,平日加强训练,肥豕等人军事水平均有提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