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图腾中真实的作者(狼图腾作者16年后再出新作)

2004年出版的小说《狼图腾》曾打动众多读者,时隔16年后,《狼图腾》的作者姜戎推出了他的第二部长篇小说——《天鹅图腾》。这次他将视线投向了另一种长久生活在草原上的动物——天鹅,再现了他记忆中如天堂般的湿地草原。在姜戎看来,“天鹅”与“狼”一样,是草原游牧文化中最有代表性、最有精神价值的图腾,是“刚柔相济、相互作用的整体”。这部新作的完成,意味着他“完成了生命中另一块重要的拼图”。近日,在《天鹅图腾》一书的首发式上,中国作协副主席李敬泽、主持人白岩松、新东方教育集团创始人俞敏洪等嘉宾与观众分享了他们阅读此书的感想——从黑色的狼图腾到白色的天鹅图腾,姜戎为读者呈现了浪漫主义的AB面,也在乌托邦式的草原世界中书写着人们对于真善美的永恒追求。

狼图腾中真实的作者(狼图腾作者16年后再出新作)(1)

《天鹅图腾》一书书影。

“浪漫主义的AB面”

11年的内蒙古插队生涯给姜戎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草原是他创作的重要源泉,也使其作品在中国当代文学中呈现出独特的风貌。同样是写草原,《天鹅图腾》开辟出了与《狼图腾》截然不同的风格。与《狼图腾》的热烈、激昂不同,《天鹅图腾》平和而柔软,正如姜戎自己说道:“狼图腾是黑色的,天鹅图腾是白色的。狼图腾象征着自由和刚勇,天鹅图腾象征着爱与美。”

在李敬泽看来,“浪漫主义的AB面”在姜戎的这两部作品中有了淋漓尽致的体现。“浪漫主义的A面是讲生命的含义,讲强大的、原始的生命意志。B面是讲美与爱,美好与纤细的事物以及我们对于故乡、精神之根的回望。”李敬泽说,《狼图腾》是“激励性的”,在中国经济腾飞的21世纪初,它映照着当时人们所怀有的“欲望和决心”,和那个时代形成了呼应。《天鹅图腾》则是“抚慰性的”,姜戎“架构了一个乌托邦”,在那里人与自然、人与动物和谐共生。白岩松更将《狼图腾》和《天鹅图腾》分别比作贝多芬、莫扎特的作品,前者激荡,后者淡雅且贯穿着美与爱,仿佛成人的童话。

狼图腾中真实的作者(狼图腾作者16年后再出新作)(2)

《天鹅图腾》首发式上李敬泽发言。

“从某种程度上讲,我们是可以像《狼图腾》那样做一个强者,做一个在天地中以我们的强力去取得那一片天地的人。但是真正难的一件事是什么?是真正沉浸于或者沉浮于天地的大美之中,在它面前颤栗乃至拜服——而这正是这本小说打动我的地方。”李敬泽说道。

大自然会指引我们从生命和彼此身上寻找一切存在着的美好和善良东西。 在《天鹅图腾》万物有灵的童话世界里,人们感受到是另一种具有力度的美与更广阔的爱。“在草原上,爱这个概念早已被我们拓宽。你要知道,草原上最关键的两个词是美和爱,此外就是对生命平等的尊重。”白岩松说道,“在草原上,对生命缺乏平等尊重是不可能的,狗会帮助你,马会帮助你;亲人走了人们会哭,马离开这个世界时人们哭声是一样的,对真正的蒙古族人或是草原上的人的来说,生命真的是平等的。”

狼图腾中真实的作者(狼图腾作者16年后再出新作)(3)

《天鹅图腾》首发式上白岩松发言。

“文学教我们正视生命里的否定性因素”

《天鹅图腾》中不光有爱与美,也有主人公直面困境的勇气与智慧,比如应对大自然灾难与命运的不公。俞敏洪表示自己“在《天鹅图腾》中读出很多创业中的概念”,小说主人公巴格纳创业奋斗的历程让自己心生共鸣。巴格纳所具有的超前眼光、冒险精神、合作能力、资源调动能力等,都是其能够做好事业的重要原因。巴格纳的坎坷经历与坚韧个性对当下的年轻人也具有启发意义。通过人生的种种考验,推动自己的事业、家庭、生活走向更加光明的道路,“是我们在生命中真正能够展现自己价值的机会”。

狼图腾中真实的作者(狼图腾作者16年后再出新作)(4)

《天鹅图腾》首发式上俞敏洪发言。

白岩松认为自然固有其残酷的一面,但只有经历了苦难和压力,喜悦才会由此而生:“草原上的春天格外不一样。因为当雪化了,第一株野草长出来,到初夏有第一朵野花绽放时,人们就会珍惜它。由于人和人之间距离很远,‘猫冬’的时候大家十里八乡见不到远方来人,所以到了春天、夏天有远方来人的时候,蒙古族人会格外热情。因为人和人有时候被迫要相隔甚远,所以相聚时才格外贴近。如果你度过了严酷的冬天,春天会在前方等你。”

狼图腾中真实的作者(狼图腾作者16年后再出新作)(5)

参加《天鹅图腾》首发式的观众。

李敬泽也认为,如果拿掉小说中那些苦难因素,这本关于爱与美的《天鹅图腾》也就不成立了。 “文学能教给我们的是,要面对、正视生命里必然会有的否定性因素。” 李敬泽说道,“任何一个人活在世上,都永远要面对各种各样的否定性因素。说到底,一个人的一辈子,到最后肯定还是要面对天大的和根本性的否定因素——死亡。而我们活着,这是最大的肯定。从这个意义上说,人如何活着就极其重要。所以文学也好,小说也好,故事也好,实际上讲述的就是这样的道理。用黑格尔的话说,人要学会与这样绝对的否定性共存,在绝对否定性身边栖居,然后才能开始他的精神征程,我想《天鹅图腾》就是这样的。”(文汇报)

作者:本报驻京记者 彭丹

供图:新经典文化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 文汇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