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娥什么成语(齐都成语齐纨鲁缟)

“齐纨鲁缟”,指古代最著名的两种丝织品——齐地(主要指临淄附近)生产的纨和鲁地(主要指曲阜附近)生产的缟。

最早将齐纨、鲁缟并称的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纨是一种细致光洁的白绢,向为珍贵的衣料。临淄齐纨纺织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4000年以前的龙山文化时期。战国时期,齐纨驰名遐迩,临淄已成为当时全国最大的纺织中心。到西汉时,临淄与定陶、亢父(今济宁)成为全国丝织业的三大中心,有“冠带衣履天下”之称。临淄还出现了专门为满足皇室用衣而设置的“三服官”。据考证,以临淄为中心的山东地区是当时丝绸产品的主要供应地,是汉代“丝绸之路”的源头之一。

缟是一种细白的生绢。历史上以曲阜所产尤为轻细,称鲁缟。

韩娥什么成语(齐都成语齐纨鲁缟)(1)

《缫丝图》 蚕桑业在夏、商时期出现,至战国时已普及到黄河中下游地区。这是根据元代农学家王祯《农书》所绘的《耕织图》中的缫丝图。

围绕着齐纨鲁缟,齐、鲁两国曾爆发过一场经济战。春秋时期,鲁庄公一直不服齐桓公,两国之间经常发生摩擦。桓公与管仲商议对付鲁国的办法,管仲想了一条奇计。他请桓公带头穿缟做的衣服,令大臣也要穿缟做的衣服。于是齐国百姓也都纷纷效仿。一时间,缟服遍及齐国。管仲下令齐国百姓不准织缟。于是缟的价格猛增。鲁国百姓见织缟有利可图,便放弃农事织起缟来。家家纺机响,户户织缟忙。管仲又派人贴出告示:鲁国商人给齐国贩来一千匹缟得三百金;贩来一万匹,得金三千金。这样一来,更给鲁国的织缟热加了温。鲁侯高兴了,认为织缟可发,于是下令全国织缟。鲁国百姓忙于织缟,田地都荒芜了。

转眼就是一年。管仲突然下令封闭关卡,不让鲁缟进入齐国。同时,又让桓公和大臣们改穿齐纨做的服装。于是,齐国上下纨料衣服又大流行,无人再穿缟衣了。这一下,可苦了鲁国。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两季庄稼收成没了,堆积成山的缟卖不出去,百姓们顿时陷入了饥饿之中。鲁庄公发现中了管仲的计谋,急忙下令停止织缟,可是为时已晚。他只好派人到齐国购粮。管仲把粮价一提再提,把鲁庄公搞得内外交困。迫不得已,鲁庄公派出使者向齐国求援,请求借粮。并表示今后愿听齐桓公调遣,决不再找齐国的麻烦了。管仲建议桓公接受鲁庄公的请求,开仓向鲁国放粮。

“齐纨鲁缟”的故事,展现了管仲以经济为手段“不战而屈人之兵”的高明智慧。招数确实有些损人利己,但结合当时诸侯争霸的具体历史情境,管仲的行为是可以理解的,甚至从齐国人的角度是完全可以赞美敬佩的。更为重要的是,管仲深谋远虑、统筹规划的思维方式,值得我们学习和一定条件下借鉴。而从鲁庄公的角度,教训也是深刻的。一个执政者如果仅仅从经济角度和局部利益去考虑问题,遇事缺乏冷静,一味的迁就于普通群众,很有可能会使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蒙受巨大损失;“国以民为本,民以谷为命”,不重视农业,不首先抓好粮食生产,国家就会陷于灾祸。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