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郎家在哪 地段(武大郎家到底住在清河哪条街)

文 | 张继平

武大郎家到底住在清河哪条街——兰陵笑笑生,你弄糊涂了

《水浒传》第二十四回交代:“武大在清河县住不牢,搬来这阳谷县紫石街赁房居住,每日仍旧挑卖炊饼。”据此,武大郎与潘金莲家住紫石街,确凿无疑。而在《金瓶梅》中,武大郎到底家住在哪条街上,却成了一笔理不清的糊涂账。

来看《金瓶梅》。第一回中介绍,阳谷人武大郎“因时遭荒馑,将祖房儿卖了,与兄弟分居,搬移在清河县居住。”住在哪条街上?为了和《水浒传》合榫,作者把阳谷县的紫石街也搬到了清河县,明确说,武大郎依然住的是“紫石街”。张大户死后,主家婆“将金莲、武大即时赶出”,无奈之下,“武大不免又寻紫石街西王皇亲房子,赁内外两间居住,依旧卖炊饼”。在紫石街西王皇亲房子居住期间,潘金莲没少和“牵着不走,打着倒退”的武大郎“合(gē)气(斗气)”。由于觉得自己嫁给武大郎不般配,所以她“每日只在帘子下嗑瓜子。一径把那一对小金莲故露出来”,结果勾引得几个奸诈浮浪子弟不安分地调戏她。

武大郎家在哪 地段(武大郎家到底住在清河哪条街)(1)

在武大看来,紫石街是住不下去了——原文说:“武大在紫石街住不牢,又要往别处搬移。”潘金莲提议:“把奴的钗梳凑办了去……过后有了(钱),再治不迟。”于是,“当下凑了十数两银子,典得县门前楼,上下两层,四间房屋居住。第二层是楼,两个小小院落,甚是干净”,武大郎自此搬离了紫石街。“自从搬到县西街上来,照旧卖炊饼。”据上述交代,武大郎与潘金莲的最终居所应为县西街,王婆也应该住在县西街,因为他们两家互为邻居,且两家有后门相通。

然而,到了第三回《王婆定十件挨光计西门庆茶房戏金莲》时,书中却说:西门庆打扮得“齐齐整整,身边带着三五两银子,手拿着洒金川扇儿,摇摇摆摆径往紫石街来”。王婆的茶房明明在县西街,西门庆却往紫石街来,岂不有点儿南辕北辙?第四回写道,“西门庆刮剌上卖炊饼的武大老婆,每日只在紫石街王婆茶房里坐。”写郓哥,也是“一直往紫石街走来,径奔入王婆茶房里去”。甚至,就连武大郎自己也“犯浑”地对郓哥说:“明日早早来紫石街巷口等我”(第五回)。真想问问迂拙的武大郎,你不是典了县西街的二层小楼住了吗?干嘛还对伤心地——紫石街“念念在怀”呢?

其实,不能错怪武大郎,怪应怪小说作者兰陵笑笑生。他在写作时,套用《水浒传》中的紫石街来构思,但遗憾的是,他似乎忘记了在套用时又作了先头部分两次搬家、最后落脚县西街的改动。以致自武大郎搬到县西街后的所有情节又都回到了紫石街。第六回写“何九已到巳巳牌时分,慢慢地走来,到紫石街巷口,迎见西门庆”;第九回武松回到清河县看望哥哥一家,也是“一径投紫石街来”。第八十八回,写陈经济“来到紫石街王婆门首”,又说他“在紫石街王婆门首远远的石桥边”。

兰陵笑笑生把武大郎的籍贯由《水浒传》中的清河县改为阳谷县,顺便又把阳谷县的紫石街,挪到了清河县。这样的改动,可谓是精心考虑的。但武大郎家和王婆家明明在县西街,故事却都发生在紫石街。乖误矣!(来源:别说学堂)

壹点号山东创作中心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