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能发电是怎么做的(号称发电技术突破能量守恒)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现在大家很关注用电紧张问题,恰在此时,广西南宁一家公司宣称:他们研究出了一种“无功补偿自循环发电系统”,可以“突破能量守恒”,不烧煤、不烧油、不用风也不用太阳能,只要利用自身电源启动,就能通过“电子杠杆和机械杠杆原理”,源源不断地输出电力!并且该公司还表示已经申请了专利(其实只是处于申请阶段,并未批准授权)。

核能发电是怎么做的(号称发电技术突破能量守恒)(1)

南宁一公司宣称突破能量守恒

对于这种高大上的技术,人马君想说:假如这是真的,那这位发明者一定是比牛顿、爱因斯坦还要厉害一万倍的人物,获得诺贝尔奖都是小意思,一统全球科学界那是板上钉钉的事情!然而这可能吗?

核能发电是怎么做的(号称发电技术突破能量守恒)(2)

这么“强大”的发明,获得诺贝尔奖都是小意思

能量守恒定律估计大家初中就学过了,即“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从一种物体,而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这个定律大概已经有180余年的历史,由卡诺、迈尔、焦耳、亥姆霍兹等人总结、提出并验证。

像最简单的烧煤发电,是将煤的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再转化为电能。火箭越飞越快,是把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火箭的动能。即便是后来出现的更高端的原子能,也没有违反广义的能量守恒,像原子弹和核电站,是通过质量亏损公式,把原子核的固有能量(即质量)转化为热能,再转化为电能。

核能发电是怎么做的(号称发电技术突破能量守恒)(3)

发电过程遵循能量守恒

迄今为止,还没有哪个人、哪件事能违反能量守恒定律,牛顿、爱因斯坦这样的大师都不能例外,为什么南宁的这个公司就能轻易“突破”呢?你相不相信这个所谓的发明呢?

咱们来看看他到底搞出了个啥东西。这家公司名叫南京隆生达发电力科技有限公司,该专利人申请人叶占广就是公司的法人。从国家知识产权局可以查询到申请信息。专利申请名称叫“一种电容补偿式自循环发电系统”,由电动机、减速器、发电机、飞轮、控制器、电容和稳压器构成。这些设备看起来简简单单,怎么就能突破能量守恒定律呢?

核能发电是怎么做的(号称发电技术突破能量守恒)(4)

专利申请信息

看看他的专利申请摘要主要是这么一段:

电动机控制器与电容相连,控制器控制电容充电,同时将已充满电的电容的电量输送给电动机控制器,用于驱动电动机的转动。本申请通过电容无限做功补偿,同时通过减速器提高功率,并通过惯性飞轮补偿功率,使本发电系统达到自动循环运行,并能源源不断地给外部提供电能,本系统可用于电动汽车、大中型轮船、大中型发电厂等领域。

好家伙!闹了半天这么简单,并没有多少高深的原理!人马君大概看明白了,这段话的玄机就是:电动机带动发电机发了电,通过控制器给电容充电,电容再放电带动电动机,然后就能“源源不断”地输出电力。

其中的问题大概人人都能看出来:电容充电获得的能量不可能大于电动机做的功,然后电容再放电去带动电动机,就算是完全没损耗,最多也就是把能量还给电动机,不可能再去输出能量。再说没有损耗是不可能的,这样做的唯一下场就是整个一串东西越转越慢,直至停止!

