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宜居国家(它可能是最不像国外的国外)

我有一个初中同学,在我的游记里出现过好多次,从高中之后就不再走寻常路,一个人去了马来西亚。高中时咱们的手机还不是智能的,导航查公交都不那么便利,那时我还不敢自己在北京到处跑,直到高中毕业还是看纸质的地图,查好了公交车,中间绝不增加目的地,不然就不知道怎么回来了。而她却能在遥远的国家上学,话都不能畅快沟通,听不懂考不及格不急死?那是不可思议的事儿。

大学更要命,她居然去了澳大利亚,经常看她朋友圈,不是晒太阳,就是跟同学戴着头盔郊游骑车,总是那么享受。初中的时候我比她瘦,后来每一次见她她都比之前瘦一点,直至我胖了好多,她比我瘦的时候还瘦……

她上学的地方就是阿德莱德。

全球最宜居国家(它可能是最不像国外的国外)(1)

澳式风情混合动力脚踏车 EcoCaddy Tours

全球最宜居国家(它可能是最不像国外的国外)(2)

2019年春节后我与朋友几人一同飞往了南澳大利亚州首府阿德莱德,这是我第二次踏上澳洲的土地。

全球最宜居国家(它可能是最不像国外的国外)(3)

众所周知,澳大利亚原本是英国流放犯人的“宁古塔”。南澳和之前建立的其他殖民地不同,自1834年英国议会通过《1834年南澳大利亚法令》允许设立“南澳大利亚州”起就没有流放犯,而是完全由自由移民殖民,是澳大利亚第一个自由殖民地。1901年南澳大利亚州加入澳大利亚联邦,正式成为了南澳大利亚州。

全球最宜居国家(它可能是最不像国外的国外)(4)

阿德莱德有个别称,叫“20分钟城市”,城市的规划及架构很集中,观光客可以徒步游览,交通状况非常好,不堵车,20分钟内你就可以开车到海滩或山脉。就是这个被《孤独星球》列为世界十大旅游城市、世界十大最宜居城市”的阿德莱德,有个尴尬事,城市虽小,交通虽好,去哪儿常会遇见走路太远,坐车又太近,等车坐车的时间可能都到了。于是就应运而生了一种新的旅行方式,被我称为澳洲祥子的“三轮车”。

全球最宜居国家(它可能是最不像国外的国外)(5)

北京有人力三轮车带你走街串巷遛胡同,“当代祥子”们边骑边为乘客介绍北京的风土人情,历史故事。在阿德莱德也有祥子!一种混合动力三轮车一辆可以坐俩人,是快速、轻松浏览阿德莱德最好的体验方式——“澳式风情混合动力脚踏车之旅(EcoCaddy Tours)”。

全球最宜居国家(它可能是最不像国外的国外)(6)

全球最宜居国家(它可能是最不像国外的国外)(7)

年轻的姑娘和小伙子们担任驾驶员,车比城市中其他任何公共交通方式都要快速、环保、好玩儿。车身是竹子做的,用混合动力科技(hybrid-electric),就是人 机器的方式驱动它,所以骑起来并不费力。我在什刹海坐过一次纯人力三轮,上坡的时候真的很不好意思,大哥们非常辛苦,如果这种环保省力的三轮车能够引进北京就好了。

全球最宜居国家(它可能是最不像国外的国外)(8)

车时速约20-25公里,因为澳洲延续英国的方向,属于右舵,即便开得很慢,拐弯儿的时候还是觉得挺悬,总觉得在逆行。

全球最宜居国家(它可能是最不像国外的国外)(9)

价格上5澳币就可以到中央商区,再加5还能去到北阿德莱德城区,10澳币就能到达城市中的任何一个地点。这种旅行还有不同的主题,比如有当地人向导带你参观城市角落的涂鸦墙、特色咖啡厅。

全球最宜居国家(它可能是最不像国外的国外)(10)

我们坐的是大约1-1.5小时的城市游览行程,短暂的概览让我们更加喜欢这个遥远又陌生的城市。

中国的街头遍布着共享自行车、电动车,阿德莱德的街头则是滑板车,同时拍提供头盔。

全球最宜居国家(它可能是最不像国外的国外)(11)

