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演讲比赛开场白(60名选手入围半决赛)

“什么是演讲?”“演讲和我们写作、朗诵有什么不同?”“在准备演讲的时候,什么问题困扰你?”……7月18日晚,“沟通一个家,温暖一座城”南方(佛山)亲子节之少年说·演讲大赛举行专场培训,在演讲的内容和表达方面作出详细指导。

宝宝演讲比赛开场白(60名选手入围半决赛)(1)

专场培训现场。

宝宝演讲比赛开场白(60名选手入围半决赛)(2)

专场培训现场。

“演讲要传递出信息点,不要把演讲和朗诵混为一谈。”培训一开始,全国青少年语言艺术素质测评员、佛山市青少年文化宫专职语言教师黄炎岩进行《演讲的语言表达技巧》授课,详细介绍演讲时要注意的身体状态、语言状态如何调整。

宝宝演讲比赛开场白(60名选手入围半决赛)(3)

黄炎岩进行《演讲的语言表达技巧》授课。

“所谓‘100定律’,指在台上讲一分钟,台下要准备一百分钟。在半决赛前,大家可以对着镜子练习、手机录像练习、对着家人朋友练习或者到楼下小区练习,都是不错的联系方式。”黄炎岩说。

“我不知道如何更好地理解和确立主题。”“我想知道如何可以让故事讲述的更有趣。”“我应该如何给我的内容起好标题呢?”……针对在场同学们提出的准备演讲稿的各种困惑,南方日报佛山新闻部文教体卫工作室副主任王雅铄紧接着以《演讲的故事内容讲述技巧》为主题进行分享。

宝宝演讲比赛开场白(60名选手入围半决赛)(4)

王雅铄以《演讲的故事内容讲述技巧》为主题进行培训。

根据演讲“三的法则”,人们有可能只会记住你演讲中的三件事。王雅铄建议围绕比赛的“感恩父母”“成长心愿”和“家风故事”三个主题不要面面俱到,泛泛而谈,而是选择其一进行演讲。可以运用讲故事法、提问/反问法、视觉刺激法、引言开篇法等来个特别的开头,选取与众不同的自身经历“以小见大”进行讲述,往往更能带动真情实感,引发听者共鸣。

“演讲素材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之所以举办亲子节系列活动,我们更希望大家能够立足大赛的同时忘记比赛,能够真正沉浸于在备赛过程中的亲子沟通和相处陪伴,达到父母和孩子之间对亲子话题的深入理解,这也是我们举办此次活动的真正目的所在。”王雅铄说。

宝宝演讲比赛开场白(60名选手入围半决赛)(5)

现场小选手积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培训现场,广东省朗诵协会员艺术二团团员、佛山市青少年文化宫专职语言教师曾然还邀请选手上台展示,并对他们进行语言表达和内容等方面的现场针对性辅导。“上完培训课对演讲又有了更专业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收获很多。”“老师们的点评给我们很大启发,我知道要怎么优化和修改我的演讲稿了。”在场的家长和同学们纷纷表示。

宝宝演讲比赛开场白(60名选手入围半决赛)(6)

小选手自告奋勇上台展示。

宝宝演讲比赛开场白(60名选手入围半决赛)(7)

小选手自告奋勇上台展示。

宝宝演讲比赛开场白(60名选手入围半决赛)(8)

曾然进行现场针对性辅导。

“上完培训课对演讲又有了更专业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收获很多。”“老师们的点评给我们很大启发,我知道要怎么优化和修改我的演讲稿了。”在场的家长和同学们纷纷表示。

宝宝演讲比赛开场白(60名选手入围半决赛)(9)

培训现场座无虚席。

宝宝演讲比赛开场白(60名选手入围半决赛)(10)

家长和孩子认真做培训笔记。

宝宝演讲比赛开场白(60名选手入围半决赛)(11)

家长和孩子认真做培训笔记。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是每个孩子成长的港湾;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对家有着充分的感知,对父母有着内心深处最渴望的表达。为搭建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沟通桥梁,鼓励孩子说出心里话,增进家庭亲子间的交流和理解,同时让佛山中小学生锻炼口才、增强自信心、提升沟通能力,促进中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健全及身心健康发展,引发社会对于家庭教育的关注,南方日报社驻佛山市办事处携手佛山市教育局、佛山市青少年文化宫共同举办“沟通一个家,温暖一座城”南方(佛山)亲子节之少年说·演讲大赛。

自启动海选报名以来,演讲比赛受到广大中小学生的踊跃报名。近几个月来,大赛组委会多名评委对近千份海选视频资料进行综合评选,比赛结果正式出炉。小学组和初中组共60名选手入围半决赛。培训现场进行半决赛出场顺序抽签确认。

宝宝演讲比赛开场白(60名选手入围半决赛)(12)

宝宝演讲比赛开场白(60名选手入围半决赛)(13)

宝宝演讲比赛开场白(60名选手入围半决赛)(14)

入围半决赛选手名单。

【南方日报记者】王雅铄

【实习生】杨泳仪

【图片】田人心

【作者】 王雅铄;田人心

佛山大课堂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