核能发电是怎么做的(号称发电技术突破能量守恒)(5)

这串东西迟早会完全停止

有人可能会指出,他不是说减速器能放大功率吗?惯性飞轮也能补偿功率,不就可以对外输出能量了吗?实际上减速器根据放大不了功率,它只能通过减速来放大扭矩,再加上损耗,输出功率比输入功率还要小一点儿。至于飞轮,只是个储能设备,目的是利用比较大的质量和惯性把能量暂时储存下来,自身根本产生不了一丁点儿能量。

所以,完全不用怀疑,这套装置不可能持续运转,所谓的“电子杠杆”和“机械杠杆”都是瞎扯。那个控制器不管有什么花样也翻不了天,就算用电源把它启动,等电源耗尽后就会逐渐停止,不会有任何意外!其实这就是一个传说中的“永动机”概念,而且还是那种比较低级的永动机,或者叫做“第一类永动机”。

核能发电是怎么做的(号称发电技术突破能量守恒)(6)

历史上曾经设想的永动机

历史上曾经有那么一段时间,人们疯狂地追求永动机,毕竟不烧煤不烧油就能让火车永远前进,发电机永远发电,这种诱惑是巨大的。在能量守恒定律提出之前,人们制造出了各种各样的永动机,这些永动机的特点就是不需要消耗能量,就能通过精巧的机械结构凭空对外做功,这就是第一类永动机。

例如法国人亨内考设计的“魔轮”,希望通过小球的摆动使其永远转动。但实践证明这是天方夜谭,轮子只能摇摆几下就不动了。隆生达发公司的所谓发明,就是这种最简单的第一类永动机,虽然它通过“无功补偿”、“自循环”等看起来很高深的字眼来混淆视听,但实际的原理就是不消耗能量来对外做功,是绝对不可能实现的。

核能发电是怎么做的(号称发电技术突破能量守恒)(7)

只能摆动几下的“魔轮”永动机

其实在180多年前能量守恒定律提出之后,科学界就已经意识到第一类永动机不可行,于是就出现了更高级的“第二类永动机”。这一类永动机宣称自己遵守能量守恒,但能够从海洋、大气甚至宇宙中吸取热能,再对外做功。例如有一种就是把海水抽上来冻成冰块,凝固过程中会放热,用海水放出的热量来发电,推动轮船航行。

这种做法虽然没有违反能量守恒定律,但却违反了热力学第二定律,即热量不可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转移到高温物体,或者说: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取热并将其完全转换为有用的功而不产生其它影响。此定律一出,所有第二类永动机瞬间失去了理论基础,全都难逃失败的命运。

核能发电是怎么做的(号称发电技术突破能量守恒)(8)

第二类永动机

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和物理教育的普及,现在关于永动机的新闻越来越少,但却没有完全消失。总有一些人出于各种各样的目的,宣称自己造出于类似永动机的东西,例如之前的“水变油”,大概是想通过看上去很有诱惑力的黑科技,来获得某些金钱上的好处。这次的“突破能量守恒”事件,大概也是这个套路。

不过倒是有一个比较特别的事例,那就是电磁推进引擎。这个引擎没有违反能量守恒,也没有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却能够实现人类星际旅行的愿望,它利用微波在锥形的腔体内来回反射,来产生推力。如果是真的,那么人类在星际旅行时就不用携带巨量的燃料,只要有电就可以推进,十分给力。

核能发电是怎么做的(号称发电技术突破能量守恒)(9)

电磁推进引擎EMDrive

在初期的试验中,电磁推进引擎曾经测出了微小的推力,然后被寄予厚望。然而很不幸的是,电磁推进引擎违反了动量守恒定律。这个引擎是个封闭系统,并没有像火箭一样向后喷出工质,就产生了向前的动量。根据动量守恒定律,这是不可能实现的。之后更精细的试验证明,所谓的推力仅仅是由于地球磁场而产生的。这么一来,电磁推进引擎的希望也破灭了。

人马君看过很多关于永动机、新概念引擎之类的文章,有些东西明显违反公认的物理规律,但却还是有不少网友认为:因为现在科学有局限,所以并非不可能。殊不知,提出一个不着边际的幻想很容易,但要证明它可行却很难。一些用现有理论就能轻易否决的发明,却非要用“科学有局限”来为之开脱,对于这种思路,人马君的观点: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不就知道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