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写诗词填词(如何填词一首古典词的详细写作过程)

人有三千疾,惟有相思不可医。人的一生总会遇到那么一个人,在喜悦亦或伤心时会忍不住地去思念。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文人犯了相思之病,自当会写一首诗或一篇文,来倾泻自己那无处安放的情肠。而作为普通人我同样也渴望倾倒出那难以治愈思念之情,那么又该如何学古人填一首相思词呢?下面我来讲讲我的写作过程

怎么写诗词填词(如何填词一首古典词的详细写作过程)(1)

1. 选定词牌

当我决定要填一阕词时,首先要做的就是选定词牌名,也就是“择调”。词牌名就是规定一首词的格律,也可以说是规定一首词的音调,也即词谱。在写词的时候需要拿着词谱对照着格律来填。词牌名有很多种,那么怎么选定一个合适的?

选词牌名的方式有两种

第一种方式是根据自己要写的内容来选,因为不同词牌名的曲子不同读起来呈现的情感也不同,所以需要根据你所写内容的情感来确定所选词牌名的一个方向。例如《满江红》、《念奴娇》、《贺新郎》等腔调激昂慷慨,适合写情感豪放激烈的词,而《雨霖铃》、《菩萨蛮》、《一剪梅》等腔调低沉细腻,适合写情感婉约孤寂的词。

在定好词牌名情感的基调后,下一步就要根据自己要写的内容的多少以及自身文学功底如何来选择长调,中调或者小令。如果你对自己的文学功底比较自信且要写的内容较多时,就可以选择长调。反之你可以选择小令或者中调。

当然我对自己文学功底不太自信,且想写的内容也不多,人也比较懒,我就选择小令。不过古代大多数词人也跟我一样比较懒,选择小令和中调的居多。

属于小令的词牌很多,那应该选哪一个呢?我比较懒,一般情况看哪个顺眼就选哪个。当然前提是所选的词牌名符合情感的基调,不能选个了腔调高昂的词牌名,却写个闺怨词。

怎么写诗词填词(如何填词一首古典词的详细写作过程)(2)

第二种方式,因为你可能突然灵光一现,得到了几句自己觉得不错的词句后,才想到要填词,所以这时你可以根据你得到的词句的格律去找对应的词牌名。那这么多词牌名,又怎么找到对应的呢?这个就需要平时的积累,对很多词牌名都比较熟悉时就能很快选定词牌名。可没有什么积累怎么办?那就只能拿着词谱一个个找了,当然这样有点费劲了。不过我遇到这种情况时,我懒得一个个找,我会直接找几个自己比较熟悉的词牌名,然后把灵光一闪得到的几句好词改一改,以符合某一词牌名的格律,这样就很快选定好了词牌名。

这里我选定的词牌名是《长相思》。至于我选定词牌的过程其实很简单,首先我要写一首表达相思之情的词,情感基调是婉约孤寂的,而我那会刚好读了纳兰容若的《长相思·山一程》,觉得《长相思》这个词牌名不错,看着比较顺眼,而且这首词牌名多用于抒写离别相思之情,符合我的情感要求。此外我灵光一现得到的几句词也符合这个词牌名的格律,所以我最终确定了这个词牌名。

怎么写诗词填词(如何填词一首古典词的详细写作过程)(3)

词牌《长相思》格律如下

上阕:

中中平*,中中平*。

中仄平平中仄平*,中平中仄平*。(忌孤平)

下阕:

中中平*,中中平*。

中仄平平中仄平*,中平中仄平*。(忌孤平)

格律说明,①平:填平声字;②仄:填仄声字(上、去或入声);③中:可平可仄。④*:表示该处要押韵。⑤忌孤平:指上阕和下阕的最后一句除了韵脚这个平音外还必须要有两个平音字。

注:平声字就是现代汉语拼音里一声和二声的字,仄声字就是三声和四声的字。当然这样说不够准确,因为古汉语和现代汉语发音有些不同,但大致方向是没错的。

词牌《长相思》正体格律如下:

中中平*,〖仄中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仄平平*,〖中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平*。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说明,①〖〗:表示叠韵。对照例词是白居易的《长相思·汴水流》


2. 筛选意象

意象在古典诗词当中是非常重要的,意象不仅可以交代诗词创作的背景和环境,还能反映出作者的情感。我在写古典诗词的时候总是喜欢提前想好部分意象,然后再融入感情及思想写入诗中。

怎么写诗词填词(如何填词一首古典词的详细写作过程)(4)

那么如何选择意象呢?

