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良和韩信交谈(张良第一次与韩信单独见面)

神仙过招:张良第一次与韩信单独见面

张良和韩信交谈(张良第一次与韩信单独见面)(1)

刘邦又一次被项羽包围在荥阳!

张良、陈平两人对此深感不安!

刘邦对张良与陈平说:“韩信答应前来救援为什么到现在还不见踪影呢?”

正当这三人忧心忡忡的时候,又传来消息:韩信传令兵到了。

这忧心忡忡的三人似乎看到了一根救命稻草。

刘邦连忙传话,让传令兵进帐问话!

刘邦急不可耐地问:“韩信带着军队到了哪里?”

传令兵被刘邦问傻了,愣在那里不知怎样回答刘邦!

过了好一阵,韩信的传令兵才结结巴巴地说:“韩将军带着军队驻扎在齐国历下!”

刘邦听了瘫痪在椅子上!

张良小心地问传令兵:“韩将军派你来干什么?”

传令兵说:“韩将军派我来有事向汉王禀告,希望汉王封韩将军为齐国代理国王!”

刘邦腾地从椅子上跳起来,举着那柄曾经斩杀过白帝之子的宝剑,向韩信的传令兵刺去!

张良、陈平见此,舍了性命,抱住汉王,慌张地说:“使不得!使不得!”

那韩信的传令兵躲在墙角边,缩成一团,瑟瑟发抖!

张良和韩信交谈(张良第一次与韩信单独见面)(2)

陈平拉着刘邦走到一边,对刘邦说:“汉王,您要冷静,问清韩信到底想做什么,然后再做计划。现在这种情况,我们仍然需要倚仗韩信,就是不能得到韩信的支援,也不能把韩信推到对手身边。”

陈平的话,让刘邦冷静下来!

刘邦叫来韩信传令兵问道:“韩大将军对你说了些什么?”

传令兵走近刘邦,战战兢兢地对刘邦说:“韩将军没说什么,只是让我把这封信交给汉王。”说完,将书信递给刘邦。

刘邦拆开书信,细心阅读每一行字。

书信上说:“齐人狡诈多变,是个屡降屡叛的国家。其南面又和楚国相邻。如果不设一代理齐王压住阵脚,齐国的情势就不会稳定。现在我权势过轻,不足以安抚该地,臣请自立为代理齐王。”

汉王看完书信,大怒,骂道:“我被围于此,日夜盼望他韩信来助我退敌,他倒要自立为王。”

陈平偷偷地踩了一下汉王的脚,并贴着汉王的耳边说:“汉军正处于不利的情形,难道可以禁止韩信自立为王吗?不如借此立他为王,好好地待他,让他好好地守住齐国。不然,恐怕会发生变故。”

刘邦也醒悟过来,接着骂道:“大丈夫平定了诸侯,要为王就做个实实在在的齐王,干什么请求做代理齐王呢?”说完,哈哈大笑!

张良、陈平也跟着哈哈大笑!

韩信的那个传令兵也跟着哈哈大笑!

刘邦笑够了,又对着韩信传令兵说:“你小子胆子也太小了,老子只是用剑试探你的胆量,想把你留在老子身边做个传令兵,没想到你小子见到老子的剑就吓软了腿!还说不定吓尿裤子了!老子看,你就只配给韩信这样的将军做传令兵,不配为我这个汉王做传令兵!”

张良在旁边打趣说:“这也不能怪人家,人家一直在韩将军那边,没见过汉王这阵势!他这还是胆子大的,要一般的人真的吓尿裤子了!”

韩信传令兵有了张良这最后一句话,才稍有些平静。

刘邦对韩信传令兵说:“你回去告诉韩将军,几日之内,有人带着印绶,前去齐国,封韩将军为齐王。”

韩信传令兵走后,刘邦、张良、陈平等三人又忙着商议如何对付项羽的问题。

张良说:“韩信,我们现在是指望不上的!”

刘邦忧虑地说:“那我们怎么办?”

张良说:“怎么办?还是照老样子办!找个地方躲起来!”

