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大学未来最好专业 被牛津大学预录取

牛津大学2023年预录取名单已公布,广东多位学子榜上有名被牛津大学预录取,他们是如何选专业的?记者采访了广东碧桂园学校的几位同学,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牛津大学未来最好专业 被牛津大学预录取?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牛津大学未来最好专业 被牛津大学预录取

牛津大学未来最好专业 被牛津大学预录取

牛津大学2023年预录取名单已公布,广东多位学子榜上有名。被牛津大学预录取,他们是如何选专业的?记者采访了广东碧桂园学校的几位同学。

孟雨浓:幼时起对生物学产生兴趣

在孟雨浓眼中,脑科学是一门非常有趣的学科。“它的表现形式很多,可以用电学、影像学、解剖学表示,既宏观又微观,有一种根本学不到头的感觉。”最终,她选择进入牛津大学生物医学专业的脑科学方向继续深造。

“大概从幼儿园开始,我就对各种生物非常感兴趣,妈妈给我买了一本《昆虫记》,那本书写得非常有意思,看了好多遍。”谈及这些,孟雨浓仍记忆犹新。她介绍,从初中起,从对昆虫植物类的热爱转变为对人体神经系统的好奇,并在高中时决心学医。

虽然内心坚定,然而,牛津大学生物医学专业竞争十分激烈。孟雨浓也曾想过退缩,而转折发生在一次查阅文献的过程中,她看到了一篇很喜欢的论文,论文作者正是牛津大学的现任校长,“当时突然有一种命中注定的感觉,在告诉我应该冲一把。”

曹思芸:专业选择源自老师的启蒙

之所以会选择化学专业,曹思芸坦言最早是受到了老师的启蒙:“九年级的时候,每次下课之后我都会追着问老师一些看起来有点愚蠢的问题,她非常耐心地解答我,慢慢地我就喜欢上了化学这门学科。”

学校化学组的资源非常丰富,高一时曹思芸通过参加化学比赛接触了更多优秀的化学老师。她还特别提及高二时遇到的一位老师,“老师每周会组织一次课题展示,让学生通过现场口述的方式展示。”她认为,正是有了这样的训练,自己才能在申请进入牛津大学的面试中表现自如。在老师的帮助下,曹思芸逐渐明确自己希望选择的方向是有机化学。

黄钰辰:选择感兴趣的专业尽早确定下来

相比其他学科,黄钰辰的物理和数学科目成绩更好。进入国际课程体系后,偏爱理科的黄钰辰还选择了数学、物理、化学、高数等几门课程。高一那年起,黄钰辰开始接触物理和数学相关国际比赛,“对比下来更喜欢物理。”随着对物理了解的加深,黄钰辰发现,相对于物理学基础研究,应用这个专业对他更有吸引力,再加上从小就对汽车感兴趣,高一下学期,他把大学专业方向定为工程专业。

谈及大学专业选择,黄钰辰建议选择一个感兴趣的专业尽早确定下来,以便围绕专业进行充分准备、深度拓展。

王子涵:物理就像一棵树 从种子长到枝繁叶茂

读初二时的一个晚上,王子涵惊喜地以为自己发现了一个物理学的“bug”。彼时,他刚接触电磁学知识,电荷运动产生了电磁,但假如观察者也以和电荷相同的速度同向运动,电荷相对速度为零,磁场岂不是就不会形成了。这个发现让王子涵激动不已:是不是课本上的知识错了?王子涵翻书求证,经过思考,发现还能找到更多类似的“bug”。

第二天来到学校,王子涵迫不及待地找到物理老师请教。老师告诉他,这个现象和相对论有关,然后从狭义相对论的两个基本假设讲起,引申出各种奇妙的物理性质。“感觉就像是一棵树,从种子慢慢长出来,然后变得枝繁叶茂。”此后,物理在王子涵眼中不再只是一门普通学科,而是兴趣所在。

邓溪嘉:小时候的“幼稚梦”发芽了

邓溪嘉对科学的兴趣由来已久。四五岁时,他对漫画书中关于科学的部分尤为好奇,后来接触动漫,以科学改变世界的信念感进一步在他心中生根。直到进入高中,邓溪嘉在化学老师的推荐下参加化学比赛,初次参赛便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他大受鼓舞,对化学的兴趣更加浓厚。“如果可以研究出好药,拯救千千万万病患家庭,很有价值。”邓溪嘉说。

音乐是邓溪嘉自我调适的“法宝”,对于学习钢琴十多年的邓溪嘉来说,钢琴则是他的一个“好哥们”,周末回家必要好好弹上一番。在家听着音乐看书,则是他极为享受的体验。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王婧 实习生刘诗晴 通讯员文彩霞

来源: 广州日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