首先是根据环境来筛选,我填这首词是在春天填写的,我当时联想到的意象有“春”、“桃花”、“燕子”、“梨花”、“落花”、“雨”、“新芽”等。

其次是根据写作的内容来,我要填一首相思词,那么首选意象就是“红豆”、“丁香”,此外还可以根据需求选择“红鲤”、“大雁”、“柳絮”、“青梅”等意象。

筛选出的意象在后面填词的时候,可根据需要选择一些写入词中。


3. 结律撰稿

筛选好意象之后就开始写这首词的大致内容。也就是先暂时不完全按格律写出一个草稿。由于我的文言文的水平跟古人相比差太多,所以我写的草稿有文言文,也有白话文。

我写词的思路及打草稿的过程如下:

(1)首先我是在春天繁花盛开的时候独自赏花时,产生了强烈的相思之情,因为赏花的多数是成双成对的男女,而我独自一人自然就生出孤寂的感伤。又看着美丽的花,自然就会想到心中那个美丽的人。走在繁花盛开的路上,“桃花像她的笑靥”的想法在我心中油然而生,毕竟“笑靥如花”几个字是时常可以看到的。

怎么写诗词填词(如何填词一首古典词的详细写作过程)(5)

相思之情生出后,就难以消除,我就想学古人写一首词以寄托这份情感。

根据前面第一部分“选定词牌”的叙述,我很快想到了词牌《长相思》。

而后我就在网上搜索词牌名《长相思》,了解了它的格律以及代表作。随即我就被欧阳修的《长相思·花似伊》所吸引,因为我之前心中油然而生的想法是“桃花像她的笑靥”,自然也就被“花似伊”三个字吸引。既然欧阳修说“花似伊”,那我就说“花若伊”。于是我便很快写出了第一句词——“花若伊”

《长相思·花似伊》欧阳修

花似伊,柳似伊。

花柳青春人别离。低头双泪垂。

长江东,长江西。

两岸鸳鸯两处飞。相逢知几时。

而后根据《长相思》的格律——“三平韵,一叠韵”(叠韵指首二句的韵脚的字相同)。也即第二句应该是“什么若伊”。这里我是肯定不会再学欧阳修写“柳若伊”,因为这样抄袭未免太明显,当然更重要的是我这样写不真实,毕竟我思念的人的身材并不像“柳枝”那样轻柔高挑,其次我觉得“柳枝”有点轻浮,跟我思念的人的气质完全不同。

那接下来第二句怎么办呢,于是我又读了白居易的《长相思·汴水流》。

《长相思·汴水流》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

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

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很快我又被“思悠悠,恨悠悠”所吸引,结合前面的“汴水流,泗水流”,我立马就想到了《红楼梦》中有一曲《红豆曲》该曲中有这样一句:

“恰便似遮不住的青山隐隐,

流不断的绿水悠悠”。

怎么写诗词填词(如何填词一首古典词的详细写作过程)(6)

于是我很快得到了“水悠悠”这一句,根据《长相思》格律的特殊性。我很快得到上片和下片的各两句

上片:

花若伊,水若伊

下片:

花悠悠,水悠悠

(2)那接下来就是写中间了。

先写上片

前面写到“花若伊,水若伊”,意思其实就是“看到花想你,看到水也想你”。想你,想你,然后干嘛?根据小学语文老师教的写作方法。我随即想到插叙,毕竟我现在在想她,那当然就会想起和她有关的事情,并且这个事情肯定是过去的,人物有我和她。

那么我就想我们待在一起的事情,我想起“有一天我和她近距离接触,但我很害羞,害羞得一句话也说不清,手指还不断得抠衣服。”简化一下“那天相见言少手指弄衣服”

这样就得到了上片的第三句

和她相遇的时候,自己如此害羞,那最后肯定会相互走开,很难再有机会相处,看着机会从眼前流失,那我肯定会悔恨,会惆怅,会伤感。

那样的情感再结合第二部分筛选的意象,我很快就找到了“梨花”。于是第一篇的第四句就有了“独留我一人看梨花落”。

上片(草稿):

花若伊,水若伊

那天相见言少手指弄衣服

独留我一人看梨花落

怎么写诗词填词(如何填词一首古典词的详细写作过程)(7)

(3)上片草稿完成后,就开始写下片

插叙写完之后,就回到现在。前面写的“花悠悠,水悠悠”,其实就是“花不断地开,水不断地流”。根据上篇写的“花若伊,水若伊”,引申一下意思就是“我对你的思念无法停止”。而为了读者更容易理解出上片前两句引申地含义,也为了回应上片,使得上下文相呼应,那么下片的第三句就应该点一下“相思”并还要体现出回忆完成之后的一种状态或感受亦或心理变化。

那为了点一下“相思”回应上文,我就又回到第二部分筛选的关于相思的意象,结合词牌名的格律,我就确定了用“红豆”这一意象。

那下面就是呼应上片,因为从回忆中醒来的我,很难过,希望能有人抱一抱我,并安慰我。而后我就想到了“我将红豆拥抱在怀里,泪水从眼角滑落。”简化一下就的到“红豆入怀促泪流。”如此便得到下片的第三句。