刘邦听后很悲哀!

刘邦痛苦地说:“我不能老这样啊?项羽来了,我就躲!人家都骂我属鼠的,见了人,只会找地方躲!你们二位大将军要想个好主意,让我做一次男人,项羽来了,我能如大丈夫一般,与之对阵!”

陈平与张良对视一笑说:“汉王,这样的日子不会太远。不过,我估摸着还要躲上一两次。 我们通过与项羽玩捉迷藏,让项羽从西跑到东,由南跑到北,以此消磨项羽的战斗力。我们今天的躲,就是为了明天大摇大摆的决战!”

刘邦说:“我老是这样躲,我自己也受不了。我担心项羽没有消磨掉,我自己就消磨掉了!”

张良和韩信交谈(张良第一次与韩信单独见面)(3)

韩信的传令兵走后,韩信七上八下。

韩信在猜测:刘邦读了书信会怎样想?

韩信知道:刘邦现在荥阳与钟离昧交战不顺,希望自己带兵增援。现在自己没有带兵前去增援,反而伸手找他要官。这是在要挟刘邦,刘邦再笨,也会想到这一点。

韩信自己也感到此时这样做,有点不合时宜,更不厚道。韩信又想,不借重这样的背景,刘邦是不会让他在齐国称王的。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韩信在为自己借口。

韩信想,自己提着脑袋厮杀沙场,既是为刘邦攻城略地,但好处不能让刘邦一人占尽,总应该让我们这些疆场厮杀的将领分一羹汤。原来,我们这些将领跟随刘邦,选择刘邦,是辅佐刘邦,也是为自己建功立业,扬名立万。不然,谁愿意冒着生死去为刘邦攻城略地呢?韩信这样想,认为此时找刘邦要官也是天经地义。

韩信忐忑的心有些放松,之后又想,刘邦是怎样看待自己伸手要官这件事呢?

韩信深知刘邦的为人处世之道。

韩信分析,根据刘邦的性格,刘邦不会同意自己在齐国称王。刘邦看过书信后一定暴跳如雷!但从刘邦的处境看,刘邦不得不忍心让自己在齐国称王。

韩信拿不定把握!

韩信估摸着以上两种情况都存在,刘邦最后会选择哪一种情况来对待自己呢?

是刘邦的性格决定刘邦的取舍呢,还是刘邦的处境决定刘邦的取舍?

韩信知道:刘邦有时又顽固不化、倔强,不会改变自己来适应客观环境,从这一点看,刘邦不会让自己在齐国称王。但刘邦有时又很风趣、豁达、大度,会随机应变。从这点来看,刘邦会让自己在齐国称王。

刘邦到底怎样取舍呢?韩信无法揣测!

韩信感叹:刘邦是一个时刻都在预防他身边的人揣测他的心里变化的人,刘邦也是一个令人无法揣测的人!

韩信猜不透刘邦,转而捉摸刘邦身边的两个军师,张良与陈平。这两位军师对自己在齐国称王怎么看?

韩信想到刘邦身边的两位军师,开心地笑了!

韩信肯定,这两位军师一定会说服刘邦准许自己在齐国称王!

军师的职责是冷静地分析客观情况,军师的最高境界是办任何事情都不夹带半点私心杂念,军师最大的本事就是防止主帅犯错误。

从这三点看,韩信坚信刘邦身边的两个军师,一定会说服刘邦准许自己在齐国称王。

张良和韩信交谈(张良第一次与韩信单独见面)(4)

这时,传令兵回来了!

韩信让传令兵复述见到刘邦的情况!

韩信听后,一声不吭地坐在椅子上!

传令兵见韩信不做声,只得站在原地一动也不敢动!

韩信自言自语,刘邦是同意我在齐国称王,还是不同意我在齐国称王?

传令兵以为韩信在问他,慌张地说:“我也不知道!”传令兵的回答,让韩信进入语境状态,便问:“刘邦说话的神态是怎样的呢?”

传令兵说:“汉王开始厌恶将军称王,说话的神态很可怕!后来,汉王又同意将军称王,说话的神态很滑稽!”

