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濡以沫镜花缘(镜花水月镜花缘)

一 《镜花缘》一书为清代作家李汝珍所作,书名取意于“镜中花水中月”镜花水月皆虚幻,暗喻人生的空幻和不可确定性,可与《红楼梦》书名媲美这是一本神话小说,其中情节带有神话色彩,折射出作者奇诡、丰富的想象力,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相濡以沫镜花缘?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相濡以沫镜花缘(镜花水月镜花缘)

相濡以沫镜花缘

《镜花缘》一书为清代作家李汝珍所作,书名取意于“镜中花水中月”。镜花水月皆虚幻,暗喻人生的空幻和不可确定性,可与《红楼梦》书名媲美。这是一本神话小说,其中情节带有神话色彩,折射出作者奇诡、丰富的想象力。

前面几回中,有这么一个情节:武则天酒后下圣旨,令百花违反岁月的正常时令盛开,而百花真的在料峭的春寒时节全部盛开。《镜花缘》中的这个情节,在现实中是不可能发生的。在作者的想象中能够盛开,一方面反映了作者对权力的无比崇拜和敬畏,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权力的蛮横和可怕——可以逆天而行。

唐敖、多九公等经过的第一个国家是“君子国”。君子国内人多礼让,为人处世具“谦谦君子”之风,堪称作者眼中的“理想国”和“世外桃源”。君子国中一个吴姓宰相对天朝的种种风俗陋习进行了批评,例如殡葬习俗、风水地理等,印象最深的是其中有一段批判了女子缠足。作者李汝珍生活在清朝,这个时候能够批判女子缠足,可见其胆气和见识非同一般。

路过大人国时,该国每个人都踏云而行。奇妙的是,脚下云彩的颜色随着人的品行变化而变化。品行好的,其脚下是五彩祥云;品行差的,其脚下是黑云;品行差的官员,其脚下踩的则是灰白色的云。因为云彩反映品行,所以有品行不端脚踩黑云或灰白云的,脚下会用裙子类的服饰予以掩盖,其效果却是欲盖弥彰。如果人类真的有这样反映品行的云,等于是给每个人都贴上了一个道德标签,人人喊打之下,坏人将无法遁行——人类的理想社会是否就很快实现了?可惜的是,这样的云永远都不会出现。

作者知识广博,常常借文中人物形象展示其丰富的学识,举凡琴棋书画、医卜星象、灯谜酒令、文字音韵等知识,往往一谈就是大篇。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称之为能 “与万宝全书相邻比”的奇书,认为其“论学说艺,数典谈经,连篇累牍而不能自已矣。”然而这些知识的科学性、准确性有待考证,仅为一家之言。作为读者来说,不一定有耐心逐一细读,常常会跳过去。有识家认为作者有卖弄之嫌,深有同感。

书中颇多警句,例如“人见利而不见害,鱼见食而不见钩。”“宁可湿衣,不可乱步”“学问无大小,能者为尊。”“尽人事,听天命。”等等。这些警句的点缀,是该书具有思想性的典型体现。

全书的结构是比较散乱的,几乎没有一个贯穿全书始终的主要人物。有的写到一半就消失了,例如前面隆重出场的唐敖,在一个小岛上成仙后就消失了。唐敖成仙的原因欠交代,成仙之后其实还可写出诸多故事,一直可以写到书尾,但作者没有这么做。这是否为该书在文学史上地位不高的重要原因呢?

(叶超英)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