最后只剩下片的最后一句,也是结尾,行文的终结处,此处的情感达到了高潮。而后我不知道怎么写了。于是我就又决定读前人的作品找灵感,最后在读白居易“恨到归时方始休”,我有了灵感。白居易的“相思”在“爱人”归来后就可以停止,但我呢——单相思,单相思是不可休的。还有一点“休”跟“流”是押韵的。

最后的草稿完成如下:

上片(草稿):

花若伊,水若伊

那天相见言少手指弄衣服

独留我一人看梨花落

下片(草稿):

花悠悠,水悠悠

红豆入怀促泪流。

相思不可休。

怎么写诗词填词(如何填词一首古典词的详细写作过程)(8)


4. 依律填词

写完草稿之后就开始对照着词谱填词了。这一步通常是最困难的一步,因为如果草稿没打好,那么在对音和押韵上比较难办。

(1)填上片,上片前两句已经填好。那么就剩三四句。

第三句

“那天相见言少手指弄衣服”,首先为了押韵“衣”要在末尾,也即“那天相见无言手指弄衣”。其次该句只有七个字,所以还要再简化一次为“那天言少指弄衣”。而该句第二个字和第四个字必须为仄音,随即我改为“当日言轻指弄衣”。

第四句

“独留我一人看梨花落”,首先为了押韵“梨”要在末尾,随即我改为“独留我一人看落梨”。

其次该句只有五个字,且第二个字要平音,最后我改为“一人看落梨”。

上片(依律填词)如下:

花若伊,水若伊

当日言轻指弄衣

一人看落梨

怎么写诗词填词(如何填词一首古典词的详细写作过程)(9)

(2)同理填下片,下片前两句也已经填好,只剩三四句。

第三句

“红豆入怀促泪流”,这句字数和韵脚都满足要求,只是这个“入”字不符合格律需要修改,而后我改为“红豆拥怀促泪流”

第四句符合格律要求,暂时不用改。

最后依照格律填完的词稿如下

上片(依律填词):

花若伊,水若伊

当日言轻指弄衣

一人看落梨

下片(依律填词):

花悠悠,水悠悠

红豆拥怀促泪流

相思不可休


5. 润色抠字

一首词按格律填完后,还是不够的。还需要修改一些词句,使得整首词的内含得到一次升华,句子更加耐人寻味。比如王安石写到“春风又江南岸”,随后经过思考将“到”改为“绿”,变成“春风又绿江南岸”,虽只改了一个字,但前后感觉完全不一样。还有唐代的江为写了两句诗“影横斜水清浅,香浮动月黄昏。”结果被宋代林逋改了两个字变为“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成为了咏梅的千古名句。

怎么写诗词填词(如何填词一首古典词的详细写作过程)(10)

我举这两个例子,主要为了说明,写古典诗词是需要用心去斟酌,思考的。虽说我们不一定要像古人那样“吟安一个字,捻短数茎须”似的苦吟,但至少做到要每一字一句都是自己认为最好的

好了下面说我是怎么“苦吟”的。

上片和下片的前两句,我沉吟了很久觉得还可以,就不管了。

(1)上片第三句

“当日言轻指弄衣”“当日”我没有其他更好的,也不管了。而后面“言轻”二字总是让我想到“人微言轻”,于是我把“言轻”改为“轻言”,可我觉得这样还是不行,不能很好得体现出那种见到自己喜欢的人的害羞感。那我就接着想。

此处“轻言”是说见到自己喜欢的人,因害羞而说话声小,但我在见到见到自己喜欢的人时,我说话,除了声音变小,更加明显的是吐字不清,脑子有的混乱,说起话来结结巴巴,前言不搭后语的感觉。想到这我立马想起自己曾在《世说新语·言语》中读到这样一段:

艾口吃,语称艾艾。晋文王戏之曰:“卿云艾艾,定是几艾?”对曰:“凤兮凤兮,故是一凤。”

其中“艾艾”用于形容人口吃,吐词重复,说话不流利。这不正符合我的要求吗。可是“艾艾”二字为仄音不符合格律。而后我上网搜索得“期期艾艾”。其中“期期”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张丞相列传》:

“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虽欲废太子,臣期期不奉诏。”

“期期”二字也指人吐词重复,说话不流利。正好符合我的要求,于是我将第三句改为

“当日期期指弄衣”

改完之后我又读了几遍,觉得还是有不妥,想了想,最后我将第三句改为

“当日期期弄指衣”

至此第三句完成。

怎么写诗词填词(如何填词一首古典词的详细写作过程)(11)

