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焉耆是现在的哪里(焉耆国又称为乌夷)

资料整理来源于:网络

古代焉耆是现在的哪里(焉耆国又称为乌夷)(1)

古代焉耆是现在的哪里(焉耆国又称为乌夷)(2)

古代焉耆是现在的哪里(焉耆国又称为乌夷)(3)

焉耆(维吾尔文Qarasahr):地名来自《汉书·西域传》的焉耆国,又称为乌夷、阿耆尼,新疆塔里木盆地古国,出高昌故地,自近者始,曰阿耆尼国(旧曰焉耆)。今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焉耆回族自治县附近。

古代焉耆是现在的哪里(焉耆国又称为乌夷)(4)

《汉书·西域传》:“焉耆国,王治员渠城,去长安七千三百里。户四千,口三万二千一百,胜兵六千人。击胡侯、却胡侯、辅国侯、左右将、左右都尉、击胡左右君、击车师君、归义车师君各一人,击胡都尉、击胡君各二人,译长三人。西南至都护治所四百里南至尉犁百里,北与乌孙接。近海水多鱼。”

古代焉耆是现在的哪里(焉耆国又称为乌夷)(5)

《大唐西域记》:阿耆尼国,东西六百余里,南北四百余里。国大都城周六七里,西面据山,道险易守。

泉流交带,引水为田。土宜穈、黍、宿麦、香枣、蒲萄、梨、柰诸果。气序和畅,风俗质直。文字取则印度,微有增损。

服饰毡褐,断发无巾。货用金钱、银钱、小铜钱。

王,其国人也,勇而寡略,好自称伐,国无纲纪,法不整肃。

伽蓝十余所,僧徒二千余人,习学小乘教说一切有部。经教律仪,既遵印度,诸习学者,即其文而玩之。

戒行律仪,洁清勤励。然食杂三净,滞于渐教矣。

历史

《汉书·西域传》:“匈奴西边日逐王置僮仆都尉,使领西域,常居焉耆、危须、尉黎间,赋税诸国,取富给焉。

汉武帝元朔六年(前122年),汉骠骑将军霍去病将万骑出陇西,过焉耆山千余里,得胡首虏八千余级,得休屠王祭天金人。

《魏书》焉耆国,在车师南,都员渠城,白山南七十里,汉时旧国也。去代一万二百里。其王姓龙,名鸠尸卑那,即前凉张轨所讨龙熙之胤。所都城方二里,国内凡有九城。国小人贫,无纲纪法令。兵有弓刀甲槊。婚姻略同华夏。死亡者皆焚而后葬,其服制满七日则除之。丈夫并剪发以为首饰。文字与婆罗门同。俗事天神,并崇信佛法。尤重二月八日、四月八日,是日也,其国咸依释教,斋戒行道焉。气候寒,土田良沃,谷有稻粟菽麦,畜有驼马。养蚕不以为丝,唯弃绵纩。俗尚蒲萄酒,兼爱音乐。南去海十余里,有鱼盐蒲苇之饶。东去高昌九百里;西去龟兹九百里,皆沙碛;东南去瓜州二千二百里。 [1]   恃地多险,颇剽劫中国使。世祖怒之,诏成周公万度归讨之,约赍轻粮,取食路次。度归入焉耆东界,击其边守左回、尉犁二城拔之,进军向员渠。鸠尸卑那以四五万人出城守险以拒。度归募壮勇,短兵直往冲,尸鸠卑那众大溃,尽虏之,单骑走入山中。度归进屠其城,四鄙诸戎皆降服。焉耆为国,斗绝一隅,不乱日久,获其珍奇异玩殊方谲诡不识之物,橐驼马牛杂畜巨万。时世祖幸阴山北宫,度归破焉耆露板至,世祖省讫,赐司徒崔浩书曰:"万度归以五千骑经万余里,拔焉耆三城,获其珍奇异物及诸委积不可胜数。自古帝王虽云即序西戎,有如指注,不能控引也。朕今手把而有之,如何?"浩上书称美,遂命度归镇抚其人。初鸠尸卑那走山中,犹觊城不拔,得还其国。既见尽为度归所克,乃奔龟兹,龟兹以其婿,厚待之。

