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为什么说传道授业(传道授业解惑)

韩愈为什么说传道授业(传道授业解惑)(1)

老师究竟是干啥的?

文/樊荣强

老师在中国是一个受人尊重的职业,常挂于中国人口中的“天地君亲师”五个字,实为中国人特别尊崇祭拜的五种对象,而把师与天地君亲并列,更体现出中国人尊师重教的价值取向。

正如《荀子·礼论》说:“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无天地恶生,无先祖恶出,无君师恶治,三者偏亡,则无安人。故礼,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如果没有老师,知识文化不能传承,民众不能教化,天下就没法治理并有秩序。

我的老师梦

孟子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可我跟孟子一样,还是喜欢做别人的老师。不过,孟子喜欢做帝王师,而我则只能做平民师。

有人说你这不是很矛盾吗?既然知道“好为人师”是一种毛病,怎么又偏偏要去做老师?其实,孟子指的老师,并不是一种职业,而是一种心态,一种觉得自己比别人优越厉害,喜欢表现自己,处处教导别人的心态;或者指的是一种人,一种并不是以老师为职业,却喜欢教训别人的人。

莫于川是我的一个好朋友,更是我的一个好榜样。30多年前我们在重庆市委党校同学时,他就立志走学术道路,后来在西南政法大学读硕士,之后又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攻读博士,师从新中国宪法学奠基人之一的许崇德先生,而后留校做了教授、博导。

而我1986年从县政府办公室调到县委党校,放弃前途光明的秘书不当,就想做个老师,引得家人朋友迷惑不解。虽然半年后,又开始不断的职业折腾,没再继续当老师,但经历成为做好老师的宝贵财富。

我很幸运!生活在这个开放的年代,我可以凭借个人的学问与能力,按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的职业。2008年起至今,我做起了口才培训老师,再度圆了老师梦。虽然有学生说我做口才培训实属大材小用,浪费人才,但我并非只是传授如炒菜或开挖掘机之类专门技术。我所做的口才培训,其实包括三件事:传道、授业、解惑。

韩愈为什么说传道授业(传道授业解惑)(2)

广东省潮州韩文公祠

韩愈的师说

韩愈(768-824)的《师说》一文堪称永恒经典。短短500多字,就讲明白了老师是干什么的?为什么我们需要老师?为什么有人耻学于师?而被人引用最多的,恐怕就是这句话:“师者,所以传道受(授)业解惑也。”

按一般的理解,老师是传播道理、教授业务知识和技能、解释疑难问题的人,“传道授业解惑”则是教育三个并列而行的过程。具体而言:

传道,即传授道德观念,就是我们时下所说的“思想教育”。授业,即教授学习者适应生活、适应社会的各种技术理论知识。解惑,即运用自身的知识技能为学生解开困顿迷惑。

如果我们借用韩愈的框架,来评价老师的一堂课上得好不好,至少有三个基本要素:传道、授业和解惑,三者缺一不可,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好的学生。

韩愈为什么说传道授业(传道授业解惑)(3)

老师

我的不同解释

在我看来,老师要传授给学生的,或者学生要向老师学习的,就三样东西:知识、技能、观念。一个人从小到大、从大到老,要学习的,差不多就这三样东西,也正好与韩愈的传道、授业、解惑相契合。

所谓传道,就是教给学生知识。就中国的传统而言,知识主要是人文知识、文史知识。所谓文以载道,是从文章的作者角度来讲的;反过来,我们跟随老师学习,就是要在“四书”、“五经”这样的文章当中求道、知道、悟道。不过,今天的知识,广度与深度都无限地扩大。

所谓授业,就是教给学生技能。韩愈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也分别出道为知识,业指技能。孔子推崇的周王官学要求学生掌握的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便属于六种基本技能。当然,当今时代的人,要掌握的技能远不止这些。

所谓解惑,就是灌输给学生新的观念,和纠正错误的观念。人有无知之惑、无能之惑,还有有知有能但无法选择之惑,而后者,差不多都是由于观念混乱导致,而老师解惑的重点就在这里。

我认为,知识靠学,解决“知与不知”的问题;技能靠练,解决“能与不能”的问题;观念靠悟,解决“该与不该”的问题。

不论是韩愈的“传道、授业、解惑”,还是我的“知识、技能、观念”,这样的框架,对于思考和演讲有关教育、培训或者人的素质的问题,都非常有价值,各位可自行领悟,恕我不再举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