(2)上片第四句

“一人看落梨”,咋一看好像没什么不妥。但我联系上文读了几遍,我发现一个问题,就是整个上片虽然有表现力,但缺乏感染力。简单说就是,前面都是名词和动词,却没有形容词,也可以是缺乏形容词来奠定这首词上片得基调,使得读者容易误解作者本意。当然你可能说就这样不一样可以让人感受到孤寂与落寞吗?但我说了缺乏感染力,就比如《天净沙·秋思》中名词前面有“枯”、“老”、“昏”“瘦”和“断肠”这些形容词,所产生得感染力就非常强。

所以为了增强感染力与读者产生共鸣,我就需要将某个词改为一个形容词。

那改哪个呢?显然后三字是动不了的。只能将“一人”改掉。那该改成什么词呢?我又开始思考,我想到自己当时没有把握住和她相处的机会好好表现,而今后可能再也没有机会,我就感到后悔,不免产生忧伤之感。想到这,随即我就想起《孔雀东南飞》中:

“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

其中“劳劳”的意思是忧愁伤感貌。随即我将第四句改为“劳劳看落梨”

至此上片全部完成如下

花若伊

水若伊

当日期期弄指衣

劳劳看落梨

怎么写诗词填词(如何填词一首古典词的详细写作过程)(12)

(3)而后是修改下片(前两句我满意,不用修改)

下片第三句

“红豆拥怀促泪流”,其中“拥怀”二字我觉不妥,读起来怪怪。于是我又开始思考:

“拥怀”就是“拥入怀中”,拥入怀中不就到了心窝吗。随即我转念一想,“我手拿着一束红豆,靠在心口”,而红豆也就是“相思”,转而引申为“相思斜靠在我的心窝,变成了泪水从眼角流落。”这样我很满意。随即我就改为“红豆倚心化泪流”。但第三字“倚”为仄音,不符合格律,必须得改

我首先是查字典,《说文解字》上说“倚,依也”。后来我又上网搜索,发现在现代汉语中“倚”是靠着,而“依”是挨着,显然“倚”比“依”更有力,因为“挨着一个人”和“靠着一个人”明显“靠着一个人”更显亲密。

而后我又想起《声律启蒙·五微》中有这样一句:

“夏暑客思欹石枕,秋寒妇念寄边衣”

其中对“欹”(qī)字的解释为“原意为不正,倾斜。在这是斜靠,倚靠着的意思”。随即我便将“倚”改为“欹”,毕竟有文人这样用过,那我用就很合理

最后改为:“红豆欹心化泪流”

(4)下片第四句

“相思不可休”。显然“相思”二字不妥,因为第三句“红豆”已经点了“相思”,再说相思就重复了,我随即改为“几时才可休”。

至此下片也改完,如下

花悠悠

水悠悠

红豆欹心化泪流

几时才可休

怎么写诗词填词(如何填词一首古典词的详细写作过程)(13)


最后整合在一起如下

《长相思•花若伊》

花若伊,水若伊

当日期期弄指衣。

劳劳看落梨。

花悠悠,水悠悠

红豆欹心化泪流。

几时才可休。

注:

期期:指人吐词重复,说话不流利。

劳劳:忧愁伤感貌。

欹(音qī):原意为不正、倾斜,这里是斜靠着、斜倚着的意思。

译文如下

上片:

春天我出去游玩,看见盛开的花觉得像你,看见清澈的流水也觉得像你。遥想那天和你面对面时,我害羞得结结巴表达不清我的心意,只知道掰弄手指和衣服。而后你走开了,我独自忧伤地看着梨花一朵一朵落下。

下片:

我眼前的花今天凋零了,明天、明年又会开,眼前的水流走了,又会有水流过来。我摘了一束红豆放在心口,相思之情翻涌在心中变成了泪水从我眼角流出。我流着泪向老天爷质问,“什么时候才可以让我不再忍受这相思之苦”。


怎么写诗词填词(如何填词一首古典词的详细写作过程)(14)

写在最后:

填这阙词只消了36个字,但叙述写作过程却花6千多字。你可能会觉得我填一阙词也太费劲了居然用6千字才说完,但是这6千字的内容有很多是我记在脑子里的,填词的时候直接拿出来用就可以,并不用这么费劲地写出来。而我写这么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说清楚我填一首词的具体过程。当然填这首36个字的词,也并不是像我在文中写的那样随即一想就想到那么简单,因为对于我这个文学功底不怎么样的人来说,思考往往是需要花很多时间的。

如果你也想填词,也不一定就非要阅读《词林正韵》等书籍去系统性学习怎样填词,毕竟我们只是业余的时候做一件有趣的事。你完全可以按照我的步骤或者按照你自己的步骤去填一首词,陶冶情操亦或训练自己的写作及思考能力。

(声明:该文为原创,请勿转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