路边的市政工人正在维修道路,当我的镜头对准他们的时候,他们好像马上进入了状态,回报给一个异国游客最真诚的微笑,这就是默契,一份给游客记忆里种下的种子,友好的和善的种子。在澳大利亚,人工非常昂贵,修水管子的,修理电器的可要比白领挣得多,都是按时长收费。

全球最宜居国家(它可能是最不像国外的国外)(12)

友好的情境可不止这一个画面,在我们游览的途中,其实我只是想拍下这个雕塑,恰巧经过的市民却特别欢欣鼓舞地向我们打招呼,做欢迎的搞笑的动作让我们拍照。

全球最宜居国家(它可能是最不像国外的国外)(13)

市内有许多保存完整的老建筑物,整个市中心都被公园绿地包围,英国圣公会大教堂和罗马天主教大教堂等古迹在现代化的都市里毫不突兀。过去阿德又叫“教堂之城”,传说每造一座新教堂,也会为不那么虔诚的人造一座新的酒店。维多利亚广场(VictoriaSquare)在市中心,有现代化喷泉,由出生于阿德莱德的雕刻家设计。站在广场就可以同时看见新、旧两个时代的建筑,近代南澳政府大楼、圣弗兰西斯•沙维尔大教堂和最高法院,黄色砖墙与树影交叠的这座是个老邮局,至今依然沿用。

全球最宜居国家(它可能是最不像国外的国外)(14)

1900年阿德莱德开始使用电灯照明,1909年市内开始使用有轨电车。战后南澳州政府在战时工业的基础上发展,跨国公司如通用汽车和克莱斯勒汽车公司,使用战时留下的工厂作为生产场地帮助阿德从一个农业服务中心改变为一个20世纪的新城市。

全球最宜居国家(它可能是最不像国外的国外)(15)

从1947年到1973年共有21.5万不同国家的人移居南澳州。1970年州政府开始了“文化复兴”的政策,政府进行了一系列社会改革,并把阿德莱德改造成了一个艺术中心。

全球最宜居国家(它可能是最不像国外的国外)(16)

坐在三轮车上看着这个新旧融洽交叠的城市,能够切身地感受到艺术二字在城市中的分量。充满历史的老建筑,维多利亚时期的市政厅,路边甚至路中央树立的雕塑,以及桥梁下充满创意的涂鸦,都用自己的姿色装点着这个城市。

全球最宜居国家(它可能是最不像国外的国外)(17)

全球最宜居国家(它可能是最不像国外的国外)(18)

途中车会停靠多次,让大家拍照,驾驶员用英语介绍周边所见。只有景点值得停靠,可以游览?NO,阿德莱德好多面墙都是打卡地。现在市政府已将街头涂鸦合法化,艺术家想画就可以申请在市区内涂鸦,这让阿德莱德的艺术气氛更浓厚了。比如著名的蓝道购物街(Rundle Street),酒吧街德利街(Hindley Street)和市区东部的埃比尼泽街( Ebenezer Place )都是街头涂鸦遍布的地方。

全球最宜居国家(它可能是最不像国外的国外)(19)

坐在三轮车上经过了两旁图书馆、学校样子的老建筑,那就是建于1874年的阿德莱德大学The University of Adelaide。在阿大和南澳大学( University of South Australia )的周围有好多颜色鲜艳、带有几何图案、满满原住民风格的涂鸦。

全球最宜居国家(它可能是最不像国外的国外)(20)

在停车场的一面墙上布满了大面积彩色的动画、动物形象。我的目光却放在了穿趿拉板儿、戴墨镜的帅哥们身上,景物因为有了人更加灵动,人也是风景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全球最宜居国家(它可能是最不像国外的国外)(21)

日光将要落下的时候我们在阿大旁的路上逆光前行,穿行在圆圆的光圈下,穿越时空,感受着澳洲历史上的第三所大学,澳大利亚常春藤名校联盟“澳大利亚八校联盟”之一,澳洲五星级大学带给这个城市的文化气息。从创校以来它就一直位居澳大利亚顶尖大学之列,位居世界前1%的优秀大学之列。

全球最宜居国家(它可能是最不像国外的国外)(22)

截至2018年,已经培养了5个诺贝尔奖和108个罗德奖获得者,新加坡两任总统都是阿大毕业的。

全球最宜居国家(它可能是最不像国外的国外)(23)

