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桓温怎么死的(东晋权臣桓温的)

文|格瓦拉同志

在帝制时代的中国,皇位的巨大诱惑力不仅驱使皇族内部争得你死我活,也成为绝大多数权臣奋斗的目标,而成功者也并不鲜见。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某些权臣虽然拥有改朝换代的条件,但最终却与皇位“擦肩而过”。在此类人物中,东晋权臣桓温可谓悲剧人物,他不仅没有做成皇帝,反而被贴上“逆贼”的称号,成功地遗臭万年。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桓温。

历史上的桓温怎么死的(东晋权臣桓温的)(1)

桓温画像

桓温,字元子,西晋末年谯国龙亢县人,出身数百年名门望族龙亢桓氏,是东汉大儒桓荣的后代,东晋宣城内史(太守)桓彝的长子。曹魏中后期,龙亢桓氏成员桓范因为给大将军曹爽谋划铲除权臣司马懿,结果失败后被捕杀,整个家族受到牵连,几乎被全部杀光,唯有桓温的曾祖父桓楷等少数人幸免于难。由此可以说,桓温一家跟晋朝皇室司马家可谓有血海深仇。

作为世家子弟,桓温不仅是个风度翩翩的美男子(“温豪爽有风概,姿貌甚伟,面有七星。”见《晋书·卷九十八》),而且胆识过人,年仅18岁时便因替父报仇、手刃仇敌江播而闻名天下(注:桓彝在苏峻之乱中被叛将韩晃杀害,泾县县令江播参与谋划)。晋明帝因为欣赏桓温的才貌胆识,便将女儿南康公主嫁给他,并准许其承袭父爵为万宁县男。

历史上的桓温怎么死的(东晋权臣桓温的)(2)

桓温23岁便当上太守,前途无量

桓温出身名门望族,并且是当朝驸马,加之相貌英俊、才识过人、名声甚佳,因而很自然地受到朝廷内外的推崇,踏上仕途升迁的“快车道”。咸康元年(335年),年仅23岁的桓温出任琅琊内史,仅仅过了十年时间便升任安西将军、荆州刺史,持节都督荆、司、雍、益、梁、宁等六州诸军事,并领护南蛮校尉,成为帝国极为倚重的封疆大吏,尽掌长江上游的兵权。

此后二十余年间,桓温以荆州为根据地,整军经武、积极进取,以消灭跟东晋对峙的各个少数民族政权、重新统一天下为己任。在此期间,桓温多次亲率大军出征,西灭成汉,北伐前秦、姚襄和前燕,从而收复大片失地,并壮大自己的实力。凭借着赫赫战功,桓温在兴宁元年(363年)被进拜为侍中、大司马、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尽掌帝国军政大权

历史上的桓温怎么死的(东晋权臣桓温的)(3)

桓温历次北伐示意图

随着权势和名望的不断提升,桓温逐渐滋生不臣之心,为此他三次出兵北伐,希望以此建功立业、收拢民心,成为其篡位称帝的“资本”。可惜人算不如天算,桓温三次北伐中原全都无功而返,尤其是在枋头之战(369年)中惨败给前燕更让他的声望大减。桓温眼见岁月匆匆流逝,自己将近花甲之年且体弱多病,但距离梦想却越来越远,他的心中可谓惆怅至极。

太和六年(371年),在平定部将袁真及其子袁瑾在寿春发动的叛乱后,桓温曾意味深长地向部下询问,这场胜利是否可以一雪枋头之耻?谋主郗超明白桓温的用心,摇摇头表示不能,并乘机向他建议通过废立皇帝、逼迫新帝给自己加九锡来重建威权。这里说明一下,所谓的“九锡”,是皇帝赐给权臣的九种礼器,是最高礼遇的表示,“加九锡”往往是权臣在篡位前的预演。

历史上的桓温怎么死的(东晋权臣桓温的)(4)

