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灰姑娘广场舞(娱乐灰姑娘走出童话)

晨报记者 殷茵去年艺术节期间,俄罗斯“艺术航母”马林斯基剧院曾以歌剧、芭蕾、交响音乐会全方位的阵容到访上海大剧院,掀起一阵文化浪潮时隔一年,马林斯基再度到访,于昨日在上海大剧院以芭蕾舞剧《灰姑娘》打响头炮,三天时间里,近200名艺术家将在指挥大师瓦莱里·捷杰耶夫的率领下,带来三场芭蕾舞与一场“斯特拉文斯基之夜”音乐会更有意思的是,演出前一天,马林斯基舞者们与上海观众跳起接地气的“广场舞”,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我就是灰姑娘广场舞?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我就是灰姑娘广场舞(娱乐灰姑娘走出童话)

我就是灰姑娘广场舞

晨报记者 殷茵

去年艺术节期间,俄罗斯“艺术航母”马林斯基剧院曾以歌剧、芭蕾、交响音乐会全方位的阵容到访上海大剧院,掀起一阵文化浪潮。时隔一年,马林斯基再度到访,于昨日在上海大剧院以芭蕾舞剧《灰姑娘》打响头炮,三天时间里,近200名艺术家将在指挥大师瓦莱里·捷杰耶夫的率领下,带来三场芭蕾舞与一场“斯特拉文斯基之夜”音乐会。更有意思的是,演出前一天,马林斯基舞者们与上海观众跳起接地气的“广场舞”。

台上 现代版《灰姑娘》更现实

俄罗斯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在20世纪创作了两部芭蕾音乐——《罗密欧与朱丽叶》与《灰姑娘》。与去年来沪献演的“博物馆版”《罗密欧与朱丽叶》不同,这次马林斯基带来的《灰姑娘》更摩登,也更现代。

2002年,当代古典芭蕾编舞大师阿列克谢·罗曼斯基为马林斯基剧院芭蕾舞团指导编排了全新的《灰姑娘》,这部将现代精神植入古典芭蕾的作品完全颠覆了大家对于传统版本“纯真浪漫”的固有印象。这个家喻户晓的童话故事被放入了一个具象的时空中:穿着鲜艳的卡通朋克形象代替了原有的四季小精灵,穿着中式睡袍的后母,好心又醉醺醺的爸爸,甚至是仙女一角也变为了提着网袋的乞丐——所有这些人物都取材于现实生活,仿佛是一出家门在街角巷尾遇到的人,又好像是自己的隔壁邻居。

除了角色的设定之外,罗曼斯基编舞的过程中也摆脱了在古典芭蕾的刻板程式,让所有的舞者的个性得到最大程度的释放。三场《灰姑娘》的演出,舞团特别选择了三组年轻富有活力的舞者以不同组合的方式亮相,“你可以在三场演出中看到三对截然不同的王子与灰姑娘。”马林斯基芭蕾舞团团长尤里·法季耶夫说。

第三场演出的王子扮演者亚力山大·谢尔盖耶夫说:“在这部作品中,王子也不再是大家想象中高高在上的绅士形象,他更像是一个为爱疯狂的普通年轻人。”而第一场演出中,灰姑娘的扮演者玛丽亚·什林金娜则认为,《灰姑娘》中最大的现实意义在于,即便是童话故事也能折射出人性的本质,“善良、勤劳、乐观,这些都是无论多少年都不会过时的优秀品质。而灰姑娘最让人触动的,是她身上坚忍的品质,她能乐观对待命运中的不公平。”

台下 马林斯基版广场舞热翻天

在剧场之外,舞者们和上海观众展开特别的演前互动:马林斯基芭蕾舞团的青年编导、独舞演员尤里·斯梅卡洛夫携马林斯基芭蕾舞团和乐团的十几位成员,还有近20位上海的普通观众,在上海大剧院正门广场上一起“动次打次”,吸引了不少路过的行人“轧闹猛”。 原来,早在去年马林斯基剧院在中国巡演时,各个城市随处可见的广场舞就吸引了马林斯基舞团的很多舞者,团内的独舞演员及青年编舞尤里·斯梅卡洛夫由此获得灵感,在广场舞中融入其他舞蹈元素,创作了一段短小精悍、幽默又接地气的俄式“广场舞”。这段舞蹈不仅在网上风靡,也成为马林斯基的演员们在后台、在剧院开放日,以及在巡演途中的旅馆、不同的城市广场上经常拿来集体跳的一段舞蹈。此次马林斯基剧院再度来到上海,上海大剧院提议让尤里带着上海的观众一起跳一次广场舞,尤里欣然答应,同时也得到了舞团和乐团很多成员的响应。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