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天环水产批发市场粿品(特区40周年)

【特区40周年·印象濠江】

汕头天环水产批发市场粿品(特区40周年)(1)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大米不仅是哺育黎黎苍生的重要粮食,而且是心灵手巧的美食艺人制作各式美食、糕点的重要材料。潮汕平原盛产大米,为感恩上天的馈赠和祖先的福佑,潮汕人常常以大米为原料制作成各种粿品用于祭祀神明和祖先。在达濠,除了常见的各式粿品外,还有当地独一无二的传统手工艺粿品——米塑……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米塑,濠江的工艺粿品

【第四十八章】米塑,濠江的工艺粿品

米塑就是以米、面为原料,蒸熟后通过揉、捏、掐、刻等多种手法,塑造成各式各样的神话戏剧人物、飞禽走兽、花卉草木等,形象逼真,色彩纷呈,惟妙惟肖,几可乱真。真可谓“小小米团手中捏,大千世界摆上桌”。米塑作品大小不一,大的高达数米, 小的只有二三厘米,可根据不同的祭祀需求加以制作。

汕头天环水产批发市场粿品(特区40周年)(2)

在濠江,每年年终或岁首,每家每户或每个祠堂庙宇、乡村社头,都有祭祀天地神祗、祖宗考妣和游神赛会等习俗。古朴的达濠民众会摆出各种传统盘碗,盛放着各式祭品和米塑粿品。这些色釉鲜艳,形象各异、栩栩如生的米塑制品格外惹人注目。若非本地人介绍,很难看出这竟是由大米所制成的可以食用的米塑品,倒像是技艺精湛的陶制品。

据当地的老艺人回忆,达濠米塑在清末光绪年间就有人制作,其时黄江记的手艺最为精湛,赢得四乡称赞。其孙黄进奇、黄进强传承祖上技艺,并加以发扬创新,使达濠米塑闻名各地。过去,用来绘彩的原料都是自然界的植物提炼成的,色素有限,米塑的色彩不及现在的艳丽多样,色泽有限。且食物短缺,祭祀之后的米塑都用来果腹。如今,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作为祭品的米塑也不再拿来吃,米塑的功能更多的是用于祭神观赏,因此现在的艺人们也有釆用化工颜料对米塑进行上彩绘色,使作品更加逼真,造型更加光彩夺目。

达濠米塑取材自然、工艺娴熟,不仅体现了达濠艺人巧夺天工的工匠精神,也体现了达濠人民感恩自然、慎终追远的质朴心境。当工业化的滚滚洪潮涌向濠江这片宁静淳朴的乡土时,愿这些承载着潮人的乡土情感和心灵家园的民俗活动和乡土艺术能够继续得以保留和传承。

汕头天环水产批发市场粿品(特区40周年)(3)

如今,濠江的民间音乐社团越来越多,有众多热心的民间音乐艺人,他们毫无保留地免费传授着这么古老的技艺,使濠江民间音乐蓬勃发展,也为潮州音乐的薪火相传做出了贡献。在这片热土上,一批批年轻的濠江人都似乎在不自觉中成为潮州音乐的传承者。

| 信息来源:区委宣传部、濠江区文化馆、《发现城市之美·濠江》(世界知识出版社)

| 编辑整理:濠江宣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