李宝走后唐和接统后西凉余众,其部被称为“甘、凉以西兵”这是主要由原西凉所统凉州汉族(乡党)武装组成的一支劲旅,。北魏派遣成周公万度归西征,唐和所率“甘、凉以西兵”即为其主力之一,是役,魏军顺利设置鄯善镇。

太平真君九年(448),唐和又率军参加了万度归的第二次西征,焉耆之役,配合万度归,一举击溃焉耆王鸠尸毕那所统四五万精兵,迫鸠尸毕那亡奔龟兹,史载“魏主诏唐和与(车师)前部王车伊洛帅所部兵会万度归讨西域,(唐)和说降柳驴等六城,因共击波居罗城。”“至十二月,万度归进而西征龟兹,留唐和镇焉耆,柳驴戌主乙直伽谋叛,和击斩之。由是诸胡咸服,西域复平。”其后,魏军退师,委唐和留守,驻焉耆镇,成为北魏王朝驻西域地区的最高行政长官。唐和孤军长期戌守北魏最远的西部边陲焉耆,一直到太武帝逝世。

兴安元年(452)北魏文成帝继立,唐和应召入朝,皇帝给予特殊礼遇,嘉奖他保卫西陲的卓勋。唐和驻节焉耆多年,威信之著干西域,其丰功懋绩,足与汉之班超前后比美。

虽然后西凉集团主事于452年被北魏调离西域,但自汉代至唐初,凉州李氏在甘新地区经过千年的经营逐成七宗五姓之首,西凉太祖李暠被唐朝皇室李氏和诗人李白、李商隐尊为先祖。

麴嘉王时,恹挞伐焉耆,焉耆向高昌麴嘉王求救,麴嘉王派次子为焉耆国王,高昌势力开始壮大。

《周书》:焉耆国,在白山之南七十里,东去长安五千八百里。其王姓龙,即前凉张轨所讨龙熙之胤。所治城方二里。部内凡有九城。国小民贫,无纲纪法令。兵有弓刀甲槊。婚姻略同华夏。死亡者皆焚而后葬,其服制满七日则除之。丈夫并剪发以为首饰。文字与婆罗门同。俗事天神,并崇信佛法。尤重二月八日、四月八日。是日也,其国咸依释教,斋戒行道焉。气候寒,土田良沃。谷有稻粟菽麦。畜有驼马牛羊。养蚕不以为丝,唯充绵纩。俗尚蒲桃酒,兼爱音乐。南去海十余里,有鱼盐莆苇之饶。保定四年,其王遣使献名马。

《隋书》呤焉耆国,都白山之南七十里,汉时旧国也。其王姓龙,字突骑。都城方二里。国内有九城,胜兵千余人。国无纲维。其俗奉佛书,类婆罗门。婚姻之礼有同华夏。死者焚之,持服七日。男子剪发。有鱼盐蒲苇之利。东去高昌九百里,西去龟兹九百里,皆沙碛。东南去瓜州二千二百里。大业中,遣使贡方物。

《唐书》焉耆都督府本焉耆国,在安西都护府东八百里。焉耆国王姓龙,名突骑支,常役于西突厥。贞观十八年(644年),安西都护郭孝恪为西州道行军总管,讨伐焉耆,平之,由是臣属。

清朝光绪八年(公元1884年),新疆建省后,设喀喇沙尔直隶厅,光绪二十五年升为焉耆府,先后管辖新平(今尉犁)、若羌、轮台三县。

古代焉耆是现在的哪里(焉耆国又称为乌夷)(6)

古代焉耆是现在的哪里(焉耆国又称为乌夷)(7)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