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见荷花开(南国有荷)

入冬有段时间了,因为是岭南,缸里的碗莲叶子还青葱可爱,甚至还出了个芽尖。

古人爱莲,莲生而水清。

古诗中的荷花,莲叶也让人心清。

乐府诗中有写,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西洲曲的句子也很美,

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树。

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

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莲刚开始都是与女子联系在一起的,

如皇甫松的,

菡萏香连十顷陂,小姑贪戏采莲迟。

晚来弄水船头湿,更脱红裙裏鸭儿。

还有一首,

船动湖光滟滟秋,贪看少年信船流。

无端隔水抛莲子,遥被人知半日羞。

王昌龄这首也差不多,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白居易的也是这个意思,

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到孟浩然这儿,荷就开始与人的品性相关了,荷与竹都是高洁的意向了。

山光复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颇多陶潜的风范。

及至王维,则更多隐者的寂静了,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而李商隐的这首,既是自己悲凉的心声,亦是晚唐的挽歌了。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月不散霜飞晩,留得枯荷听雨声。

到了柳永这里,荷花与高洁无关,只是代表一片美景繁花了,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宋人的年代是古代比较富裕而有情调的年代,荷花只是生活的点掇。

李清照有写,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辛弃疾有写,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杨万里的有,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而后,关于荷的有灵性的诗就渐行渐远,大约是爱莲说给莲花赋予了太鲜明的意义吧。

忽见荷花开(南国有荷)(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