桓温对篡位一事长期犹豫不决

对于郗超的建议,桓温很是心动,但自觉没有十足的把握,一旦搞砸了,不仅做不成皇帝,反而会成为天下口诛笔伐的对象,因此一直犹豫不决。某日,桓温躺在床上跟亲信们聊天,忽然间又想到此事,不禁感慨着对他们讲:“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转眼间就会消失,如果就一直这么默默无闻苟且下去,死后必定会被景帝(司马师)、文帝(司马昭)取笑的。”

桓温见亲信们全都不敢搭腔,心中大为不爽,于是霍然间抚枕而起,以一种毅然决绝的口吻说道:“大丈夫横行人世间,如果做不到流芳百世,那就让他遗臭万年吧!”就此,桓温定下进京实行废立皇帝的计划(“或卧对亲僚曰:‘为尔寂寂,将为文景所笑。’众莫敢对。既而抚枕起曰:‘既不能流芳后世,不足复遗臭万载邪!’”见《晋书·卷九十八》)。

历史上的桓温怎么死的(东晋权臣桓温的)(5)

桓温废立皇帝,意在谋朝篡位

太和六年(371年)十一月,桓温带兵入朝,威逼褚太后废黜皇帝司马奕,并大肆诛杀政敌司马晞、司马晃、庾希等人,然后拥立晋元帝的幼子、丞相司马昱,是为简文帝。然而,简文帝在位仅半年多便驾崩,使得政局再度陷入动荡之中。简文帝病重期间,曾在一昼夜内连发四道诏书急召驻守姑孰的桓温入朝辅政,但都被后者婉拒。不久,简文帝驾崩,太子司马曜继位,是为孝武帝。

桓温之所以拒绝入京辅政,倒不是像他自己说的那样“年老多病、难堪重任”,其真实目的无非是希望简文帝能直接“禅位”给他,就算不把皇帝的位子让给他,至少也应该给一顶“摄政”的帽子,好让桓温以此为“跳板”,仿效当年的王莽篡位建国。没成想,简文帝却听从侍中王坦之的建议,在遗诏里只是要求桓温辅佐太子治国,丝毫没有把江山让给他的意思,后者当然很气愤。

历史上的桓温怎么死的(东晋权臣桓温的)(6)

简文帝临终前要求桓温入朝辅政,但被后者拒绝

其实,东晋的朝臣们大多也反对桓温称帝,究其原因,在于这位权臣飞扬跋扈多年,早已引起公愤。因此,在强大的阻力面前,桓温变得日益郁闷、压抑,眼瞅着身体一天天垮下去。不过,桓温并不想就此认输,为了能在临死前过一把皇帝瘾,曾经多次派人入朝威胁朝廷,逼迫孝武帝君臣赐予他九锡之礼。由此看来,桓温想做皇帝的心态是何等急迫。

对于桓温要求给他加九锡的要求,当时在朝中执政的谢安、王坦之决定采用“拖字诀”,在假意答应权臣要求的前提下,以相关人员所撰写的锡文不好为借口,多次下令让他修改,以此来拖延时间,桓温对此敢怒却不能言。就这样,在锡文被不断地修改过程中,桓温走完自己的一生,至死还是没有当上皇帝。宁康元年(373年)七月,桓温病死在姑孰,终年62岁

历史上的桓温怎么死的(东晋权臣桓温的)(7)

桓温至死没有当上皇帝,还成功地遗臭万年

桓温虽然至死都没有当上皇帝,但是他的儿子桓玄却一度篡位成功,建立史称“桓楚”的短命王朝(403-404年),并追尊其父为宣武皇帝,庙号太祖。不过,桓楚帝国仅存在1年时间,便被东晋将领刘裕消灭,桓玄兵败被杀。桓楚灭亡后,桓温被褫夺帝号,并且跟其子桓玄一起成为朝廷正式认定的“逆贼”,果然实现他当年立下的誓言-“遗臭万年”了

参考书目

1.【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

2.【北魏】崔鸿:《十六国春秋》, 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

3.【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中华书局2015年版。

4.【刘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人民出版社2020年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