韩信听后,轻轻地感叹:“啊!”

传令兵不敢作声了!

韩信又问:“你认为刘邦是不是在演戏?”

传令兵一时不知怎么回答!想了一阵,传令兵说:“好像是在演戏!”传令兵停了一下,又说:“好像是在演戏!”这次说的很肯定!

韩信笑着说:“他的戏演得真好!”

传令兵不敢作声了!

韩信又问:“刘邦听到我要他封我为‘代理齐王’,他有过愤怒吗?”

传令兵想了一阵说:“我当时很害怕,不敢看汉王,不知汉王有没有愤怒过?”

韩信又轻轻的“啊”了一声!

过了一阵,韩信又问:“你当时为什么害怕呢?”

传令兵不假思索地说:“我见到汉王很害怕!”

韩信轻松地笑了,便说:“我知道了!你走吧!”

韩信知道了什么呢?

韩信通过对传令兵的问话,证实了自己的推测!

一块石头落地了,韩信悬着的心踏实了!

这时,韩信反而不安起来!

韩信知道,从此之后,他为自己埋下了隐患!

张良和韩信交谈(张良第一次与韩信单独见面)(5)

(汉高祖刘邦)

刘邦从荥阳撤兵,隐藏在高垒深堑之中,暂时获得了安宁,对张良说:“你现在可以去齐国代我封韩信为齐王。”

刘邦说话很平静,张良表面也很平静!但张良的内心却很不平静!

张良知道,此去齐国见韩信,是去虎穴伏虎,是去龙潭降龙。韩信以他杰出军事家的才能一定会给自己下套,会千方百计地盘问自己,稍有不慎,就是有去无回!

韩信也在猜测,这次刘邦委托来授王的人一定是张良,他要趁这次张良到达后好好盘问张良,弄清刘邦的真实意图。如果刘邦是虚情假意,包藏祸心,便趁机软禁张良,迫不得已就处死张良,扯旗单干!

韩信知道,刘邦确实是一头老虎,是了不起的人物。刘邦身边又有张良、陈平这两个了不起的军师,这两个了不起的军师,恰恰又是刘邦的左右膀臂,或者说是两只翅膀,这两只翅膀恰似给刘邦这只老虎添翼。一旦除了张良,刘邦就只有陈平这只翅膀。只有一只翅膀的老虎是飞不起来的。

项羽处于绝对的军事优势,又奈何不了刘邦,这是刘邦的狡猾。项羽每次围剿刘邦,都让刘邦躲进了深山,猛虎进山,这是项羽这条蛟龙无可奈何的事!

韩信在想,自己一旦与刘邦闹翻,与其交战,绝不与其在山里交战,要把这头飞不起来的老虎引到平原交战。一旦到了平原,刘邦这只飞不起来的老虎,连条狗也不如!

张良和韩信交谈(张良第一次与韩信单独见面)(6)

韩信正在计划自己的小算盘,张良到了!

韩信开门见山地问张良:“这次汉王封我为齐王,有点不情愿,是您与陈平的劝说,汉王才封我为齐王?”

张良事先有预防,不慌不忙地反问:“此话怎讲?”

韩信还是单刀直入:“我的传令兵回来告诉我,汉王看了我的书信,知道了我想做齐国的‘代理齐王’,汉王大发雷霆,有这回事吗?”

张良解释说:“你是知道的,汉王这个人豁达、大度,又不失幽默、滑稽,说话往往让人意想不到。汉王开始时大发雷霆,后来却是哈哈大笑。讥笑你说,大丈夫想称王,做什么代理齐王,要做就做实实在在的齐王。这就是汉王的风格。说话前后落差太大,开始是闷棍让你大惊失色,大失所望;最后是一声恭喜,让你喜出望外,受宠若惊!这你不应该有猜疑?前不久,在论功受赏时,汉王骂随和等是一群无用的书生,只会消费他的钱粮,要革职查办他们。随和惊吓得连忙下跪,并申辩说,当年汉王身边有五千骑兵,五万步兵,都无法夺取淮南国。我带二十几个无用的书生却让英布归顺汉王,让汉王轻松夺取淮南国。我们二十几个无用书生的功劳,超过了汉王五千骑兵,五万步兵,汉王怎能说我们是一群无用的书生呢?你猜,汉王是怎么回答的?”

