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红孤独的一生 永远向往爱与自由

我将与碧水蓝天永处,留得那半部红楼给别人写了,半生遭尽白眼冷遇,身先死,心有不甘!不甘!

萧红孤独的一生 永远向往爱与自由(1)

阴雨连连的清晨,我撑着伞走在寂静而又空旷的校园里,高楼与蓝天接壤,巨树更加映衬出行人的渺小,脑海里突然就不断循环播放着萧红临走时写下的这绝笔。眼前仿佛看见她躺在病榻上,纸笔散落一地,那满腔的才华与不甘就在病床上消散了。不自觉间泪眼婆娑,心也好像跟着她一块痛极。文学史上的洛神还未曾将那第二部《呼兰河传》付梓,便怆然离世。

萧红孤独的一生 永远向往爱与自由(2)

传说天才陨落,空中会飞逝流星,民国初期的文坛中最具才情与魅力的作家在31岁拉上了人生的帷幕,但她却永远存活在了国人的心中。一部《生死场》和《呼兰河传》让她在文坛中屹立不倒,鲁迅先生更是为《生死场》亲自作序:“从《生死场》,看见了五年以前,以及更早的哈尔滨。这自然还不过是略图,叙事和写景,胜于人物的描写,然而北方人民的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却往往已经力透纸背;女性作者的细致的观察和越轨的笔致,又增加了不少明丽和新鲜。”

23岁的萧红有了《生死场》,这是当时的她对中国民族个人命运融合的时代剪影精准的描绘,“萧红的命运它不是一个人的命运,是我们民族的一个悲剧命运的一个缩影。”太多的人关注她的绯闻,关注她传奇的爱情故事,但她的作品远远比她的那些爱情更吸引人。

萧红孤独的一生 永远向往爱与自由(3)

从她的命运里我们不断的看见女性在时代中的悲惨地位和当时的人们对于痛苦的麻木,迟钝。开始会不理解,但从萧红笔下我们懂了,对于那时的人来说,一颗麦草一头牛或马也要比人命来的更珍贵些。

其实不仅仅是那个时代,在农村女孩子依然是不被人喜欢的,但《生死场》中的人们对女性更加残忍些。即便死了,也不过如同路边被轧死的小狗。在农村女性只需要劳动,她们不需要有智慧,她们渐渐在男人的打骂声中失去自我,默默忍受压抑与困苦的中国妇女千百年来好像一直都是这个形象。

萧红孤独的一生 永远向往爱与自由(4)

祥林嫂喜欢对别人述说她无穷的悲苦命运,老王婆也喜欢,现在的我们不也是如此,哪个时代都有着太多的老王婆和祥林嫂。她们对自己的不幸与苦痛迟钝的很,三岁的女儿从草垛摔下来被扎死,鲜血直流,换不来她的眼泪,而家里养的牲畜死了,她却伤心的无以复加,好像要将毕生的泪水哭干。在农家,一株茅草也要超过人的价值,他们像动物一样,忙着生,忙着死。

“老马自己在滚压麦穗,勒带在嘴下拖着,它不偷食麦粒,它不走脱了轨,转过一个圈,再转过一个,绳子和皮条有次序的向它光皮的身子磨擦,老动物自己无声的动在那里。”这何尝不是现代社会中一个个打工人的真实写照,他们安分守己,不做触犯法律的事情,默默听着老板的安排,做着可能自己不太喜欢的工作,但他们已经是套上了缰绳的老马,不能逃跑也没有自由,有的时候会偶尔思考一下去处,但大部分时候都是无声的在那里劳动。

萧红孤独的一生 永远向往爱与自由(5)

金枝和福发老婆就像是同一个时期内命运轨迹相同的两个悲惨女人,福发老婆在马房里被强暴嫁给了这个男人,从她的话语中我们能看出她应当是在年轻的时候喜欢过这个男人,但她不知道她也是一个受害者,她在村民的口中变成了令人羞耻的存在,当她被当作反面教材教给金枝的时候,金枝已经变成了另外一个福发老婆。福发的侄儿以同样可笑的仿佛轮回一样的方式强暴了金枝。

萧红孤独的一生 永远向往爱与自由(6)

