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黄帝内经(黄帝内经4)

#创作挑战赛#

阴阳黄帝内经(黄帝内经4)(1)

原文:

乃问于天师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

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解读:

黄帝向歧伯问到:“我听说上古时候的人,年龄都能超过百岁,动作不显衰老;现在的人,年龄刚至半百,而动作就都衰弱无力了,这是由于时代不同所造成的呢,还是因为今天的人们不会养生所造成的呢?”

歧伯回答说:“上古时代的人,那些懂得养生之道的,能够取法于天地阴阳自然变化之理而加以适应,调和养生的办法,使之达到正确的标准。饮食有所节制,作息有一定规律,既不妄事操劳,又避免过度的房事,所以能够形神俱旺,协调统一,活到天赋的自然年龄,超过百岁才离开人世。”

“法于阴阳,和于术数”是《黄帝内经》养生的总原则,是养生之道最为核心的内容。“法于阴阳,和于术数”,有了这个前提,节饮食、常起居、不妄作劳才有神效,这是养生之道最核心内容。

阴阳黄帝内经(黄帝内经4)(2)

阴阳是天地发展变化的根源,术是法则、方法,数是对天地运动变化规律的认知和把握。这就是说,能够终其天年的得道高人,生命的阴阳运动节律一定与宇宙天地的运动变化规律相一致,使自己形体和心神的健全和充盈。

“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是那些活明白的人为了达成人生目标而做出的选择。后面是果,前面是行为,以果决行,因为他们要达成那个果,做出了这样的选择。

先贤们懂得效法天地阴阳变化,并根据它来调整、平衡自身的阴阳。他们知道人体真气的运行与天地的运行变化息息相关,懂得使自己的炼养合乎天地运行的规律,并根据这些规律来调整饮食和作息,不过度劳累,所以能做到让身体与精神都合乎于道来生活。

阴阳是一个非常大的概念,并非仅仅像字面上所展现的那样,只是对立,只是矛盾。在天地之间,阴与阳既是相互制约的,又是互生互化的。我们所经历的昼夜更替、四季轮转,都是阴阳变化的过程和结果。在这个过程中,万物随之而生、长、化、收、藏,有序地发生和变化着,循环往复,生生不息。

阴阳黄帝内经(黄帝内经4)(3)

法于阴阳,就是让我们遵循这种规律,在相应的时空里,呈现出与之相应的状态来。当生命体能够适应环境,适应自然的变化,就有能力更好地生存、延续和发展。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 我们就是要去法天地、法自然、法道,而不是去法人。阴阳的思想即阴阳之道,外在的阴阳是宇宙,即宇宙自然的阴阳。内在阴阳就是人体内的阴阳,两者相互感应相互影响。就养生来说,是指内在阴阳要效法外在的阴阳,也就是我们的日常生活,要按照宇宙自然的阴阳规律来做。阴阳里面有非常深刻的含义,这反映了宇宙万物的本质规律,当然也反映了人体生命的本质规律,这是一种天人合一的思想,法于阴阳,实际上就是要顺应自然规律,把握生命本质。

此外,《黄帝内经》中还有“天人相应”。“天人相应”,就是自然环境和气候对于人们长寿休养的要求。在自然界中,人必须要适应四时的变化,了解四时阴阳的兴衰消长,自身的阴阳之气得以平衡,这就是养生的根本。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