韩信知道这样的问题,自己不应该回答,便摇了摇头!

张良还是眉飞色舞地说:“汉王是怎么说的,让我告诉韩大将军吧!汉王说,我说了你无用了吗?我是说你们的功劳很大,我在想应该封你为中尉这样的大官!闹得众人哈哈大笑!汉王说话的方式就是这样,所以韩将军不应该有什么顾虑?“

韩信又问:“既然这样,汉王为什么不直接把话说完,而要等到陈平与他嘀咕一阵再说呢?“

张良平静地说:“汉王是打算把话说完的,只因陈平听了汉王说的话,有些担心。担心把话传到韩将军这里引起误会,便把汉王拉到一边,提醒汉王,说话要有分寸,注意场合,不能让人产生误会。”

韩信笑着说:“这样解释也有道理,为什么不当众说清楚,而要拉到一旁嘀咕呢?”

张良笑着解释说:“汉王这人自尊心强,你要当面指责他说话不注意场合,他自然接受不了!”

韩信有些不情愿地说:“真的如此吗?”

张良还是笑着说:“真是如此!韩将军是知道的,我是不敢揣测汉王心思的!”

韩信冷笑说:“可是,我听说,陈平在说话之前,还慌张地踩了汉王一脚?陈平没有不可言说的事情,敢对汉王如此吗?”

这个问题太尖锐了!张良没有意识到陈平这一动作竟然被吓得发抖的传令兵看到了?

张良一时语塞,无法回答!

韩信得意地说:“这一回,大军师无法编织谎言了吧!”

韩信的得意,反而给张良提供了说话的把柄!

张良笑着说:“我正在想,能不能如实告诉韩大将军当时的真实情况?”

韩信问:“为什么不能告诉我当时的真实情况呢?有什么不能说的吗?”

张良笑着说:“也不是有什么不能说的,只是陈平曾提醒过我,不要告诉韩大将军我踩了汉王一脚的事情!”

韩信追问:“这样的事情为什么不能告诉我呢?”

张良说:“陈平当时动作太快,身体摇晃了一下,才踩了汉王一脚。陈平担心因为这件事情,让韩大将军知道了,瞧不起他!小看他做事有失风度!”

韩信听了一脸无奈,说:“陈平也太多虑了!”

张良说“我们这些在汉王身边的人,每天都是诚惶诚恐,都是这么小心!这一点韩大将军应该体会得到!”

韩信笑着说:“既然这样,近日,我就整顿军马,进攻楚国。”

韩信说完,又趁张良不注意反问一句:“汉王封我为齐王,是真心实意的吗?”

好在张良在来的路上,就想过这样的问题,猜测韩信会问到这样的问题。便清晰地回答:“汉王与项王比较,就是不惜裂土封侯。韩将军与张耳占领赵国后,汉王就封张耳为赵王,韩将军功劳大,只封相国。回去后,汉王多次对我说,有点委屈韩信了,以后找机会得封韩信为王。”

韩信听到这里,有些吃惊!

韩信吃惊张良的冷静!

韩信知道遇到对手了!

自己无论如何盘问张良,都不会问出自己想要的东西!

韩信尽管没有消除自己的顾虑,但也没有盘问出张良的破绽!

韩信承认:张良是一个自己无法战胜的对手!

韩信无可奈何地放弃了与张良的较量!

韩信不再盘问了!

张良和韩信交谈(张良第一次与韩信单独见面)(7)

(刘邦与张良:剧照)

张良暗自吁了一口长气!

授王仪式结束后,韩信又明知故问:“汉王还有什么交代的吗?”

张良立即说:“汉王让我转告将军,汉王现与项羽在荥阳交战情况危急,命令齐王从东边出兵,进攻楚国,牵制项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