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学心理学好处(哪些被父母惯出来的)

父母学心理学好处(哪些被父母惯出来的)(1)

生活中有这样的一类人,他们生下来似乎就是来享福的,什么都不做,事事依赖父母,基本的生活常识都不知道。这样的人长大以后生活能自理吗?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我们先来看看这些例子:

1、同事的儿子,高中了,每天起床前,妈妈要放好洗脸水,牙膏要挤到牙刷上,想喝水,妈妈就倒好温水,端到他眼前,想吃瓜子,也是妈妈把皮剥掉,把瓜子仁放到他的手心里,更过分的是,学习压力大了,晚上妈妈谁在一张床上,说是靠着妈妈睡眠好。

2、我有个中专同学,农村的(没有歧视),长年穿中专的校服,大家都懂得,中专了都不穿校服了吧,都很爱美的,88年的,她就是去年在学校班级群里说,自己不知道开锅什么样?我去,毁三观。她妈妈去世了,天天在群里说,原话哈,小宝宝要妈妈[我想静静][我想静静][我想静静],从她朋友圈看到她家的房子还是那种老房子,就土培的那种,我也不知道咋说,家庭也不是很富裕,怎么会这么矫情,不知道开锅。

3、我认识的一个,40几岁了,三个孩子,大的都上高中了,找工作都是一两千的厂,要么就是当保安,自己的家全是他妈在撑着,他妈都60几了,养了儿子又养孙子孙女,家里有事全是他妹妹去帮他做,整个人就是一个废物。是我的话,40几岁了还活成这个,自己干脆找个地方死了算了,免得拖累家人。

父母学心理学好处(哪些被父母惯出来的)(2)

父母学心理学好处(哪些被父母惯出来的)(3)

父母学心理学好处(哪些被父母惯出来的)(4)

父母学心理学好处(哪些被父母惯出来的)(5)

父母学心理学好处(哪些被父母惯出来的)(6)

这种巨婴心理是一种心理病态,而该心理病症的主要成因是幼儿阶段由于缺乏正确照顾而导致的心理缺失。成年巨婴心理时,觉知是最首要的。别谴责自己,慢慢地认识自己,并从中获得成长。

每一个“巨婴”背后,都是“母爱泛滥”的结果。毫无疑问,每个父母都爱孩子,然而就是这份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让孩子从小到大,一次又一次,被妈妈充满母爱的刀,雕刻成后来脆弱、依赖、没担当、没主见的模样。母爱如天,一切包办,“控制型父母 没限度的娇养=一个一辈子无法断奶的巨婴”。

所以,为人父母的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一定要检测自己有没有在培养“巨婴”?如果有以下情况,需要引起重视:

“我不允许孩子离开自己,一旦离开,就会茶饭不思,这算不算共生心理?”

“宝宝总以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什么事情都要我们听他的,稍不顺心就脾气暴躁,以后一直这样全能自恋可咋整?”

“孩子总认为自己无所不能,可每次成绩稍微差一点就沮丧灰心,长此以往,我该如何守护他偏执而脆弱的性格?”

不妨仔细回想,生活中你是不是也和这些妈妈有着同样的问题。如果有,不妨去检讨一下自己的教育方式,认真想想你在把孩子往哪个方向培养,认真想想,无形中,是否就把孩子往“巨婴”路上推了。

父母学心理学好处(哪些被父母惯出来的)(7)

正确教育才能防止巨婴产生:

放心,放手,放下姿态,不让孩子成“巨婴”!

孩子的成长就像大树的长成。一圈一圈的 ,都是不同的年龄阶段,都有其需要面对的问题、学习的内容、经历的体验。我们究竟该怎样做才不会让孩子沦为“巨婴” [2] ?

1.放心:养孩子不用形影相随

上帝给我们一个任务,让我们牵着一只蜗牛去散步,孩子像蜗牛一样晃晃悠悠,且走且成长。我们需要付出的,是爱与陪伴,但是指引并非形影相随,教育并非代替他行走,我们不必完全奉献自我,更无需寸步不离。相较于影子般的伴随,成为彼此病态的共同体,孩子更需要的是一个懂界限、知进退、不急不躁、学会放手的母亲。

他需要时,扮演好一个母亲的角色,以身作则,让孩子在你身边学会为人、处事;他独立时,温柔地放手,得体的退出,天高任鸟飞,只要让他知道你爱他。

总之,育儿这场仗,太过紧张,你就输了 [2] 。

2.放手:孩子的智慧在他自己的手上

“巨婴”的诞生离不开父母的溺爱,很多家长抱怨带娃真累,实则是剥夺了孩子的独立能力,无意中就把孩子培养成了“巨婴”。

人们总说孩子就像一张白纸,却很少人意识到,身为父母的我们,需要做的不是大肆泼墨,而恰恰是该给孩子多一些留白,让他们自由发挥。这人生的留白里,没有你的思想、你的意志、你的过分干预,却又在不经意间让孩子知道怎样和自己相处、和别人相处、和自然相处,让我们的孩子带着爱,更加从容的长大、成人。我们常说对孩子是永远放不开的爱和牵挂,但其实“最好的疼爱,是手放开” [2] 。

3.放下姿态,育儿先育己

为人父母者,最爱犯的错误就是自以为是,固守着自己那 的陈旧理念,觉得自己是从小长大一路过来的,教育孩子决不成问题 [2]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