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字中点石成金(咬文嚼字钱)

“钱”字有两个读音,一个是我们熟悉的qian,二声,另一个是念jian,三声,为形声字,钅为形,戋为声,本义指古代的一种主要用来铲土的农具。

古代的交易物就是钱(jian),后专用它指货币,特指铜钱。它的繁体字是左边一个钅,右边是两个戈上下罗列着。而戈呢?是象形字,古文字状似士兵手里拿的一种有柄的平头戟。本义为商周时代的一种兵器。由此看来,钱和金有关,也和兵器有关。

咬文嚼字中点石成金(咬文嚼字钱)(1)

钱在字典里有三种解释:一、货币,白居易的《卖炭翁》中有“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二、形状像铜钱的东西。

苏轼《雨中花》中有“但有绿苔芳草,柳絮榆钱。”三,重量单位,十钱为一两。沈括的《梦溪笔谈》中有“煮散者,一啜不过三五钱极矣。”

我们今天单纯的聊聊它的货币功能吧!因为当今商品经济社会,就是金钱社会,没法回避,是没钱万万不能的社会。但是若一切都是以金钱来衡量,崇尚金钱至上,道德、仁义礼智信都缺失了,则只可以让人抓住的有形的东西而缺乏灵魂的安稳。

咬文嚼字中点石成金(咬文嚼字钱)(2)

既然钱和兵器有关,我们来看看老子的《道德经》中对兵和兵器是怎么讲的,第三十章中有“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过后,必有凶年。”

第三十一章中又讲:“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

老子的道德经一共八十一章,很难从其中看到关于钱的论述,以兵为鉴,更直接些,看起来,钱这东西离道德礼仪是很远的,不可抛弃它,但确实应该看轻它才是。

咬文嚼字中点石成金(咬文嚼字钱)(3)

钱,都知道是身在之物,但人人逐之,为什么?有的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有的为了荣华富贵,有的为了解后顾之忧,有的为了光宗耀祖,不一而论,现代人更多的还是因为缺乏安全感,觉得手里攥着钱心里踏实些。

其实有钱不如有德,如果一个人没有德行,那么拥有再多的钱,反而会变成灾祸,殃及自己和亲人,很多不幸的发生都是金钱惹的祸。

我们身边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所以金钱并不是一个人生活幸不幸福的标准,相反,对于钱财的淡然处之,会让一个人很轻松。

咬文嚼字中点石成金(咬文嚼字钱)(4)

一个人最舒服的状态就是放松,身体和精神的全然放松,那么,只有对外物,包括金钱都不在意了,人不再费尽心力的抓住什么,只依照良心,真心,善心去做事,只问耕耘,不问收获,顺其自然的时候,其实,人应该得到的,一样都不会少,这就是老话说的: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的道理。

所以,我们追求金钱至上实乃舍本求末,本末倒置了。还是多学学s j、国学经典,从中得到给养,与人的罪性争战,正心、修善、修德,把倒过来的认知正过来,归正思维。

咬文嚼字中点石成金(咬文嚼字钱)(5)

只有有了正向的思维,依规律真理而行,我们的路才会越走越宽,越走越亮堂,有了德才有一切,生命才真正的踏实,厚德载物,若如此,还用抓着那么多身外之物不放吗?

一念放下,万般自在,愿我们大家真正的生命早些觉醒,破除迷茫,摆脱枷锁和束缚,找到自己生命立足于天下的根本,还自己自由之身。

——平凡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