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首尔奇葩说谈孩子人生哲理(该不该告诉孩子童话是假的)

《奇葩说》近期有一道辩题是“父母该不该告诉小朋友童话故事是假的?”

傅首尔奇葩说谈孩子人生哲理(该不该告诉孩子童话是假的)(1)

站在反方的傅首尔持“不该告诉”的观点,刚开始逗趣横生,平时与儿子的对话是让人频频发笑。

傅首尔:“亲子节目有男孩说‘妈妈好漂亮,我想娶他’,我儿子说‘这种苦,我爸一个人受还不够吗?’”

傅首尔:“丑小鸭不会变成白天鹅,它经过努力只能变成丑大鸭。”

儿子:“妈妈,它不用努力也会变成丑大鸭,你别想骗我努力。”

我和台下的观众一样,是笑得前俯后仰。直到傅首尔讲到童年时妈妈为她编织的童话,眼泪唰就留下来了。

傅首尔小时候家庭条件不好,她和妈妈住在老鼠出没的米仓里,晚上睡觉特别害怕,她妈妈跟她说米仓里的老鼠夜里会给乖乖睡觉的孩子送来糖果,于是每天醒来,她的枕边都有一颗彩色的水果糖。

就是这些水果糖,不仅为傅首尔驱赶了“米仓里的老鼠”,也让困难的日子却变成一段美好的记忆。

我特别喜欢傅首尔讲的两段话,她说:“如果有一天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人关心你了,你难过时还有天上的云为你落泪,你沮丧时还有路边的花为你加油,我们的人生不需要相信这些吗?我们又是什么时候开始不在相信这些?”

童话从来不是谎言,它是现实灵魂的救赎,如果现实给了你一张苦涩的脸,请你一定要留住心中那颗童年曾经给你的最甜的水果糖。

傅首尔奇葩说谈孩子人生哲理(该不该告诉孩子童话是假的)(2)

听到这两段话,我又泪奔了····当我们成年结婚生子,历经生活的蹉跎,没有“白雪公主与王子”一样的爱情,也没有“灰姑娘”的水晶鞋,“齐天大圣”不过也是如果佛掌中小儿···我们活成了日渐唠叨的“唐僧”和逐渐油腻的“猪八戒”,童话似乎早已离我们远去。

所以在给孩子讲故事时,对童话故事不屑一顾,或是认为童话会让孩子思维简化,会太单纯,长大后会吃亏,甚至让孩子模仿动画片中的危险行为,比如什么“6岁女孩模仿动画片撑伞跳楼”、“8岁男孩会模仿动画片里绑架烤羊,把小伙伴绑在树上点火导致严重烧伤”。

的确,在孩子心智发展尚未成熟时,容易因认知的缺乏模仿一些危险的行为,这需要爸爸妈妈及时的引导,当孩子看到童话中出现危险情境时,爸爸妈妈要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告诉孩子什么是危险动作,什么是不能模仿的,不能去伤害其他小朋友。

不仅仅是童话,动画片一样需要爸爸妈妈的引导,前阵子看见有家长在网上发帖声称要抵制《小猪佩奇》,因为“小猪佩奇教坏孩子,学猪叫,跳泥坑”,试问那些抵制的家长,是否抽出时间看过动画片呢?《小猪佩奇》的剧情你都知道吗?你知道佩奇的好朋友是谁吗?

孩子想玩跳泥坑或水潭的游戏大多是好奇,想一探究竟,爸爸妈妈可以告诉孩子跳泥坑或跳水潭前要穿上雨鞋,如果觉得脏,也可以告诉孩子“跳泥坑很脏,可能会带来细菌,这样会生病,不要去跳水坑”。

傅首尔奇葩说谈孩子人生哲理(该不该告诉孩子童话是假的)(3)

而且,父母也不要低估孩子的智商,正如傅首尔调侃那样,“现在的孩子用得着你告诉他童话是假的,他不告诉你活着是一场错觉就不错了。”

有一个朋友跟我说了一件趣事,她和女儿一起去买衣服,看到一条亮闪闪的裙子,还有条小披风,用一颗蓝色“宝石”扣起来,她当即就对女儿说:“你看,小魔仙的魔法水晶石”,还做了一个夸张的表情。

没想到女儿对她翻了个白眼,“妈,你也太幼稚了吧!”她一脸懵逼,“你不是最喜欢小魔仙的吗?”“妈妈,这又不是真宝石啊!”好吧,是她“幼稚”了。

咱们大人总觉得孩子好骗,其实孩子容易上当只是阅历不够,并不是智商余额不足。随着孩子的成长,接触越来越复杂的社会环境,不用父母多解释,他们就会自己去发现童话的故事和现实的世界是有区别的。

童年之所以可贵,正是因为孩子有着尚未蒙尘的纯净心灵,他们愿意相信的一切皆有可能,那些看起来不切实际的幻想就像在孩子的心中种下了一颗种子,等待时机成熟的时候种子就会长成参天大树。

傅首尔奇葩说谈孩子人生哲理(该不该告诉孩子童话是假的)(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