不管是在哪里,即使是乡村,人性的恶和人言可畏也是真实存在的,渐渐流传出了关于金枝的不当言语,在那段时间里,“金枝的心总是悸动着,时间和苍蝇缕着丝线那样绵长;心境坏到极点。金枝脸色脆弱朦胧得像罩着一块面纱。”这充满恶意的世俗往往是杀人不见血的。命运就像一张无形的巨网笼罩住这里充满悲哀的旧时代女性,她们像稻草人一样经历着一场又一场的梦魇,耗尽全身的力气也无法逃离,于是在这网里,她们渐渐的变成了网的一部分。

时代的枷锁牢牢的拷在每一个人身上,在命运中不断的翻滚呐喊却得不到一丝回应,最后能不甘离开的也算是醒了,而太多的人活着却永远闭上了眼睛。那些女人的悲剧轮回一般在乡村里不断上演着,即使是在今天,我们依然能够看到不让妇女上桌吃饭或者参与家庭事情讨论的新闻,对于女性的压榨在越是贫苦的地方就越狠,思想的解放是更重要的,我们在暗无天日的生活里也要逆风向阳。

萧红孤独的一生 永远向往爱与自由(7)

28岁的萧红有了《呼兰河传》,她是一个非常有童心的作家,呼兰河传的底色没有生死场那么悲凉,但是同样显现出人命如草芥以及那个时代中随波漂流的人们的悲惨境遇。她的作品都是散文式的小说,有的时候觉的有点散,但是多读几遍就能发现其中的关联,他们都是在命运中苦苦挣扎却不得其解的人。

很多人都对小团圆媳妇记忆深刻,那个年仅12岁的童养媳在荒谬的世界里痛苦的闭上了眼睛,还未曾感受到世界的美好,便永远的离开了。我对那些愚昧的人们印象深刻,尤其是她的婆婆,她竟然以打人为乐,她打了别人还能轻飘飘的说话,可见她们都疯魔了。小团圆媳妇生病的时候,村里人看似每天都来提意见,但是说的都是些乱七八糟的言语。

她的恶婆婆更是妖言惑众说其身上有鬼。难得的是她竟然还花钱请人跳大神、扶乩、看香、用偏方为其治病,平庸的恶在她身上尽显无疑,更可怕的是,人们竟然让小团圆媳妇当众脱光衣服,用滚烫的热水浇她,烫三次、昏三次。这简直是触目惊心的杀人场面,那个一堆神经病里面唯一的正常人终于被她们折磨死了。

萧红孤独的一生 永远向往爱与自由(8)

还有自由恋爱的王姑娘和冯歪嘴子在那里和媒妁之言的人们格格不入,他们勇敢的追求自己的爱情,王姑娘却被认为是野媳妇,在那个时代里,王姑娘就是敢于冲破思想桎梏的第一人,虽然他们的结合受到了人们的阻碍,萧红的祖父却让他们暂住在家里的草棚,总算是给了他们一个居所,命运的不幸没有放过这对苦命人,冯歪嘴子是隐忍又坚强的,他善良平凡,但也是个撑得起一个家庭的男人,妻子难产去世,他没有就此消沉,而是顽强的抚养孩子,让他健康长大。

时代洪流里的一粒粒沙大同小异,却都有着自己的底色,相同的悲哀像灰雾一样笼罩着每一个人,有的人踽踽独行,有的人反抗,有的人麻木,“他们过的是既不向前,也不回头的生活,是凡过去的,都算是忘记了,未来的他们也不怎样积极的希望着,只是一天一天的平板的,无怨无尤的在他们祖先给他们准备好的口粮之中生活着。”

满天星光,满屋月亮,人生何如?为什么这么悲凉。萧红写下这些讲述故事的文字,那些人都是她曾见过的真实存在过的人们,她也是书中那有这悲惨命运的其中一个人,不甘,太多的不甘压在心头,但我们也没有什么办法,能做的好像只是任命,但只是认命吗?毕淑敏 曾说“命运是我怯懦时的盾牌,当我叫嚷命运不公最响的时候,正是我预备逃遁的前奏。”

时代赋予每个人特色,在我们这样的时代里,就算有再多的困苦和坎坷,只要胸中有丘壑,心中有爱,勇气和智慧终将带我们翻开新篇章。

萧红孤独的一生 永远向往爱与自由(9)

《萧红墓畔口占》

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

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

我等待着,长夜漫漫,

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