资料说,阿大有世界排名第一的葡萄酒专业,跟很多酒庄有合作,上学期间就有机会去酒庄实习,还能完成一瓶自己的酒,连葡萄都是自己种。只因为不属于移民专业,所以很少有中国人选择。

全球最宜居国家(它可能是最不像国外的国外)(24)

全球最宜居国家(它可能是最不像国外的国外)(25)

阿德莱德街头

全球最宜居国家(它可能是最不像国外的国外)(26)

当我第一次来澳大利亚走东海岸线的时候,就发现澳洲中国人太多了。路上、商店里,随便进一个小药店,服务人员都是中国人。

这件事在阿德莱德恐怕要加个更字。

全球最宜居国家(它可能是最不像国外的国外)(27)

阿德也有一条唐人街,一个挨一个的中餐馆,那些熟悉的店名让我觉得没有出国。鲜牛记、巴国布艺、小龙坎、水井坊、黄记煌、云南味道,“有面儿”和“好面儿”估计是北京人开的,还有冒牌儿的喜茶,logo不一样,我们还惊讶地发现连王胖子驴火都有,更不用说什么麻辣烫、川菜之类,中国人超级爱吃的家乡味儿,难怪国人不回来也不觉得胃难受。

全球最宜居国家(它可能是最不像国外的国外)(28)

晚餐我们几个人在点评上评价很高的稻香海鲜酒家吃的饭,牌子上还有个东海海鲜,并没有弄清这两个是什么关系。不过不要紧,好吃是最重要的。据朋友说这家在当地很有名。的确,我们饭点儿去的,不一会儿就座无虚席了。

全球最宜居国家(它可能是最不像国外的国外)(29)

除了中国人也有不少外国人来。餐厅是做粤菜的,有很多茶点,可以来喝早茶。菜品的味道跟国内一样,在国外能吃到那么地道的中餐,就跟见着亲人一样。一桌子菜我只拍了两道,其余都匆匆忙忙下肚,慰藉了刚刚离开祖国就想念祖国味道的胃。特别喜欢口水鸡和四拼里头颜色最重的那个,脆甜,超好吃。

全球最宜居国家(它可能是最不像国外的国外)(30)

导游说白天路上人很少,到了晚上——然后就停住了,大喘气之后让我们爆笑——比白天还少。

全球最宜居国家(它可能是最不像国外的国外)(31)

餐毕我们走着回不远处的酒店,夜色中绝大多数的商店都关门了,人们忙着回家陪家人,我们三个姑娘,异国的游子就逡巡在酒店周围的商街。

全球最宜居国家(它可能是最不像国外的国外)(32)

中国人在国外的生活习惯好像还保留着国内的样子,一条街恐怕只有这一家中国食品超市开着门。里边售卖的小吃真全,佳宝杨梅小桶装的在中国都没见过,还有中华丹,都是小时候的记忆……看见那叫一个亲,我们还跟寂寥的中国店员小帅哥侃了几句,每当这时候总觉得我没有出国。

全球最宜居国家(它可能是最不像国外的国外)(33)

全球最宜居国家(它可能是最不像国外的国外)(34)

行走在路上的世界各地模样的市民也是一道风景,他们说笑着,静默着,一群正在路边喝啤酒聊天儿的人们,看到马路对面的我在拍照,特别大方配合默契地举起了酒杯向我示意,如同市政工人那般友善,这便是地球村吧。

全球最宜居国家(它可能是最不像国外的国外)(35)

全球最宜居国家(它可能是最不像国外的国外)(36)

一会儿一阵马蹄声传来,我们惊愕地看着阿德的巡警居然是骑马的,而且里边还有潇洒的女巡警。

全球最宜居国家(它可能是最不像国外的国外)(37)

为了保护环境,地球上的这一片净土,澳洲几乎没有什么工业,所以才会发现市面上卖的很多东西都是Made in China。良好的治安,美好的环境,越来越便捷,甚至复制了国内生活圈子生活环境的区域,使得中国人越来越多地聚集在阿德莱德,据我们导游说,最开始阿德的中国留学生很少,谁和谁都认识,后来越来越多了,认识不过来。

全球最宜居国家(它可能是最不像国外的国外)(38)

图文:文艺范儿独立摄影师、自由撰稿人@那敢情好了

约片、约稿请联系后台

图文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或商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