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槿讲透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什么书)

到底是什么让毛泽东读了17遍?

《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编年史书,自成书以来,便被历代帝王将相、各界要人争读不止。

曾国藩言,先哲经世之书,没有超越《资治通鉴》的;毛泽东更是一生翻阅其十七遍之多。

毛泽东晚年接受采访时曾说:

《资治通鉴》这部书我读了17遍,每读一遍都获益匪浅。读史书不仅要知人论事,更要经世致用。读史获借鉴,必读《资治通鉴》。

毛泽东还甚至鼓励孟锦云读点《资治通鉴》,读点历史,并要善于思考问题,不要人云亦云。

洪槿讲透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什么书)(1)

毛泽东读资治通鉴到底收获了什么?

《毛泽东大传》中记载,毛泽东和孟锦云还就《资治通鉴》这部书,进行过多次问答式的对话。

通过下面的对话,我们便能窥见《资治通鉴》这部书对毛泽东到底带来哪些影响。

洪槿讲透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什么书)(2)

孟锦云问道:“《通鉴》为什么不从有史以来就写,而是从周威烈王23年写起呢?”

毛泽东说:“司马光所以从周威烈王23年写起,是因为这一年中国历史上发生了一件大事,或者说是司马光认为发生了一件大事。

这年,周天子命韩、赵、魏3家为诸侯,这一承认不要紧,使原先不合法的3家分晋变成合法的了。

司马光认为这是周室衰落的关键。‘非三晋之坏礼,乃天子自坏也。’

选择这一年的这件事为《通鉴》的首篇,这是开宗明义,与《资治通鉴》的书名完全切题。

下面做得不合法,上面还承认,看来这个周天子没有原则,没有是非。无是无非,当然非乱不可。这叫上梁不正下梁歪嘛。

任何国家都是一样,你上面敢胡来,下面凭什么老老实实?这叫事有必至,理有固然。

洪槿讲透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什么书)(3)

三家分晋图

毛泽东还说:“读书,一要读,二要怀疑,三是提出反对的意见。

不读不行,不读你不知道呀。凡人都是学而知之,谁也不是生而知之啊。

但光读不行,读了书而不敢怀疑,不敢提出不同看法,这本书算是白读了。”

孟锦云说:“您读书能怀疑,我连读都不一定能读得懂呢,还谈得上什么怀疑?书上写的还能胡编?这我可想都没想过。”

毛泽东说:

你这个孟夫子,就是头脑简单得很哩,要多思嘛。比如,有些史书里把个武则天写得一塌糊涂,荒淫的很,不理朝政,这样她怎能统治得下去?我就不信。

洪槿讲透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什么书)(4)

早朝图

孟锦云说:“武则天,一个女人当了那么多年皇帝,可真是不简单啊!”

毛泽东说:“你觉得武则天不简单,我也觉得她不简单,简直是了不起。

武则天当政时,一位大臣见她经常杀人,就向她提建议说:‘你这样杀人,谁还敢当官呀?’武则天听后不急不恼,只是让那大臣晚上再来一次。那大臣吓得不知所措,天威莫测呀。

当天晚上,武则天让人在殿台上点了一把大火,黑暗中的飞蛾见火便纷纷飞来,结果飞来多少,就烧死多少,可还是不断地有飞蛾扑来。

武则天笑着对那大臣说:‘这叫飞蛾扑火,自取灭亡,本性难移吧!’大臣立刻明白了武则天的用意。

武则天有自知之明,她不让在她的墓碑上刻字。有人分析说,其本意是功德无量,书不胜书。

其实,那是武则天认识到一个人的功过是非,不应自己吹,还是让后人去评论。”

洪槿讲透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什么书)(5)

无字碑

毛泽东还说:“我们今天的事儿,也要由后代人去评论。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

自己说的不算数,当时的人怕你的权威,恐怕也只有说好话,说假话,这当然不能统统算数,得大大打它个折扣。

中国古代的历史,学问大得很呐。有人觉得中国历史上的东西全是糟粕,不值一看。还有一种人,觉得中国历史上的东西全是精华,包治百病。

我看这两种人都有片面性。我的观点是既有精华,又有糟粕,既要继承,又要批判分析。”

洪槿讲透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什么书)(6)

读史获借鉴,必读《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约300多万字,历时19年完成

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

今天我们为大家精选了,被高晓松称为“国内讲《资治通鉴》最好的学者”姜鹏,录制的百家讲坛姜鹏精读《资治通鉴》·汉帝国

洪槿讲透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什么书)(7)

在这一期的系列音频课程里,可以听到姜鹏对《资治通鉴》中主讲汉代的13-38卷里所记载的:

高祖刘邦、武帝刘彻、卫青、李广、董仲舒、王莽……这些伟人是如何成就功业的传奇故事。

在这一期的系列音频课程里,你能听到的又不仅仅只是故事;还有百家讲坛最受欢迎讲师姜鹏对历史的分析与见解,你可以充分的了解到其中的:

制度差异,观念发展

决策管理,团队建设

谋略智慧,人性挖掘

史料比较,史观解析

如果你是:

运筹帷幄、杀伐决断的决策者

乘风破浪、开疆拓土的创业者

需处理人际关系、化解职场冲突的白领

想要学知识、学方法的学生

或者是历史爱好者

那么,江河万古,我们等你来听。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